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杰遭樂手歧視說起,聊聊多年來「音樂圈」對「娛樂圈」的偏見

2020-09-04 羅根老鐵

在《樂隊的夏天》的第二輪「改編賽」之前有一段比較有趣的畫面。

節目組為樂隊們的1vs1淘汰賽限定改編作品選擇範圍,只能選擇固定的幾位音樂人。這幾位音樂人中有一位是張杰。

盤尼西林主唱在看到張杰名字之後明確表示「不會唱張杰的作品」。刺蝟樂隊的子健說自己「只有洗澡時候才聽張杰」(而樂隊鼓手石璐曾說過子健不愛洗澡,這算是一個京式幽默)。▼

常常關注搖滾樂的朋友也應該知道,《樂隊的夏天》裡的「專業樂迷」丁太升老師,一直都不怎麼喜歡張杰。有些無良媒體更是迎合著很多獨立音樂愛好者的「小眾喜好」而以黑張杰為樂。

對於張杰的「不待見」以及跟風黑,幾乎是一種政治正確。

就好像臧鴻飛的那句:「搞音樂的有個鄙視鏈,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流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玩嘻哈的。」

一個音樂圈鄙視鏈就把所有人框到裡頭了,張杰的音樂一下子就比他們矮半頭。

鄭鈞曾經說過:「以類型來評論音樂,就像種族歧視一樣。」這樣的「鄙視鏈」顯然是不負責任的。▼

我試著給出我心中的答案。

為什麼有些樂手不喜歡張杰呢?

我覺著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對於實力的不認可,二是對商業價值的妒忌。

首先說「對於實力的不認可」

張杰這一代歌手算得上是比較幸運的一代。在臺灣的音樂人統治華語樂壇的市場之時,「唱功」並不是一個重要的評判歌手的維度。

因此我們可以聽到那個時候唱功並不高超甚至有點「捉襟見肘」的李宗盛和羅大佑成為了「天王」。他們的音樂或寫實或深刻,以作品服人

而張杰走紅於內地唱片市場崩壞後的「選秀歌手」時代。在綜藝節目中,選手的個人魅力一定會遠大於音樂作品,這時唱功成了重要的維度。

到了《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時代,高音又一度成為唱功中的最重要的元素。張杰參加過了兩季《我是歌手》並順利的走到了最後,他的唱功是毋庸置疑的,這讓他又一次趕上個人發展的紅利

▲張杰在《我是歌手》舞臺上

但是,張杰雖然有著個人的嗓音優勢並佔了「天時」,他的音樂審美卻沒辦法被認同。

就刺蝟樂隊而言,從他的網易雲個人主頁上可以看得出來,一如他們所說的他們是一支「玩情緒的樂隊」,平時在網易雲主頁喜歡聽得音樂人也是Joy Division、New Order這些後朋樂隊,或者Spacemen 3、Psychic Ills帶些迷幻風格的樂隊。

這些風格交匯,就成了「刺蝟樂隊」。

很多搖滾樂隊也是一樣,都是在對自己的喜好的音樂尋根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自己適合併熱愛的音樂風格。

比如如今在國內現場比較吃得開的痛仰樂隊在樂隊自傳《我們還會一起漫步》中就曾經聊到過他們的一些看法:

最初他們追尋過通過「長發、滾摟兒、軍靴」這些造型,以及「歌詞中的激烈反抗性」來標榜搖滾樂的力量

可是最後在了解更多「新金屬」的朋友和聽到更多搖滾樂之後,他們反而無論在音樂上還是在外表造型上都不再在意那些形式上的東西了

▲早期的痛仰樂隊

於是有了即使在《樂隊的夏天》中他們的《我願意》被樂評人評論「鬆散」但仍舊能收穫大量擁簇支持,這就是樂隊的「個人風格的魅力」。

而張杰的早期代表作品,大多都是受眾比較大的情歌(如:《明天過後》、《最美的太陽》),或者商業邀約作品(如:《逆戰》、《勿忘心安》),一些張杰可能傾注自己想法的小眾作品,他們也許根本沒聽過。

張杰的音樂作品一直在以市場為導向,這可能令很多音樂人「嗤之以鼻」,因而招致了不認可。

接著說「對商業價值的妒忌」

這個講起來很容易,因為趕上選秀時代並背靠當年如日中天的天娛傳媒,張杰借著平臺的影響力迅速累計人氣,使他一度被稱為「華語樂壇內地一哥」。

作為一個由專業娛樂公司打造出來的「藝人」,他除了發專輯、開演唱會,還會參加商演、錄製綜藝節目等。

對很多獨立樂隊或者在小廠牌之下簽約的樂隊們來說,張杰僅一項演唱會收入就讓他們難以望其項背

▲2017年張杰的個人全球巡演票房收入破億元(數據來源:新研室)

