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正在南寧火熱進行中,14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線上線下等著與您見面。
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
將於6月26日(星期五)20:00
在壯觀客戶端、新浪微博、抖音等平臺
進行全劇線上直播,
敬請期待!
由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廣西演藝集團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木偶劇團創作演出的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以關注關愛現實生活中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鄉村」為表現主題,將中華傳統故事裡廣大小朋友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故事,跟現實生活中和「打工媽媽」和「天上月亮」進行巧妙嫁接,載歌載舞地講述了三位可親可敬可愛的留守老人,為了紓解留守兒童李想「思念媽媽」的情緒,進行一番鬥智、鬥趣、鬥樂、鬥愛的奇幻故事。
該劇曾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和2019年度廣西優秀劇(節)目,榮獲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優秀展演劇目、第九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第十屆廣西戲劇展演大型劇目桂花銀獎。
該劇由廣西大學「八桂學者」胡紅一擔任編劇、導演,小蘋果擔任音樂編曲,晁雪蓮擔任執行導演,廣西演藝集團木偶劇團創作演出。「我們運用現實、童話和夢境相互交織的方式,讓兒童劇觸摸『留守』這樣的現實題材,又用五個人物滑稽幽默的表演消解沉重感,給了這齣劇一個相對光明的未來,讓孩子在與現實的對接中完成美育教育」,胡紅一表示,在創作初期,主創團隊就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脫離「低幼」,把目光投向現實,「如果缺失了對現實的關注,兒童劇長不大」。
作品深刻反映了天真善良堅強的少兒本性,歌頌相濡以沫、彼此幫助的美好品質,啟示大眾對廣大留守兒童的共同心聲「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在一起」的深度思考,呼籲全社會對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鄉村予以更有溫度的陪伴和關愛。雖是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但整部劇充滿童話般的奇幻色彩,不僅塑造了會開口說話的小母雞形象,更設定了「媽媽在月亮上打工」「摘月亮」等滿是想像力的奇幻場景。
《月亮上的媽媽》的音樂也是朗朗上口,每一段音樂都有相對應的主題場景,與劇目情境相得益彰,大膽運用桂劇、漁鼓、彩調、零零落、山歌等廣西音樂元素,既具本土特色,又有中國韻味,這些音樂都緣自民間「非遺」元素,聽起來時而熱烈奔放、時而溫軟走心。演出樂隊現場演奏,讓觀眾聲臨其境,大飽耳福。
無論是奇幻溫馨的劇情,
還是樂隊現場演奏的震撼,
還有可愛的小朋友們的童聲合唱,
總有一幕能讓你心動,
從而感受到溫暖和感動。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