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為什麼選擇自盡?

2020-12-27 風景大世界

在項羽達到時不利兮的境況下,應該說虞姬是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的。

可是,在史書中一閃而過的虞姬究竟有沒有自殺卻是一個模稜兩可的結果。司馬遷似乎故意如此,讓虞姬的死處於無限的懸念之中,來反襯曾經叱吒風雲的項羽正經歷他人生最為悲慘遭遇的程度,即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無法保護,只能暗示虞姬以死換來不受辱。

於是就有了一個問題。虞姬究竟有沒有以死來結束和應對?在西漢初期陸賈所做的《楚漢春秋》中,虞姬以歌賦在回應項羽的《垓下歌》時,似乎有了死志。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可是,何聊生並非只有一個含義,即好像是虞姬在詢問項羽自己未來該如何生活。又是虞姬在反問項羽,她是不是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

而這些又成為了一個謎。項羽並未回答,虞姬的蹤跡就此戛然而止。僅有項羽上馬率軍對戰的情景,根本沒有虞姬自殺的場面。關於虞姬是否自殺,寫出了《史記》的司馬遷,雖然沒有以文字交代虞姬的蹤跡,但是卻以自己的行蹤給出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司馬遷的女婿是楊敞,漢宣帝時期為丞相。楊敞的曾祖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騎都尉楊喜,樊噲一路追擊項羽,楊喜就在軍中。項羽自殺後,漢軍內部為之爭功自相殘殺,除王翳獲得首級外,楊喜呂馬童等四人各得一部。

楊喜為此獲得赤泉侯。

在民間的傳說中,項羽在虞姬自殺後,割取了虞姬的頭顱掛在馬上,而將其身體葬在了靈璧縣或定遠縣。楊敞作為司馬遷的女婿,對嶽父一心做書的心思,不可能不知道,畢竟司馬遷的《史記》最後是由楊敞次子楊惲代為保管和呈於漢宣帝的。

司馬遷自然也不會放過項羽臨終前的種種細節,會多方了解項羽的事跡。項羽之死正是楊家起家的起點,祖上如此豐功偉績,楊敞自然也不會隱瞞。可是,關於項羽虞姬之間的事情只有在帳中的一段,之後虞姬的蹤跡依然沒有點出,那只能是虞姬的頭顱並不在項羽馬上,而是在陰陵短暫停留或在帳中時,已經離開或死去。

那麼,究竟是在哪裡呢?項羽與虞姬互以歌賦訴衷腸時,正受困於垓下。按照韓信的布置,故意遺留下向南的方向沒有將整個包圍圈合攏,以此來瓦解楚軍鬥志,又經過四面楚歌的心理攻勢進一步打擊項羽,使得本就因兵少(漢軍40萬對楚軍10萬)糧缺(糧道先後被彭越騷擾以及英布劉賈截斷)的楚軍,軍心渙散,不復以往項羽3萬大破劉邦56萬的勇猛。

連番大戰過後,項羽於夜間率800餘人脫困。此時,虞姬或許可以夾雜在其中逃出。劉邦和韓信得知項羽逃脫,命樊噲率騎兵五千追趕。渡過淮河後,項羽從中挑選了百餘名精通騎術的繼續跟隨,到達陰陵。因田父指錯道路,在大澤附近耽誤了時間,返回東城縣與樊噲所率的追兵遭遇,戰至29人後,分成四隊反覆衝殺而後脫困,來到烏江邊拒絕渡江,再次遭到漢軍圍困,項羽與28騎兵下馬持短兵與漢軍再戰,殺數百漢軍後,項羽看到故人呂馬童在漢軍之中,乃自殺,以自家首級付與故人。

可以看出,項羽在南方行進時路過陰陵並短暫的停留,沒有與漢軍發生戰鬥,但也沒有虞姬的蹤跡。也就是說,在渡淮河時,虞姬甚至都沒有在八百餘人之中。作為項羽的愛姬——虞姬很可能在渡淮河之前已經離世。葬在了靈璧或垓下,因為項羽不可能在秘密突圍前後,長時間帶著虞姬的屍身持續搏殺。要知道那時還沒有馬鐙,項羽無法借力,而馬鐙要在公元四世紀才有。

那麼,虞姬為什麼在還有一絲生還的希望時就選擇自殺?

