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劇者們
有生之年能在電影院看一場史上最完美的謀殺,滿足!
《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是由肯尼思·布拉納執導,肯尼思·布拉納、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米歇爾·菲佛、朱迪·丹奇等明星主演的驚悚劇情片。
同時,《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也是根據英國最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偵探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加萊車廂謀殺案)改編,該小說是赫爾克裡·波洛系列偵探作品之一,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部電影和1部電視劇,名字都叫《東方快車謀殺案》,而且都是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的這本《東方快車謀殺案》偵探小說改編而成。
這4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分別是,1974年、2001年、2010年和2017年這四個版本,其中1974年版最經典,豆瓣評分8.3分。另外1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電視劇是,2015年日本改編翻拍的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劇。
一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小說被多次改編翻拍,可見這本偵探小說不簡單,很有魅力和價值,就像福爾摩斯一樣經典,那麼最近(2017年11月10日)上映的這部豆瓣評分7.1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到底怎麼樣呢?
有很多人吐槽說,一集柯南,都比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精彩得多,浪費約翰尼·德普!《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都拍了四五部了,還是沒走出福爾摩斯的陰影?!看得讓人昏昏欲睡,沒有想得那麼好!!
其實,我本以為福爾摩斯已經是最經典的偵探電影了,所以抱著一種比較的心態來看《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
但是,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之後,我只能說,並不是哪一部電影遠勝另一部,而是這兩部電影的吸引人之處和精彩之處都各不相同,福爾摩斯更注重於破案的細節與方法,但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則更注重於偵探對人性和正義所做的判斷。
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外祖母金髮頭套下的花白的頭髮,妹妹那一罐罐的巴比妥,神槍手面對偵探射偏的那一槍,家庭教師放不下的地理書,悔恨不已的保姆抓住上帝這最後一根稻草,教母和女廚師佯裝鎮定的表情,無辜女僕的愛人和弟弟的復仇之火,助手與男僕的多年潛伏。一個生命的隕落,一個家庭的滅亡,十二個靈魂的扭曲變形。
「這輛列車上沒有殺人犯,只有需要重生的人」。長桌前,12顆隨著瑪麗的死而失去的心,整個畫面仿佛是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再現。在良知和黑白面前,誰是上帝?一次蓄意的謀殺,是否可以讓這12顆死去的心重生呢?
電影最後的結局也可謂是令人唏噓不已。很驚喜,《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在最後給人那麼溫暖又悲傷的結局。我永遠忘不了長桌前的眼神,熱淚盈眶的眼睛,如詩如畫。
還有,肯尼思·布拉納(飾 波洛)結尾的那段長對白,真是演技大爆發時刻,非常動人,米歇爾·菲佛(飾 赫伯德夫人)接下來那場也很出色。也是因為這兩場戲,讓我對整部影片的觀感都改觀了很多。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約翰尼·德普,在電影開始時,約翰尼·德普飾演的雷切特說「我的世界除了黑就是白,沒有灰色地帶」,最後那個案子卻改變了他。雷切特在死前想的肯定是黑珍珠號。
在法律與人性之間,的確存在灰色地帶。而面臨灰色地帶時的兩難,以及最終的選擇,都在反映我們對法律、正義以及複雜的人性的認識。
就像小說裡,福爾摩斯也曾經放走罪犯,大偵探波洛也是如此,或許這就是這兩個角色都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他們是偉大的偵探,同時面對過法律和人性的兩難,也做出了普通人會做的選擇。
另外,據說,當年導演請約翰尼·德普出演《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時候,德普聽說有「床戲」,連劇本都沒看就答應了。
怎麼說呢,作為很多迷妹心中的男神,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約翰尼·德普飾演的雷切特出場沒多久就領盒飯了。
所以,就有很多人吐槽說,「雷切特死了以後,我就睡著了」,「我一直以為是約翰尼·德普演波洛」,下次德普你還是坐船吧,坐船可以活五集,坐火車只能活半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在電影院,當《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放映結束的時候,我還聽到影廳裡有個女生說「這一車的人殺了我男神」,哈哈,這一聽就是約翰尼·德普的迷妹啊。
最後,我還想說,我們中國所有的懸疑電影都應該效仿《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的拍攝手法,拍攝出的是一種想讓人探求真相的神秘感,而不是驚嚇感。
對於國產懸疑電影來說,目前只有《烈日灼心》做到了這一點。希望中國電影能拍出更好更多的懸疑電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