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國際籌劃資產重組 進一步聚焦精細化工主業

2021-01-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劉會玲

日前,中化國際發布關於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正達集團」)持有的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農集團」)39.88%股權,同時揚農集團擬向先正達集團以102.22億元出售其直接持有的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農化工」)36.17%股份,先正達集團以現金支付前述交易對價。本次交易中,資產購買交易與資產出售交易互為前提條件。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需履行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的決策和審批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

根據中化國際發布的收購預案修訂稿,本次交易前,中化國際持有揚農集團40.00%股權,為揚農集團的控股股東,同時揚農集團直接持有揚農化工36.17%股份,為揚農化工的控股股東。本次交易為關聯交易。據悉,寧高寧擔任中化國際控股股東中化股份董事長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化集團董事長,是中化國際的關聯自然人。同時,寧高寧擔任先正達集團的董事長。因此,先正達集團為中化國際的關聯方。本次交易完成後,中化國際將合計持有揚農集團79.88%股權。同時揚農集團不再直接持有揚農化工股份,揚農化工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先正達集團。

本次的交易標的揚農集團的主營業務為基礎化學品、精細與專用化學品、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氯鹼化工、芳香烴氯化硝化加氫、生物基環氧樹脂、芳綸特種纖維、電子化學品等五大主導產品系列,廣泛應用汽車、航空航天、5G等領域。

「中化國際收購揚農集團後,可以增強自身在細分市場的優勢。」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化工新材料是很多行業的基礎性生產資料,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隨著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製造業產品要求的不斷提高,化工新材料的潛在成長空間廣闊。此次收購是中化集團對旗下各業務單位的一次結構性梳理,將揚農集團從先正達體系中剝離轉移到中化國際,更進一步理順業務單位之間的內部關係,減少內部資源浪費。

本次交易完成後,中化國際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化工新材料業務及其他業務。其中,化工新材料業務主要包括高性能材料及中間體業務、聚合物添加劑業務;其他業務主要包括醫藥健康業務、天然橡膠業務及貿易業務。對於本次收購對公司產生的影響問題,中化國際在E互動中回復稱,「如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公司堅守『躋身頭部、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精細化工企業』的戰略目標,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提升化工新材料和關鍵中間體優質資產的持股比例,進一步聚焦以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精細化工主業,持續拓展化工新材料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本次重組涉及出售的揚農化工為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農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02年4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揚農集團的農藥業務的管理平臺。揚農集團的農藥產品主要通過揚農化工實現對外銷售,揚農集團(除揚農化工)的農藥產品主要為吡蟲啉、啶蟲脒及多菌靈,與揚農化工的農藥產品不存在重疊的情況。2018年至2020年1-9月,揚農集團向揚農化工出售上述農藥產品的金額分別為4.18億元、4.03億元及3.26億元。

上述報告期內,揚農化工對揚農集團的整體利潤貢獻比例較高,但佔比均不超過50%。揚農化工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考慮36.17%股權比例)佔揚農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6.26%、47.27%及46.90%。中化國際方面表示,「剝離揚農化工後,由於揚農化工具有完整的農藥產品銷售渠道及銷售團隊,因此揚農集團將繼續通過揚農化工對外銷售農藥產品,但是農藥業務將不再作為揚農集團的主要發展方向,不會再新增相關業務產能。未來隨著揚農集團碳三產業鏈的建成投產,農藥業務的收入及利潤佔比將進一步降低。」

「中化國際作為中化集團面向國際市場的經營平臺,在中化集團收購國際化學與種業巨頭先正達後,需要突出自身的市場優勢,減少與兄弟單位之間的業務重疊和內部競爭。」沈萌如是說。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董毅智表示,「化工新材料行業未來確實很有發展,目前也是處在一個較大的轉型期,因為新材料、新能源、農藥等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麼這個階段巨頭之間就有可能進行相互的併購整合。」

」中化集團通過此前對農藥業務的成功整合,可以看出集團高層的策略,通過整合可以打通上下遊產業鏈。目前從體量上來看中化集團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更高程度的產業整合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以及未來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及研發上都要下足功夫。「董毅智分析到。

