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子」「裡子」都要靚,威海積蓄優勢開啟全新徵程
12月11日,威海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現場觀摩的最後一天,看點頻頻、精彩不斷。這天上午,觀摩團一行先後來到高新區與環翠區,10個觀摩項目看下來,既有活力十足的「新面孔」,也有賦能煥新的「老朋友」,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好風景」,也有共建共治共享的「好日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了「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為期三天的推進會現場觀摩裡,細數各區市、開發區的40個觀摩項目,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我市在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等優勢特色領域上的底氣實力。正如市委務虛會所強調的那樣,全市各板塊、各部門單位、各行各業正進一步強化排頭兵的思維,確定排頭兵的目標,研究爭當排頭兵的具體措施,爭取幹出更多排頭兵的業績。
「新面孔」多了,產業鏈條「活」了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製造業企業將繼續「挑大梁」。本次觀摩中的製造業項目有不少「新面孔」,有的是傳統企業「轉」出來的「新形象」,還有不少是「悶聲做大事」的項目「新星」。
今年,迪尚集團用醫用防護服應急保障基地技術改造項目講述著「24小時就建成了醫用防護服工廠」的故事。
分三期建設的國際一流的防護用品應急保障基地,是迪尚集團這棵「老樹」今年疫情期間發出的一個「新枝」。該項目不僅展現出傳統企業化危為機的轉型魄力,疫情期間威海企業家的擔當作為精神,更訴說著威海政企合力攻堅的佳話。
諸多「新面孔」裡,億達(威海)新材料應用創新中心項目令人印象深刻,這裡將成為一流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及新興產業研發平臺。目前,項目重點引進的企業有IBM創新中心、洪泰智造工廠、東軟數字工場項目,力爭三年後引進世界五百強企業兩家以上,行業百強兩家以上。
全國產業園區運營十強企業億達未來負責該項目的運營管理。對此,億達未來產業研究院院長向鋒信心滿滿。有著大連軟體園等管理運營經驗的億達未來,將依託產業聚集、企業服務、園區管理三大核心能力,著眼資源整合與協同聯動,在拓鏈強鏈招引上求突破。
本次觀摩的最後一個項目,是12月3日正式開門納客的商業新地標——威海萬達廣場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體驗式」「社交型」城市全客層購物中心共匯集214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其中72個品牌是首次進駐我市。
眼前這個琳琅滿目的商業綜合體還見證了又一個「威海速度」——2019年4月「拿地」、2019年7月啟動建設、2020年1月項目封頂……項目啟動到開業用時一年半時間。威海萬達廣場也是萬達集團國內同期多個項目中,手續辦理最快、開工速度最快、建設速度最快的一個。
老居民樂了,幸福指數高了
「面子」「裡子」都要靚,精緻城市建設的落腳點始終是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深入群眾、貼近群眾、認真溝通,全力滿足群眾需求,「看得見的精緻」給足了「摸得著的幸福」。
寬敞的初心廣場上,健身設施一應俱全;飄香的社區食堂裡,道道小菜暖心暖胃;撂荒空地兒上建起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曾掛著「髒亂差」稱號的高新區西文化小區,如今經過「裝修」搖身成為全市小區改造的經典範例。
這座始建於1994年的老小區何以從「槽點」變「焦點」?在當天的觀摩中,高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小區怎麼改,百姓說了算。」
改造前,高新區建設局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周邊居民逐戶走訪徵集意見,並將意見實打實落到方案中,實現「百姓想要啥,小區就有啥」。「小區通過驗收後,我們還將同社區、物業聯手繼續圍著百姓需求轉,切實提升百姓的幸福感。」高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推進精緻城市建設中,既要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去想群眾需要什麼,更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考慮問題。
在歐樂坊歐洲風情體驗街項目現場,與周邊前衛的潮流空間相比,社區型購物中心更顯「煙火氣」。「考慮到周邊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們特意打造了這個中心。」項目負責人介紹,中心不僅承載社區市場功能,同時還能為百姓提供娛樂舞臺,更好地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入口處成簇的粉黛亂子草隨風起舞,行走百步響起潺潺流水聲,再往深處走,七彩的休閒區不時傳出孩子們玩鬧的笑聲……位於環翠區的羊亭河公園四期項目,如一幅精緻的風景畫,令觀摩團成員無不為之讚嘆。
「公園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有效滿足居民休閒娛樂、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多樣化需求。」項目負責人說,公園共分為人文休閒區、濱水活力區、生態康樂區,設有月季廣場、親水棧橋等10餘處景觀節點,漫步其間靜可賞景、動可玩樂,一舉多得。
長展板少了,實物產品多了
短短2天時間,探尋40個項目,觀摩團輕車簡從,不掛橫幅彩旗、不擾企業正常生產,就連現場解說也直奔主題,介紹後直奔項目現場。觀摩中,項目展板少了,實物、產品等看得見的現場多了,會風更實更接地氣也是本次觀摩的一大特點。
「圍繞建設精緻城市、打造精品旅遊,我們今年幹了這幾個活兒:打造玻璃棧橋、龍山花谷、壽山桃園……」華夏文旅集團董事長夏春亭沒有多餘的客套話,開口就是華夏城景區綜合提升項目的打造思路和進展。
華夏城景區自7月19日開放以來,累計接待遊客42萬人次,周末最多的一天接待遊客達5000多人次,成為廣大市民和遊客爭相體驗的「網紅打卡地」。如今的華夏城,不但有山有水有故事,而且點多線長人氣更足。
走進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觀摩現場,一排排無人船等高科技產品迎面而來。在這裡,展板被簡明扼要的PPT代替,內容更加生動。聽完講解人介紹,觀摩團成員還走進園區,隨機尋找企業負責人攀談起來。
「公司今年入駐園區,現在已研發出新產品。」看到觀摩團成員走來,天力電源科技董事長位世波亮出了自己闖市場的「法寶」——車用逆變器。「僅僅處於小批量生產階段,就已拿下2500萬元的訂單!」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高科技企業和創客團隊入駐園區,50多個高科技產品從這裡走向市場。
一邊認真聆聽位世波的講解,觀摩團成員一邊聚到一起,默契地放低了交流聲音,儘量不打擾企業正常工作。觀摩過程中,天力電源科技的員工正常工作生產,不受任何影響。
同樣的一幕,也在捷普電子威海印表機整機項目(二期)生產車間發生。當日上午10時許,捷普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機器正常運轉,一位位科研人員埋頭工作,看起來與以往並無不同。但此時,車間主通道正走來70多名觀摩團成員。
剛一走進生產車間,觀摩團成員們就自覺領取鞋套,輕手輕腳前進。臨別時,捷普電子(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會民和觀摩團成員握手,並對觀摩團說了聲:「歡迎大傢伙兒以後還來!」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