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探險:冒死探秘維也納森林療養院

2021-03-01 維城

大家還記得前陣子維城推送過的一篇《奧地利廢棄老宅探秘》(點擊標題前往該文章)嗎?那篇介紹受到很多熱情讀者的留言反饋,紛紛表示想前去探險。

於是,歐洲時報的四位小編組成了探秘小分隊,前去幫大家探路了,廢棄療養院裡面到底長什麼樣?膽小和找不到夥伴的你可以跟著小編的現場照片一探究竟。

△養老院主樓

之所以會得知這個地方,源於小編在不久前和一個奧地利朋友的聊天,雖然此前也聽說過,但是從沒有想去看一看的想法,維也納森林是一大片森林,天然的氧吧,吸引著很多維也納人在周末前去獨家和徒步,下了車,空氣就和維也納市區截然不同,涼爽,通透的呼吸。

△谷歌地圖上的療養院位置

小編們從維也納出發,驅車大約1小時到達維也納森林(Wiener wald),根據地圖指示,車子停在了Feichtenbach的山腳下,又徒步大約40分鐘到達了山腰,看到了兩條岔路口,按照指示牌,選擇了左邊的那條路,沒走幾步就看到了一座黃白色的荒廢建築,也就是我們所尋找的療養院,在療養院周圍還散落著許多廢棄小屋。


△周邊廢棄的民居

療養院正門已經被木板擋住,小編們選擇了一個敞開的出口(主建築正門左側)進入了建築,一間屋子挨著一間屋子,散落一地的文件,文件上寫著「Feichtenbach Hotel」,落款時間為1997年。

△地上散落的文件

因為進入屋內房間變得黑暗起來,小編們掏出了準備好的手電深入了房子的正中心,牆上到處可以看到暗示性的標語和慶祝生日的塗鴉,窗上的玻璃已經被擊碎,在入口右手側的屋子內有一張沾滿血跡的病床和浴缸,噴濺的血液和塗鴉在牆上隨處可見。

△沾滿血跡的病床和浴缸,據說警察曾經在這裡抓到有人做動物祭祀

在幽暗的走廊深處,小編們穿過一個大廳進入了休息室,三面落地大玻璃窗,雖然殘破不堪,但是映襯著窗外的青山綠草顯得格外美麗,推車上還有一件病人穿過的病號服。整個大樓大約有7層,7層也包含了未被探索的地下室。小編們穿過休息室來到另一條走廊,進入一間小屋子,右側是破碎的馬桶和散落的床單,一個同伴告訴小編,這附近還有另一個人,大家靜下來並沒有聽到什麼聲音,同伴又說,他剛才聽到了腳步聲,漸漸躲開了我們一夥。

△窗外風景如畫的休息室

△休息室側面的一個房間

隨後,小編四個人穿過走廊,來到了樓遞間,給走散的同伴打電話,正在這時,另一個小編也聽到了腳步聲還跟隨著關門聲,我們安靜下來,想著可能是另外一群來探險的團隊,但是這個推論馬上被推翻,如果是探險的人,應該不會躲避我們。在沒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小編們終於聯繫到了走失的同伴,走出了這座療養院。

△小編們打電話的樓梯間

走出養老院後,小編們坐在樓下的石階上休息,這時,3樓及4樓的陽臺門同時打開又關上並伴隨著呼嘯聲,天陰雨綿綿,小編們圍繞著療養院建築右側走了半圈,看到了此前來的人在右側偏門標記的「入口」記號。在療養院前方,還有殘存的蹺蹺板等娛樂設施,一片斑駁。因為時間有限,此行小編們沒有進入主樓的2-6層。

△療養院門口被木板封死

來之前小編就在網上看到很多奧地利城市探險者和攝影師及電影導演拿著專業儀器來到這裡,拍下了很多震撼的照片,結合著這座療養院複雜和特殊的背景,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療養院餐廳一角

維也納森林療養院建立於1903年4月,由兩名猶太肺部醫生建立,起初用於收治來自中東歐的肺病患者並,由於環境位置好,也用來療養。此後,在二戰期間,納粹將肺病醫院院長殺死,並搶奪了他的醫院,在此開設了「生命之泉」基地。

△在生命之泉出生孩子們(網絡圖片)

「生命之泉」項目本身也充滿了怨氣。。。生命之泉(德語:Lebensborn e. V.)是納粹德國的一個黨衛隊和政府背景的註冊機構,成立於1935年,其目標是按照納粹種族優生理論進行試驗,以提高「雅利安人」子女的出生率。該組織在1935年以前是黨衛隊黨衛隊人種與移居部的一個機構,後由黨衛隊全國領袖個人參謀部直接管理。

△生命之泉的logo(來源於網絡)

