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貓悟
百神主辦2018廣州義大利電影文化周。
開幕片——《加加林酒店》;閉幕片——《命運咖啡館》。
命運咖啡館劇照。
莊子很久沒有正兒八經在電影院看電影了,也更久沒有寫影評了,而現在,莊子貓悟也並不打算寫一篇嚴格意義上的影評。
兩部都是很典型的「非好萊塢」電影,一看就感受到濃濃歐洲文藝片的味道。
觀影感覺大有差異。
裴諭新老師說最喜歡《加加林酒店》,而莊子更偏愛《命運咖啡館》。
風格也大有差異的兩部電影,講的都是電影中一個永恆的主題——夢想。
看完《加加林酒店》,莊子的感覺是——淺。
一個輕喜劇。幾個活得不怎麼樣的義大利小人物(一個被學生起鬨的教電影的教授、一個站街女、一個機械工、一個攝影師,以及作為騙局執行者的女主角),被一個「拍電影"騙撥款(呵呵,倒是知道了歐洲也同樣有這樣的事兒)的騙局選中,前往亞美尼亞拍片,入住當地的加加林酒店後,遇上當地戰亂而滯留,同時,騙局也公開了。
進退兩難的時候,附近一位村民老頭聽說他們在拍電影,前來請求」劇組「幫他實現畢生的夢想——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加加林。
這個從來沒真正拍過電影的劇組幫老頭實現了夢想,於是大批村民紛紛前來請求拍五花八門的人生夢想:扮演決鬥的西部牛仔、成為著名演員亨弗萊鮑加、坐在布魯克林大橋的頂上……
劇組一一滿足,而就在幹得不亦樂乎充滿成就感的時候,大使館聯繫了飛機接他們回國;而在這過程中,機械工人與站街女在當地分別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他們選擇留下;女主角與藝術家發現了彼此的美好成為一對,教授終於實現了他的電影夢,回到他的課堂。
嗯,寫影評最麻煩的就是像上面這樣的複述劇情。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單線故事,平鋪直敘而來,甚至沒有多麼激烈的劇情衝突,連騙局暴露,參與騙局的女主角與其他幾個人的矛盾也輕易化解。
主題也很淺顯,就是電影為普通人圓夢。
當然,莊子還對這個主題作了點」提升「理解,所謂」度人者自度「,為他人造夢圓夢者,自己也能成就自我、實現夢想。
這是一部很輕鬆的小品電影。莊子想起跟中國觀眾有關聯的兩部很早的電影,一部是《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遭遇》,另一部,《甲方乙方》。
這是一部很輕鬆的小品電影。
《命運咖啡館》從劇情構思到人物表演以及整體製作,都顯示了更高的電影水準,也體現了更深的主題。不愧是現在在中國人氣甚旺的《完美陌生人》導演的新作。
同樣是實現普通人的夢想,《命運咖啡館》要實現的是普通人的現實夢想。比如希望跟兒子搞好父子關係的警察、希望擺脫糟糕父親的兒子、希望與丈夫維持激情的妻子、希望變得漂亮不要再被戀人甩了的女孩、希望和網紅模特發生關係的汽車修理廠主、希望患病兒子好轉的年輕父親、希望重見光明的帥哥盲人、希望心裡重新感覺到上帝的年輕修女、希望老伴安然回來的老太太……
但是,這些很實在的很現實的夢想的實現,卻是這部電影安排的完全超現實的路徑:每個人都分別來到命運咖啡館,見一個神秘的男主角,來與男主角訂立一個合約,領受一個任務,完成任務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而這些任務與夢想相比,就極其驚悚異常——
