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2020-12-24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時間段,其中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記,開始於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536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8000萬年。

雖然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但白堊紀和侏羅紀的環境氣候區別非常大。

侏羅紀

侏羅紀開始於一場大滅絕,在三疊紀末期地球生物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海洋中至少有20%的科消失,50%的物種在此次滅絕事件中消失,其中也包括許多偽鱷類、大型兩棲動物以及獸孔目生物。

在大滅絕之前,恐龍原本是生活在偽鱷類陰影下的一個不起眼的生物,但在大滅絕之後,許多大型動物消失,原本的生態位被空出,而恐龍抓住機會繁盛了起來,並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在侏羅紀時期,地球陸地分成了兩塊,一個是北方的勞亞大陸,一個是南方的岡瓦納大陸。當時的大氣層中,氧氣含量並不高,只有如今的68%,而二氧化碳含量則比今天高許多,導致當時的氣溫比現在要高3℃。

千萬不要小瞧這3℃,這已經使得地球極地地區再無永久冰川,只有高山之巔才有極少數的冰山。

溫暖的氣候,導致當時植被開始興盛了起來,不過當時佔據地球植物「霸主」之位的屬於裸子植物,而非今天的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在當時許多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員,而恐龍又能夠以裸子植物為食,甚至與裸子植物共同進化。有研究表明,有些裸子植物的果實需要經過恐龍的消化道才能夠萌芽。植被的繁盛,又塑造了恐龍的輝煌。

在侏羅紀時,主龍類經過了早期的恢復和發展之後,迅速佔領了地球食物鏈頂端,而在此時,主龍類內部的競爭也開始變得激烈。

由於能量的充足,使得許多主龍類生物開始演化出碩大的體型,碩大的體型能夠防止食肉動物的攻擊,也能夠保證自己能吃到較高處的樹葉,在當時這種生存機制非常有效,因此許多恐龍的體型都朝著更大、更高的方向演化(多說一句,生物演化沒有方向,但在生態競爭下,具有優勢的基因會迅速在種群中擴散)。

當食草動物的體型變得碩大之後,食肉動物的體型也會隨之而變化,就這樣,在當時出現了許多超大型恐龍,其中有體長超過30米的梁龍,重達35噸的腕龍。

就在地面生態位競爭日益激烈時,在侏羅紀後期,第一批鳥翼類的生物開始出現,它們雖然已經出現了羽毛,但此時還沒有真正飛向天空。

在此時稱霸天空是翼龍,而翼龍不是恐龍。

而我們人類的祖先哺乳動物在此時已經出現,但由於恐龍的存在,使得它們只能在樹洞或者地底下,以夜棲的形式生存。

白堊紀

在白堊紀時,地球大陸逐漸形成現在的各大陸,只是位置以及地貌有所不同。和侏羅紀相比,由於地球陸地逐漸開始分離,所以海洋上的水汽能夠深入到陸地的各個位置,使得很多地方降雨增多。

與此同時,地球溫度開始下降,極地地區的降雪量增加明顯。但相比於現在,白堊紀的氣溫依舊非常溫暖。

此時恐龍依舊統治者地球,並且競爭逐漸激烈,不僅所有的陸地階層的生態位被它們佔據,就連天空它們也不放過。此時出現了孔子鳥這樣的鳥類。

就連在海洋生態位上,都有以捕食魚類為生的黃昏鳥目。

除了鳥類之外,食草與食肉動物的演化更是達到了巔峰,以霸王龍為代表的食肉類恐龍成為了陸地的統治者。

如果說三疊紀末期是恐龍逐漸興起的時期,那麼侏羅紀就是恐龍壯大的時期,而到了白堊紀恐龍時代才迎來全盛,達到巔峰。

侏羅紀和白堊紀的區別

雖然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恐龍時代,但是這兩個時期的地球陸地位置,以及氣候、環境等都有很大的區別。

在侏羅紀時,被子植物幾乎沒有發展空間,但在白堊紀時,蜜蜂的出現幫助了被子植物授粉,使得它們逐漸繁盛了起來,而後來崛起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是以被子植物為食。

