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提前引爆,多部主流大片預約今年最強檔期

2020-09-26 西安晚報

上映六小時票房突破6000萬元,電影《奪冠》昨晚開啟了國慶檔的大幕。而作為遲來的原春節檔電影,該片的推廣曲歌名又何嘗不是整個檔期的註腳之一——《陽光總在風雨後》。

又到一年國慶檔,「史上最強」是過去幾年中國電影市場黃金檔期的高頻詞。特殊的2020年,在目前影院上座率最高為75%的疫情防控指導下,國慶假期的總票房能否超越去年尚未可知,但中國電影與中國觀眾間濃釅的情感連結,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檔期注入了無限生機。

昨晚,藝術化的女排故事無疑是《奪冠》勾連幾代人的共情密碼。9月30日,《急先鋒》緊隨其後,當代中國人對抗海外犯罪集團的大片將在動作與詼諧的雙重料理中引人入勝。國慶當天,《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攜手登場,前者牽著我們每個人的故土情思,後者借中華傳統文化為國漫再續傳奇。10月4日,《一點就到家》錯峰亮相,李佳琦的特別出演、打破「偶像與演技二元論」的年輕主演、以及電商在脫貧攻堅路上發揮的效用,都是如今的熱點話題。

為春節「補檔」,為當下寫傳,為中國電影工業續航——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能引發受眾最大共鳴的主流大片已預約了今年的最強檔期。

不一樣的英雄敘事,點燃我們一樣的價值認同

英雄敘事是國產主流大片的重要一支,《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在一年前抒發了中國觀眾崇尚英雄的價值觀念。現在,《奪冠》和《急先鋒》以體育和動作兩種類型片模式,打開了不一樣的英雄敘事。不變的是,片中主人公依舊會點燃我們民族對於英雄的價值認同。

《奪冠》的第一主人公是鞏俐飾演的郎平,影片借她30多年的排球人生,照見幾代中國人心頭具有舉足輕重位置的精神——中國女排精神。故事的線索由三場重要賽事串起:1981年世界盃中國隊對戰東道主日本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美一役,以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隊與東道主巴西隊的對壘。於所有人,這是事先張揚了結局的比賽。但導演陳可辛對鏡頭的調用、對人心在比賽進程中的遞遷把握,都讓「複製」的比賽擁有了不亞於現實的扣人心弦。原央視著名體育評論員宋世雄這樣評價:「明明是每個人都瞭然於胸的歷史時刻,卻能讓你如第一次見證般落下熱淚。」在國產體育電影裡,《奪冠》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昨晚,「奪冠」的話題衝上熱搜榜單,一小時閱讀量即超過4000萬。最熱門的評價裡,許多網友為「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留言「熱血澎湃又淚流滿面」。事實上,30多年前我們的父輩因何而流淚,這樣的精神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依然奏效。

由上海出品、唐季禮導演的《急先鋒》也曾是春節檔一員。成龍出演一名經營國際安保公司的中國商人,除了動作設計依然帶有中國功夫元素,人物設定也具有濃重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片中,他走的是「國際範兒」,骨子裡流淌的則是中華民族傳統英雄故事裡俠肝義膽、一諾千金的基因。大銀幕上,中國團隊輾轉全球各地施展驚險營救的場面若是視聽享受,那麼對於故事價值上的認同將會決定影片的口碑走向。

以「我」講「我們」,平凡人總能帶來最大感動

作為2019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擁有「夢之隊」的主創班底。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任總導演,五個故事的主導人無一不是中國喜劇電影界頗具觀眾緣的創作人。一年前,《我和我的祖國》按時間線串聯起中華民族70年間的共同記憶,現在,這些導演用笑中帶淚的敘事手法,走進祖國東西南北中,喚醒觀眾心底最深的故土情結。

日前發布的兩分鐘預告片高度濃縮了五個關於家鄉的故事。由陳思誠執導,黃渤、王寶強、劉昊然等主演的《天上掉下個UFO》著眼貴州黔南苗寨的鄉村致富經;寧浩、葛優聯袂帶來《北京好人》,借在京打拼者的視角講述我們的奮鬥事;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裡,範偉飾演一名紮根鄉村任教十年的樸素老師;由鄧超、俞白眉執導,鄧超、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回首一段百萬畝毛烏素沙漠「整綠了」的生態傳奇;閆非、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中,沈騰化身馬亮,一邊用自己的勤勞智慧為家鄉振興出力、獻策,一邊等待出走的年輕夥伴早日歸來。

