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客商在引資引智項目洽談會上洽談。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盛夏時節,萬物勃發。在港城大地上,與這種蓬勃生機同頻共振的,是大項目、好項目的陸續籤約落地,是高精尖人才的相繼入駐,是「四園兩區」建設的全力推進。
一組數據,足以佐證:兩年來,我市累計引進外資項目751個,實際使用外資36.3億美元,佔改革開放以來總數的11.3%;目前全市人才總數達181萬多人,其中高層次人才9.4萬多人,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入選數量連續2年位居全省第一,「破天荒」全職引進1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這是煙臺搶抓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強力推進「雙招雙引」工作,高點定位,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的結果。
這是煙臺主動尋標對標,瞄準先進城市,對接一流、爭創一流,攻堅克難、加壓奮進,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的成果。
這是煙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煙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奮鬥者的姿態、擔當者的精神、開拓者的勇氣,推動各項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努力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的優異答卷。
政策護航
一體推進給力「大招引」
敢拼才會贏,以高質量「雙招雙引」推動高質量發展,煙臺步履鏗鏘。
市委、市政府將「雙招雙引」工作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一體研究、一體推進、一體考核。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雙招雙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煙臺市「雙招雙引」考核實施細則》,明確任務目標,卡實工作責任,構建起全市上下共同參與的「雙招雙引」工作體系,形成了全市「大招商」工作格局。
戰略既定,舉措給力。我市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雙招雙引」工作的意見》,明確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經濟發展的總抓手,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擴大產業、市場開放新機遇,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契機,以招大引強選優為重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努力形成內外統籌、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印發《煙臺市「雙招雙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關於加快構建全市「雙招雙引」工作體系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範圍內營造了抓招商引資、抓招才引智的濃厚氛圍。
為激勵招商引資,我市出臺《煙臺市招商引資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內容涉及支持重點產業招商、支持引進經濟貢獻大的項目、支持引進世界 500 強投資項目、支持引進總部經濟項目、支持引進「四新」經濟項目等。其中,在支持引進重點產業項目方面,可謂誠意十足:對現代海洋、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高端化工、文化旅遊、醫養健康、高效農業、現代物流八大產業領域的企業,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企業實際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5億元以上,且對本市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按其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給予獎勵,累計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我市還在全省率先成立支撐新舊動能轉換人才智力專班,梳理匯總56項重點任務,實施項目化管理、精準化推進。先後推出《「桑梓創客計劃」實施辦法》《支持重點企業(園區)加快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辦法》《優秀人才評選獎勵辦法》等8項優惠政策,重磅推出《煙臺市引進頂尖人才(團隊)「一事一議」實施辦法》,對頂尖人才(團隊)實行「一事一議」,最高給予1億元資助或1.5億元股權投資,比肩全國一流,持續完善人才政策體系。
政策護航下,全市上下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把招才引智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聚焦八大主導產業和三類500強企業,集中招引具有重要支撐力、帶動力、影響力的大項目、好項目和高端專業人才、高端研發機構。
數據最具說服力:兩年來,我市累計引進外資項目751個,實際使用外資36.3億美元,佔改革開放以來總數的11.3%;目前全市人才總數達181萬多人,其中高層次人才9.4萬多人,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入選數量連續2年位居全省第一,「破天荒」全職引進1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體制改革
凝聚起招引強大合力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上接第一版)實現高質量發展,對雙招雙引工作也提出了嶄新的要求。適應新變化,我市從體制機制改革開始破題。
針對過去部門職能分離、力量分散、政策分割的招商體制弊端,我市按照「專門機構、專業隊伍、力量集中、上下統一、權力下放」的原則,完成了市縣兩級內外資招商工作職能的整合,各級各有關部門以及各縣市區普遍強化了招商隊伍建設,全市專業招商機構總數由改革前的31個增至目前的56個,一線招商人員由改革前的666人增至目前的1335人。
市級層面,創新構建起以投資促進中心1個專業招商統籌單位、8個新興產業招商辦公室、3個境內招商代表處、3個境外經濟合作中心和若干海外招商顧問組成的「1+8+3+3+X」工作體系,「專人、專門、專注、專業」開展招商引資工作。「1」就是充分發揮投資促進中心招商統籌作用;「8」就是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海洋經濟、航空航天、數字創意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8個新興產業招商專班;第一個「3」就是設立北京、上海、深圳3個境內招商代表處;第二個「3」就是設立日本、韓國、香港3個境外經濟合作中心;「X」就是聘任若干海外招商顧問,在去年的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期間,舉行了煙臺市新興產業國際諮詢委員聘任儀式,首批聘請10位跨國公司高層成為我市新興產業國際諮詢委員。
