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集中展現雨花女英烈群體 《回望美麗——雨花女英烈的故事...

2021-01-10 龍虎網

龍虎網訊 為進一步用好用活雨花臺豐富的黨史資源,讓雨花英烈精神更加深入人心,1月7日,文獻紀錄片《回望美麗——雨花女英烈的故事》項目開機儀式暨劇本研討會在南京出版傳媒集團青春書店·青春會客廳舉行,該片計劃於今年7月前播出。

《回望美麗——雨花女英烈的故事》是首部集中反映雨花女英烈精神的文獻紀錄片,由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出品,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和南京市全民閱讀促進會聯合承制,著名紀錄片導演吳建寧團隊擔任主創,同時多名權威史料專家、專業影視顧問加盟,為該片內容的權威性、藝術性提供了有力支撐。紀錄片通過呈現大量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和生活細節,從不同側面立體展示雨花女英烈的英雄形象。

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內展陳的179位烈士中,有16位是女烈士。她們碧血丹心,巾幗不讓鬚眉。紀錄片以「回望」的視角聚焦在南京雨花臺犧牲的何寶珍、黃勵、丁香、蘇訂娥、郭鳳韶、姚愛蘭、季月娥、呂國英、陳君起、徐全直、姜輝麟、杜煥卿、郭綱琳、張應春、孫曉梅、馮菊芬等16位女英烈,全片分為三集,每集50分鐘。紀錄片通過女性特有的身份:少女、妻子和母親三個角度,塑造和展示女英烈形象,用花語為各集標題,體現被記錄對象的品格與情操,用鏡頭追憶先烈芳華,用熒幕描摹不朽初心。「從三個角度聚焦的目的是試圖在結構上給觀眾一個清晰的欣賞序列,化單個人物小傳式的記錄為整體性的觀照,在女性特有的身份和角色中,呈現女英雄們平凡中的偉大。」片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為了迎接建黨百年,進一步貫徹落實《弘揚雨花英烈精神三年行動計劃》文件精神,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牽頭打造了一系列紅色文化藝術精品,紀錄片《回望美麗》是其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回望美麗』,不僅僅是『回望』這些為國捐軀的雨花女英烈壯麗人生,更是『回望』共產黨人的初心。雨花女英烈是雨花英烈中格外絢爛的一個群體。我們將以紀錄片為載體,引導當代人從革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趙永豔告訴記者,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持續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不僅加強文物史料徵集,更不斷加強現有史料的研究,深挖雨花英烈精神在當代的價值意義。

隨後的劇本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也對紀錄片給予了高度評價。南京市全民閱讀促進會會長陳光亞認為,紀錄片將從更高層面反映革命先烈英勇無畏,堅貞不屈的精神,「告訴觀眾她們在1927年後為什麼會堅定地選擇馬克思主義,堅定的選擇跟著共產黨走。」

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原臺長康寧看來,紀錄片有助於當代年輕人對歷史和現實的重新審視,引導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發揮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該項創作工作十分及時必要,應該作為學校思政教學的輔助教材,回望百年的英烈美麗,真正讓雨花英烈精神在新時代成為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寶貴精神財富與強大精神動力。」

江蘇省委黨史工辦原副主任趙一心認為,該片中女性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她們勇於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承擔起責任,「從內容上該片很好的用花語引申,表現出女英烈的蓬勃之美、熾熱之美、母愛的溫暖,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悲壯之美、宏大之美,產生共鳴。」

