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凝思。當這優美而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很多樂友們沉睡的記憶大概都會被悄然喚醒,思緒會像雲彩一般隨著這曼妙的旋律一起飄到遙遠的八十年代……是的,這就是八十年代曾經風靡輕音樂樂壇的《比利提斯》主題,當年紅極一時的法國鋼琴王子理察·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1953-)、輕音樂大師保羅·莫裡哀(Paul Mauriat,1925-2006)等很多音樂人都曾經演繹過這首曲子,因此它的版本非常之多。
其實,這首曲子源於一部1977年的法國電影《比利提斯》(Bilitis),而它的作曲者則是法國著名作曲家弗朗西斯·萊(Francis Lai,1932-2018)。弗朗西斯·萊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電影配樂,並獲得了很多獎項,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971年的美國電影《愛情故事》的主題音樂,曾經摘得了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桂冠。而這首《比利提斯》,在當年則是獲得了1978年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音樂獎的提名。
墨西哥電視劇《卞卡》劇照
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引進了不少外國譯製片,其中有一部長達110集的墨西哥電視劇《卞卡》;這部當年熱播的電視劇曾經達到萬人空巷的火爆程度,有趣的是《卞卡》的主題曲則正是借用了法國電影音樂《比利提斯》,因此這一旋律可謂婦孺皆知。
年輕、年老時的作曲家弗朗西斯·萊
弗朗西斯·萊從小酷愛音樂,擅長演奏鋼琴和手風琴,後來他去巴黎發展,曾為法國香頌女王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1915-1963,她最著名的歌曲是《玫瑰色的人生》)擔任伴奏,還為琵雅芙、伊夫·蒙當(Yves Montand,1921-1991,之前介紹過的《秋葉》一曲最初就是他唱紅的)等著名歌星寫過歌曲。然而,真正令弗朗西斯·萊聞名於世的還是他為大銀幕創作的那些經典旋律。談及弗朗西斯·萊的配樂魅力以及他對電影的貢獻,曾與他合作多次的法國導演亨利·韋納伊(Henri Verneuil,1920-2002)曾經這樣評價:「在我看來,弗朗西斯·萊就是旋律世界的貴族。觀眾看了電影,多年之後早已忘了故事說的是什麼,但他寫的電影配樂卻還能讓人朗朗上口,只是這對導演來說也實在太受傷了。」
弗朗西斯·萊的電影配樂作品既富有法國傳統的浪漫情調,同時又融入了時髦的現代音樂風格。他的作品旋律溫暖柔和、優美動人,曲調結構短小、充滿想像,每個音符仿佛都流淌著浪漫的情懷,引人無限遐想。在這首《比利提斯》的音樂中,輕聲吟唱的女聲縹緲而虛幻,如同蒙著一層淡淡的輕紗,令音樂更顯出一份空靈而朦朧的美麗,就仿佛是一位妙齡少女在輕柔訴說著如詩一般的情懷,宛若春日裡靜靜綻放的嬌嫩花朵,明淨純潔,芬芳醉人。音樂的意境極為美妙,如同有明媚的陽光溫暖舒適地照耀在身上,又好像有微風如羽毛般輕柔地拂過面龐。
最後再說說《比利提斯》這部電影,它還有一個好聽的譯名叫做《少女情懷總是詩》。它曾經是當年坎城電影節的參展影片,因為片中的眾多情色鏡頭而備受爭議。雖然電影的背景是現代歐洲,但電影大體上是根據法國作家皮埃爾·路易(Pierre Louis,1870—1925)以古希臘故事創作的散文詩集《比利提斯之歌》改編的(註:比利提斯是一位美、愛與生命之神,被譽為女同們崇拜的偶像)。
電影描寫了一位名叫比利提斯的花季少女情竇初開的青春故事。夏天,少女比利提斯來到一對貌合神離的年輕夫婦家中度假,她不僅和一個年輕的攝影師男子戀愛,還愛上了她寄居家庭中的少婦,同時還試圖幫這位少婦尋找一位異性戀人。《比利提斯》可以被稱作一部關於少女成長的電影,最後女主角回到了學校,並意識到她還沒有為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做好準備。
雖然這部電影的劇情實在是乏善可陳,但是攝影和音樂卻都有著極致之美,可以當做一部藝術電影來欣賞。由於這部電影的導演大衛·漢密爾頓 (David Hamilton,1933-2016)是一位著名的靜物與人體攝影藝術家,因此他拍攝的畫面都非常唯美,光影曼妙,色澤溫暖,每一幀都美如油畫。尤其他善用柔光鏡頭,所以畫面中有一種氤氳的朦朧之美,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夢幻之感。而影片的配樂則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少女比利提斯的內心世界,音樂的藝術價值遠遠超出了劇情本身,這大概也是這部電影配樂能夠脫離電影而廣泛流傳的原因吧。關於弗朗西斯·萊的電影音樂日後一定會再給大家推薦和介紹。
(很遺憾,這部電影的百度雲資源目前已無法共享,不過給大家找到了一個B站混剪視頻,可以點擊後面的視頻感受一下電影的風格。)
寫於2021.1.22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B站視頻:法國電影《少女情懷總是詩》剪輯