五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小我」,但不妨礙每個「我」講述的都是通達人心的「我們的故事」。預告片結尾,「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兒香兩岸」的悠揚歌聲響起,帶給人們最深感動的,便是平凡中國人內心深植的家鄉情結。這正應了社會學家費孝通的話:「中國社會具備鄉土性。我們民族的歷史在這土地繁衍壯大,自然逃不開土地的束縛。」想要了解當代中國,從土地出發,從家鄉入手,是打開觀眾情感閥門的上佳選擇。

貼近當下,全新題材譜寫「中國合伙人」新篇

被疫情衝擊的2020年,直播電商或是最顯見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便難怪《一點就到家》預告片一出,即賺足了眼球。「帶貨一哥」李佳琦登場,熟悉的開場白——「美眉們,準備好了嗎」,將觀眾引入正在行進中的現實鏡像。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名實力派年輕演員,變身為青春土味的「三傻組合」,在脫貧攻堅的時代主旋律中重講青年故事。

該片由陳可辛監製、張冀編劇、許宏宇執導,七年前,相似的班底曾用《中國合伙人》勾兌了彼時中國青年的創業二三事。電影隨時代進階,《一點就到家》海報中的宣傳語「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讓人忍俊不已也親切不已。魏晉北、彭秀兵、李紹群三名年輕人,從大城市回到雲南古寨,機緣巧合下一起重啟人生。經歷一番波折,與古寨「格格不入」的他們用自己的真誠改變了所有人,抵達了這段既瘋狂又純真旅途的理想彼岸。在主創看來,所謂「土味」,也可以是煙火氣的另一般景象,當電商、快遞這些元素已融入我們的生活,這群熱血青年的赤忱、果敢、拼搏的心,也將在時代旋律中更輕易地對接人心。

為國漫續寫傳奇,更為中國電影工業探路

直到現在,高居中國電影票房第二的影片仍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年前,50.35億元票房不僅為國產動畫衝破了好萊塢同類電影的市場高線,也將觀眾對於國漫以及中國電影工業的期待調高了等量級。因此,由相同出品方、製作方捧出的《姜子牙》,被認為是今年國慶檔最具黑馬之姿的作品。9月21日上午,影片官方微博發布IMAX專屬海報,姜子牙騎著專屬坐騎神獸四不像,右手揮起兵器,在冰與火中馳騁,氣勢逼人,並且配文「一起去影院把這個『年』補上」。

