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大家好,這裡是國際漢語教學網,歡迎回來。生活中無論是影視媒體還是報紙期刊,常常會看到一些最身份尊貴人的稱呼,比如陛下,殿下,閣下這三個,尤其是在影視劇中很少常見,其實這些表示尊敬的稱呼是從我國古代繼承過來的,因此年親人相對了解的也就微乎其微。那麼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番。
自古以來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賓客禮儀稱呼方面一直是十分重視的,尤其是君臣之間的禮節,這也和當時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相關,權重位高者尤為講究。
古代對於地位顯要、尊貴的天子、國君、親王、諸侯、太子、皇太后、皇后等不但絕對不允許直呼其名,不允許直接以「爾、汝」相稱,而且也不允許直接對話。地位低下者當面指稱皇帝、皇后等也不允許,必須通過這些尊貴者的手下人、侍者轉達。「陛下」指帝王宮殿臺階下面的近臣;「殿下」指親王、諸侯、太子、皇后、皇太后等的宮殿下面的侍者。「皇帝陛下」「皇后殿下」這種「因卑以達尊」的對話方式成了必不可少的表示尊敬的規矩、程式一直流傳下來。一些本身地位也很顯要、尊貴的皇親國戚、王公大臣雖則允許直接同君王等對話,但也仍使用「陛下」「殿下」等稱呼以表不敢冒昧直陳之意。這樣,「陛下」「殿下」實際上成了對皇帝、皇后等的敬稱了。
「閣下」的稱呼廣泛使用於同輩間或下對上的場合,對所尊敬的人都可使用,意為不敢直陳而通過對方庭閣之下的侍從傳話以表尊敬。當然,這主要是一種禮貌的表示,不一定真的找一位侍從請他轉達。實際上,往往在口頭上或書面上已在向對方陳述,而謙敬地加上「閣下」的稱謂以表不敢冒昧直陳之意。這樣,「閣下」也成了尊敬對方的一種敬稱。
同「閣下」類似的敬稱還有「執事」「左右」「侍者」「侍史」等,這些稱謂的含義也都指侍從於尊者左右供使令的具體辦事人員,用來作為敬稱也表示謙恭不敢冒昧直陳之意。
-END-
—— 國際漢語教學網 ——
回複數字1-5可獲得精彩內容:
1.水原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赴海外中文教師招聘簡章
3.國際漢語教學能力考試須知
4.國際漢語教師高級研修班
5.劉珣教授: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