一、虞姬她是怕自己拖累項羽。畢竟,此時是漢軍四十萬對楚軍十萬,在兵少糧乏,軍心因四面楚歌而渙散的境況下,一向神勇的項羽也無法輕易獲勝。尤其是在項羽此時還要率軍在包圍之中打開缺口逃出升天而得以重振旗鼓,容不得半點分心。

二、劉邦的惡名。劉邦還未起兵時,已經有了好酒及色的名號。項羽身邊的第一謀士範增也曾對項羽談及劉邦這些不堪入耳的醜事,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

而劉邦在漢三年時,攻擊魏王豹時,先收了戚姬,而後又將魏王豹置於內飾的薄姬,管夫人和趙子兒一併收取。這些既不是項羽能接受的也不是虞姬可以承受的。更重要的是,項羽在烏江邊自刎前,曾說無顏見江東父老。虞姬一旦落入劉邦手裡,項羽更是臉上無顏。

相關焦點

  • 項羽戰敗後虞姬為何一定要自殺?
    虞美人名叫虞姬,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據有關史料記載,虞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不僅美麗,其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雙劍,揮舞得輕盈如水、快速如風。在連年的徵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十分融洽。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
  • 從「霸王別姬到姬別霸王」,霸王不再是真霸王,虞姬還是真虞姬
    民國時期,他懼怕輿論壓力,拒絕了程蝶衣的痴心告白,選擇和菊仙(鞏俐飾演)在一起;文革時期,他為了苟活於世,出賣同門師弟,出賣夫妻情意,致使菊仙絕望之餘,懸梁自盡。所謂的從一而終,在他看來不過是個笑話。這時代天天在變,曾經光輝的人生,瞬間就被碾壓為塵,沿街乞討的張公公,被送上斷頭臺的袁四爺(葛優飾演)。
  • 虞姬:你知道項羽為什麼能紅嗎?
    我更傾向於後者,虞姬是愛項羽的,而且,比項羽愛她更多。他的世界有太多東西,權利,王位,以及很多女人,而她的世界只有他一人。面對這種不對等的關係,誰弱勢誰愛得多,因為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一人身上,怎麼可能愛得不多?項羽身邊只有虞姬,並非他只愛虞姬,不過是正好只帶了虞姬而已。
  • 《大宅門》槐花為什麼選擇自盡?只是因為楊九紅欺負她嗎?
    當槐花再次罵了楊九紅是窯姐之後,楊九紅拿自盡威脅白景琦處理槐花。白景琦對槐花是不夠愛的,況且他內心一直對楊九紅有愧,十幾年前,楊九紅跟他回了北京,他沒能讓二奶奶接受楊九紅,二奶奶把佳莉抱起,他又沒能阻止,等到二奶奶去世,不讓楊九紅戴孝,他仍然無能為力,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二奶奶的約束,他沒有勇氣再去違背楊九紅的想法,只能是為了哄楊九紅,選擇打了槐花,以讓楊九紅消氣。
  • 安然: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相傳虞姬性情溫柔,知書達禮,深得項羽喜愛。虞姬自刎後,項羽帶著她的屍體,向南馳走,不料漢兵追至,項羽無可奈何地丟下了虞姬的屍體。還有一個傳說說虞姬自刎前還寫了一首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張國榮之後,世間再無虞姬
    可惜,霸王已逝,虞姬已去,傳奇已成絕響,唯有我們濃鬱的懷念四季常青。我們用各種藝術復甦這段故事,有電影,也有戲劇.而演繹虞姬的,少說數百人。他們要麼柔媚,要麼清冷。各有風情。但在我心裡,張國榮之後,人間再無虞姬。他們倆實在是相似,像不同時空裡的同一人。
  • 霸王別姬真相:虞姬是怎麼死的?虞姬的結局不是自殺
    漢初陸賈所著的《楚漢春秋》以及司馬遷的《史記》都提到了虞姬這個人。陸賈和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楚漢爭霸時代相距不遠,所以他們的記載應該是可靠的。 《史記》中虞姬或引自《楚漢春秋》霸王別姬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從現存的史料來看,應該虞姬是真有其人。漢初陸賈所著的《楚漢春秋》以及司馬遷的《史記》都提到了虞姬這個人。
  • 霸王別姬—虞姬真的是自殺的嗎?
    關於虞姬這個人物,《史記》裡記載並不多,但是卻引起了歷代學者的興趣,《史記》裡只講到她經常跟在項羽身邊,並且最後在項羽唱歌的時候她和了一首詩,但對她的結局卻沒有片言隻語的描述。關於司馬遷在《史記》裡為什麼沒有交代虞姬的結局這個問題,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這是一種歷史的沉默。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他要成全自個兒,成為那個萬眾矚目的虞姬,並且「從一而終」的「虞姬」,這時他開始把戲放到了生命裡。 「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假霸王自然不可能只對虞姬一人一往情深。 就這樣,蝶衣和菊仙站到了對立面上,成為了彼此的情敵,也代表了精神和現實的對立。
