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父母離異,曾揚言不婚,如今在自愈中活成人人豔羨的大女主

2020-09-05 何止四月

孫儷,演慘了《玉觀音》中的安心,演哭了《安家》中的房似錦,演靈了《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演紅了《羋月傳》中的羋月,演絕了《甄嬛傳》中的甄嬛,是熒幕中名副其實的大女主。

戲外的孫儷,更是一邊御夫有術,一邊兒女雙全,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簡直人生贏家,讓人人豔羨。

只是誰會想到,如今她所有的光鮮不過是踏著曾經黑暗的底色,通過一步步的自我療愈,才踩出如今耀眼的花。

12歲,對於孫儷而言,是前半生重要的分水嶺。

12歲前的她,還是上海弄堂裡一個有媽愛有爸疼的尋常小孩,雖然這愛有點吵鬧;12歲後的她,卻成了父母離異的單親小孩,帶著內心傷痛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的底色一下子變得暗淡無光。

如果不是往後有一顆通透的心,也許孫儷還只是弄堂裡那個普通的孫麗,而不是如今大眾眼中閃閃發光的娘娘。


放得下芥蒂

童年對於孫儷而言是聒噪的,因為父母的吵鬧聲不絕於耳。

只是這種吵吵鬧鬧終於在她12歲的一天靜止了,那天孫儷媽媽從法院只帶回來了這樣一句話:「儷儷,法院只判了2000塊錢的撫養費,我們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從此,孫儷打心底裡狠狠地恨著父親,並發誓一定要讓媽媽過上好生活。

成名後的孫儷,終究是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讓母親衣食無憂。可是後來通過不同渠道,孫儷也知道了那個一直被她記恨著的父親,生活過得十分拮据,下崗後就靠經營一家小小的雜貨店勉強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孫儷當時看到父親這般窮困潦倒,心裡既解恨又擔心,但鄧超勸說她畢竟是親生父親,別較勁。

當孫儷試探性地問媽媽是否還恨父親,沒想到得到媽媽平靜的回答:「不恨,再怎麼樣,畢竟他給了我你這樣一個女兒,看著你,就不恨他了。」

聽到媽媽答案的那刻,孫儷知道自己再也沒有繼續記恨父親的餘地了,是時候要把這潛藏十幾年的傷痛放下,重新輕裝上陣。她知道餘生其實很短,這樣無論對自己、對母親還是父親,都是最好的結果。

餘生不長,就沒必要再製造遺憾。

後來,孫儷不僅安頓好了父親,還供同父異母的妹妹上學,帶她出道,彼此相處融洽。曾經勢不兩立的兩個小家,孫儷用通達作媒,成功牽手兩家,融為一個大家。

我們覺得做人好苦,因為悲傷難過總來得比快樂多;我們覺得做人好難,因為拿起了太多,放下得太少,所以放下心頭堆積的悲傷難過就成為了我們的人生難題。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的放下,遺憾的是我們從來都來不及好好道別。

其實我們要放下的只是曾經的絕望、傷心的陰暗面,而一如既往的希望和嚮往從未言棄,只有放下該放下的,我們才能繼續向陽而生。


跨得過悲苦

孫儷雖然5歲開始學跳舞,11歲就到國外表演,15歲考進文工團,合作過的導演們都贊她很有天份,但作為演員,孫儷始終不是科班出身的。她如今在表演事業上取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還要感謝童年那段原生家庭的經歷。

這麼多年孫儷飾演的角色無一是「傻白甜」,因為這不是她生活的本色。自從父母離婚後,孫儷就跟媽媽在外面生活,從小就要察言觀色,最苦的時候甚至連塊肉都吃不上。

她不是不想「傻白甜」,而是沒資格「傻白甜」。

正是這些不幸的經歷,讓她提早遍歷了世間的人情冷暖,嘗過了人生百態的滋味,所以後來無論是初演坎坷複雜的安心,還是出演跌宕起伏的周瑩、波瀾起伏的甄嬛、一生傳奇的羋月,孫儷的演技都扛得起、立得住。

用孫儷自己的解釋就是:「可能是從6/7歲到22歲之間,我經歷了很多別人沒有經歷的事情,整個就把你的人生改變了。經過的時候你覺得很痛苦,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我覺得真的很感謝,我的那種敏感、表演方式,那種現場裡的情感和想像力也都是那個時候賦予的。

