薛剛反唐 第九十二回 蘇黑虎集眾拒唐 徐美祖遣將破陣

2021-02-15 古典小說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點擊下方↓收聽小說廣播。

     當下武丹池改了皇唐旗號,大開關門,迎接薛雲入城,擺酒接風,差人往牢口關迎 接大兵。廬陵王一到,武丹池出關迎接,俯伏於地,廬陵王親手相扶,叫:「王兄,向 受大恩,尚未報答,今又蒙來助,朕躬感激不盡。」武丹池再拜謝恩,接駕入城。次日, 徐美祖今薛雲與飛鏡公主、薛鬥與秦擺花成親,眾將來賀,共飲喜宴,按下不提。
    再說蘇黑虎戰敗渡過漢江,逃往長安見駕,武則天念他忠勇,命他戴罪立功。一日 早朝,聞報後兵渡過漢江,破了洛陽,襲了牢口關,武丹池又把潼關獻了,如今唐兵已 屯紮在潼關,武氏大驚,忙忙下旨,會集各路諸侯,命蘇黑虎為十八路興周滅都招討兵 馬大元帥,以尚元培為兵馬副元帥,白馬寺主王懷義為先鋒。不一日各路諸侯雲集,合 兵一處,共兵九十三萬,蘇黑虎帶領眾將,引了大軍,一齊出長安,前來徵剿。廬陵王 聞報,即與徐美祖商議迎敵,徐美祖就令眾將安營城外,以待對敵。及蘇黑虎統兵到了, 看見唐兵在城外安營,遂下令屯紮營寨。到了次日,招集眾將,排下八門金鎖陣,令大 將崔元(日韋)把守傷門,蘇天保把守生門,尚元培把守景門,女將尚姣英把守死門,王 懷義把守杜門,武飛龍把守休門,裴道元把守開門,武飛虎把守驚門。八將得令,各領 兵把守一門,以待衝鋒打陣。其餘眾將,隨蘇黑虎鎮守中營,往來接應。
    唐營徐美祖聞知周營排下此陣,即令薛葵打傷門,白文豹打生門,羅英打景門,薛 蛟 打死門,秦文打杜門,薛鬥打休門,薛雲打開門,薛剛打驚門,其餘眾將,各各準 備,候號炮一響,一齊殺至。眾將得令,各去攻打。先說薛葵,槍開雙錘,殺進傷門, 竟是虎人羊群,無人敢擋。崔元(日韋)見薛葵兇惡異常,也不交鋒,忙領本部人馬,投 降唐營去了。再說白文豹來打生門,也是雙錘衝入陣中,遇著蘇天保來戰,被白文豹手 起一錘,打死馬下。這邊羅英殺進景門,正遇尚元培,兩人交鋒約有二十餘合,被羅英 生擒過馬,要割首級,尚元培道:「末將願降。」羅英道:「你是何人?」尚元培道:「我乃尚司徒之後,秦湖之子,名喚尚元培,曾為潼關總兵。」羅英道:「原來是老伯 父,得罪,得罪!放了一同殺散周兵。」
    再說打死門的乃是薛蛟 ,一馬衝入死門,遇著女將尚姣英,薛蛟抬頭一看,見他 面如桃花,眉似柳葉,心中十分愛慕,尚姣英也看上了薛蛟 ,二人且不交戰,只是眼 角偷情。先是尚姣英問道:「來將通名。」薛蛟 道:「姐姐聽了,兩遼王薛仁貴是我 曾祖,徵西元帥薛丁山是我公公,雙孝王薛剛是我叔父,我乃廬陵王駙馬薛蛟 便是。姐姐,你是何人?」尚姣英道:「我乃尚司徒之後、總兵尚元培之女,名喚尚姣英。你 有本事,放馬過來!」