相關焦點

  • 聆聽「信仰的聲音」|百集微廣播劇《雨花英烈》項目啟動
    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無數革命先烈在此慷慨就義,用血肉之軀鋪就了新中國的誕生之路。從1926年到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在雨花臺犧牲的烈士數以萬計,已知姓名的烈士,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最年輕的僅有16歲。
  • 【清明祭英烈】英烈故事講述:綿陽《半碗青稞面》
    【清明祭英烈】英烈故事講述:綿陽《半碗青稞面》 發表時間:2017-04-11 15:13:07    來源:未成年人網
  • 永不消逝的旋律見證英烈初心,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了17首革命歌曲
    4月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 專題網頁上線,在埋葬在南京雨花臺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會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們了解到雨花英烈創作紅色歌曲的動人史實。  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色音樂是號角也是精神旗幟。
  • 2020網上祭英烈的心得體會感想大全 網上祭奠英烈官方地址入口
    網上祭掃步驟如下:(一)打開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連結。(二)進入英烈紀念館,搜索烈士姓名,點擊進入祭掃頁面;(三)在烈士個人英雄紀念館內點擊祭掃、獻花、留言等不同活動選項,完成祭掃;(四)也可選擇進入陵園祭掃專欄對指定陵園開展網上祭掃【蘇州祭英烈】蘇州烈士陵園清明節開放嗎?
  • 英魂祭:那些撞擊心靈的英烈故事
    一回又一回,感天動地的英烈故事撞擊著我們的心。
  •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澎湃新聞 綜合整理 2014-12-2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
  • 獻禮建黨百年,打造聲音名片,百集微廣播劇《雨花英烈》啟動
    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無數革命先烈在此慷慨就義,用血肉之軀鋪就了新中國的誕生之路。從1926年到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在雨花臺犧牲的烈士數以萬計,已知姓名的烈士,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最年輕的僅有16歲。
  • 你長眠 我常思 致敬公安英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炳棋 通訊員 孫巍 淄博報導9月30日,淄博市公安局在淄博人民警察訓練基地梁學章烈士雕像前舉行「傳承英烈遺志、踐行訓詞精神」烈士紀念日活動。每一次銘記,都是為了汲取精神動力,每一次回望,都是為了新的出發。梁學章同志作為原淄博人民警察學校(現山東省淄博人民警察訓練基地)八三級的一員,1985年畢業分配到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刑警隊工作,1988年12月23日在抓捕通緝在逃特大案犯的搏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3歲。他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短暫的生命履行了一個人民警察的崇高職責。
  • 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故事集》上線播出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遼寧省廣播電視局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16集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故事集》,於10月20日開始在人民網等平臺播出。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頌宣化店英烈丁氏三兄弟
    英烈親情伴一生一一賞析蔡國昌先生《英烈頌》組詩文/鄧孝明還是在九月中旬時,蔡國昌先生從微信中給我發來了一組格律詩《英烈頌》和其早年所寫的文章「紅軍三兄弟」。讀後便深深地沉浸在感動之中。懷念親人,不忘先烈之情,盡在詩文裡的字字行行之中像火熱的心一樣在跳動著。我不由自主地連連點讚!
  •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之十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致敬消防員...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之十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致敬消防員烈士 2020-11-14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祭奠英烈的話語簡短寫給烈士的一句話 清明節網上祭奠英烈作文
    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便開展了「疫」風易俗祭英烈清明節網上祭祀系列活動。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祭奠英烈的句子和作文參考。  將來長大後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麗!  6、走近革命義士留念碑,烙印著他們每一個人動搖的信奉!這時,我面前映現了黃繼光的高大形象!  7、在27米高的紀念碑上寫著周恩來總理的題詞「革命烈士永世長存」我們就在那裡舉行了主題大隊會,歌聲是那麼響亮,朗讀是那麼蜜意,吹奏是那麼悅耳,我們無比的衝動,默默地告慰著我們心中的英雄。
  • 祭英烈留言寄語10字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寄語簡短緬懷烈士句子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清明節祭英烈的句子,歡迎閱讀!  海都記者包華 肖春道 圖清明節祭英烈的句子篇一  1、網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9、也許英烈的名字早已被人們所遺忘,也許英烈的容貌早已隨歲月淡去,也許石碑上的字跡早已模糊不清……但是那些記憶一直鐫刻在人們心裡、腦海裡,永不會磨滅,還有那民族魂、中國夢,正一點一點清晰起來。  10、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清明節即將來臨,在此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
  • 2020網上祭英烈活動登錄入口流程 中華英烈網網址烈士英名錄查詢...
    不過大家可以在自己家裡,通過家庭追思的簡約方式緬懷親人,如建立親屬微信群、講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做思念卡等。2020年疫情期間怎麼掃墓網絡祭掃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興專業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眾眼前。
  • 祭奠英烈的話語簡短2020 寫給烈士的一句話 網上祭奠英烈作文匯總
    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便開展了「疫」風易俗祭英烈清明節網上祭祀系列活動。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祭奠英烈的句子和作文參考。將來長大後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麗!6、走近革命義士留念碑,烙印著他們每一個人動搖的信奉!這時,我面前映現了黃繼光的高大形象!7、在27米高的紀念碑上寫著周恩來總理的題詞「革命烈士永世長存」我們就在那裡舉行了主題大隊會,歌聲是那麼響亮,朗讀是那麼蜜意,吹奏是那麼悅耳,我們無比的衝動,默默地告慰著我們心中的英雄。
  • 2020清明緬懷英烈寄語短句 祭奠英烈的話語感想簡短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的留言寄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緬懷英烈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雖然你們已經不在了但是你們依然活在我們心中,你們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這裡我向你們鞠躬,致敬!2.永遠不忘先烈,努力學習建設國家,把先烈們永遠記心中。
  • 左權首登臺軍方抗戰英烈月曆 被評是一種進步
    新華社刊發報導稱,臺灣軍方推出2015年抗戰英烈「勇士國魂月曆」,在殉職將官名錄中,1942年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位列抗日殉國將領名單「國軍少將」一欄,這是臺灣官方首次將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軍隊將領列入其殉國將領,引發兩岸廣泛關注。
  • 黨史故事丨衡山縣公祭英烈,周恩來親題輓聯
    羅芳珪烈士在82年前的衡山縣城人民廣場曾舉行過一場盛大、隆重的公祭大會,祭奠抗戰「四大名團」團長之一、全國著名抗日英烈羅芳珪。衡山縣城人民廣場的前身是衡山縣學宮、文廟前坪。南口戰役圖在山河破碎、國土淪陷、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羅芳珪率部搶防南口,喋血臺莊,立下奇功,展現出不懼犧牲的大無畏氣概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1937年7月底,羅芳珪率團扼守昌平縣的南口,阻擊日軍前進。8月2日至15日,日軍以十倍於羅團的兵力,向羅團扼守的陣地多次猛撲,且有30多架飛機輪番轟炸。
  • [中國傳記片]:臺灣大片《英烈千秋》
    在這種大背景下,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意圖通過電影媒介提振民心士氣,「中影公司」的總經理梅長齡順勢而為,提出拍攝一部正面描寫抗日名將張自忠的傳記電影《英烈千秋》。《英烈千秋》海報《英烈千秋》拍攝於1974年,電影由丁善璽編導,柯俊雄、陳莎莉、甄珍主演,影片製作預算雖然只有100萬港幣,但卻內容豐富且戰爭場面壯觀,這主要要感謝蔣經國和臺灣軍方的大力協助。
  • [典賞]:《英烈千秋》中的張自忠
    《英烈千秋》海報《英烈千秋》拍攝於1974年,電影由丁善璽編導,柯俊雄、陳莎莉、甄珍主演,影片製作預算雖然只有100萬港幣,但卻內容豐富且戰爭場面壯觀,這主要得益於蔣經國和臺灣軍方的大力協助。《英烈千秋》劇照《英烈千秋》根據張自忠的事跡改編。張自忠將軍在抗戰前為國民黨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師長兼天津市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