誰都總會有痛苦難過的兩三事,因為人生的基調就是甜酸苦辣。有的甜可能唾手可得,但有的甜,必須苦盡甘來,所以,有的人可能被此嚇到,就此止步,而有的人依然能邁開腳步,勇敢地咽下所有的苦,再大步跨過去。

孫儷就是屬於跨得過的後者,懷著衷心去感謝生活給予的磨難和經歷,從曾經的悲痛汲取養分填補專業的留白,正如劇本的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所謂「難過」,一旦放下了,再難也終究會跨過,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就在於你是否肯抬腳跨過。


往前看幸福

當初父親與母親離婚,只留下撫養費兩千塊錢就瀟灑走人,母親抱著孫儷痛哭,孫儷一下子就傻眼了。雖然孫儷那瞬間也十分難過,但她還是跟媽媽說:「別哭,反正以後我也不會結婚的,我們就兩個人過吧。」


只是揚言不婚的孫儷卻在拍攝《幸福像花兒一樣》的時候,遇上了鄧超這個意外,那個讓她的揚言不攻自破的男人。最終兩人修成正果,步入幸福的婚姻,還擁有了一個善解人意的兒子等等和一個機靈可愛的女兒小花妹妹。

後來孫儷說:「人生不需要做過多人生規劃,他來了就來了,很多時候真的人生計劃是沒有用的,所有計劃都是紙上談兵。」

那也是,當幸福來敲門,你還不奔跑上前擁抱,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美好的相遇?

好友俞白眉形容:鄧超就像「孫悟空」,上天遁地,永遠鬼馬;孫儷則是「唐僧」,縱然洪水滔天,內心永遠平靜。

但我想,這一物降一物,大概就是嫁給愛情的模樣。

孫儷曾經跟一個很要好的中醫聊天,他告訴孫儷世界上有四種人,一種是光明走向光明,一種是光明走向黑暗,一種是黑暗走向黑暗,還有一種是黑暗走向光明。

其實黑暗走向光明非常不容易,孫儷卻堅信,自己正是從黑暗走向光明的那種人。

雖然因為父母輩失敗的婚姻,孫儷曾經一度陷入了自我否定的黑暗中,時常有不安彷徨,但是她的目光並沒有一直往回顧盼,所以當幸福在她面前招手的時候,她抬頭就看到了愛的微光。

正如王爾德所說:即使深處陰溝,也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當我們用篤定的目光投向前方,所有希望的來路都會被照亮,你會發現原來該來的已在路上,而那些陰暗已在漸行漸遠,你的生活正慢慢走向光亮。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但孫儷偏偏活成了例外。

懂得放下童年滋長的芥蒂,懂得跨過童年帶來的悲苦,懂得堅定地往前張望幸福的影子,不幸只是屬於曾經,不必犧牲一輩子的幸福去償還,通透如她,難怪戲裡戲外都活成了大女主。