《證券日報》記者就本次重組相關問題,採訪了中化國際董辦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對此進行回復。

(編輯才山丹)

相關焦點

  • 中化國際擬不超4.5億元收購中化滏鼎等公司股權 豐富公司產品組合
    中化國際表示,本次交易將豐富公司產品組合,推動公司產品向「多元化」和「精細化」拓展延伸,在新功能材料領域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利於公司在精細化學品領域實現整合發展。本次收購標的公司預計可以提升中化國際當期淨利潤約0.41億元,歸母淨利潤約0.29億元。   中化國際主營化工新材料、農藥原藥及劑型、電子化學品、汽車用材料及化學品等方面的研究。
  • 中國先正達母公司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併」!員工22萬人
    繼1月5日「兩化」集團(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宣布旗下農業業務整合為先正達集團後,雙方全方位的合併正式落地實施!今日(1月23日)下午,中化化肥、安道麥A發布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籌劃戰略性重組公告。公告顯示,兩家公司分別接到實控人中化集團、中國化工來函告知,雙方正籌劃戰略性重組,重組方案具體內容及實施尚須履行相關批准和監管程序。中化化肥公告截圖當天,瀋陽化工、荃銀高科、中化國際、滄州大化、鹽湖股份、昊華科技、風神股份、克勞斯等上市公司均發布類似公告。
  • 魯西化工投資140億新建高附加值產品項目 有望成中化集團化工新...
    前兩年魯西化工就有意控制化肥、煤化工等業務,加大對化工新材料的投資,2019年公司化工新材料營收128.22億元,佔比70.91%,貢獻毛利佔比79.32%。上述擬新建項目將極大擴大化工新材料產品的比重。  中化集團已有上市公司中化國際、中化化肥等,主營創新型精細化工、化肥業務。
  • [公告]中化國際:中化塑料有限公司資產評估報告
    [公告]中化國際:中化塑料有限公司資產評估報告 時間:2017年12月13日 11:32:03&nbsp中財網 經濟行為:根據中化創新[2017]59 號《關於同意化工事業部開展凱藍項目第 一階段資產整合的批覆》,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中化塑料有限公司股權。
  • 精細化工工業定增審批提速 科隆股份重組「舊傷」愈重​又玩跨界...
    作為傳統工業之一,子行業廣、企業眾多的精細化工,其產品應用可謂在國計民生中無處不在。精細化工此前經過一段粗放增長,平均行業毛利大約在2016年攀升至35%見頂後下滑至今,且毛利與淨利始終保持較大差距的格局——今年中報,行業平均毛利回暖至21.11%,平均淨利為7.75%,究其原因是產業鏈節點多,在這個相對微利的行業中,企業對上下遊業務整合仍有空間。精細化工業企業尋調整產業和財務結構、甚至深度轉型的意願,從今年定增勢頭可見一斑。
  • 中化國際2020年上半年淨利2021.17萬下滑96.27% 聚合物添加劑大幅...
    挖貝網 8月30日,中化國際(600500)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76,305,042.04元,同比下滑7.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211,706.59元,同比下滑96.27%。
  • 加加食品創始人反思:重組流產欲回歸主業
    本報記者 蔣政 北京報導 「2013 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後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2020年12月23日,面對20餘位調研者,加加食品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楊振說。
  • 主業低迷大豪科技資產重組成功率多大
    紅星二鍋頭擬上市   11月24日晚,A股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了一則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除此之外,一輕控股擬將酒類、食品及飲料等資產注入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其主營業務,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飲料產品和「義利」品牌系列食品等產品。目前資產管理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履行離退休管理服務、代管非主業企業股權職能,相關資產注入後,現有職能將剝離。
  • 安諾其:在現有主業精細化工領域 公司投資建設煙臺安諾其精細化工...
    公司處於化工產業鏈的中遊?上遊原材料有哪些?有生產原材料嗎?應對上遊漲價會採取何種措施,保證毛利率?另外如何追蹤公司產品的價格,方便給個查詢價格的平臺?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一直致力於中高端差異化染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差異化染料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較高的市場地位,並保持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 2020央企重組大單成立農化巨頭先正達集團
    原標題為:2020年央企重組大單 成立農化巨頭先正達集團在完成對瑞士化工巨頭先正達案收購兩年半後,日前,中國化工宣布,旗下先正達股份公司(Syngenta A.G。)
  • 20中化Y2 : 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20年可續期公司債券...
    79,600 79,600 2% (四)重大資產重組情況 發行人於報告期內未發生導致公司主營業務和經營性資產發生實質性變更 的重大資產購買、出售、置換情況。中化國際是本公 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在化工品物流、橡膠、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領域 從事物流、實業投資、貿易等經營項目,客戶遍及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中化國際經審計的總資產為 503.29 億元,所有者 權益為 112.43 億元(不含少數股東權益)。
