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森林與《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說起維也納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除了藍色多瑙河、施特勞斯家族、維也納愛樂、金色大廳之外,還有一個地方不能不說——那就是著名的維也納森林!
和多瑙河一樣,環擁維也納的維也納森林是大自然賜給維也納人的一份厚禮,是一片保持原始風貌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組成,共1250平方公裡,一部分伸入維也納市。維也納森林旁倚美倫河谷,水清林碧,擁有維也納「城市之肺」的美譽,對潔淨維也納的空氣起著重要作用。
維也納森林裡有許多清流小溪、溫泉古堡以及中世紀建築的遺址和古老的寺院,但最吸引人的則是一些美麗而幽靜的小村莊。幾個世紀以來,許多音樂家、詩人、畫家在此度過漫長的時光,產生過許許多多名揚後世的不朽之作。而「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獻給故鄉的讚歌——《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更是讓這片森林揚名世界。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是小約翰·施特勞斯繼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之後的又一部傑作,完成於1868年,同年六月在維也納首演,由他自己親自指揮。為了使這首樂曲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約翰·施特勞斯在管弦樂隊中破例地加上了奧地利的民間樂器——齊特爾琴,一種撥奏的弦樂器。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全曲由序奏、五個圓舞曲和尾聲構成,結構屬於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式。樂曲的開始是一段很長的序奏。兩支圓號的旋律描繪了優美動人的風景,雙簧管和單簧管吹出抒情流暢的曲調,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鐘聲的響起,使音樂增加了很多光彩。隨後是五首各具特色的圓舞曲,描繪維也納森林的各種美麗景色。最後是一段很長的尾聲,就像是對前面所描繪的各種美麗景色的總結和回顧。
如果您有機會暢遊在音樂之都維也納,一定要到維也納森林裡走走看看,吸吸新鮮空氣的同時感受一下那裡的音樂氣息,因為那裡到處都是音樂,你的腳步聲,泉水的汩汩聲,風吹樹葉的沙沙聲……仔細聆聽,一切都是音樂。說不準啊,回來之後你就會跟著音樂的節奏,打著音樂的節拍,用音樂的獨特方式去追逐、詮釋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