若比商業價值,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音樂圈」的樂手們看到背靠湖南廣電這個大平臺的來自「娛樂圈」的張杰,音樂「品質粗糙」卻能收穫如此大的成功,自然會有更多的「不忿」,這也加劇了歧視的產生

我作為一個局外人,我可以認可張杰有些作品可能的確缺少音樂態度。

但是我看到的還有,大把搖滾樂隊或者獨立音樂人,一直強調作品的「音樂態度」卻疏於樂理的學習、唱功的進步以及樂隊技能的精進。讓自己越發難以出圈,卻反而去抱怨中國的音樂市場不行。

▲被稱作「現場之王」的舌頭樂隊,被老崔邀請登上電視節目,但是因為現場反響一般最終在視頻版中被減掉了。

豈止音樂圈瞧不上娛樂圈,「音樂圈」走向主流同樣不容易。

「音樂圈」對「娛樂圈」的不該有偏見

2019年6月15日,臺灣獨立樂團傻子與白痴的首張專輯發行,在業內收穫了頗多好評。

▲傻子與白痴樂團首張專輯《夜長夢少》

就在一年前,想要發行專輯卻只能靠粉絲眾籌

而樂隊今年能實現夢想,卻是因為內地娛樂公司哇唧唧哇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樂隊主唱以個人身份參與到《明日之子》中並拿下了冠軍,公司在比賽結束後給了蔡維澤足夠多的自由度,他沒有趁著熱度走穴,而是之後回歸到樂團將專輯做好。

▲傻子與白痴主唱蔡維澤

蔡維澤和傻子與白痴,贏得了娛樂市場的尊重,也贏得了音樂圈的尊重

同樣還有,如今的臺灣頂級樂團五月天(即使有些大陸搖滾樂粉絲並不喜歡)。最早在臺灣小有人氣的他們,進入大陸時的第一場演出是從北京的「無名高地」LiveHouse開始的

▲五月天在北京「無人高地」LiveHouse

顯而易見,不是樂隊跨進了「娛樂圈」就沒態度了,兼顧兩個圈子並不是什麼難事兒

這也是《樂隊的夏天》成功的播出之後,很多的音樂從業者十分開心的原因。

尤其是如今這個「流量時代」,給樂手們一個平臺讓他們「出圈」,將音樂圈的人推向娛樂圈更大的市場,就能讓更多樂隊能吃飽飯。

三十一支樂隊中包括了新褲子、面孔、痛仰這些「老樂隊」,證明他們也認可不該對娛樂市場有偏見

▲參加過香港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出的吉他手三哥,帶著他的面孔樂隊參與到了節目中

站在娛樂市場的角度,如我們所知的Click#15的楊策曾經被邀請參加過華晨宇的樂團。馬斯卡的樂團至今組建還不到半年,他的幾位外籍樂隊成員都談不上知名,卻總令其他樂隊成員對於他們的技術讚嘆連連

我們那些真正「玩音樂」的朋友們可能有著自己的態度,但是在樂器演奏上的造詣卻在慢慢的落後。

很多主流歌手的樂隊成員,可能早就比樂團們樂器玩得好了

再擴大些範圍,韓國的《超級樂隊》少年們已經在向我們敲警鐘了,他們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天才少年。

▲韓國綜藝《超級樂隊》在國內也同樣引起了不少反響

華語樂壇的音樂從業者們也是時候放下些對主流的偏見了。

如今的華語音樂市場,需要「音樂圈」不斷「出圈」

流量是一把雙刃劍。

就短視頻而言,給了音樂人機會,也讓越來越多音樂人越發浮躁。前有套用4536251的《離人愁》作者不通樂理,後有花粥買beat做《出山》,市場好起來了,投機者也多了起來,音樂市場卻一些有「真槍實彈」的音樂人。

得益於這幾年大家對於正版音樂的認識,2018年中國的音樂市場已經躋身全世界唱片市場第7名,而且還在大步向前邁進。同時騰訊音樂集團作為一家流媒體音樂公司做到的全球的率先盈利,中國的音樂市場可以說形式一片大好

如今愛奇藝的《樂隊的夏天》即將結束,優酷的樂隊綜合也在積極籌備中,可以預見,音樂市場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試想一下,若是樂隊們能積極補齊自己的短板,主流音樂人們也多多注意去加強自己的音樂上的更多探索。

最好的市場遇到最優秀的音樂人,華語樂壇將會迎來多麼繁榮的景象?

