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以道德的名義開現實的一槍

2020-08-26 宿夜花

文:Alan Smithee

義大利在戰後的新現實主義電影70年代初的一系列政治電影在一些方面截然不同。

前者多為單線敘事,人物單一,主題簡潔而鮮明,圍繞勞工階層日常生活中的絕望,而且這種絕望頗為認真,成為一種佔絕對比重的情緒不斷延伸,造成無解局面的社會因素不以實體的面目顯現在影片中,在溫飽都無從解決的時代,當時的人並不以我們現在的思維去意識到「社會」這個概念。

後者多為多線甚至網狀敘事,人物多而關係複雜,老百姓、執法者、資本家、新官老官、媒體,都有所涉及,不花太多時間去表達單一的情緒。

這兩種電影出現之間的二十年,發生了什麼呢?

1.經濟奇蹟小人物在制度下無法解決生存問題的現實主義逐漸被戰後經濟騰飛背後的精神空虛的心理現實主義所取代,最大領頭羊無疑是「無聊」的安東尼奧尼。外部而言,電影人也有更多的錢用更專業的演員,更多的場景,更豐富的視點,更成熟的結構。

2.加大了地方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幹涉權力。這自然使原始的[制度—宿命—百姓]的問題「專業化」為[官商勾結—司法失信—人人自危]

3.全球各地先後掀起紅色風暴。義大利現實主義電影的話題從戰後精神空虛進一步落到「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這一切?」的頭上,因問題的無解而來的絕望轉化為憤怒,視角也更清晰、宏觀地囊括進社會的方方面面

我並不能說《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這部電影是網狀敘事的,因為影片有兩個絕對男主角(一個初出茅廬的檢察官,一個老練疲憊的警長),隨著這兩個人物之間關係的演進,在社會各方問題都盤根錯節無法撼動的情況下,話題呼之欲出——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

伯納維爾警長指望借刀殺人,他放了一個精神病人出院,目標是當地房地產大亨洛蒙諾,但是殺手和保鏢同歸於盡了,偏偏這個大人物不在辦公室,四條人命,新上任的檢察官柴伊尼被派下來調查此案。警長和檢察官首次會面便互看不順眼,柴伊尼看不慣伯納維爾這條地頭蛇,伯納維爾瞧不起柴伊尼這頭小牛犢。

這種關係不是平等相對的,故事很明顯的偏向久經沙場的實戰智慧,電影的一大看點也在於柴伊尼這個涉世未深的檢察官的觀念是如何在與伯納維爾亦敵亦友的關係中有所堅持也有所轉變的,而不是反過來。所以在第二、三場交談中,是伯納維爾給柴伊尼傳授一些地道「經驗」。他們來到樓頂,到處都在建房子,房地產是官商勾結的培養皿,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別的時代。

第三次的交談發生在餐廳。義大利政治電影區別於傳統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關鍵在於這些實打實的信息,如果一個影迷認為「信息算不得藝術,電影的藝術在於情緒、感覺、詩意、反文本」,那所謂現實主義電影根本就不會存在。

而影迷所能接受的傳統新現實主義電影在某種程度上說,有點葉公好龍,因為「現實」這一概念在強調的一刻,它就成了與現實相距甚遠文藝知青手上把玩的另一場時尚。

這種問題在國內影迷中尤為明顯,全民娛樂和藝術在電影市場中分隔得越來越遠,追求電影藝術的影迷往往缺乏對現實的基本經驗,和願意投入其中的熱情。有意思的是,這部《自白》恰恰是導演對現實有投入其中的熱情,站在實質正義的一邊是很不尋常的事。

影片為伯納維爾堅持的立場設計了一場戲,他把持槍男孩帶出教堂,手下問他需不需要增援,他說「別傻了」,接著,他嘲諷道:「我想看看柴伊尼怎麼搞定這個場面,穿著他那名牌西裝」這多少也道出了,作為一個司法機關的執行者,常年在實質與程序間拿捏分寸的疲憊。

柴伊尼瞞著伯納維爾私自去訊問洛蒙諾,這場訊問沒什麼實際結果。柴伊尼走後,國會議員裡卡特指責洛蒙諾做事太亂來,在洛蒙諾的回答中我們看到他的實權之大,選舉黑幕、資本家勢力隻手遮天。在山上,二人真正意義上開始了正面交鋒。

