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的會見,周芳的眼淚幾乎沒有斷過。3個孩子一遍遍被她拉過來,摟在懷裡,又親又哭,抽泣地連話都說不囫圇。只有5歲的小兒子,還不明了眼前的一切,只是好奇地望著她。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住在這裡,為什麼總是在哭。
因為販毒,周芳一審被判15年,目前被關押在衡陽市女子看守所裡。案情嚴重,且老家距離看守所太遠,使得周芳此前一直未獲得和兒子見面接觸的機會。作為母親,她悔恨萬分。
在衡陽市女子看守所中,像周芳這樣因為犯罪身陷囹圄,但同時又育有適齡兒童的已經判決的在押人員有十多名。為了滿足她們和孩子相思之苦,同時以親情感化使她們更好地改造,5月31日,六一兒童節前夕,衡陽市女子看守所特意籌備了這場「警心暖童心」親子會見活動。這也是她們從2015年看守所成立之初堅持下來的一項傳統。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 | 宋凱欣 通訊員 段迎紅
見面
上午9點30分,衡陽市女子看守所裡,管教民警一聲口令,12名已經判決的在押人員緩緩走入接待大廳。
此時,大廳左側會客區的12個大沙發上,已經坐滿了等待她們的家人。「稍息,立正,向左看齊。」管教民警喊完口令,示意她們向後看,努了努嘴說,「趕緊去吧」。
因為穿著統一的在押人員藍坎肩,她們背對沙發的時候,家人難以分辨,紛紛站在起來用眼神尋找。當她們轉身的一刻,大廳裡瞬間哭聲瀰漫。12名在押人員紛紛跑向自己的家人,抱頭痛哭。
來自衡陽祁東縣的周芳是哭得最厲害的一個。為了趕來看她,77歲的公婆帶著3個孩子,凌晨4點就摸黑踏上了來看守所的路。300塊的包車費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了省錢,他們路上只吃了幾個從家裡帶來的煮雞蛋。看著年邁的公婆,周芳痛苦不已,「爸媽,我對不起你們。兒子,媽媽對不起你們。」說完便蹲在地上,捂著臉哭了起來。
因為販毒,周芳一審獲刑15年。她自知必將錯過兒子的成長期,且無力孝敬公婆,整個會見過程中,便一直摟著兒子痛哭。兩位老人看了,也是邊嘆氣便抹眼淚。「唉,你也別想多了,在裡面好好改造,早點出來。」周芳的公公寬慰她,「孫子我會盡力照顧好,你放心就是。」說完,又扭過頭嘆了一口氣。
親情
周芳的旁邊,是同樣因為販毒被拘押的陳嘉。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她是母女倆一起犯罪,她的母親也被關押於此。丈夫劉徵帶著兒子小雨前來探望她們。不用說,見面後一家4口抱頭痛哭。
最讓陳嘉揪心難過的是,先前外向活潑的兒子,逢此變故,開始變得內向,說話越來越少。整個過程中,小雨只是雙手摟著陳嘉的脖子,默默地哭泣。一年半沒見,陳嘉發現兒子長高了很多,也壯實了不少,這讓她很是感喟,如果自己沒出事,往年的六一,都是自己帶著兒子去逛街買玩具,然後再去飯店飽餐一頓。這幾乎是他們的「保留節目」。而今年,就只有在看守所裡陪兒子過六一了。「說起來我就揪心的疼,受傷害最大的就是他了。」
她的旁邊,則是這次12名已決在押人員中比較特殊的一個。
2018年6月29日,河南省駐馬店汽車運輸公司一輛大型客車,在京港澳高速衡東段穿越中央隔離帶,與對向行駛的一輛半掛車相撞。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 ,14人受傷。事發後,涉事企業數名工作人員被抓。這其中就包括涉事客車的線路承包商河南人張璐。
在看守所一年多,張璐從起初恐懼害怕,到逐漸適應,目前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這一次,丈夫帶著兒子乘臥鋪車,坐了一夜來到衡陽探望。看到兒子小寶長了一截的身高,和胖乎乎的臉蛋,張璐又哭又笑。
「兒子,想媽媽嗎?」張璐「例行」問道。
「想」小寶大叫著,又撲倒張璐身上。
「那就暑假再和爸爸一起來看媽媽」張璐笑著說,「你和爸爸就是我全部的動力」。
改造
看著在押人員和家屬團聚,即使見多了這樣場面的看守所所長龔琳雅,也忍不住眼泛淚花。「在面對親情上,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看到他們哭成這樣,我也受不了。我也是一個媽媽。」龔琳雅介紹,像這樣的六一親子會見,衡陽市女子看守所自2015年成立起就開始實行,到今年已經是第5屆了。
對於實行這項舉措的原因,龔琳雅介紹,2015年女子看守所成立時,女性在押人員來自衡陽市七縣五區,人員狀況複雜,「每個看守所管教情況不一樣,在押人員的狀況也就不一樣。」龔琳雅說,起初看守所的管理著實讓她頭疼,「有的人要求松,有的人要求嚴,還有的人乾脆抗拒改造,工作很難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龔琳雅將重點放在人性化關懷,關注女性在押人員獨特的心理情感訴求,注重親情感化教育上。因此,親子會見、傳統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方式方法,成為創新看守所管理的「法寶」,效果顯著。「第一年剛舉辦時,我們只安排了4個家庭,因為是試行,所以很謹慎,不敢擴大。」到了後面,規模便逐漸擴大,一直到這兩年的12組家庭。「這樣的規模,一方面也適合我們的安保能力,一方面能讓有需求的在押人員都能得到滿足。」
5月31日上午10點30分,親子會見活動結束,12名已經判決的在押人員在依依不捨中和家人告別。因為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的在押人楊梅,拖在了隊伍的最後一個返回監舍。在押11個月,她第一次見到了女兒和兒子,孩子們的變化讓她欣慰。「我一定會好好改造,早點回到他們身邊去。進來後我才知道自由的寶貴。」(在保護在押人員隱私,文中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