    薛蛟 聞言,把槍迎面刺來,尚姣英提起畫戟相迎。二人戰了五六合,尚姣英回馬 就走,薛蛟拍馬追來。尚姣英隨身有兩件寶貝,一件是紅白陰陽石,一件是如意鉤,皆 是素珠老母付與他的,當下見薛蛟 追來,他把如意鉤望薛蛟 頭上丟來,萬道紫光罩住, 通身捆住動不得。尚姣英道:「你若從我,我就與你同歸大唐;你若不從,叫你碎屍萬 段!」薛蛟道:「姐姐叫我從什麼?」尚姣英紅了臉,低頭說道:「要你入贅我家。」 薛蛟 道:「這事甚妙,有何不從,只是要稟明叔父,奏過天子,方好與姐姐成親。」 又道:「已有了公主,怎好?」尚姣英道:「不妨,三妻四妾,自古有之,我今和你破 陣歸唐便了。」說完,把手一招,取回如意鉤。二人同殺進陣,卻遇秦文打入杜門,正 遇王懷義。尚姣英取出陰陽石,照王懷義打來,把這個和尚竟打死於馬下。
    當下薛鬥踹入休門,正與武飛龍廝殺,忽然尚元培、白文豹、羅英、薛葵、秦文、 薛蛟 、尚姣英一時俱入休門,周兵大亂,武飛龍被薛鬥殺死。八將一齊殺入開門、那 開門陣主裴道元看見薛雲殺入陣來,正要交鋒,忽見八將齊到,不敢交戰,走入陣後, 羅英一馬趕上,活捉過馬。此時薛剛已打入驚門陣內,把武飛虎刺死。忽聽得號炮連響, 四下眾將一齊殺入陣內,如狼似虎,亂砍亂殺,殺得蘇黑虎抱頭鼠竄,但見九十三萬人 馬,單單剩得蘇黑虎同十餘個親隨,落荒而走。
    走有五十餘裡,天色已是二更,看見一所大院,蘇黑虎令人敲門討飯。眾人一齊打 門,早驚動裡面的主人。你道是誰?卻是武國公馬登之子馬成。當初幼小馬登救薛剛之 時,託與程咬金撫養,後來金國公牛健偶到程咬金家,看見馬成是他外孫,就領馬成到 他家撫養。過了幾年,牛健身故,其子牛寄亦亡,有孫牛誠,因武氏篡逆,不欲出仕, 守此田園。這日馬成在內觀看兵書,尚未睡去,忽聽叩門聲急,就出來開門,接了蘇黑 虎進來坐下。
    蘇黑虎對馬成道:「本帥不是別人,乃是都招討蘇黑虎也。今日與薛剛交戰失利, 到此一時肚飢要飯吃,你們快快備辦出來。」馬成應允,進內與牛誠商議。牛誠道:「目今廬陵王兵進潼關,蘇黑虎違逆天命,大敗到此,正該拿他。」遂喚起家眾,一齊 動手,把蘇黑虎拿下,到了天明,將蘇黑虎解進唐營,廬陵王大喜,把蘇黑虎斬首號令, 以儆抗軍之罪,封牛誠金國公之職,馬成武國公之職。此時軍威大振,遠近聞風來降。再看下回,便知端底。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感覺還不錯的話還請花費幾秒鐘時間點讚或評論支持獎勵一下,如果願意關注那就更好啦。