伯納維爾認為自己作為警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履行正義,他履行的只是司法職責,是在一個範疇裡的相對正義,而且這個範疇還不是特別的正確。三次把洛蒙諾扔進法院無果,他對司法程序失去信心,為了明擺著的正義他願意違背司法程序。

而柴伊尼堅持程序正義,即便法律有不周的地方也得遵守。這也不能稱作死板,因為堅持程序正義的根本原因在於,大部分情況下,人分不清真正的善惡,也看不到長遠的利益。所以程序正義是建立在主客觀無法溝通的矛盾上大家共同堅持的契約

但也正因如此,它一定不會是沒有程度限制的、永恆的準則如果程序正義本身就被資本收買,讓某一個社會民不聊生,那一定會有灰色勢力去履行實質正義

電影市場也有類似的問題——我們總說藝術是藝術,不應該道德捆綁,如果藝術作品真的煽動了殺人放火,那也不關藝術本身的事,藝術創作不應該受到限制。可是,如果下一部作品就害死了所有的藝術家呢?

所以伯納維爾問柴伊尼「你也有極限嗎?」,在他問下這句話時,鏡頭有力地向前推了一把。

程序正義在極端的條件下是行不通的,就像柴伊尼的正義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給他帶來好的回答,可以說從正義的角度看,他一事無成、動彈不得。

但是比柴伊尼更壞的情況呢?我們都知道感情用事是個貶義詞,但是大部分時候所謂拒絕感情用事只是不想投入其中,不願意接受自己只是相對正義的工具,不願意想到自己對這個有道德責任,對那個有道德責任法律之上、道德之下是最悠閒的,呆久了,拒絕感情用事變成拒絕良心礙事