相比於侏羅紀時期,白堊紀的恐龍佔據了更多的生態位空間,就連天空上也飛行著許多鳥類恐龍,競爭更加激烈也導致恐龍演化出了許多形態各異的特徵。

只不過白堊紀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滅絕,只留下一些鳥類恐龍繼續演化,從此地球也從龍獸時代變成了禽獸並存。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史上最全18種恐龍詳解
    在2005年版本的《金剛》中,一群逃竄的迷惑龍踩死了很多人類。3. Baryonyx重爪龍體長:9米體重:2000千克食性:肉食性(魚類)生存年代:白堊紀早期含義:重爪大型食魚恐龍。7. Gallimimus似雞龍體長:8米體重:226千克食性:主要是樹葉和果物生存時代:白堊紀晚期含義:雞模仿者第一眼看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它和鴕鳥神似(多了爪子和尾巴)? 似雞龍的奔跑速度可達30英裡/時,是群居恐龍。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該地質層中的巖石以砂泥巖和石灰巖為主。因此,要弄清莫裡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蠻龍生活在距今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它的化石在美國、葡萄牙、南非、坦尚尼亞、中國都有分布,而在美國分布的蠻龍就恰恰是莫裡遜組中的。因此,蠻龍不但是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而且是最強的存在。
  • 《侏羅紀世界》:稱霸侏羅紀的恐龍給人類上了一堂人與動物倫理課
    導語:講述恐龍故事的電影,早已有史匹柏執導的《侏羅紀公園》,到這部《侏羅紀世界2》,依然上演著野心資本家和動物保護者之間的博弈。恐龍承載了我們對歷史的遙望、對自然的追懷、對力量的渴望。對於地球佼佼者逝去的想像,恰是表達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彼此關係建設的希冀。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但根據「出現的恐龍一定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定律,這裡出現的肯定是最經典的Pachycephalosaurus屬。就是上面這個。這類恐龍在大陸更多被稱為腫頭龍,但電影裡稱其為厚頭龍。估計是遵的港臺譯。腫頭龍的特點是頭骨厚,像攻城錘一樣。但這個腦袋是用來種類互毆的還是能夠用作防禦掠食者,有爭議。
  • 《侏羅紀世界》恐龍百科圖鑑
    電影一改由人鑽入行頭扮演恐龍或者用縮微模型逐幀拍攝等簡陋的方式,由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所負責的恐龍遠景動態特效CG恐龍和近景等比例模型交替的拍攝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霸王龍的怒吼,迅猛龍的輕捷,數百似雞龍在草原上馳騁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當時並未引進,但隨後兩部都在國內公映且造成了轟動效應,並隨即掀起了「恐龍熱」。
  • 《侏羅紀世界》恐龍大全
    霸王龍,又名暴龍,屬暴龍科中的一種,是史上最龐大的肉食性動物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迅猛龍同樣是該系列前三部的主角。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翼龍也是《侏羅紀》系列常客,第二部和第三部片尾甚至都以它們盤旋的鏡頭結束——象徵驚嚇永不停歇。
  • 《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真的能復活嗎,復活後的恐龍會怎樣生活?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大家應該都幻想過如果恐龍出現在現在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人們與恐龍又會如何相處呢?這些問題都有個前提,那就是恐龍重生,提到恐龍重生,很多人肯定都會想到《侏羅紀公園》裡通過一隻包裹在琥珀裡吸滿了恐龍血的蚊子,從它的體內提取出恐龍的基因,從而使恐龍復活。
  • 「侏羅紀世界」的恐龍都有啥?
    從侏羅紀到白堊紀!  《侏羅紀》系列讓我們對恐龍有了最直接的認識。  大恐龍還能再戰三十年   時光網特稿 當我們談論恐龍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這種並不存在在人類記憶中的生物如今已經人盡皆知,除了生物學家、考古學者們的發現和科普外,好萊塢電影更讓我們對它們有了最直接的認識,這要歸功於《侏羅紀公園》系列。   如今《侏羅紀世界2》即將再次與觀眾見面,時光君將為你科普在這部新片中登場的恐龍們。雖然帕帕和布萊斯的表演也足夠精彩,但是必須承認,是這些史前巨獸們讓我們有了更多關注電影的理由。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上)
    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但是!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為此,貼心的小編今天製作了《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 《侏羅紀世界》恐龍種類詳述!
