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爆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頻繁地登上熱搜也已經不足為奇,關於熱搜內容,大到電視劇情節的跟進,小到簡單的親吻都能引來不少的關注,除了譚松韻與宋威龍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電視劇中的「賀梅」與「陳婷」近來也引發了熱議。
陳婷
說起他們倆在電視劇中扮演的角色,雖說都是棄子,但是他們本質上卻是不同的人,劇情如今也發展到了這一步,哪一個更惹人喜歡,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陳婷可謂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什麼說精緻呢?她給大家帶來的感覺就是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有所保留。
賀梅
在劇中,凡是陳婷遇到的事情,方方面面我們都可以看出,她考慮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以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就是:
我不管你們爽不爽,我的感受,永遠都比你們重要。
從陳婷的整個家庭看來,當然還要說的就是她家母系三代加個舅舅。從劇情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年陳婷的小女兒意外離世是誰一手造成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陳婷
像陳婷這樣一個全職媽媽讓小孩去帶小孩,自己卻沒有放在心上,出了事的時候還戳別人脊梁骨,到頭來全家都跟她過不下去了,後來舉家搬遷。
更過分的是,到那個時候陳婷都沒有一絲愧疚,還仍然把所有的惡氣都撒在自己的丈夫以及孩子身上。
陳婷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她做人的認知,是完全偏離了當代的價值觀的,而這一切都和她的母系三代有一個共同點:凡事怪別人。
在他們的眼裡怪自己太難受了,所以遷怒於別人,自己才會好過點,錯誤都是別人的,慘都是自己的,指責別人能綁架,賣慘還能撈到便宜,在他們眼裡,這個簡直是處理問題的「好方法」。
陳婷
而這一切陳婷與賀梅的表現是完全相反的。
在賀梅的家庭生活裡,當年她把子秋留給海潮幾天,海潮還是把子秋送回了農村,不過海潮畢竟不是監護人,也不可能一直走照看下去,送回農村也是一種選擇,後來賀梅農村家庭也慢慢接受了下來,並沒有死乞白賴地把著這個城裡人不放。
單單這個表現我們把它放在陳婷的身上,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結果,大家也可想而知。
賀梅
後來的海潮主動要求監護子秋,賀梅的娘家人也是為子秋好,才允許他被帶走。
多年以後,賀梅雖然經濟上不富裕,但是仍然沒有忘記感謝海潮,雖然對起球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妥,一直給了子秋寄人籬下的思想,反觀賀梅的娘家人,他們也都是懂得感恩的人,無論是野鴨蛋還是野果子,他們都表達了自己對李海潮的謝意。
賀梅
總而言之,賀梅這麼些年也沒有麻煩海潮其他什麼事情,也沒有說盯著這樣一個城裡人不放,不還是踏踏實實的過著自己的農村日子。
單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陳婷與賀梅的差距,一個哭著「賣慘」,一個奮力地「要臉」。
陳婷
陳婷給多數人的感覺,當然是不提倡的,遇到問題應該理性解決,該有重要的責任,應該主動去承擔,而不是去把所有的責任推給別人,甚至是加於陷害。
陳婷
而在這方面的賀梅就可以當成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有自己的想法,靠自己去做,有夢靠自己去追,摔倒了也靠自己爬起來,她是窮,但從來沒有見錢眼開。
話說回來,賀梅和子秋一樣,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愣頭青。
劇照
即便他們看起來有時候比較固執,執拗,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苦了別人,她們要臉,不求人。
但陳婷,甚至她一家子,「賣慘」被掛在了門上,「誰弱誰有理」被安在了她們心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