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殿下、閣下、足下,一文分清怎麼稱呼?

2021-03-04 四九學堂

看過古裝戲的看官們應該知道:古代大臣們稱呼皇帝,經常會用到陛下這個詞。

而古人老百姓們,平時也會用到足下之類的詞稱呼對方。

那麼,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都是什麼意思呢?

陛下

其實,陛下最開始不是用來稱呼皇帝的,而是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這個臺階,就叫做「陛」,所以叫做陛下。

後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意思就是:「我很尊重您,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和您直接說話,所以請求您的陛下侍者幫我傳話」。

殿下

說完了陛下,其他幾個,相對就比較好理解了。

陛下的陛,專指皇帝龍椅前的那個臺階,王公等貴族是不能稱作陛的。而他們的標誌性物件,是宮殿。

所以,為了尊重對方,就稱之為殿下。意思和陛下相同:「我很尊重您,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和您直接說話,所以請求您的殿下侍者幫我傳話」。

閣下

宮殿,是皇族居住的地方。一般的人,官再高,府邸也不允許稱作宮或者殿。一般的高級官員,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做「閣」。

就像上面兩個的意思,為了尊重對方,所以稱之為閣下。

足下

另外一個經常被用來稱呼對方的,叫做足下。在陛下這個詞出現以前,下級官員稱呼自己的主公,一般都用足下這個詞。後來,足下慢慢演化,平輩之間也互相這樣稱呼了。

這個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我在你的腳下。當然,這就不是腳下的侍者了,意思是:「我很尊重您,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和您直接說話,所以只好對著您的腳下來說話。」