《彩虹樂章》往期回顧
51.《四季》之《冬》——弦樂交織的美麗冬日音畫
50. 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贖罪》——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49.《奧林匹克之夢》——照亮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48.《聖誕節的記憶》——浪漫鋼琴演繹的聖誕音樂專輯
47. 小提琴版《白毛女隨想》(北風吹)——百聽不厭的中國紅色經典
46.《雲端上的城市》——大提琴與鋼琴編織的白日夢
45.《秋葉》,一首飄逸的秋之詩
44.《月亮頌》,小提琴的月下情歌
43. 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電影、動漫及花滑中的古典
42. 電影《英雄》主題音樂,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41. 《任我淚水流淌》(Lascia Ch』io Pianga),一首美得令人窒息的詠嘆調
40. 波蘭電影《愛情記事》主題音樂,沉入一條溫柔的記憶之河
39.《清晨我穿過田野》,我在漢堡聆聽馬勒的琴聲
38.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貝加爾湖畔的凝思漫想
37. 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傾吐暗戀情愫的音樂情書
36. 蕭邦《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四指鋼琴家創造的奇蹟
35. 《First Star(第一顆星)》,一份特別的兒童節音樂禮物
34. 李斯特的《嘆息》,夢幻的詩意+火熱的激情
33. 《閃亮的風採(Shine)》,一部愛樂者不可錯過的佳片
32. 《The Piano(鋼琴課,又名鋼琴別戀)》,一部以鋼琴為主線的女性電影
31. 《夜半歌聲》,永遠的寵愛張國榮
30. 蕭邦《升C小調夜曲》,兩次出現在獲獎影片《鋼琴家》中的古典音樂
29. 《玫瑰三願》,綻放在早春的美好心願
28. 《過眼皆雲煙(Alles Vergängliche)》,來自馬勒《第八交響曲(Symphony No.8)》 終曲的感動
27. 《良宵》,迴蕩在除夕之夜的中國旋律
26. 《國王與小鳥》,一段不曾淡忘的童年旋律
25. 《天鵝湖》,一生中至少要現場感受一次的芭蕾舞劇
24. 《Dawn(黎明)》——來自《傲慢與偏見》的新年曙光
23. 《A Sony Christmas Carol》—— 一支把你帶入夢境童話的聖誕頌歌,鋼琴演奏郎朗
22. 《歡顏》——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重溫一部經典臺灣文藝片
21. 《滾滾紅塵》 ——熟悉的旋律,經典的電影
20. 《Simple Gifts》(樸素的禮物)——從膾炙人口的美國民謠到風景如畫的管弦樂組曲
19. 兩首最美的《聖母頌》
18. 《弦樂柔板》(Adagio for Stings)——令人窒息的溫柔
17. 秋意濃
16. 從最美弦樂五重奏到拜訪舒伯特的維也納故居
15. 流行歌曲版的《G弦上的詠嘆調》
14. 《Sometimes When It Rains》(下雨的時候),一首深秋季節的配樂散文詩
13. 「How,where,when?」,你聽過這首長笛+女歌手吟唱版的卡農嗎?
12. 《你的話語打開我的心扉》(Mon cœur s』ouvre à ta voix),歌劇女神卡拉斯的千古絕唱
11. 《女神的祈禱》(Devi Prayer),一首充滿療愈力量的天籟之音,適合冥想、有助睡眠。
10. 《夏天》(Summer),一首清新歡快、靈動活潑的小詩
9.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魅力經久不衰的音樂劇經典之作
8. 《牧羊人的笛子》or《豎琴》?鋼琴練習曲竟然也可以如此優美!
7. 洛麗塔(Lolita)
6.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5. 等愛的女人( Ladies in Lavender )
4. 求主憐憫(Miserere)& 安魂曲(Requiem)
3. 火的戰車(Chariots of Fire)
2. 裸者之舞第一首(Gymnopédie No.1 )
1. 綠袖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作者簡介:
一名在清華園中學習和工作了多年的建築師,業餘鋼琴愛好者,熱愛文字、音樂與建築,著有《我的加州建築之旅》一書。
彩虹樂章:
推薦動聽的音樂,分享美麗的心情。以推廣古典音樂為主,但不僅僅局限於古典。音樂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希望你在這裡找到一份正能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彩虹樂章」公眾號!
如果你喜歡這篇推薦,請記得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