孫儷,明明拿著一手爛牌,硬是把它打成了清一色,了不起的本事。


文| 特特

趁著記憶鮮活,不如筆耕深輟,用來溫暖你我。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父母的離異對孫儷的影響
    孫儷的父母在她十二歲時就離婚了,父親離開家時僅給他們母女留下兩千元錢,就一去不回頭。父親的薄情對孫儷傷害至深。年少的孫儷一直有一個念頭,讓父親為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她想和父親斷絕父女關係。這個想法到她自己成人後也沒有絲毫改變。
  • 4年後,孫儷新劇又演大女主,這張臉簡直太可怕了!
    演過《甄嬛傳》《羋月傳》等很多大女主劇的孫儷,最近又殺青了一部新劇《賣房子的人》。
  • 孫儷12歲父母離異:她曾恨父親,信奉不婚主義,兩個人改變了她
    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陰影,這個陰影可能會永生無法忘記,也可能會在後天受某些人影響而逐漸消散。孫儷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她12歲時父母離異。爸爸之後又娶了一個女人,孫儷的內心更是憤憤不平。在她看來,父親拋棄了她和媽媽,背叛了他們原本的家庭。自從父母離異後,孫儷一直活在獨立自主的精神王國中。帶著對爸爸的恨,她不相信愛情,也不再相信男人。
  • 13歲父母離異,孫儷是怎麼成為《安家》1650萬片酬的演員
    上有3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父母見第四個孩子還是女孩,就想把她扔到井裡。,遭受著父母重男輕女的歧視,長大後被不斷「吸血」,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她的人生也早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孫儷長到13歲的時候,她的家庭發生了變化,她的父母離異了。
  • 自小父母離異,父親只給2000元撫養費,孫儷靠什麼逆襲人生?
    1982年,孫儷出生於上海市的一個棚戶區,父親是個修表匠,母親是售貨員,兩人性格不合,孫儷自小在父母的吵鬧中長大「留洋」後的孫儷帶著童星的光環歸來,但父母的欣慰還是無法彌補感情的裂縫,1年後,孫儷的耳邊清淨了,但卻又背上了生活拮据的壓力。
  • 12歲父母離異,孫儷曾仇恨父親,發誓自己以後不會結婚,如今釋懷
    孫儷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她曾經非常仇恨父親,還公開表示自己不會結婚。1982年,孫儷出生在上海的弄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修鐘錶,媽媽在商場做售貨員。她曾說:「童年給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爸爸媽媽吵架,他們總是在吵。」
  • 擊敗孫儷拿下影后就膨脹了,揚言今後只接女主戲,網友:別太飄!
    擊敗孫儷拿下影后就膨脹了,揚言今後只接女主戲,網友:別太飄!大家好,我是扒扒君!雖然說很多人都覬覦著這個獎,但是想要獲獎的人卻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人演了一輩子戲都和其無緣,還記得有一次頒發金馬獎影帝、影后的獎項時,大家都懵了,影帝是被
  • 孫儷:螢屏上的大女主和她的生活小日常,幸福像花兒一樣
    孫儷是從上海弄堂裡走出來的影視紅星,她12歲那年,父母離異,為此不諳世事的孫儷恨親多年。當孫儷走上演藝之路,在戲裡經歷了一場又一場婚姻後,她終於理解父親,並在父親的鼓勵下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就是這樣一戶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家,卻孕育了孫儷這個人見人愛的小精靈,她不僅能彈鋼琴,能跳芭蕾舞,並且小小年紀就成為上海小熒星合唱團的演員,先後隨團去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的演出。因為家境貧寒,父母很少給孫儷零花錢,她的衣服也沒有同齡孩子漂亮,可她一點兒也不自卑。
  • 孫儷新劇被嘲翻車?關掉《甄嬛傳》濾鏡,她擔得起「大女主」嗎?
    和佟麗婭一樣,這一次一向備受好評的孫儷,也被網友嘲「翻車」了……不僅劇情被吐槽,連以前受到觀眾追捧的這些劇中的「大女主」們也頗具爭議。一個是賣房子,一個是做公關。一個被稱作「樊勝美2號」,一個被封新一代「正義」傻白甜。
  • 「大女主」孫儷和「傻白甜」孫莉,誰活得更聰明?
    但姓名同音_畢_的孫儷和孫_蒙_莉,在現實中_殳_仿佛拿到了_和_完全不同的_巴_人生劇本。「大女主」和「傻白甜」,你更想成_蒲_為哪一種呢_邵_? 01在和鄧超領_魯_證11年的紀念_邊_日,孫儷微博_應_上發了這段_萬_話:「我們是……生活中的伴侶_龍_,孩子中的父_單_母;工作中的_危_同事,理想中的戰友,養生中的師徒。」
  • 父母離異,從小缺父愛的孫儷,如何「乘風破浪」跟鄧超恩愛10年?
