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爭議當背鍋俠 捲入是非成替罪羊 美中情局局長屢遭總統甩鍋

2020-12-23 環球時報

首部關於美國總統川普的迷你劇《科米的規則》將於9月在美國播出,這部劇改編自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於2018年出版的暢銷書《更高的忠誠》,揭秘了總統與情報系統之間的微妙關係,科米因「通俄門」調查與川普結怨,並被解僱。與此有所不同,歷史上,美國總統經常甩鍋情報系統,每當總統攤上事,往往稱是中情局、聯邦調查局等自作主張,而局長往往成了替罪羊。

首任中情局局長是外行

1947年7月26日,杜魯門總統籤署《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創立中情局。杜魯門挑選中情局局長的首要條件就是聽話,肯背黑鍋,其次才考慮候選人的能力。為此,他寧可說服艦長出身的海軍少將羅斯科·亨利·希倫科特出任中情局局長,也不讓有著「美國特工王」之稱的前戰略情報局局長威廉·約瑟夫·多諾萬染指新成立的中情局。杜魯門認為,多諾萬在美國情報界門徒眾多,關係網盤根錯節,很難駕馭,萬一哪天需要甩鍋,多諾萬不肯當「背鍋俠」。相比之下,希倫科特長期在海軍服役,在情報界沒有根基,很容易駕馭。就這樣,希倫科特稀裡糊塗地當上了中情局首任局長。

希倫科特能力有限,他只會讓中情局特工去做一些簡單的情報收集和整理工作,而不注重情報分析。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美國情報人員對此一無所知,希倫科特竟然在9月發布的國家情報評估中還稱,「蘇聯造出原子彈的最早可能時間是50年代中期,最可能的日期是1953年年中」。經過多日仔細核查,美國專家才確定蘇聯已經試爆原子彈。共和黨政客得知這一消息後,紛紛抨擊杜魯門政府不僅未能預測出蘇聯何時會造出原子彈,連蘇聯試爆原子彈後竟然也沒發現。「耿直的」希倫科特在聽證會上坦言,「我們不知道他們(指蘇聯人)何時開始造原子彈的」。杜魯門原本想讓希倫科特當「背鍋俠」,但考慮到一下子沒有合適的繼任人選,就只好讓他繼續幹下去。

韓戰爆發前兩天,希倫科特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宣稱,中情局在朝鮮半島有很好的消息來源,中情局能在南北之間發起任何行動前發出預警。可是,只過了兩天,希倫科特的保證就成了一個笑話。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政府這才如夢初醒。接著,美國輿論一片譁然,許多報紙頭條批評杜魯門不稱職。為了洗脫自己的干係,杜魯門讓希倫科特去國會作證澄清此事。聽證會過後,一些參議員告訴《華盛頓郵報》,希倫科特對很多問題的解釋都含糊不清,這位局長還稱中情局的工作不是分析情報,而是把情報傳遞給高層決策者。杜魯門十分生氣,他決定通過撤掉希倫科特來平息爭議。10月7日希倫科特離開了中情局,由同樣對中情局事務知之甚少的陸軍中將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接任。希倫科特去職後回到海軍艦隊,這才是他擅長的工作。

豬灣事件替罪羊

在美國情報界歷史上,有一個人被稱為「美國頭號間諜」,他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情局局長,然而,1961年美國反古巴行動——豬灣事件失敗後,甘迺迪總統把他當替罪羊拋了出去,這個人就是艾倫·杜勒斯。

早在二戰期間,杜勒斯就被美國戰略情報局招募,前往瑞士伯爾尼,從此開始其間諜生涯。1953年,艾森豪出任美國總統,新總統將中情局局長史密斯調到國務院,選擇杜勒斯執掌中情局,與此同時,他的哥哥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當上了國務卿。在艾森豪8年執政時期,作為中情局局長的杜勒斯熱衷於秘密戰,比如1953年策動伊朗政變推翻摩薩臺政府、1954年領導推翻瓜地馬拉總統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的政變。

