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音樂之家,
在美好的音樂氛圍中長大,
深受偉大的作曲家父親的影響,
憑藉著對音樂的那份執著,
在1843年,儘管成績傑出,毅然離開了理工學院商業研究系,
放棄了未來極有可能獲得的,一份體面的中產階級職業-在銀行業工作的機會,
決心投身於音樂事業,
他就是小約翰.施特勞斯,來自於那被稱作」阿爾卑斯山脈心臟"的」音樂王國「——奧地利。
圓舞曲(Waltz), 也稱為華爾茲,是一種極受歡迎的交誼舞,起源於18世紀的倫德勒。
說到倫德勒,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在電影「音樂之聲」中,有一個令人難忘的畫面——瑪利亞和馮.特拉普上校在舞廳外共舞。那段舞蹈就是倫德勒。
一.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這首著名的圓舞曲起初其實是一首為維也納男聲合唱團創作的一首合唱作品。1866年奧地利在與普魯士為期七周的戰爭中戰敗。戰敗後的奧地利經濟蕭條,士氣低落。小約翰.施特勞斯決心創作出一首歡快的華爾茲歌曲鼓舞奧地利的民眾。卡爾.伊西多爾.貝克(1817-1879)曾經寫過一首詩,詩的每一節結尾都是「在多瑙河邊,美麗的藍色多瑙河」。約翰從這首詩中獲得了靈感,並定下了合唱曲的標題。
1867年2月15日,合唱團的首演在維也納的黛安娜巴薩爾大廳舉行,但是演出並不理想。有很大的可能是當時的合唱團團員和觀眾對歌曲的唱詞感到厭惡。合唱團的「詩人」約瑟夫韋爾曾為這首歌曲添加了具有詼諧色彩的詞,嘲諷了失敗的戰爭,破產的城市等等,但是觀眾們似乎並不買帳。
後來,他在巴黎以管弦樂的形式推出了這首華爾茲,引起了轟動。
這首樂曲是由五個華爾茲主題連接而成,旋律優美飄逸,被人們視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二. 《春之聲圓舞曲》
它最初是一部女高音獨唱作品,專門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明星比安卡.比安琪創作。1883年,比安卡在維也納的一場慈善演出上推出了這部作品。歌詞是由理察.吉尼提供的。他的詩是關於歌唱的,尤其是描繪當和煦的微風,喚醒田野和草地時,雲雀和夜鶯的歌唱,以及描繪春天是多麼美好。觀眾們非常喜歡這首歌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不失時機地將它重置為管弦樂形式,並於1883年3月18日由施特勞斯樂團演出,當時的指揮是約翰的弟弟愛德華,這次演出僅僅是在聲樂版首演的17天後。
小約翰.施特勞斯所取得的音樂成就,離不開童年時期父親的影響。父親的交響樂團不僅僅在家庭公寓中排練舞蹈和進行曲,也有序曲和音樂會作品。可見,小約翰從小就接觸了廣泛的曲目,並且能更好地理解這些不同風格的音樂。這些積累都匯聚成無窮的音樂靈感,造就了圓舞曲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