精彩有聲小說推薦:

公案俠義 薛丁山徵西集合

家將小說 楊家將集合

家將小說 楊家府演義集合

公案俠義 包公案集合

公案俠義 說嶽全傳集合

公案俠義 薛家將集合

公案俠義 木蘭奇女傳集合

精彩評論推薦:

楊家將七個媳婦就七個「守寡」最小的楊七郎活著回來了

穆桂英掛帥:穆桂英胖揍了未來公公,悔婚不已

穆桂英實在太皮了,夜闖公主閨房,竟在她背後畫了只「癩蛤蟆」!

穆桂英把降龍木給了楊宗保,但宗保卻不肯走,深情表白穆桂英

龐太師真是小人得意,直言老夫的仇人包拯終於遇到麻煩了,報應啊

展昭第一次見包拯,看著包公的臉說:天下烏鴉一般黑

來源:古典小說網(微信號:gdxsgzh,網址:https://www.seeol.com),歡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轉載請保留出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隋唐中因迷戀男將容顏而臨陣倒戈的五大女將:尚、武、屠、新、樊
    隋唐女將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尚姣英 出自《薛剛反唐》尚姣英是十八路興周滅都招討兵馬副元帥、總兵尚元培的女兒,追隨其父,在十八路興周滅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蘇黑虎率領下出兵狙擊廬陵王、薛剛、徐美祖率領的大唐軍隊。
  • 薛剛反唐 第七十七回 武承嗣巧排十陣 徐美祖料敵如神
    廬陵王聞報,即命徐美祖整頓 人馬,準備交戰。徐美祖將英雄花名冊上一點,卻是薛剛、吳奇、馬贊、南建、北齊、 馬登、桓柏、鄭寶、烏黑龍、烏黑虎、烏黑蛟、烏黑豹、烏黑彪、薛蛟 、薛葵、薛雲、 薛鬥、周成、孫安、敬暉;又將偏將姓名一點,卻是張天任、王莫仁、屈廷龍、焦紅須、 楊應彪、湯鐵頭、錢蒙、李進、鄭英、龐義、董千裡、衛廷龍、狄彪、濮元、馬成、餘 光,大將偏將共有三十六員,外有紀鸞英、披霞公主女將二員。
  • 《薛剛反唐》第1回 仁貴安葬白虎山 仁傑拒色臨清店
    《薛剛反唐》的故事講的是:唐時薛仁貴之子薛丁山為奸臣張臺(張士貴之子)所害,全家抄斬。
  • 薛剛反唐 第二十回 薛剛一掃鐵丘墳 馬登力救通城虎
    忽越王羅章、武國公馬登等齊來 見咬金道:「這薛剛真正膽大包天,不想生法報仇,反來祭掃鐵丘墳,是自投虎口。他 死不足恤,只可憐誰與兩遼王報仇接代!老千歲有何妙計救他?」咬金道:「列位也是 呆子,誰肯舍了家眷,前去殺開一條血路,引他出來,同他斬開城門而走?」眾人聞言, 俱各呆了。
  • 薛仁貴的孫子薛剛為什麼跟著安祿山反唐,後來怎樣了
    薛仁貴相關劇照有一部演義小說叫做《薛剛反唐》,故事取自《反唐演義全傳》。主角薛剛是薛仁貴的孫子。小說主要講的是薛剛誤殺二皇子李奇,武則天奪了大唐天下之後,大肆殺戮李唐宗室和朝臣。薛剛聚集天下英豪造反,推翻了武周,幫助廬陵王李顯奪回了李唐江山。薛仁貴以忠勇著稱,他的後人卻真的反叛了唐王朝。演義出於維護薛家名聲的目的,幾乎通篇虛構。真實的情況跟演義大相逕庭。
  • 「薛剛反唐」:歷史上真實的「薛剛」究竟是何人,最終結局如何?
    ▲《薛剛反唐》書影而我們今天要講的《薛剛反唐》,就是一則民間流傳的傳統故事。其大致講述了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孫子薛剛,因為在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時候,與當朝皇子起了衝突,失手把皇子給殺害了,因此而闖下了大禍,不得不流亡去外地。