相關焦點

  • 警察局長的自白說明什麼?——譯製影片《警察局長的自白》隨筆
    警察局長的自白說明什麼?「兇犯可以殺死我,法官可以用判決書將我送進監獄」,這是生活在官匪沆瀣一氣的西方社會裡一個警察局長的自述。因為他僅僅想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懲辦一個犯有六十三條人命的黑幫頭子。政治影片《警察局長的自白》形象地揭露了七十年代初義大利黑手黨的累累罪行,深刻地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所謂政治民主、法律公正的謊言。在藝術上,它繼承和發揚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點,成為七十年代初國際影壇上一度出現的政治影片熱潮中具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 請看這樣一部影片《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童自榮
    請看這樣一部影片《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童自榮這是一部義大利老影片,片名叫《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影片的線索很清晰:蓬那維亞——一個正直的警察局長,為維護社會正義,與一黑社會頭目羅蒙諾,展開勢不兩立的鬥爭。蓬那維亞曾兩次將這惡棍逮捕入獄,又因所謂證據不足而眼睜睜看著羅蒙諾輕鬆逃脫法網。最後,警察局長不得已,開槍擊斃了羅蒙諾,而他自己亦坦然以身殉職。
  • 《警察局長的自白》:義大利電影背後所暗含的獨特人文關懷
    觀者在《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中可以通過極具義大利政治電影運動的影像風格看到導演獨到的社會關注與人文關懷。整部影片從淺入深,從社會現實階層的表面開始挖掘。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導演宛如剝洋蔥一般層層深入,逐一揭露了潛伏於黑幫、法庭與政府機構之間的黑暗與腐敗關係。
  • 《警察局長的自白》:義大利電影背後所暗含的獨特人文關懷
    觀者在《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中可以通過極具義大利政治電影運動的影像風格看到導演獨到的社會關注與人文關懷。 整部影片從淺入深,從社會現實階層的表面開始挖掘。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導演宛如剝洋蔥一般層層深入,逐一揭露了潛伏於黑幫、法庭與政府機構之間的黑暗與腐敗關係。
  • 廣東民警流彈意外打死無辜群眾挨罵,中國警察誰還敢開槍?
    十多年前有部電影叫《尋槍》,講的就是一個警察丟了槍的故事。裡面有段臺詞是這樣的:局長:你的槍是什麼時候丟的?馬山:我的槍不是丟了,是不見了...局長:那是什麼時候不見的?局長:3顆子彈??? 要是一般人,一槍一個就是3條人命;換成職業殺手,一槍兩個就是6條人命。6條人命啊~~!馬山: 局長,我...我錯了。局長: 你錯了??——你犯罪!!
  •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這部影片《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是五年前韓國版《我是殺人犯》的翻拍。故事以日本東京連環殺人案開始,而法律規定的殺人案件有效時長是15年,15年內沒有對犯罪者提起公訴,那麼15年後就不可定罪。
  • 一個世界冠軍的作弊自白
    《一個世界冠軍的作弊自白》 《Nowosadzki事件的淺見》 《Confession of a Self-Kibitzer》中文瑞士牌手舒柏林在Bridgewinners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成立一個網絡反作弊委員會,由高水平、同時道德水平也禁得住考驗的資深職業牌手組成。這一反作弊委員會的主要目標就是希望在頂級的網絡橋牌賽中不要有作弊現象發生,讓橋牌更加乾淨,同時,將不會邀請委員會認定的作弊牌手參加網絡頂級橋牌賽。
  • 《自白》有點慢熱,但引人入勝
    並且堅稱自己是被警察嚇到,屈打成招。警察還在他家,找到了沾有死者血跡的鞋子。真正的棋局,早就在劇中人物一個個登場時開始了。《自白》把一個個非常老套的劇情融合得恰如其分。最重要的,是非常討喜。它不用道德與情感綁架理性跟智商。它講善惡,也講立場。男主身為律師,秉持律師的職業道德。
  • 電影《大贏家》:「認真你就贏了」,警察局長才是最大的贏家
    誰都沒當真,唯獨嚴謹特別認真,他像一個真的劫匪那樣要求自己,從蹲點開始,一步步做好準備。嚴謹秉持著父親的教誨,「有困難要克服困難,沒困難就要給警察製造麻煩」,他後面的種種行為,完美的踐行著這一宗旨。對普通警察來說,速戰速決最好,體現警察英勇厲害。現場除了嚴謹家人,認可他的只有警察局長,因為對局長來說,演習的結果無論好壞,都是他可以評判下屬的依據。對局長來說,演習中劫匪越兇殘越好,即便是最後全軍覆沒,他也有很好的例子來教導下屬。嚴謹的認真幫了局長,也只有局長覺得他是這麼好的員工。
  • 《自白》EP11~EP12,推理分析性劇評(4月30日更新)。
