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H&M推出了新的會員製品牌——Singular Society。這是首一個完全會員制的品牌,並且也是H&M集團試圖創新的既可以盈利也可以兼顧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商業模式。Singular Society以訂閱模式為主,在這種模式上,只有會員才可以購買該品牌的服裝,並且,服裝質量優異、價格低廉,幾乎只收取成本價。品牌也是通過會員費生存而非產品的價格。Singular Society的會員模式有兩種,基礎版每月會費95瑞典克朗,大約是74元人民幣,每月能購買5件產品。升級版每月會費是195瑞典克朗,大約是151元人民幣,每月能購買25件產品。年付費方案的會員模式價格會更加便宜。據H&M所言,這種會員訂閱模式可以大大減少服裝企業的生產浪費現象。
成本、銷售廣等優勢會讓快時尚服裝沒落嗎
近年來,國際快時尚服裝品牌以「快、狠、準」的核心特徵,憑藉SPA供應鏈模式,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獲得成功。國際快時尚品牌發展迅猛,對傳統服裝形成巨大的衝擊,日漸取代奢侈品牌成為零售商場的主力,未來還將進入運動服裝和家居等領域。
我國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產業規模增速不斷下降。2019年,我國實現服裝產量244.72億件,實現行業營收1.6萬億元。2020已來,「新零售」的提出、「Z世代」的崛起、5G技術帶來的機遇……服裝行業正在不斷做新的突破。新的一年,服裝行業又會有哪些變化趨勢?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消費市場之一,95後、00後消費能力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和引領者。這一代人也被稱為「Z世代」,快時尚服裝零售是消費的新用戶群體。
未來,在華國際快時尚品牌發展趨向多品牌集合,多領域輻射。此外還有大量國際快時尚品牌正進入以及即將進入中國市場。本土服裝品牌亦紛紛轉型快時尚。中國快時尚服裝行業的新參與者越來越多,而零售發展的空間在不斷縮小,未來的快時尚服裝競爭日趨白熱化。
因低成本、銷售廣等優勢,服裝企業紛紛加強網絡銷售渠道布局。大型服裝企業不僅在電商平臺開發自己的品牌銷售渠道還會在網絡上創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並提供全系列商品的售賣,包括耐克、阿迪、H&M、優衣庫和ZARA,國內企業也有歐時力、拉夏貝爾等也先後搭建了各自的門戶網站。而其他相對規模較小的服裝品牌在國內主要以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發其品牌旗艦店為主。另外一些獨立設計師小批量的服裝零售則以門檻較低的淘寶、微店等電商平臺進行服裝零售業務。
快時尚是普通消費者「買得起的時尚」,也被普通人認為是平民貴族化的渠道。它滿足了人們以低廉的價格享受時尚的需求。這裡的低價是指快時尚品牌相對於同樣銷售時尚服飾的國際品牌而言的「相對低價」,消費者花費不到頂級品牌十分之一的價格,卻享受到頂級品牌的設計,這就是快時尚帶給消費者最大的樂趣。
快時尚品牌銷量如何
為疫情原因Zara和其他的服裝品牌一樣都過得不是太好,最近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伴隨巨額虧損的同時,第一季度財報也透露,他們計劃關閉 1000 至 1200 家門店。Zara在其公布的 2020 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由於業績不佳,還有疫情帶來的影響,公司的發展不及原來,今年以來,各方面因素導致母公司Inditex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跌去近27%,市值蒸發近 270 億歐元。
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拉夏貝爾依舊處於虧損當中。年報顯示,*ST拉夏2019年營收為76.66億元,同比上年101.76億元減少了24.6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去年的虧損2.4億元上升至虧損22.36億元,已連續兩年大幅虧損。2019年總資產由2018年的86.89億元下滑到80.12億元。
2019年公司總結了虧損的主要原因為:(1)為加速經營現金回流,公司加大了往季貨品銷售及折扣力度,導致公司銷售毛利率與上年同期有明顯下降,該因素導致本報告期毛利額減少約6億元;(2)鑑於公司關店、女裝同店下滑等影響導致2019年度銷售收入下降,該因素導致本報告期毛利額減少約16.2億元;因此2019年度公司整體毛利額較上年同期總額減少約22.2億元。(3)公司主動收縮聚焦,加快關閉虧損及低效門店,由於已關閉門店一次性確認裝修攤銷費用,導致虧損約1.5億元。(4)由於報告期內投資項目總體經營虧損以及公司處置投資項目導致公司報告期內損失約4.4億元。(5)2019年公司持續推進業務轉型調整及降本增效等舉措,本報告期公司租金成本及扣點、人工成本、物流費用等同比顯著下降,抵減了部分前述虧損因素的影響。
快時尚品牌產品種類豐富,風格多樣。不同的單品組合擺放,為消費者的搭配提供了參考,使不同的消費者在店內總能選擇到合適的單品或組合,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筆者對國際快時尚四大品牌產品種類進行調查,發現它們種類豐富( 款多) 。例如Zara每年可開發40000件新款服裝,實際推出新服裝達12000- - 20000種,平均每天推出30餘種款式。此外,快時尚品牌幾乎每周都有新產品上市,因此能夠吸引消費者經常光顧。而品種多,數量少則是快時尚品牌的饑渴營銷手段。在ZARA或H&M店鋪中,有的款式即使賣的特別好也不補貨,讓消費者感覺到喜歡的衣服如果不買,下次來可能就沒有了,這就是所謂的饑渴營銷手段。這種貨物的稀缺感( 量少) 改變了消費者貨比三家的思維模式,提高了進店顧客的購買率,同時也能減少庫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