作為「神話三部曲」之二,《姜子牙》講述被貶下凡的姜太公尋回自我的歷程。與「哪吒」類似,新片對姜子牙也進行了角色重構,打破他通常的理想人格,轉而以充滿迷茫與困惑的形象取而代之。這番「去神化」的改編,相信能在當下觀眾的心裡激蕩出漣漪。更值得關注的在製作層面。據悉,全片鏡頭超過1800個,特效鏡頭逾70%,在國產動畫電影裡稱得上大製作。為讓畫面更逼真更細膩,製作團隊歷時四年打磨,逐幀死磕,力求縱深充滿層次,有時一個場景就能夠疊加超過600個圖層。在程騰和李煒兩位導演看來,當體系化的製片流程保證了影片的高效製作,打造出一個令人震撼的中國古代神話宇宙,是水到渠成之事。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奪冠》提前引爆,多部大片預約最強檔期
    來源:文匯報原標題:《奪冠》提前引爆,多部主流大片預約今年最強檔期 為春節「補檔」,為當下寫傳,為中國電影工業續航——從某種角度而言,《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等這些能引發受眾最大共鳴的主流大片已預約了國慶檔這個今年最強檔期文匯報首席記者 王彥實習生 唐穎上映六小時票房突破6000萬元,電影《奪冠》昨晚開啟了國慶檔的大幕
  • 《奪冠》提前引爆,多部主流大片預約今年最強檔期
    上映六小時票房突破6000萬元,電影《奪冠》昨晚開啟了國慶檔的大幕。而作為遲來的原春節檔電影,該片的推廣曲歌名又何嘗不是整個檔期的註腳之一——《陽光總在風雨後》。又到一年國慶檔,「史上最強」是過去幾年中國電影市場黃金檔期的高頻詞。
  • 《奪冠》提前引爆,「最強國慶檔」來了
    上映六小時票房突破6000萬元,電影《奪冠》昨晚開啟了國慶檔的大幕。而作為遲來的原春節檔電影,該片的推廣曲歌名又何嘗不是整個檔期的註腳之一——《陽光總在風雨後》。又到一年國慶檔,「史上最強」是過去幾年中國電影市場黃金檔期的高頻詞。特殊的2020年,在目前影院上座率最高為75%的疫情防控指導下,國慶假期的總票房能否超越去年尚未可知,但中國電影與中國觀眾間濃釅的情感連結,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檔期注入了無限生機。昨晚,藝術化的女排故事無疑是《奪冠》勾連幾代人的共情密碼。
  • 多部好片來襲!今年「最強國慶檔」已提前預定?
    第二天,《奪冠》宣布定檔9月30日,將作為今年第二部原「春節檔」影片闖入「國慶檔」。於是,兩部受疫情影響而撤離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在經過長達七個月沉寂後正式回歸。此消息一出,瞬間點燃觀眾觀影熱情,大家紛紛高呼,要去影院把「年」補上。多部優質新片的扎堆出現,也將「國慶檔」推上焦點位。
  • 《姜子牙》等多部好片來襲!今年「最強國慶檔」已提前預定?
    第二天,《奪冠》宣布定檔9月30日,將作為今年第二部原「春節檔」影片闖入「國慶檔」。於是,兩部受疫情影響而撤離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在經過長達七個月沉寂後正式回歸。 此消息一出,瞬間點燃觀眾觀影熱情,大家紛紛高呼,要去影院把「年」補上。多部優質新片的扎堆出現,也將「國慶檔」推上焦點位。
  • 「最強國慶檔」提前打響!《奪冠》提檔引發震蕩,其他大片醞釀跟進
    隨著9月13日,電影《奪冠》在其官方微博宣布提檔,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首部回歸院線的春節檔大片終於來了。「電影奪冠提檔」也瞬間衝上微博等多平臺熱搜榜單。9月14日,《奪冠》正式開啟了全國預售。今年的國慶檔因為有《姜子牙》《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等四部大片定檔,成為繼春節檔之後,又一個備受關注的電影檔期,也有望成為今年票房最高的一個電影檔期。而其中《姜子牙》《奪冠》和《急先鋒》三部電影,都是曾經定檔在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如今集體進軍國慶檔,也算是「冤家路窄」。
  • 「最強春節檔」之外:電影市場已明確「檔期意識」,「五一」前大片難覓
    有業內聲音稱,當下,中國電影的「檔期」意識已經越來越強,而這也導致國產電影排期成點狀分布:沒有重要檔期的時間裡,電影市場很可能面臨「無大片可看」的狀況。同時,相比其他檔期,「春節檔」因時間較長,觀眾選擇觀看多部電影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來自燈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檔,選擇觀看2部電影的觀眾佔比16%,選擇觀看3部電影的觀眾佔比5%,這個比重,相比2018、2019年甚至有所減少。
  • 《奪冠》定了!今年國慶檔恐成史上最強
    昨日,陳可辛導演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公布了檔期,鎖定 9 月 30 日國慶檔公映。而從目前的狀況看,新拍大片加上積壓的春節檔熱門,今年國慶檔恐成&34;。作為今年春節檔最被影迷期待的電影之一,《奪冠》昨日正式宣布 9 月 30 日國慶檔公映。這是在《姜子牙》之後,第二個定下檔期的春節檔存貨電影。
  • 2020中國電影檔期:「過氣」檔期翻紅,「黃金」檔期爆棚 | 盤點
    截至7月20日全國影院復工,上半年僅1月元旦檔一個重點檔期得以倖存。  疫情攪亂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節奏,但市場並未因疫情而妥協,重啟後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前些年被唱衰含金量下降的傳統電影檔期成為市場復甦主力,「過氣」檔期「爺青回」,「黃金」檔期持續發力,傳統重點檔期攜手成為下半年市場復甦的關鍵引爆點。疫情過後,檔期的含金量似乎又回來了。