生命之泉安排未婚婦女匿名生育(很多婦女都是被納粹綁架來的),並將這些孩子由「種族純潔健康」的父母領養,這些孩子大多被送至黨衛隊成員的家庭中。生命之泉亦會對部分成員家庭提供福利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命之泉在歐洲佔領區的德國族裔中篩選「種族合格」的孤兒並安排他們由雅利安家庭領養。

△療養院房間之間的走廊

納粹佔領的那些年,有1700多名「生命之泉」計劃的嬰兒在此降生,並生長在這裡,小編看過一集奧地利電視臺採訪的「生命之泉」遺孤的紀錄片,他們來到這裡,並講述了她和這裡的故事。對她來講,這裡是他們1700多名嬰兒的家,他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誰,也不知道在現今的奧地利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在努力的尋找著父母。

△房間內的塗鴉

二戰結束後,納粹掠奪的維也納森林療養院被工會接管並更改為賓館,接待過很多來這裡度假的遊客,看到這麼多的陽臺,可見曾經的輝煌和熱鬧。很多人曾經坐在樓下曬太陽,打保齡球,遊泳。直到2007年,這家酒店永久停業,在網上搜不到任何原因。

△客房內景

△小編們離開時拍的最後一張療養院照片

後記:小編們在療養院時因為新鮮感和興奮感,只顧著拍照,並沒有過多的害怕。但是回到維也納後,對當時一些細節的回憶有細思極恐的感覺。。。各位如果還想看小編們廢墟探險的遊記,別忘了踴躍留言和點讚哈!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叛逆姐姐原創,圖片除標註外均為叛逆姐姐、Simon拍攝,轉載請註明EuroNews)