在下

看了這麼多,這個就好理解了,這就是古人的謙稱,把自己放在下面的意思。

相關焦點

  • 噹噹當敲黑板: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都是什麼意思?
    看過古裝戲的看官們應該知道:古代大臣們稱呼皇帝,經常會用到陛下這個詞。而古人老百姓們,平時也會用到足下之類的詞稱呼對方。那麼,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都是什麼意思呢?陛下其實,陛下最開始不是用來稱呼皇帝的,而是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
  • 陛下、殿下、閣下是同一個意思嗎?
    國學知識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
  • 陛下、殿下、閣下有何區別?
    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臺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龍椅,就是那個寶座有一個臺,臺上面有臺階,那個臺階叫陛;見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見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樓閣之下;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
  • 古代陛下、殿下、閣下這些稱謂,大有講究,值得一看
    古代陛下、殿下、閣下這些稱謂,大有講究,值得一看文/詩綠鳳在古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稱謂,顯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有意思有內涵的稱謂。你知道陛下、殿下、閣下、足下是什麼意思?有何區別麼?陛下:是古代的人們對帝王的敬稱。殿下:和陛下的稱謂是一樣的,也是對帝王的敬稱。
  • 國學(42)——陛下、殿下、閣下和足下
    尊稱,又叫做「敬稱」,是向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很多時候,對於同樣的人,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尊稱,例如對皇帝稱「陛下」、「天子」、「聖主」等,(當帝王與臣子談話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階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稱「陛下」,意思是通過在你臺階下的臣屬向你傳達卑者話,表示卑者向尊者進言。「殿下、閣下、足下」等詞同理)對妻子的父親稱「嶽父」、「泰山」等。
  • 「陛下」最早並非稱呼皇帝,古人稱呼中的各種「下」,來歷滿有趣
    一、關於稱呼皇帝為「陛下」咱們現在看各種古裝影視作品的時候,經常會聽見「陛下」這個詞,大家都知道這是稱呼皇帝的專用詞彙,不過這個稱呼,可是挺有來頭的。其實「陛下」這個詞,最早不是用來稱呼人的 ,《說文》中的解釋為:「升高階也。」
  • 「陛下」的「陛」是什麼意思?知名評論家這樣趣味解讀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者轉達,以示皇權的崇高。「陛下」這一稱呼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除了「陛下」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用法:殿下是中國古代對皇后、皇太子、諸王的敬稱,也指現代社會用於對君主制國家王儲、親王、公主等的敬稱。
  • 閣下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無論是影視媒體還是報紙期刊,常常會看到一些最身份尊貴人的稱呼,比如陛下,殿下,閣下這三個,尤其是在影視劇中很少常見,其實這些表示尊敬的稱呼是從我國古代繼承過來的,因此年親人相對了解的也就微乎其微。那麼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番。
  • 中國古代稱呼皇帝太子,為什麼是,陛下和殿下而不是陛上,殿上?
    中國古人講話很客氣,對於國君或皇帝不好意思直接稱呼,那就找個替代品吧。由此可見,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
  • 人們都是以「上」為尊,「皇上」為什麼成了「陛下」了?
    古代人們都是以「上」為尊,「皇上」、「聖上」是對皇帝的一種尊稱,而「陛下」是怎麼回事呢?《呂氏春秋·制》:「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熒惑不徙,臣請死。」《荊軻刺秦王》:「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此進至陛下。」《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天子自稱『朕』,臣下奏事稱『陛下』。」《說文解字》:「升高階也。從阜,坒聲。本意是指臺階,特指皇宮的臺階。」可見,原來「陛下」一詞的本意不是指皇上本人。
  • 古代人最愛用的「足下」一詞竟然和吃人肉有關,其原因卻讓人淚目
    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足下,屬稱對方的敬辭。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足下,屬稱對方的敬辭。樂毅《報燕惠王書》:「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
  • 你了解古人書信中「足下」是什麼意思嗎?
    古代書信及當今港澳臺、海外華人的書信中,常常用到「足下」一詞,它究竟是什麼含義呢?與腳有什麼關係?足下,在小編簡單的理解,從其本義看,就是「腳底下」的意思。如老子所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足下跟絲履,頭上玳理光」,(意思是說劉蘭芝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著嵌有玳理等名貴寶石的頭飾),說的都是「腳底下」。足下的本義何時發生演變?據南朝劉宋時期劉敬叔編著的《異苑)記載,此詞與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密切相關。當時晉國內亂,晉獻公之子重耳被迫逃亡在外,他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甚至到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地步。
  • 「殿下」不是王爺公主的專稱,南北朝時還用此稱呼皇上
    「殿」,即「宮殿」,「殿下」本為宮殿的陛階之下,直觀之意為「殿階之下」,後來用於對皇族成員的尊稱,次於代表君主的陛下。《漢書》中有曰:「陛者,升堂之陛。王者必有執兵陳於階陛之側,群臣與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曰卑以達尊之意也。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可見,「殿下」之意近於「陛下」。
  • 穿書女主文,我怎麼可能是魔王陛下,魔王女主vs神!
    穿書女主文,我怎麼可能是魔王陛下,魔王女主vs神!本文又名《九死難升》《廢命修仙》《閣下何不乘風起》。《天才魔導少女》這本書中,女主角十四歲入米勒學院,隨後女主光環大開,一路收穫各種神級道具和捲軸,不過十八歲就無人能敵,最終她一劍刺穿魔王的喉嚨,成為全世界的救世主,還獲得了太子殿下的愛慕。穿越後,琉音趴在陌生的床上,對著自己的小肉手發呆。
  • 看《權遊》需知:「陛下」為何是Your Grace,而非Your Majesty?
    如果大家有看《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劇中「陛下」的稱呼有所印象。劇中對各位國王君主的尊稱,都是Your Grace。
  • 走進文言文那些事——教你用對敬稱(下)
    皇帝一家人,將軍一家人,平頭老百姓一家人,每一種身份都對應著一種敬稱。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文言文那些事兒,教你如何用對敬稱。我們先說一說皇帝的一家人:陛下、天子、殿下、東宮、中宮我知道你肯定會說,我那麼多電視劇白看了嗎?我不知道這些嗎?小編,你這樣瞎忽悠我,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你這麼可愛,筆者怎麼捨得忽悠你,自然是要講你不知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