  • 孝歌歌詞:《薛剛反唐》
    點上方藍色字農村孝歌,再點【關注】按鈕,看更多歌詞《薛剛反唐手拿鋼鞭千斤重,殺得三思去逃生,殺出血路向前湧,打開城門向前衝,薛剛來到城門口,正遇咬金面相逢,叫聲伯父你是聽,小輩當面報恩情,咬金將他藏在菜窯裡,御林軍幾轉沒抓成,魯本是三朝元老,誰敢與他胡亂尋,救了薛家一條根,保住薛家一滿門。
  • 薛仁貴為大唐忠臣,他的後代薛剛為何反唐,曲線救國嗎
    薛剛反唐,故事要從鬧元宵開始。薛剛和公子哥在鬧元宵碰到了李家王子鬧事打架,打死了李家之子。嚇死了李治皇帝,逃出了薛剛和薛蒿。薛家滿門折斬,武則天奪到唐朝的皇位,唐改周之後武則天的天下,李家與薛剛反周,是反面為唐。薛剛是反周朝武家天下,並未反李天下。
  • 薛剛反唐 第九十四回 樊梨花施法除怪 竇必虎率眾勤王
    收回寶劍, 拍馬回營。    那騾頭太子逃到營中,忽見武三思奉武則天之命,領兵十萬前來接應,聞九口黑刀 俱被樊梨花所破,大驚失色,遂叫:「太子,這樊梨花是薛丁山之妻,能呼風喚雨,移 山倒海。當年法場之上被他走脫,他今到此,非同小可,須得有大法除了此人,其餘不 足懼也。」騾頭太子道:「我想樊梨花法術甚高,非我師傅不能破他。如今將大營交與 千歲看守,待我去請我師傅來破他。」武三思允諾。
  • 「薛剛反唐」到底為何?目標是李唐宗室,還是權後武則天
    《薛剛反唐》是明清小說中,一部非常精彩的上乘佳作。它是由清代姑蘇如蓮居士所著的通俗演義小說,講述的是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孫輩薛剛奮起反唐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有史可依,主要以薛仁貴在世時與老對頭張士貴的宿怨延續到下一代人,薛丁山(薛仁貴之子)遭遇張臺(張士貴之子)陷害而終。
  • 薛剛反唐 第二十九回 女媧主傳授天書 狄梁公捉拿便嬖
    美祖隨侍女上殿,看見上面坐著一位娘娘,頭戴龍鳳冠,身披九宮八卦袍,下面 是山河地理裙,手執白圭,端然上坐,徐美祖忙俯伏在地。娘娘道:「你且平身坐下, 我今授你天書一卷,教你行兵布陣之法,你今先到黃草山,會過薛剛,後佐廬陵王中興 天下。」又見女童捧一盞送至,美祖雙手接來,異香撲鼻,一吸而盡。不一時侍女捧一 黃綾包,送與美祖,美祖拜受,納入袖中。娘娘分付送星主出去。
  • 薛剛反唐裡武功高強的人物,你最欣賞誰?
    無敵趙王薛葵 天保大將軍白文豹 洛陽守將邱齊 金墉虎將趙武 殷楚鴉 武三思副將黃仲 博浪王薛蛟 通城虎薛剛無敵趙王薛葵,善使兩柄烏金錘,力大無窮,曾匹馬連奪五十三座關隘。薛剛清明節進京上墳插柳時恰逢其妻紀鸞英身懷六甲,薛剛遂指葵花為名,說如果生女名字便由紀鸞英來取,如果生男就取名薛葵。據說乃上界鐵石星官轉世,是薛丁山之孫,薛剛之子,並繼承了其祖上薛仁貴力大無窮的優點。曾因在兩日一夜內連得敵方關隘城池五十三處,而被廬陵王李顯賜封為趙王。天保大將軍白文豹, 同樣善使雙錘,與薛葵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三錘三架擊敗薛剛,與薛葵幾乎沒有差距!
  • 歷史上真實的薛剛反唐是怎樣的?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薛剛反唐》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它講述了薛仁貴的孫子、薛丁山的兒子薛剛正月十五鬧花燈闖下大禍誤殺了皇子,唐高宗李治一驚摔死了,武則天趁機篡位,將薛家滿門都給滅了。之後薛剛到西涼借了百萬雄兵起兵反唐,扶持著廬陵王李顯,討伐武則天,最終恢復了李唐王朝。這和真實的歷史相符嗎?