警察先是被要求打傷打殘一個人,後來追加合約要求他將一名女事主的報案隱瞞不報;兒子則被要求協助女友打劫;妻子被要求用手段拆散一對恩愛夫妻;女孩被要求搶或偷價值10萬多元的財物;修理廠主被要求全力保護一個小女孩;年輕父親被要求殺死一個小女孩;盲帥哥被要求強姦一個女子;修女被要求找個男人上床並懷孕生子;老太太被要求選一個餐廳放置炸彈炸死足夠數量的人……
敏感的讀者肯定可以看出來,上面有些人是會串連起來的。莊子原來甚至以為所有這些人這些線索都能串起來,就像以前看的寧浩的《瘋狂的賽車》。但顯然,導演主要目的並不是弄出一個完整的」巧合「故事。
整個電影沒有任何外景,全部是在命運咖啡館
整個電影沒有任何外景,全部是在命運咖啡館裡,所有的情節都是這個神秘男人與眾多人物在咖啡桌邊的分別交談,這些人物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的猶豫、進展、改變,都是由這些交談來組成,或者說,這部電影就是由這些交談來組成。
這種電影倒還不算首創,但能夠拍得不沉悶拖沓,懸念相扣,人物命運起伏交錯,扣人心弦,那還是頗為考驗導演功力的。
具體的結局莊子就不劇透了。莊子還是回到電影的」夢想「的主題的分析。
之所以覺得《命運咖啡館》比《加加林酒店》更有深度厚度,是因為它所說的夢想,與人性與選擇與命運相關聯,而且,它所謂的夢想的實現,不是藉助外人外力,其實都是回到自我,回到內心,也就是所謂夢想或者命運,都是自我的選擇。
這個主題,在電影裡反覆強調。
從這些任務可以看到,夢想的實現很多時候,都可能是在損害他人的情況下得以實現的,劇中人物在選擇面前都面臨著人性的考驗,這跟《加加林酒店》那樣的皆大歡喜的」美夢成真「相比肯定更有張力。
每個人在完成任務的反覆進退中都說,是為了你去做這件事,是神秘男主角逼著他們去做這樣的傷天害理的事,但每次男主角都糾正——是為了你自己!是你自己的選擇!
這正是《命運咖啡館》的高妙之處。
男主角是誰?——這是理解這部電影的鑰匙。
關於男主角——他是誰?
上帝?
似乎一開始安排他真有點掌握全局全知全能,但實際上,後來隨著劇情進展,許多事情都超出了他的掌控;他也會疲憊軟弱,與咖啡館女店員的關係,顯示著他的普通人的情感訴求……
惡魔?
他給人物發出的任務絕大多數都是違反人倫道德法律的,而且訂立合約完全冷漠無情,不可置疑;多個人物都在執行任務中難以越過心理障礙而罵他是惡魔。然而,他為這些人所實現的夢想本身,其實都是善良美好的……
導演?
從電影劇情來說,可以把男主視為就是導演自己,因為這樣一個超現實的匪夷所思的」夢想實現的命運安排「,只能是導演來建構;但是,電影最後一個鏡頭,是由咖啡館女店員拿過男主的」生死簿「(即男主安排人物任務的筆記本)面對男主,就像男主之前拿著筆記本與每個人訂約派任務一樣,透露了這個男主真正是誰——
每一個」我「!
也就是這個好像掌握著每個人的命運、來指引每個人夢想實現路徑的男主角,其實就是每個人自己。你的所有的選擇、所有的情感、所有的人生、所有的夢想,最終都要面對自我的審視與審判……
閉幕式現場致詞的義大利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白露茜女士,高度評價了廣州義大利電影文化周。
促成2018廣州義大利電影文化周的兩位關鍵人物:中大裴諭新老師與吉歐先生。在一年多前,莊子認識了他們,再加上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從而一起生出了舉辦義大利電影周的想法。
2018廣州義大利電影周引起了廣州媒體的極大關注,各大傳統媒體、新媒體都作了充分的報導。這是莊子在開幕式上接受廣州電視臺G4的採訪,表達了一個觀點:文化,沒有開放就沒有了解,沒有交流就沒有理解,沒有批評就沒有讚美。
抄歌不易,知音難遇,打賞隨意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