    《侏羅紀世界》今天正式公映啦!《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 暴虐霸王龍再次登場,《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曝光恐龍大騷亂
    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1》恐龍出逃期間,6個青少年來到恐龍島的另一面遊玩,而暴虐霸王龍出逃導致公園的通訊和各種設施的癱瘓,於是他們被困在恐龍島上,四周都是各種龐大的恐龍,他們該如何逃出生天?與電影相比,這部劇集更加純粹,就是單純的冒險故事,而從青少年的視角更能突出恐龍們的兇猛和威武。
  • 暴虐霸王龍再次登場,《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曝光恐龍大騷亂
    可能不少人覺得《侏羅紀世界2》不如《侏羅紀世界1》好看,相對於孤堡驚魂,大家顯然更加喜歡看恐龍大騷亂,而在《侏羅紀世界1》中,整個恐龍島陷入恐慌的時候,我們一直都是跟隨著主角的視角來見證這場混亂的局面,除了最後的四龍大戰,中間部分展現得不夠全面,而今,我們有了新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見證那一場恐龍島危機
  • 《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出沒!
    電影背景設置在《侏羅紀公園》故事發生22年後,納布拉爾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主題公園和度假勝地——侏羅紀世界。遊客可以乘著船、駕著車,或者坐在透明的旋轉球裡欣賞身邊的恐龍,優美的景色和寧靜的氣氛令人們流連忘返,但是這一派熱鬧之中似乎暗藏危機……ps:文末附中獎名單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
  • 《侏羅紀世界》新一代恐龍登場!混血恐龍成完美殺手!
    經過昨天的首映,粗粗估計,沒多少人看過吶~那麼,看片前我們來了解下滿屏的恐龍唄!《侏羅紀世界》遊園指南,給你們熱熱身,看一看,這一次,會撞上什麼巨獸。特別提醒:劇透程度很低,可安心觀賞。先從我們的老朋友開始。
  • 海洋裡最兇猛的恐龍,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你都知道嗎?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強大的動物,除了體型較小的動物外,還有稱霸海洋的超級霸主,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與之匹敵,它們和陸地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海洋中的它們活動區域更加廣闊,不過也會經常為了領地展開廝殺
  • 【兩天一夜研學】夜宿恐龍館の重返侏羅紀
    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從三疊紀到侏羅紀到白堊紀然而這些霸主卻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到底這股神秘的力量是什麼?你想知道關於它們的秘密嗎?你想親眼見識一下恐龍麼?        參觀完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後我們一起來看一段紀錄片《遠古的印記》,系統地講述了萊陽上億年的地質變遷、生物演化歷程和近百年的輝煌挖掘歷史。       恐龍峽谷不光有億萬年前關於恐龍的足跡,更有奇特的丹霞地貌和泥石流坍塌現場背後的故事。讓我們變身小探險家,一起來探索這裡的奧秘吧!
  • 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獨家詳解
    它們的腦殼長耳寬,腦重/體重比在恐龍中相當大,說明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恐龍。迅猛龍同樣是該系列前三部的主角。廚房中的這一幕可以說是《侏羅紀公園》中最令人窒息的場景。兩個孩子遭到了迅猛龍的襲擊,他們躲到廚房裡,與聰明的迅猛龍上演了一出「躲貓貓」的生死遊戲。
  • 侏羅紀世界18種恐龍詳解 幸虧都只在電影裡
    迅猛龍同樣是該系列前三部的主角。食性:肉食類攻擊性:高名字含義:「有翼的蜥蜴」長度:18英尺體重:70磅年齡:白堊紀晚期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它們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翼龍也是《侏羅紀》系列常客,第二部和第三部片尾甚至都以它們盤旋的鏡頭結束——象徵驚嚇永不停歇。
  • Netflix最新推出動畫版《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
    大家還記得曾經看過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嗎?影片中逼真的特效,生動的故事情節,將我們帶入了充滿驚險刺激的恐龍世界!令人高興的是Netflix在9月份推出了更適合兒童觀看的動畫版《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Jurassic World: Camp Cretaceous),喜歡恐龍的小粉絲們終於可以一飽眼福了!
  • 《侏羅紀世界2》中有哪些恐龍?看完這篇就知道了_1256
    如果說《侏羅紀世界2》的恐龍裡有一個主角,那必然是迅猛龍——更科學一些的中文名是伶盜龍。它們所屬的恐爪龍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後肢的第2趾像彈簧刀一樣,又大又銳利。這類恐龍有相當大的大腦,可能非常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