  • 多部大片定檔國慶
    2020年春節檔的兩部熱門影片——《姜子牙》《奪冠》先後宣布回歸,雙雙正式定檔在今年的國慶節期間上映。截至目前,今年的國慶檔期,已經集結了《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姜子牙》《奪冠》等多部大片。  隨著影院上座率限制逐漸放寬、觀眾逐漸回歸影院,加上多部大片陸續定檔,今年的國慶檔被廣大影迷和業內人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
  • 國慶檔異常激烈,多部電影更改上映檔期
    同時,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穩定,電影院自從恢復營業後,限制政策也逐漸開放,上座率和排片量也開始有所提升,所以,當初春節檔沒有上映的大片也紛紛選擇國慶長假這個檔期。而且這次國慶長假期間,總共有高達7部電影同時上映,直接刷新了歷年來國慶檔上映電影的紀錄,在過去基本上都是三部大片進行競爭,所以,今年也是異常激烈。
  • 《奪冠》等國產主流大片預約「最多熱切期待」國慶檔
    連日來,電影《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片相繼宣布定檔國慶節前後,每一部影片的官宣都會迎來一波朋友圈的刷屏。新定檔的作品中,《奪冠》和《姜子牙》為原春節檔電影,前者以中國女排橫跨30多年歲月的故事為原型,後者被期待為「國漫新爆款」。《我和我的家鄉》和《一點就到家》是完成於疫情期間的新作。
  • 《奪冠》《姜子牙》定檔國慶 ,熱門檔期+頭部內容能否實現票房復甦?
    文 | 影視前哨 噸噸子8月17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官宣定檔9月30日。就在前一天,《姜子牙》也官宣定檔10月1日的消息。今年春節檔備受關注的片單中已經有兩部官宣定檔國慶。再加上《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等作品的入局,國慶檔再一次成為大片扎堆上線的熱門檔期。過去半年裡,疫情的影響讓電影市場沉寂了半年多的時間。
  • 中國電影正在走進「泛檔期」時代
    從9月25日《奪冠》公映,到《一點就到家》10月4日的公映日,國慶檔新片的公映起點被延長到了10天,而考慮到今年國慶檔後續影片的缺席,國慶檔影片也可以擁有極為寬鬆的後續檔期環境,預計可以長線放映到10月22日甚至更久,「泛國慶檔」的概念也逐漸成形。
  • 中國電影進入「泛檔期」時代
    從9月25日《奪冠》公映,到《一點就到家》10月4日的公映日,國慶檔新片的公映起點被延長到了10天,而考慮到今年國慶檔後續影片的缺席,國慶檔影片也可以擁有極為寬鬆的後續檔期環境,預計可以長線放映到10月22日甚至更久,「泛國慶檔」的概念也逐漸成形。 事實上,近兩年不少傳統大檔期都在進行著一定程度上的「求變」。
  • 《奪冠》《姜子牙》等國產大片預約國慶檔
    來源:文匯報《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陸續發布定檔消息《奪冠》等國產主流大片預約「最多熱切期待」國慶檔首席記者 王彥這是中國電影市場化後最特殊的一個國慶檔,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目前的影院上座率仍控制在50%以內。但這也可能是中國電影與中國觀眾價值認同、情感連結最為濃鬱的一次。
  • 首日預售破2千萬,奪冠拉開國慶檔開戰序幕,提前上映未達預期
    今年被疫情影響的電影市場,錯過了春節檔,錯過了五一檔,暑期檔被《八佰》摸到了尾巴,國慶檔應該算是今年第一個像模像樣的檔期了。然而提前上映,雖然能夠拉出一個空檔期,避免國慶期間的慘烈競爭,提前單獨收割一輪票房。但影片的提前上映和曝光,如果口碑和質量並沒有保證在水準之上的話,相信一周的時間,已經足以讓觀眾棄之如敝履了。
  • 《奪冠》《姜子牙》加入戰團,多部春節撤檔大片有望跟進
    同日,陳可辛執導的「春節檔」大片《奪冠》也宣布定檔9月30日國慶檔,而接下來這幾周,值得關注的「春節檔」大片也有可能陸續宣布定檔,電影院真正的復甦或許就將在國慶檔到來。囧媽》已網絡上映,《奪冠》和《姜子牙》定檔國慶檔。目前還有《唐人街探案3》《急先鋒》《緊急救援》《熊出沒·狂野大陸》等四部影片未公布明確的上映檔期,不過都也有很大機率加入國慶檔的競爭。從7月17日成都和平電影院賣出復工後的第一張電影票,到8月17日,剛好28天。
  • 今年國慶檔有望火力全開,五部大片誰能最後奪冠?
    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喜劇《我和我的家鄉》、喚醒全民女排記憶的體育片《奪冠》、萬眾期待的動畫電影《姜子牙》、成龍動作電影《急先鋒》、主打年輕人回鄉創業的《一點就到家》……2020年國慶檔不到一周就將提前拉開帷幕。作為疫情後的首個大檔期,無論觀眾還是業內都充滿期待。業內預測,由於這五部重磅大片均頗具看點,今年國慶檔有望火力全開,掀起全民觀影熱潮,彌補此前缺失的春節檔。
  • 今年的國慶是否能再次撐起「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名號?
    今年的國慶是否能再次撐起「史上最強國慶檔」的名號? 另一方面,也只有春節檔和國慶檔這兩個擁有7天以上法定節假日的檔期,能夠擁有少則3-4部,多則7-8部大片的進駐,多部影片扎堆公映的盛況,也更能對外營造出一種「神仙打架」的繁榮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