顯然,音樂圈放下成見,才能迎來好的結果。

--End--

我的近期文章: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偶像有點慘:邦邦成反面,周潔瓊遭質疑,張杰被諷刺
    生而為人,我們都跳脫不了「鄙視鏈」,這種鄙視的存在在娛樂圈中更常見。最近成功「出圈」的一檔網絡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點燃了這個夏天的同時,也讓音樂圈的鄙視鏈真實第展示在觀眾面前。節目中老狼也承認民謠圈有鄙視鏈,而在這檔燃炸的節目裡,你會發現「偶像」處在鄙視鏈的低端,可以說被黑得有點慘!
  • 歧視與偏見,真的對你狠不好!
    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一個洗衣珠廣告因為說能把黑人洗成黃種人而涉嫌歧視。於是,我覺得有必要講講在美國有關於種族歧視的事情。進而,我又想到了其他的歧視和偏見,諸如性別歧視、長相歧視、地域偏見等等。對於這些,我今天都要講一講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在正文之前,請讓我感謝我的博士好友世佩,是她讓我放棄了偏見和歧視。我不是生來就帶有歧視和偏見的,也不是在混沌社會中煢煢孑立的白蓮花,出一切汙濁而不染。
  • 《綠皮書》:一段動人的友誼,一次關於偏見和歧視的探討
    03 歧視和偏見無處不在值得一說的是,高級笑點和喜劇元素始終貫穿於整部影片,而偏見和歧視也無處不在,展現得淋漓盡致。唐表面上是一個受人擁戴、備受追捧的著名鋼琴家,但是一走出音樂廳,卻因為自己的黑人身份而不斷地遭受歧視。而且這種歧視,越深入美國南部地區,情況越嚴重。
  • 《隱藏人物》:無視歧視與偏見,做更厲害的自己
    電影《隱藏人物》講述的是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三位黑人女性與種族偏見作鬥爭,最終在美國的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並且它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正的見證了黑人女性在當時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美國,怎樣一步步闖出自己的天地。
  • 全棉時代反轉廣告:無意識滋生的性別偏見與歧視
    《中國婦女報》也評論,該廣告「充滿了偏見、惡意、無知」。雖然全棉時代對此做出了回應,稱其做法為無意之舉,僅「為突出商品的清潔功能」。可社會上的很多偏見和歧視往往就是從這些無意識行為中產生的。正是這種種所謂的無意之舉,使偏見和歧視一次次得到強化。疏忽和大意不該成為一次次冒犯的藉口。
  • 張杰的學歷,華晨宇的學歷,李榮浩的學歷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說在娛樂圈裡面,提起明星學歷這件事情,一直是個謎一般的存在,有些人自稱為學霸,結果被調查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是個口頭文憑,而就在這幾年裡,各種明星們自立學霸人設倒塌被嘲諷的事情也是數不勝數,所以很多網友們就有了一個疑問,難道在娛樂圈裡面,學歷就這麼重要?沒有學歷就演不出好電影,唱不出好歌?
  • 盤點娛樂圈的五對真愛夫妻
    娛樂圈夫妻檔有很多,今天和小編一起盤點一下,當今娛樂圈的真愛夫妻有哪些吧!第一對張杰謝娜,這對夫妻檔也是姐弟戀修成正果的傑出代表,謝娜比張杰還要大上一兩歲呢,從戀愛到承認戀愛到結婚生女,兩人經歷了風風雨雨,還有那句張杰不善言辭有謝娜懂,謝娜瘋瘋癲癲有張杰寵,懂對方,寵對方大概就是愛情最美好的的樣子吧。
  • 音樂圈眼中的音樂圈丨民謠,流行,搖滾是怎麼互相看待的?
    音樂圈眼中的音樂圈本文主要講佔比較多的三種風格民謠
  • 這場疫情為何成為外國人對中國人偏見和歧視的爆發點?
    圖源:電影《傳染病》  聯想起外國人無法接受中餐中的某些食材,一些偏見便更加深刻了。  這種偏見不單單存在於美國,在海外留學的學生和長居的人們多多少少都遭遇過不公的對待。  這種盲目「排華」其實也跟國外人對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偏見有關。
  • 娛樂圈甜蜜夫妻:張杰謝娜結婚九周年,而他給老婆送了個「屁」?
    說起歌手張杰,相信各位都不陌生了吧。如今的張杰,在娛樂圈的名氣可以說超越了他的老婆謝娜了。然而了解的人或許都知道,在當初謝娜與張杰剛剛交往的時候,在外界看來張杰不過就是一個想要藉助謝娜的名氣上位的「小白臉」而已。
