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末,我看完了《都市女孩》六季劇情。所有劇集完整看下來後,我對這部美劇的印象只有:衰和現實。畢竟有相似的經歷,因此經常將主角們陷入泥淖中不懂得想辦法掙脫、面對現實只知道抱怨之類的情景投射到自己身上,但現在的我非常討厭這種狀態,因此對《都市女孩》裡面的幾位主角都喜歡不起來。
不過,Adam是個例外。雖然有點odd,但在這部美劇裡,他是最腳踏實地、有目標在做自己事情的人,很少抱怨自己的生活。要讓我說,Adam後面幾季的正面表現,綜合了其他幾位主角從頭到尾的負面情緒,不然這部劇會更衰。
好,現在把樓正過來。
由於是最終季,在延續前幾季的風格時,第六季也順便交代了各位主角的歸宿。在交代ray最終結局的第八集裡,肖莎娜的朋友阿比蓋爾提出的問題讓我印象深刻:
「你們是願意住在破樓裡,看著窗外的好樓?還是願意住在好樓裡,看著窗外的破樓?」
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其實都不知道怎麼該回答,因為跟肖莎娜一樣,我並不懂這個問題究竟什麼意思。不過,當肖莎娜回答「住破樓看好樓」時,我是贊同這個答案的。
但阿比蓋爾和ray的對話直接否定了這個答案,否定的原因,在當時的我看來也是一頭霧水。
阿比蓋爾和ray解釋說,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探究他人最真實、最深刻的內心,很多人都會選擇回答「住破樓看好樓」,似乎這個答案會讓他們看起來很深刻,但實際上這個答案最膚淺,因為它說明只要不用審視最真實的自己,你就用不在乎結構上的缺陷。
excuse me?最膚淺?why?當意識到這個問題不簡單時,在看完這部劇後的長段時間裡,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究竟想問的是什麼,因為我隱隱覺得,如果我想透了這個問題,將會有不小的收穫,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在想通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含義後,我完全贊同阿比蓋爾的話:它確實是一個探究他人最真實內心的辦法。
問題裡面的「樓」代表的是人的內心,整個問題翻譯過來就是,追求內在美是你的真正想法嗎?如果我直接這樣問,任何人都會選擇是,可一旦換成阿比蓋爾的問題,相信很多人就會跟肖莎娜一樣回答「住破樓看好樓」,為什麼這樣?
如果只是把「樓」當成居住之所,那麼「住破樓看好樓」這個答案確實沒錯,而且還帶有一絲的「奉獻」精神,但它的潛臺詞卻是:住所是可以換的呀,一開始舊點沒關係,反正外面的樓好看,在住進新樓前這些窗外美景正好可以調劑生活,一點損失都沒有。
如此完美的回答,傻瓜才不選,但也正好落入了這個問題的圈套。其實當聽到這個問題時,你就已經知道它不簡單,但又沒辦法得其要領,最終只能按照你自認為的最佳答案來回答。
這就是問題的精妙之處:當「內在」換成另外一幅模樣時,你還能辨認得出它來嗎?看來很多人的答案是「否」。
一個人說自己喜歡「追求內在」很簡單,但究竟真實與否卻很難判斷,這個問題完美解決了該難題。從答案來看,很多人真正追求、中意的實則是「追求內在美」給他們帶來的各種便利和讚美。就如有時候,你表現的很善良並非因為你真的善良,而是因為表現的很善良能夠獲得社會或者他人甚至關鍵人物的讚美,當你把內在變成一種手段,而非真心追求時,在「好樓破樓」之問面前,你只會原形畢露。
可即使這樣,也有刻意與無意識之分,刻意如此的有之,無意識之人亦存在。刻意如此的人至少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是主動選擇和接受了「破樓」;那那些無意識之人呢?在這物慾橫流、人生步伐越來越快的世界裡,他們可曾認真審視、觀察過真實的自己?可曾想過,在選擇觀賞窗外好樓時,已將自己永久鎖在了那棟破樓內?
有人可能會說,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裡不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這樣也就不會暴露自己。是啊,多麼悲哀,在我們的生活裡,就連被問及這種問題的機會都沒有,那溫水中的青蛙,就是我們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