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啟蒙是對於學齡前兒童(0-6歲),用啟發和引導的方式,讓他們逐步地了解音樂和學會欣賞音樂。很多家長急於讓孩子學習樂器演奏,往往忽略了應該具備的音樂啟蒙基礎,這裡不是簡單的樂理知識,除了識譜、視唱、聽音、節奏,還包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提升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在幼兒時期融入一定的音樂啟蒙教育,對穩定幼兒情緒,開發幼兒智力,使其健康和諧的成長意義重大。
音樂形象帶有模糊性,在聆聽、演唱、彈奏時給孩子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會激發孩子近乎本能的創造性思維。科學家研究發現,古典音樂中的高頻段可以有效激發人腦中的阿爾法波,而高創造能力的人會通過阿爾法腦波迸發,獲得創造力靈感。
二、聽力 | 感知力
0-6歲是兒童聽力成長最迅速的階段,首先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薰陶可以使孩子自覺地去感觸音色、音調、音準、韻律等方面。在音樂高低頻的刺激下,孩子對聲音會產生一種微妙的敏感度,這些因素會有效地引導孩子在感知力和聽力方面的成長。
三、氣質 | 豐富情感
孩子的大腦常被音樂洗禮,會體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這種情感可以給予無盡的快樂動力。
如果孩子在音樂的薰陶下,常常感到平靜愉悅,這樣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對外界的感受也會平添一份美好。
四、智力 | 記憶力
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再一把就是音符。」
愛因斯坦的母親波林,很早就對孩子開始進行早期教育了。音樂作為一種精神催化劑,已經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愛因斯坦的科學思維中。對於音樂的熱愛,是開啟愛因斯坦科學大腦的主要原因。
音樂具有啟發式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創新的思維方式。古典音樂的旋律節奏優美,孩子在聽的同時也會無意識地記住音樂的律動、頻次、以及旋律,從而達到了鍛鍊記憶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