1959年1月,古巴人民在菲德爾·卡斯楚領導下取得民族民主革命勝利,此後,美國統治集團將古巴革命政權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一份日期為1959年11月24日的文件顯示,杜勒斯策劃了重新奪回古巴的計劃,他試圖複製1954年在瓜地馬拉使用過的策略,先把古巴描繪成蘇聯在美洲的堡壘,然後再顛覆古巴政府。1961年4月17日,由近1500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在兩名中情局特工指揮下突襲古巴,沒想到,僅僅過了72個小時,入侵行動就以失敗告終。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甘迺迪總統成為全球媒體嘲諷的對象。甘迺迪不得不在美國公眾面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個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然後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

一開始甘迺迪並沒有讓杜勒斯辭職,他下令展開調查,以便給公眾一個交代。甘迺迪讓前陸軍參謀長馬克斯韋爾·泰勒調查豬灣事件慘敗的原因,在收集完證人證言後,泰勒初步判定海軍作戰部長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將和杜勒斯應對豬灣事件負責,尤其是甘迺迪總統的弟弟、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也指責杜勒斯負有重大責任。這份報告於6月13日完成,報告出臺後導致中情局和參聯會對總統的不信任。中情局內部報告在豬灣事件發生6個月後才提交,杜勒斯也想找人當替罪羊,中情局的報告把主要責任推給了副局長理察·比塞爾。但是,中情局監察長萊曼·柯克派屈克經過為期6個月的秘密調查後表示,慘敗的責任應該由杜勒斯和比塞爾來承擔,而不是甘迺迪總統。屋漏偏逢連夜雨,意圖推翻戴高樂政府的「阿爾及利亞政變」又扯上了美國。多家法國媒體稱,中情局內的一些人支持這場政變。法國總統府一名官員對記者們說:「要明白,(政變)將軍們的陰謀得到了美國政府和軍隊中強硬反共分子的支持。」為了安撫法國,甘迺迪聯繫法國總統戴高樂,保證支持戴高樂政府,如果需要的話,美國還願意向法國提供軍事援助,但戴高樂拒絕了甘迺迪的提議。

碰一鼻子灰的甘迺迪遷怒於杜勒斯,豬灣事件加上「阿爾及利亞政變」,甘迺迪決定把杜勒斯當替罪羊拋出去。甘迺迪告訴杜勒斯:「在議會制政府中,我將離職,但在我們的體制下,必須是你離開了。」11月28日,甘迺迪親自來到維吉尼亞州蘭利的中情局總部授予杜勒斯一枚國家安全獎章,第二天,白宮宣布接受杜勒斯遞交的辭呈。

對總統說「不」付出了代價

1969年1月,尼克森入主白宮,他讓「政治上中立的」理察·赫爾姆斯留任中情局局長。後來當過中情局局長的斯坦斯菲爾德·特納透露,尼克森對中情局抱有敵意,質疑其效用和實用價值。赫爾姆斯也同意這一觀點,他在1988年接受採訪時說:「尼克森從來不信任任何人。」1972年是美國大選年,尼克森競選團隊為刺探民主黨競選策略和活動情況,派人潛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結果這幾個人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6月17日,在獲悉水門醜聞後,赫爾姆斯決定讓中情局遠離這個旋渦。沒想到,尼克森為了保住自己的總統寶座,竟然想讓中情局當替罪羊,從而掩蓋白宮參與其中的事實。但是,赫爾姆斯不願意背這口「大鍋」,他果斷拒絕了尼克森總統提出的「背鍋」請求,不僅如此,他還提醒下屬:「儘量離這件事遠點,否則會被別人利用。」赫爾姆斯晚年回憶說:「如果當年按白宮指示去做,最終結局將是中情局終結。不僅我會進監獄,中情局的聲譽也會永久受損。」

1972年11月,尼克森在連任總統後決定換掉不聽話的赫爾姆斯。11月20日,赫爾姆斯來到戴維營見尼克森,尼克森通知他,新一屆政府將不再需要他了。1973年9月至1976年1月任中情局局長的威廉·科爾比後來做出了這樣的評論——赫爾姆斯為對總統說「不」付出了代價。