  • 上海國際集團:聚焦金融主業,集中精力打造金控平臺
    作為金控集團監管首批試點的5家機構之一,上海國際集團表示,此前已順利完成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交辦的各項階段性任務。接下來,將進一步聚焦金融主業,集中精力探索和打造金融控股平臺。接下來,上海國際集團稱,一方面將結合國際集團實際情況和對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發展的思考,對《辦法》徵求意見稿積極提出反饋意見,供金融管理部門參考。一方面將對照《辦法》要求,加快制定一系列專項舉措,通過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努力做到政策達標。上海國際集團是上海市屬國有資本運營平臺,註冊資本105.6億元人民幣。
  • 許繼、平高和西電集團正籌劃戰略性重組
    記者 | 席菁華1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旗下兩大電力設備巨頭,與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西電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12月23日晚間,許繼電氣(000400.SZ)和平高電氣(600312.SH)公告稱,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許繼集團)和平高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平高集團),正在與中國西電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公告顯示,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本次戰略性重組事項正處於籌劃階段,有關事項具有不確定性。
  • 遠洋集團李明:聚焦主業,賦能業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本集團第一時間啟動了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堅定不移地按照第五期發展戰略部署、秉持「聚焦·賦能」的宗旨開展各項經營管理工作,聚焦主業、聚焦發展、聚焦集團效益;賦能業務、賦能一線、賦能核心人員。集團上下勠力同心、克服困難、邁上發展新臺階。聚焦主業質量與規模,夯實「4+8」經營管理體系。
  • 2021開年第一講,中化集團強調這件事!
    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統籌推進「兩手抓」工作,堅持以全面對標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兩化重組籌劃,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和HSE雙重考驗,奪取抗擊疫情階段性成果,首次實現「四個零」目標,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勝利!——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 中國巨石(600176.SH):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 明起停牌
    中國巨石(600176.SH):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 明起停牌   格隆匯12月1日丨中國巨石(600176,股吧)(600176.SH)公布,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
  • 數位化|寧高寧認識的中化集團數位化轉型路徑
    當前,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正在穩步推進重組整合,兩化戰略重組承載了打造世界領先化工企業的使命,我們的目標是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型企業,以「科學至上」為核心價值理念,打造科技驅動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 泰豪科技剝離資產聚焦軍工主業 集中資源發力軍工信息化裝備賽道
    原標題:泰豪科技剝離資產聚焦軍工主業 集中資源發力軍工信息化裝備賽道   12月18日晚間,
  • 中化集團總經理楊華:創新,應對挑戰,驅動未來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化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楊華把創新作為增強競爭力的根本,把中化集團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化工龍頭企業。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等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化工行業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中國石油石化:化工行業和化工企業,應當如何有效應對當前挑戰?中化集團有何思考和舉措?
  • 重組折戟 通化金馬終止收購兩醫院資產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董亮 馬換換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重組籌劃逾一年時間,通化金馬(000766)擬購兩醫院股權事項最終宣布告吹。據了解,早在2019年11月通化金馬就開始籌備此次重組事項,擬採用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德信義利、聖澤洲分別持有的雞礦醫院73.48%股權、11.52%股權;採用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德信義利、聖澤洲分別持有的雙礦醫院73.48%股權、11.52%股權。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分別持有雞礦醫院、雙礦醫院85%股權,雞礦醫院、雙礦醫院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