  • 各版虞姬:張國榮經典,楊恭如撞臉陶虹,吳美珩是虞姬本人了吧!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影視作品中的各版虞姬~影視劇中令人驚豔的戲曲扮相,最經典的當然要數《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雖是男兒身,但不亞於女嬌娥。真真正正的演活了。《霸王別姬》裡的虞姬是一個飽滿的形象,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在戲裡扮演虞姬,他把程蝶衣與虞姬揉合到一起,蝶衣不僅僅是蝶衣,同時也是虞姬。這部劇的經典自不用多說。
  • 《鐵甲雄兵》新武將虞姬怎麼玩 虞姬玩法詳解
    導 讀 冷兵器軍團對抗公平競技網遊《鐵甲雄兵》五月新武將「虞姬」現已正式登場,虞姬既可以潛行快速繞後,也可以使用軍弩對敵軍進行遠程攻擊,同時還可在指定區域內布置鐵蒺藜降低敵軍行進速度
  • 《霸王別姬》:成也虞姬敗也虞姬
    成也虞姬敗也虞姬——影評《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在好奇心得推動下,當晚筆者便看了《霸王別姬》,在影片一開始,霸王和虞姬扮相的兩個人,其中這兩個人的對話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我們哥倆兒有21年沒見了吧」「是22年」,這仿佛預示著什麼。盛裝(圖為網絡截圖)影片正式開始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具有濃重年代感的氣息撲面而來。貧窮是給我的第一印象,在那個年代,唱戲的雜耍的可以佔得一席之地。
  • 《霸王別姬》:兩個真虞姬愛上假霸王,用死亡也捍衛不了愛情
    「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生活中的虞姬——菊仙,不願直視那千瘡百孔的愛情,死在了霸王落難的時刻。而舞臺上的虞姬——蝶衣,只能直面夢醒以後的現實。霸王與虞姬不過是一場妖夢,半輩子的執著不過是一回戲弄,一個笑話。
  • 劉邦是怎麼糟蹋虞姬的,項王與劉邦虞姬的故事
    2021-01-05 15:11:07 來源: 改改愛娛樂 舉報   項羽和虞姬是怎麼相遇的
  • 電影《霸王別姬》:蝶衣為什麼選擇死亡,張國榮這樣說
    電影的最後,程蝶衣選擇了自刎於戲臺之上,自己結束了自己的夢。然而在原小說中,蝶衣的結局卻並非如此。那麼電影為什麼要改編為蝶衣自刎於戲臺呢?兩版結局到底哪個合適呢?電影:不瘋魔不成活對於蝶衣為什麼選擇自刎這個問題
  • 虞姬墓竟然有兩座,虞姬到底是如何死的?她真是殉情自殺的嗎?
    有個網友來問我,說他看過一些關於虞姬自殺的文章,說虞姬是自殺沒錯,但她自殺不是為了項羽,而是為了其他原因,希望我能說說這裡的事。今天,咱們就來就這個話題來聊聊,虞姬之死。第一種意思,就是他放不下虞姬,不願意跟心愛的女人分開。「虞姬虞姬奈若何」這句話就可以證明他對虞姬,一種非常深厚的愛情。
  • 同樣都是《夜深沉》,為什麼別人是虞姬舞劍,而我舞的是...
    在京劇「擊鼓罵曹」和「霸王別姬」兩折戲中,用它來配合禰衡擊鼓和虞姬舞劍等場面。虞姬舞劍,靈動曼妙。「蕭蕭殘月夜,翩翩弄輕盈」——雙劍齊舞,身段繁雜,由慢漸快,變化多端。所以我們聆聽演奏家們的夜深沉,腦海中常常浮現的虞姬是這樣的:
  • 呂不韋為什麼要自盡?《大秦賦》呂不韋歷史原型是忠臣嗎
    《大秦賦》趙佾前往秦國遊說呂不韋赴趙對付秦國,各國見狀也紛紛派使臣去拜訪呂不韋,最後呂不韋在家中飲鴆自盡,歷史也是如此,有的人肯定好奇呂不韋為什麼要自盡?難道只有死才能解決所有問題?呂不韋歷經三朝,還沒看到秦國一統天下的壯景就死了,著實有點遺憾。
  • 【唱念做打】虞姬和霸王的酒該怎么喝?
    項羽此番話意義在於寬慰虞姬。因為前面虞姬勸導過他,可他沒有聽取,他害怕虞姬得知這次失利是無法挽回的錯誤而難過、擔心、失望,所以自圓其說安慰虞姬。但此時他心中也抱一絲希望,所以在表演時要注意。尚長榮先生在表演這段時,「非戰之罪」念的感情就是不對的,大多數演員念的沒有感情。在項羽念這四句的時候,虞姬還是時刻看著項羽!表情有一個轉變,但不能起大範兒。因為項羽在念,不能開攪。
  • 為什麼古人會選擇吞金自盡?吞金而死究竟有多痛苦?
    如果有什麼自盡方式最痛苦,吞金必是其中之一。《紅樓夢》裡,十二金釵之一的尤二姐,就是以這種方式自盡。書中原話:「這裡尤二姐心下自思:常聽見人說,生金子可以墜死,豈不比上吊自刎又乾淨?清軍戰敗之後,壽山將軍不得不以死殉國,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吞下兩枚金戒指。大概是因為金戒指塊兒頭不夠大,亦或是金戒指的做工太過精緻,壽山將軍並沒有被這枚金戒指「毒死」,反倒因為吞金太過痛苦,連自殺都無餘力,他不得不求助手下士兵,請他們將自己殺死。一名將軍尚且無法通過吞金自殺,更何況尤二姐這個婦人!也足見,吞金並不是自殺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