  • 薛剛反唐 第二十一回 三思領旨剿薛剛 鸞英荒郊產男兒
    」薛剛道「大人若到房州見小主,乘便與我上一本,如小主肯赦我之罪, 我便招集義兵,保他中興天下。」馬登道:「我自然替你留心。」二人遂在林下對拜四 拜,灑淚而別。馬登自往房州去了,薛剛自回臥龍山而來。    再說武三思拿不住薛剛,止拿了兩小校,夾訊時方知薛剛在臥龍招親落草,遂入朝 啟奏道:「薛剛勇悍無比,臣已將他困在鐵丘墳內,正待受縛,不料反了馬登,來助薛 剛,並力殺出走了,只拿住跟薛剛來的二個小校,供稱薛剛在徐州臥龍山與紀鸞英成親 落草,請娘娘發旨定奪。」武氏聞奏大怒,即下旨拿馬登家屬。時已無一人在府。
  • 薛剛反唐 第二十七回 謝映登指示咬金 眾功臣避難出鎮
         話說魯王程咬金在府,正與程萬牛嘆息道:「從古至今,未見有女人做皇帝,男子 反做了皇后的,可憐皇唐江山,倒被陰人佔去坐了!更可惜唐室宗枝,殺戮殆盡,這四 百家共一萬三千餘口之仇,我老人家若得親見報復,那時含笑而死,亦無遺恨。」話說 未完,只見門官稟道:「外邊有一道人,名叫謝映登,要求見千歲。」咬金道:「原來 是我舊日拜盟兄弟到了,快請進來!」
  • 薛仁貴和薛丁山都是忠君愛國,為什麼薛剛要反唐?
    圖:薛丁山劇照圖薛丁山和樊梨花可是,我們很多人都挺過一個歷史典故——「薛剛反唐說到這裡大家奇怪了,爺爺和爸爸都是忠君愛國,為什麼到了薛剛這就成了「大逆不道」了,是家教問題嗎?那麼,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爺爺薛仁貴和爸爸薛丁山都是忠君愛國,到他這裡就大逆不道的反唐。我知道,在任何群體裡都會有那麼一個倆個小人,當年,他的父親薛丁山被奸臣張臺所害,落得了個滿門抄斬的悲慘下場。薛丁山的長子薛勇、次子薛也沒有逃,也死了。
  • 薛仁貴家族滿門忠良,共輔佐20多位皇帝,為何到了薛剛就反唐了?
    薛家滿門忠良,薛仁貴之後更有薛丁山,為何到了第三代就反唐?在公元六世紀末,隋朝走向滅亡時有很多的英雄揭杆起義,逐鹿中原。在這一段時期湧現了很多英雄人物,並且在21世紀的時候,我們還將這些英雄人物的經歷改編拍成了電視劇。
  • 《隋唐英雄之薛剛反唐》精彩升級!年度收視王牌初四亮相江蘇衛視
    《隋唐英雄》系列劇第五部《隋唐英雄之薛剛反唐》大年初四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為「隋唐迷」帶來全新的「英雄體驗」。據悉,《隋唐英雄5》相比前作看點再次升級,更加符合時下觀眾的口味。據悉在故事上,《隋唐英雄5》將承接在第四部之後,講述薛丁山之子薛剛成長蛻變的故事。
  • 【期待】江蘇衛視《隋唐英雄之薛剛反唐》新老實力明星領銜 打造最強春節檔
    剛剛送走武媚娘,又將迎來武則天。
  • 「留學受業,賅涉眾藝」,遣唐使如何學習並影響日本科技文化?
    日本在很久以前就受到過中華文化的影響,在唐朝時,更是渴望有機會輸入唐朝文化與科技,為此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國,對日本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正因為唐朝的鼎盛與強大,它的科技文化都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日本的遣唐使身負政治任務來唐其主要目的便是為了搬運唐朝的科技與文化在唐朝貞觀之治時,日本便派遣遣唐使來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