(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中情局局長「外遇門」事件續:現第3位緋聞女主角(組圖)
    因婚外情辭職的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  第1緋聞女主角  布羅德韋爾(40歲)  2012年1月14日,傳記作家布羅德韋爾手持自己撰寫的彼得雷烏斯傳記在夏洛特市接受媒體採訪。日前,美媒體稱其是彼得雷烏斯的情人。
  • 中情局女局長緊急會晤麥康奈爾
    就在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被解僱的一天後,即在周二(11月10日),美國中情局女局長吉娜·哈斯佩爾,突然前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辦公室開會。
  • 甩鍋俠是怎樣煉成的
    老IP《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裡,新晉戰鬥英雄保爾·柯察金同學終於可以昂首挺胸地和少年戀人冬妮亞走到一起,但突然發現,曾經讓自己心動豔羨的優雅美麗如今成了被時代唾棄的資產階級小姐作風,十分妨礙自己在革命隊伍裡的繼續進步,於是大義凜然地發表友盡宣言——「冒生命危險只能為別的事情,為偉大的事業,而不是為了姑娘的眼睛」——但一轉頭,就熱情地抱住了麗達同志……熱播劇《
  • 後果超出你想像:美國中情局與聯邦調查局暗戰八十年
    當時美國成立了情報協調局(後改為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主要工作是破壞、諜報和反間諜等秘密行動,由威廉·多諾萬任局長。 習慣了一家獨大的胡佛大為不滿,他把怒氣撒到多諾萬頭上。不久,他破壞了多諾萬試圖竊取西班牙駐美大使館情報的行動,又阻撓了多諾萬試圖成立一個專門情報機構的努力。
  • 兩任局長兩種結局——《南山的部長們》|金載圭|樸槿惠|郭相川|...
    與中情局局長金載圭共進晚餐時遭後者槍殺。第四位總統崔圭夏(1979-1980)。全鬥煥發動軍事政變,迫使他下野。第五位總統全鬥煥(1980-1988)。被判死刑,後改判無期徒刑,同年 12 月得到特赦,後又被抄家。第六位總統盧泰愚(1988-1993)。以軍事叛亂、內亂罪、謀殺上司未遂罪及受賄入獄,被判決 17 年徒刑,罰款2628億韓元。
  • 「背鍋」「甩鍋」英語怎麼表達?當然和「鍋」沒關係啦!
    我們說的「鍋」其實就兩種,主動地「接鍋,背鍋」或者「甩鍋,推卸責任」,因此,罐頭菌說一下,在英語裡面,這種「背鍋」又或者「甩鍋」應該怎麼樣去表示。 3.scapegoat 替罪羊,背鍋俠 上面的兩個用法是最容易並且理解的,而scapegoat則是相似的用法
  • ...Haspel)和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裡斯多夫·雷(Christop-FX168...
    【美媒最新消息!若川普連任 他考慮將美防長、中情局局長和FBI局長全部解僱】據美國知名媒體Axios周日(10月25日)報導,如果川普總統在11月贏得連任,他計劃解僱國家安全領域的幾名高級官員。
  • 美國大律師鮑威爾:深層政府為其利益操縱了美總統大選
    美國著名大律師鮑威爾(Sidney Powell)在採訪中說, 當她想到深層政府為了其自己的邪惡目的操縱了美國美國2020年的總統大選,並令這場大選如鬧劇一樣醜陋時,她就覺得非常不安
  • 原來美劇裡中情局私設黑獄是真的!真是漲見識了~
    調查超過5年時間、擱置和爭論近兩年後,針對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任期內中情局展開的一個「強化刑訊」項目的調查報告終於在當地時間9日公告天下。這個強化刑訊項目是「9·11」事件後中情局反恐方案中的一部分。參議院和中情局已經多次就這份報告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論戰。本次報告發布後也再次重燃自小布希時代起,美國社會關於反恐手段以及中情局權力限制產生的極大爭議。
  • 中情局資助的惡魔醫生早了他50多年!
    1974年,一本名為《美國陸軍與中情局反情報手冊》(又稱庫巴克反情報審訊手冊)的內部文件被曝光,並迅速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美國陸軍和中情局都被捲入了這場牽扯到反人類等嚴重情節的漩渦中。說白了就是甩鍋聲明,所有後果全部自負。
  • 印尼對蓬佩奧來訪三心二意:一旦美總統敗選,他此行就是來告別的
    從公平的角度講,大選結果沒出來前,拜登和美總統誰都不能保證自己就是下屆白宮的主人,而對責任國務卿蓬佩奧來講也是這個道理,大選前出訪東南亞,很可能成為一次告別,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下屆國務卿還是他。這從他此次出訪時,印尼對他的「三心二意」就可看出。
  • 中情局是殺手組織?別被電影騙了,這就是個「無聊」的政府部門
