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 霸屏來襲,迅速佔領了各大平臺的熱搜,話題度飆升。這是一部關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的國產劇,兩個爸爸,三個娃,這樣的電視劇情很新鮮,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特別是小時候的三個娃,在一起太感人了。
只是,隨著劇情的發展,這部劇像之前的《下一站是幸福》一樣,頗有高開低走的趨勢。隨著孩子們長大,劇情卻逐漸脫離了以家人之名的軌跡,向愛情方面發展。豆瓣評分一降再降,從8.6分掉到了7.9分。
據說接下來,李海潮還會和賀梅重結良緣,時隔二十多年後,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當年,李海潮相親遇到賀梅,對貌美如花的賀梅一見鍾情。只是,賀梅心比天高,不甘心嫁給老實巴交的李海潮,不願意過平淡的日子。
賀梅認定了李海潮是一個好人,她借走李海潮一筆錢,把子秋扔給李海潮,獨自一人去深圳打工,自此,杳無信息。賀子秋在李海潮家住了一段時間後,原本已經被外婆接走。李海潮不放心子秋,帶著尖尖和凌霄去看望,結果發現小小的子秋已經在山裡幹活,外婆供不起他讀書。
李海潮不忍心,把子秋接了回來。自此,李海潮成了賀子秋的爸爸,賀子秋在李家一住十幾年,直到高中畢業,生父找上門。
這十幾年,對賀子秋來說,是幸福的,也是殘酷的。因為他終於有了一個家,有一個疼愛他的爸爸,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妹妹,雖然妹妹開始不接納他,但同時他的內心保守煎熬。他知道,李爸與自己非親非故,沒有任何義務撫養自己,所以,他要懂事,要分擔,要對爸爸好,要對妹妹好,不敢提任何要求,不敢有一丁點撒嬌和任性。
即便李海潮對賀子秋如親生兒子一般,賀子秋依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直到高中畢業,生父找上門,子秋為了減輕李海潮的負擔,違心的認下趙華光。
就像子秋所言,「小時候要是臉皮不厚一點,連家都沒有。」 雖然是調侃,卻道盡心酸。
試想,如果當年賀梅沒有離開,而是帶著子秋,嫁給了李海潮,那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況呢?
最幸福的,當然是子秋。他有媽媽,也有爸爸了。子秋是乖巧懂事的,當初小小年紀的他,看到李海潮給了媽媽一筆錢,就認定了那雙聘禮,媽媽會嫁給這個人,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喊了「爸」。
隨後的生活中,子秋有媽媽的呵護,爸爸的寵愛,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當然,還有一個嘰嘰喳喳的尖尖。也許,最初尖尖依舊會不認可他,排斥他,厭煩他,但礙於媽媽的面子,她不會再把子秋的行李箱一次次扔走,不會那麼明目張胆的欺負子秋。而子秋,也不會半夜一個人在衛生間洗衣服,不會那樣特意的討好妹妹和爸爸。
有賀梅在,凌和平和陳婷的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兩人依舊會無休無止的爭吵,謾罵,凌霄依舊會靜靜的一個人在樓梯上坐著,尖尖依舊會一次次喊凌霄來吃飯。也許次數不會那麼多。
畢竟,女人的格局和心胸,是比不上男人的。家中已經有兩個孩子,對於凌霄,賀梅不會很喜歡,何況,凌霄又不是沒有父母。賀梅會想,凌霄的父母都對他不管不顧,憑什麼我們要對他呵護備至?
所以,有賀梅在,凌霄的待遇,會大大降低。也許,會從之前的天天去李家,變成兩天一次,三天一次,四天一次。
凌和平和陳婷依舊不可避免的要離婚,陳婷拋下凌霄,狠心走了,凌和平一心撲在工作上,凌霄成了沒人管的孩子。這時候,李家的團圓的,有爸爸,有媽媽,有兒子,有女兒,所以,就不可能組成如我們所見的,兩個爸爸共同撫養三個孩子的家庭模式。
有賀梅在,凌和平和凌霄不可能一直在李家蹭飯,凌和平也不會給李海潮生活費,李海潮不可能待凌霄視如己出。
這時候,最慘的不是凌霄,而是凌和平了。
畢竟,凌霄在慢慢長大,可以住校,可以有自己新的生活圈子。而凌和平呢?凌霄小的時候,他要操心他的一日三餐,他的工作性質註定了不能陪伴孩子。託付給李海潮吧?一天兩天一周兩周的可以,可是長年累月的,如何能行?
凌霄本來話少,沒有了李爸和子秋尖尖的陪伴,他的精神會一直孤獨空白,和凌和平的關係,會非常糟糕。
有賀梅在,凌和平和李海潮的關係,不會像現在這樣交心,有一種相濡以沫的感情。兩人之間,沒有了多年風雨同舟的親密陪伴,只會是關係很好的鄰居,僅此而已。
當凌霄慢慢長大,遠走高飛後,凌和平的生活,更是只剩下了工作。沒有李海潮的陪伴,他只能一個人獨來獨往。而李海潮呢?即便子秋和尖尖各有各的生活,他的身邊,有賀梅陪伴。
所以,如果賀梅當初留了下來,最幸福的就是子秋了,而凌家父子,則沒那麼幸福了,凌霄得不到精神上的救贖,凌和平更是心力交瘁。
「家的形式千萬種,不論是什麼樣的排列組合,因為有愛,我們成為一家人。 」可是,愛需要時間的證明 ,需要時間的歷練。三個孩子沒有朝夕相處的時間,哪有深厚的感情?
當李海潮和賀梅恩愛有加,相扶到老的時候,凌和平孑身一人,孤獨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