    帶著忐忑的心情,有一次孫儷試著問媽媽:你還恨爸爸嗎?沒想到媽媽平靜的說:不恨,再怎麼樣,畢竟他給了我你這樣一個女兒,看著你,我就不恨她了。媽媽的話讓孫儷淚眼朦朧,也打消了她原本的顧忌:當年爸爸狠心離開了我們,那個時候媽媽是最痛苦的人,如今,媽媽都不恨爸爸了,我還有什麼理由去恨呢?
  • 孫儷,她精打細算,活成了女明星最好的樣子.
    大概是除夕前,看到她認認真真伏案寫了很多春聯,內心忽然生出一種感覺——孫儷啊,她活成了女明星最好的樣子,生活和事業一樣都不缺。 我之前對孫儷談不上多喜歡,因為她不是那種個性特別鮮明的女明星,平時生活也很低調,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明星人設。
  • 孫儷:「遇見你,我才想要結婚」,好的愛情可以治癒原生家庭的痛
    父母離異導致童年時的她很內向,不愛講話。那句「以後我也不會結婚的」,她也一直念在心裡。在事業上順風順水的孫儷,在面對愛情時,卻是一個極端的不婚主義者。 相比從小父母離異的孫儷,鄧超的家庭背景顯得更為複雜。
  • 孫儷清早大秀舞姿,帽子耳環搶眼,網友:娘娘也要「乘風破浪」嗎
    孫儷清早大秀舞姿,帽子耳環搶眼,網友:娘娘也要「乘風破浪」嗎9月15日早上6點多,演員孫儷發了一條微博,內容乾淨簡短,表示:工作再忙也要動起來,跳舞,是很解壓的運動方式。文後還附上自己跳舞的照片,橘色的帽子和耳環格外搶眼。
  • 「大女主戲」捲土重來,孫儷《那年花開月正圓》能否成為年度大戲?
    2011年,一部《甄嬛傳》,讓「娘娘」成為孫儷的代名詞,亦開創了「大女主戲」的先河;之後孫儷又憑藉《辣媽正傳》、《羋月傳》兩部大女主作品成功奠定了其在大女主戲中的至尊地位。 有趣的是,劇中飾演周瑩丈夫、吳家東院大少爺吳聘的何潤東,更是迎來了和孫儷繼《玉觀音》、《一米陽光》之後的第三次合作,闊別多年兩人再次攜手自然備受期待。除此之外,該劇導演丁黑也正是《玉觀音》的導演。 根據預告片來看,吳聘的劇集並不算多,英年早逝的他更多的是活在妻子的回憶中,以追憶的形式出現。
  • 孫儷:一個女人的格局
    《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句話:以色事人,能得幾時好?這句話形容孫儷再適合不過。孫儷說過,我原來覺得自己還不錯,入了行之後發現美女如雲,自己實在算不上出眾,但也沒那麼不堪,就屬於中不溜兒。孫儷能走向成功,顏值必不可少,但是人格魅力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
  • 《父母愛情》中的德華,曾入圍金鷹,卻輸給《辣媽正傳》裡的孫儷
    當年是一個獎項大年,入圍的名單非常豪華,有《咱們結婚吧》中的高圓圓、《辣媽正傳》中的孫儷、《父母愛情》中的劉琳、《大宅門1912》中的斯琴高娃等人入圍,最終由孫儷獲得視後。在片中,孫儷飾演了26歲女孩夏冰,喜歡泡夜店、化濃妝,一次意外懷孕讓她被動走入婚姻。在育兒過程中,她最初是一個「喝酒餵奶把孩子灌醉」的不靠譜新手媽媽,在經歷過職場磨難和家庭危機後,成長為一個「時尚、工作、婚姻盡在掌握」的辣媽。
  •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大女主」孫儷竟也是個育兒高手!
    「大女主」孫儷當晚也為此發了一篇微博,說「期待下一次更好的自己」。除了演藝事業風生水起,生活中她也是一位高段位帶娃專家,在對孩子的照料過程中,總能讓人窺見她那值得點讚的育兒智慧。孫儷是個「炫娃狂魔」,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讓人羨慕。細細品味下來,她的許多育兒細節都值得媽媽們學習。
  • 孫儷慶妹妹考上北電,孫豔顏值不輸她,離異家庭也可以歲月靜好
    如今的孫儷成為娛樂圈中人人羨慕的對象,老公體貼兒女雙全,事業有成還獲得了不止一次獎項,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也長大成人,並且還考進影視界比較有權威的學校,如今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也不是那麼僵硬,人生能如此確實很滿足了。
  •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大女主」孫儷竟也是個育兒高手
    作者 | 王十三來源 | 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10月8日是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大結局,不少觀眾直呼「太虐了接受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孫儷則選擇發揮榜樣的力量,她身體力行地認真對待工作,這些都被兩個孩子看在眼裡,有了好的示範作用,孩子才能進行正面的效仿。孫儷是「地才」,她總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磨劇本中,所以她的臺詞劇本總是細心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