  • 加拿大原住民因種族歧視遭襲擊 男子衝其大喊「回亞洲去」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這名27歲的原住民女子名叫達科他(Dakota Holmes),她回憶稱,15日晚上她正在溫哥華街頭遛狗,由於季節性過敏她打了幾個噴嚏,不料一男子卻走到她身邊,開始大喊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話,「他因為對亞洲人存在種族偏見而大喊大叫,他以為我來自亞洲,就告訴我回亞洲去,我不屬於這裡,讓我回家」。
  • 娛樂圈明星的第二身份,張杰楊洋不簡單,鹿晗讓人羨慕
    其實說起演員這個職業,除了那種一開始就奔著終身演繹事業去的人,也就是科班出身的人,還有好多都屬於「半路出家」的一種,因為有好多的人都是在某一種機緣巧合下才進軍到影視劇這個職業,有可能沒進軍影視劇或者影視圈的時候,人家在自己的領域坐著其他領域的工作。
  • 丁太升連發3條微博懟張杰:唱歌難聽,音樂審美落後,土氣沒文化
    說起丁太升這個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樂隊的夏天》、《天賜的聲音》、《跨界歌王》等音樂綜藝節目中,丁太升的身份是樂評人,因此我們姑且把他當作一名樂評人看待。《我是來揍你的》,張杰為該歌曲加入了戲腔rap,縱觀網絡上的評價,對張杰的表現可以說是一片誇讚聲!
  • 張杰: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張杰差別不大,但是謝娜會很難過!
    說到張杰和謝娜,大家都很了解,可以說兩人是目前娛樂圈內最令人羨慕,也是感情最好的明星夫妻之一了,結婚多年來,兩人的關係一如既往的甜蜜,謝娜為張杰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之後,張杰更是把工作推掉了不少,專心在家做起了奶爸,可見張杰對於家庭和事業的選擇還是非常的明顯的。
  • 瑞士聯邦最高法院:仲裁小組主席對中國人存在偏見和歧視
    瑞士當地時間1月15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發布新聞公報,由於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仲裁小組中的一名仲裁員存在偏見和歧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的8年禁賽處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需要組建一個新的仲裁小組重新作出判決。
  • 要求的哥清除或遮蓋文身,是歧視和偏見嗎?
    要求計程車司機在提供服務時不得大面積外露文身,既算不上歧視,也非過分的要求,而是一種互相尊重。全文1230字,閱讀約需2分鐘 「我們真不希望在就業中受到歧視,有文身的不一定是流氓也有可能是嶽飛,不是嗎?」
  • 謝娜爆料:剛和張杰在一起,就查出卵巢囊腫,張杰的動作好暖
    在娛樂圈眾多明星夫妻中,能被觀眾們稱為能讓人相信愛情的並不多。最耳熟能詳的一對應該就是謝娜和張杰,兩人剛傳出在一起的時候還被全網黑。謝娜和張杰兩人已經結婚8年,這相差一歲的他們在工作上都是非常拼命的人。多年來一直為事業奮鬥著,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一次謝娜和霍思燕、楊千嬅等人一起錄製一檔戶外真人秀和妻子們四處旅遊,放鬆心情。
  • 加國原住民被男子誤認為亞洲人遭歧視?不僅被打還被罵「滾回亞洲」!
    亞倫在一份聲明中稱,「警方正努力同社區的少數族裔群體建立牢固的關係,並鼓勵任何遭到仇恨、偏見或歧視的人報警」。報導稱,達科他的遭遇是當地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歧視亞裔事件中的一件,當地政府各級領導人都予以譴責。此前還發生過一名92歲痴呆症亞裔老人被人從一家便利店推出來,兩名戴口罩的亞裔女子在公車上遭人辱罵等事件。
  • 張杰深夜發文質問員工,卻遭網友吐槽戲過了,電話不能溝通嗎?
    其他很多《快樂男聲》出道的歌手都已經淡出娛樂圈了,甚至有些都已經轉行了,當然了,除了謝娜對他的一些幫助之外,他自身的實力也是沒有辦法忽視的。不得不說芒果臺在所有衛視當中,確實是最頂尖的,不過晚會結束之後,張杰卻在深夜發文質問自己工作室的員工,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能讓張杰在微博上面怒斥自家的工作室,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 張杰和謝娜離婚了?與女粉絲再婚孩子歸謝娜,網友:不可能
    張杰和謝娜兩人自從在一起以來,就備受爭議,很多人都覺得張杰配不上謝娜,或者是沒有謝娜,張杰永遠都是默默無名的小歌手等等。然而他們面對外界的負評,謝娜始終不在意,反倒是經常在網絡上力挺張杰,認為張杰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