相關焦點

  • 聆聽維也納:維也納森林與《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維也納森林與《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說起維也納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除了藍色多瑙河、施特勞斯家族、維也納愛樂、金色大廳之外,還有一個地方不能不說——那就是著名的維也納森林! 和多瑙河一樣,環擁維也納的維也納森林是大自然賜給維也納人的一份厚禮,是一片保持原始風貌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組成,共1250平方公裡,一部分伸入維也納市。維也納森林旁倚美倫河谷,水清林碧,擁有維也納「城市之肺」的美譽,對潔淨維也納的空氣起著重要作用。
  • 廢墟探險那些事兒
    現在很多短視頻平臺有些戶外主播都在播城市廢墟探險看著挺驚險的。我就特意去看了一些。結果讓我大失所望啊,一個正經的戶外門課讓現在的孩子玩成博人眼球的工具,作為國內比較早玩廢墟的一批玩家的我感到很騷氣。作為老前輩感到噁心。我最早是90年代在上學的時候利用周末去廢墟玩探險。
  • 網紅探險靈異療養院,沒想到背後卻是...
    《靈異療養院》電影海報你或許不知,今天要講的德國電影《靈異療養院》也是類似的劇情和偽紀錄片的拍攝形式。計劃鬼屋直播探險於是三個人一合計,不如搞一場鬼屋真人秀,那肯定是蹭蹭蹭地漲粉啊!聽到計劃後,另一個妹子心裡酸了。她同樣想成為網紅,視頻點讚數卻寥寥無幾...
  • 她用廢墟探險,找到了那種欲罷不能的熱愛
    (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創始人之一Georgi Kirkov創作的《工人之歌》);左側則來自著名的《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飛碟」坐落在海拔1441米的孤山山頂,四野荒蕪,紀念碑像是從天而降,又仿佛從地下兀自挺出。「我當時覺得內心有個小鞭子在猛烈地抽動,腎上腺素不斷向上湧。」時至今日,她仍記得當初的感覺,「那,就是激動。」她渴望將這種感受永恆地保留下來。她決定拍一張屬於自己的「飛碟照」。這不是個容易實現的願望,楊瀟為此共去了6次冰峰紀念碑。
  •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Geschichten aus dem Wiener Wald )
    . - Geschichten aus dem Wiener Wald (Walzer, op.325) Played by 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or: Robert Stolz【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作品第325號(G'schichten aus dem Wienerwald,Walzer
  • 日本恐怖新片《貞子》首曝預告 廢墟探險驚現女鬼
    日本恐怖新片《貞子》首曝預告 廢墟探險驚現女鬼 2019-02-27 11:
  • 城市探險者:廢墟可以離開我,我離不開廢墟
    如今的潘然,在國內的廢墟探險愛好者中已很有知名度,在豆瓣、b站、知乎等多個平臺上,她都有幾萬的粉絲數,這在中文世界的廢墟探險圈內並不多見。02////為廢墟找「點」對一個廢墟探險的新手來說,通常不會留意到廢墟之間的差別。
  • 【馨聞旋律】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2014年3月植樹節時,大麥在新聞旋律廣播版做過一個《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後來每到3月都會拿出來播放。
  • 城市探險--探索廢墟,發現歷史
    我是大輝,平時我是一名格鬥教練,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城市探險的故事。城市探險這個詞可能大家有點陌生,比如我平時生活的地方就處於城市防衛圈內,在相距不遠的地方就有一些幾十年前為了保衛城市修建的地堡。
  • 日本一小哥沉迷探險,孤身一人進入廢墟後離奇失蹤!幾天後,人們竟在這裡找到了他…
    日本小哥jimmon是個有名的探險攝影愛好者,平時一有空就會帶上攝影設備,前往日本各地的廢墟探險拍照。
  • 孕晚期胎教音樂之西方經典系列: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是繼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之後的又一部傑作。完成於1868年,同年初演於維也納,並由作者親自指揮。小約翰·施特勞斯是地道的維也納人,「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獻給故鄉的讚歌。為了使樂曲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作者在管弦樂隊裡破例地加上了奧地利的民間樂器——齊特爾琴。
  • 19個世界最知名異探險景點,《七夜怪談》的井!嚇死人了!
    「人稱『全世界最恐怖的森林』,因為那裡的樹木都長得奇形怪狀,還有不少人在那撞見農夫得鬼魂,祂們在那片森林徘徊,似乎在守護祂們的土地。如果你決定在夜裡去探險,那祝你好運。」-Debra Ann, Facebook3. 鹽湖城「肛.交殺人魔」Ted Bundy的住處地窖
  • 江南百景圖桃花塢廢墟 桃花塢廢墟位置匯總
    江南百景圖桃花塢廢墟在哪,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劇情第四章桃花塢已經正式開啟了,而廢墟是江南百景圖蘇州探險第四章桃花塢的內容,在廢墟周圍種滿桃花後會變成建築,可以領取獎勵。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雅典的廢墟》
    今天介紹貝多芬的歌唱劇《雅典的廢墟》,劇情由雅典娜因嫉妒蘇格拉底沒有在法庭上為他辯護而導致蘇格拉底死亡展開。1822年,為了祝賀奧地利維也納約瑟夫城劇院(Theater in der Josefstadt)改造之後再度開業,便上演了《雅典的廢墟》。
  • 聽小提琴講述一個《維也納森林故事》,作曲家就是在這幽靜的叢林中找到了靈感,創作了此曲.
    完成於1868年,同年六月十九日初演於維也納,並由作者親自指揮。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郊區有一片美麗的森林,它離城市不遠,歷來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遊人。這片森林也是許多居住在維也納的大作曲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們的靈感。約翰·施特勞斯是地道的維也納人,《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獻給故鄉的讚歌。
  • 電影與廢墟 - 這些真實的廢墟素材且看且珍惜
    《寂靜嶺》(2006)很多影視主創們喜歡把場景放在廢棄的建築中,不僅僅是因為廢墟本身所帶來的環境氛圍和視覺質感,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廢墟本身就是充滿戲劇性的存在。當然,探險尋寶類也很喜愛廢墟場景,因為它帶給人的神秘就預示著或者說散發著很多有待發現的氣氛,這其中有什麼寶藏什麼傳說,也是非常容易讓觀眾接受的設定。而且帶來的環境效果又非常容易控制且有質感。
  • 上海8大廢墟探險攻略,點開我就怕了!
    探險魔都時間到,大家準備好了嗎?1️⃣美國夢幻樂園2️⃣遺棄會所3️⃣上世紀90年代電影院4️⃣停止的學校5️⃣廢棄影視基地6️⃣歐式影樓7️⃣王牌飛行員8️⃣酒店秘境 好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的朋友們,趕緊跟著小怪往下康康吧~(根據廢墟探險規則,地址就不發出來啦,大家如果機緣巧合找到的話,在保證一定的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去玩玩哦
  • 前沿劇評 |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一場來自遠方小城的「謀殺案」櫥窗展
    2014年在北京「戲劇奧林匹克」期間上演、由塔爾海默導演、柏林德意志劇院演出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無論是霍爾瓦特的原劇作,還是導演二度處理的舞臺呈現,都算得上是一部創作意圖清晰、風格鮮明的戲劇作品。其創作意圖正在於邀請觀眾參與舞臺上正在發生的一場「謀殺案」,從而反躬自省,為在劇場之外改變現實尋找方法。
  • 《Rewrite》第七話先行圖 森林探險遭遇驚人魔獸
    瑚太朗和超自研的夥伴們來到森林尋找異變的源頭,沒想到探險的過程中眾人卻遭遇了外形奇特的兇猛魔獸……­  《Rewrite》動畫第七話預告視頻:­  解決了露西婭和千早的矛盾後,劇情繼續回歸日常主線。作為超自然研究會的成員,大家開始對「彩虹樂園」展開調查,一行人打點好行裝出發來到森林。
  • 日本連廢墟都好看
    可能這就是廢墟獨特的魅力。類似的廢墟,日本還有很多,規模有大有小。不管是因為災難,還是時代的更迭,總有一些地方,隨著時間流逝,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haikyo」在日語裡是「廢墟」,也用來描述廢墟探險這種愛好。這些照片都有種古怪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