    崔度賢心裡有自己的一套道德衡量標準;崔度賢知道什麼是黑,什麼是白;崔度賢幫助趙京善辯護時的讓她自白就是他心裡有杆公平正義的「秤」的表現;崔度賢現在一人替兩人活啊,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是他體內心臟的「載體」盧賢厚檢察官;崔度賢和盧檢察官一樣都想追尋10年前的真相;崔度賢和盧檢察官同樣希望那股影響青瓦臺的神秘惡勢力能被揭發和公之於眾;崔度賢知道趙基卓罪惡深重,即使是被教唆殺人,也必須接受法律的嚴懲;崔度賢故意在趙基卓涉嫌殺害金善熙的第一次庭審中承認控方
  • 在我心上用力的開一槍,讓愛情歸零在這聲巨響
    當人質對警察(暗戀者)營救失去信心之後,她們會轉而依賴劫持者,甚至對他產生好感。這時只要劫持者對他們露出溫和的一面,她們有可能反過來幫助劫持者。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捅了我一刀,回頭對我笑一下,問我疼不疼,我還是願意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 《自白》在別的編劇還在給角色開掛時,自白做到了最好的真實
    看完忍不住來寫自白的長評1.劇情 由一個司法史上首次的,一案不再審原則引入,設定十分新奇,第一個事件完全是律政劇的風格。但本劇的優勢在,無論是角色的引入和找尋線索都極其有真實感,就像有原著加持的權遊相比編劇放飛自我時的特質,法庭辯駁部分也乾淨利落十分精彩。律政作為一個引子,雖然精彩,在之後事件就逐漸淡出,加入了更多的偵探推理元素。劇情開始進入主線,那就是父親冤案。
  •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啦!反貪局長陳海扮演者黃俊鵬揭秘幕後故事
    這部劇就是3月28日在湖南衛視首播的55集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劇中40多個知名演員的精彩表演更是讓人津津樂道,拍案叫絕。演員黃俊鵬扮演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劇中扮演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的演員黃俊鵬,是筆者在寧夏吳忠中學上高中時的同學。日前,與他進行了一些該劇的交流探討,一些事還鮮為人知。
  • 高雄市警察局長劉柏良將遭撤換 刑事局長黃明昭接任呼聲高
    高雄市警察局長又傳被換,局長劉柏良臨危受命拼搏6月,配合市長陳其邁「緊緊緊」腳步拼市政,自己更以身作則,讓全市官警動了起來,成功改善高市治安、交通、防疫,獲市民肯定,市長陳其邁十分倚重,就在警界士氣最高昂之際,卻傳出劉又將被換下,而且又和上次一樣,高雄市、臺南市警局長都「包裹」同換,令人費解,
  • 抖音那一夜我對自己開了一槍是什麼歌 我對自己開了一槍歌
    抖音那一夜我對自己開了一槍是什麼歌據悉,這首歌曲的歌曲就叫做《我對自己開了一槍》,抖音中是由摩登兄弟演唱的,這首歌曲的原唱是戴佩妮。《我對自己開了一槍》無疑將成為戴佩妮的經典歌曲之一,因為每當我們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自己某次失戀後自我掙扎和痛苦的過程。
  • 高雄、臺南兩地警察局長遭撤換 羅友志感嘆
    臺灣「警政署」昨天下午表示,高雄市和臺南市警局長應勇於承擔責任,已報「內政部」職務調整。對此,名嘴羅友志列出三個「我知道」,並提醒所有公務人員,「下一個,是你」。    據報導,「警政署」昨天下午發新聞稿指出,近期舞廳發生槍擊和殺人命案,影響民眾治安觀感,高雄市和臺南市二位局長是地方治安首長,應勇於承擔責任,「警政署」已報請「內政部」職務調整,高雄市警察局長李永癸和臺南市警察局長周幼偉2位局長將下臺,牽動近期的高階警官人事調整。
  • 美國又一黑人被警方槍殺 屍檢報告:一槍斃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12月18日電美國近日又有一名非裔男子被警察槍擊致死,在16日發布的屍檢結果顯示,該男子後背中了致命一槍。據美國廣播公司(ABC)17日報導,22歲的約書亞·貝斯特於9日被德克薩斯州拉馬克市警官何塞·桑託斯從背後一槍打死。桑託斯目前正在帶薪休假。代表貝斯特家人的律師本·克魯普表示,目擊者證詞顯示,貝斯特被槍擊時試圖逃離警方,16日晚公布的驗屍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 在人民的名義中,山水莊園被圍住,花斑虎為何在警察眼皮底下逃走
    一部電視劇中,總會有那麼幾個角色是徒有虛名,《人民的名義》也不例外。就拿劇中的花斑虎來說,如果只是一聽花斑虎這一名字,可以說能讓人為之聞風喪膽。然而,花斑虎這一角色在劇中的表現似乎有點讓人大跌眼界,作為一個職業殺手,從他的身上毫無一個職業殺手的氣場和兇狠。
  • 一名逃犯的自白:警察找到我的那一刻,終於解脫了 …… | 縣域警務
    一名逃犯的自白:警察找到我的那一刻,終於解脫了 …… | 縣域警務 2020-11-19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了這一槍,我們兄弟就兩清
    他把槍遞給我:「浩子,你上過警校,打一槍試試。」我接了過來,問他打哪兒。他指著養父的墳說:「就打這狗日的。」我站到二十米開外,啪的抬手一槍,打到墳頭上。「打得準!」他拍拍手,從我手中接過槍,啪啪啪對著墳頭又連開了三槍,周邊樹上的飛鳥騰空而起,帶下了不少落葉,他學著電影裡的樣子吹吹槍口,對著墳墓喃喃地說:「狗日的高貴德,你我的帳,從此兩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