    事實上,可以很負責地說,真正的中情局比絕大多數人想像的無聊。 中情局沒有「特工」 絕大多數人(包括美國人自己)都對中情局有一個誤解,那就是中情局人員大都是身手不凡的特工(Agents),甚至連一些美國執法人員都會這樣稱呼中情局人員。
  • 美媒:拜登考慮讓莫雷爾擔任中情局局長,民主黨關鍵人士警告!
    【環球網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日宣布的人事任命引發外界關注。美國《今日野獸》報24日援引4名消息人士的話稱,拜登正考慮讓中央情報局(CIA)前代理局長邁克莫雷爾(Mike Morell)執掌CIA。
  • 中情局僱黑手黨暗殺卡斯楚內幕曝光——
    ▲菲德爾·卡斯楚(路透社)在最近解密的1963年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案的檔案中,很多是首次披露的。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國會對中情局的不當行為舉行聽證會,美國人對甘迺迪遇刺的事情越來越偏執。但直到2007年,該機構最後才承認前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曾同意為兩位匪徒提供數額可觀的獎金,以換取卡斯楚的腦袋。10多年來,這一陰謀只有少數人知道。
  • 《美國總統的黑暗骯髒交易》
    原本為航空公司飛機師的他,被美國中情局看中協助美國政府走私軍火及毒品去中美洲國家,為了所謂的「美式民主」協助扶持當地親美反政府軍(即黑社會或毒梟)推翻當地政府。最恐怖的是當時還未成為美國總統的老布希(時任CIA中情局局長)和柯林頓(時任阿肯色州州長)更參與其中親自策劃這事,最後BARRY SEAL因手持老布希的兩位兒子(其中一位也是前美國總統小布希)販毒的證據被老布希派人暗殺,當然最後殺人兇手肯定可以逍遙法外,而案件亦不了了之。
  • 屢遭惡意「甩鍋」和人身攻擊,譚德塞突然發推這四個詞……
    「我的總統知道你的電話。我們支持他調查你和WHO。」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際,WHO及譚德塞卻屢遭惡意「甩鍋」和人身攻擊。譚德塞在4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曾公開透露自己過去3個月受到臺灣及臺外事部門的人身攻擊與指責。對於譚德塞的說法,民進黨當局卻連連否認,還要求譚德塞道歉。對此,有島內網民反問,你確定臺灣真的沒有對他人身攻擊?大家心知肚明,這下鬧大了吧。
  • 美國和以色列掐了起來:摩薩德大戰中情局,這場面電影都沒有!
    近日,美國中情局前局長約翰·布倫南表示,這次暗殺是"犯罪行為",或許是"由國家支持的恐怖主義行為"。 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局長,他對此心知肚明。" 而在對於"暗殺法克裡扎德是否合法"這一問題,哈勒維卻不予置評。 "摩薩德"前局長哈勒維所言非虛,美國的"有關部門"確實在這幾十年來"血債纍纍",而其中"貢獻"最大的,應該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了。
  • 美媒:美中情局一官員在索馬利亞行動中被殺,曾在海豹突擊隊服役
    美國中情局目前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美國中央情報局 圖源:路透社報導稱,按照慣例,這名官員的死亡會讓美國中情局總部的紀念牆上再增加一顆星星,該紀念牆記錄了在執行情報任務時死亡的中情局人員。美國中情局今年9月份曾發推文稱,牆上目前已經有135顆星星。
  • FBI局長胡佛,一個時代的象徵,為什麼沒有一位總統敢解僱胡佛
    作為一個叱吒風雲近半個世紀的傳奇人物,他的名氣遠遠超過電影明星,權勢讓總統也望塵莫及。他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美國民眾的偶像。他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也是最富爭議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後的30多年裡,關於他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 美軍大佬們集體表態,力挺拜登勝選,美軍不應捲入總統爭議!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1月4日,環球網報導稱,美國全部10位在世的前防長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公開信表示,美國總統選舉已經結束,他們對川普無論以何種方式試圖翻轉總統選舉結果的努力都沒有同情,並強調美軍不應捲入圍繞總統選舉的種種爭議。公開信中寫道:「選舉已經舉行,法院也處理了合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