打鐵還需自身硬,招商還得專人盯。在機制改革中尤其令人矚目的是,煙臺註冊成立了全市首家國有專業招商公司——煙臺國誠譽豐招商服務有限公司,邁出了市場化招商的第一步。
機制一活,天地寬。在這兩年的招引工作中,從市級領導到每一名招商幹部,上下一心,兵分多路,不斷凝聚起招引的強大合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帶隊赴杭州、上海、北京、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走訪會見客戶。去年4月份,我市赴杭州、上海舉行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系列活動中,市委書記張術平以上率下,化身「推銷員」拋出「橄欖枝」,向與會人員推介煙臺、宣傳煙臺,推動全市掀起新一輪「雙招雙引」高潮。市直部門立足職能抓招商,50個有任務指標的市直部門高頻次走訪三類500強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專業部門,市投資促進中心精準出擊,多方發力,招商專班則發揮「四專」精神全力以赴抓招引。在全市上下的通力合作下,我市新引進中海油LNG、華為大數據產業園等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50多個。
而在今年疫情不利影響下,我市更是堅持疫情防控「不松弦」、招商引資「不斷鏈」,創新方式、主動出擊,組織實施「不見面」招商,通過電話、簡訊、微信、郵件等方式,主動聯繫中外客商1.5萬人次。策劃推進「雲籤約」「雲開工」,市級層面先後組織開展了8場「線上簽約」「線上開工」「線上推介」活動,改「面對面」為「屏對屏」,積極克服疫情對招商引資的不利影響,推動重點在談項目籤約落地、重點籤約項目開工建設。
籤約項目方面,先後在煙臺市重點項目網上集中簽約儀式、全省重點外商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首批入駐項目籤約儀式、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上,集中簽約一汽寶雅新能源汽車、大唐5G應用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開工項目方面,我市先後在全省重點外資項目推進會、煙臺市重點招商項目推進會上,集中開工總投資2.15億美元的三盛環渤海數字經濟基地、1億美元的榮昌生物新藥產業化、50億元的海爾硬創生態產業園等招商項目。
發力「四園兩區」
當之無愧成新增長極
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園區,活力也在園區。只有把園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戰場、區域經濟的增長極、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持續推動園區提檔升級,才能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注入不竭動力。
正是深諳園區在地方發展的重要性,我市不斷強化載體作用,完善園區功能,統籌推進「四園兩區」建設。
一系列「雲端」招引活動正是我市全力推動 「四園兩區」高標準建設的不懈努力。
——4月17日上午,我市舉行「三核驅動 聚力煙臺」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全球網絡直播推介會,以「雲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球推介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誠邀海內外客商來煙臺投資興業,吸引了近80萬網友在線觀看。
——在4月29日舉行的「選擇山東」雲平臺線上招商會——煙臺專場活動中,我市通過雲招商智能系統視頻直播推介「四園兩區」,向全球投資商發出邀請。
——5月10日,在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的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城市推介專題會上,我市再一次重點推介了「四園兩區」等重點園區,誠邀各界來煙考察交流、投資興業,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眼下,重點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三個產業集聚區的國際招商產業園,已有大唐5G應用產業園、生物醫藥加速器項目、韓一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全血樣游離DNA保存管項目等4個項目入駐,總投資68億元。
不斷深化對韓全方位合作,中韓產業園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在這裡,我市創新辦理並頒發了中韓跨境首個證照,引進全省首個中韓國家級科技共建項目,啟動上線了全市首個中韓跨境電商平臺。
在中日產業園,中日科創園及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已落戶中節能·科技園,園區內已入駐國內首座超高清產業研究院、國家級自貿區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5G聯合創新實驗室等重點項目。
中德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也正穩步推進,目前,園區概念性規劃編制已完成,已落地7個項目、總投資21億元。
旨在「為國家試製度,為地方謀發展」的自貿區煙臺片區的建設已是碩果盈枝,推出了中日韓跨國審批、「拿地即開工」、海關「兩步申報」通關、資本項目國際收支便利化等一系列制度創新,提煉上報創新案例和典型做法20多個,世界500強項目華潤化學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臺相繼入駐。
綜合保稅區建設也是可圈可點。今年3月份,全市首單跨境電商保稅進口1210業務落地;5月與韓國艾多美、東澍電子商務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充分利用緊鄰港口以及區內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通關設施、跨境電商專用倉庫等資源,運營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保稅倉儲、報關清關、物流配送等全方位專業性服務,打造一站式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監管場所也已經通過海關驗收。
可以說,精準發力、持續「更新」的「四園兩區」,正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當之無愧的增長極。
從2018年山東省高質量「雙招雙引」考核位列一等,到2019年被省委評為「勇於創新獎」先進集體,兩年來,我市「雙招雙引」工作一路高歌猛進,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未來,全面起勢的「雙招雙引」工作必定催生出更多的合作項目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