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是王爺公主的專稱,南北朝時還用此稱呼皇上

2020-12-23 魚兒讀書會擺尾

無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小說中,「殿下」都頻繁地出現,令人以為「殿下」是貫穿整個古代,都是作為王爺的尊稱。其實,在不同的朝代,「殿下」所稱謂的對象是有區別的。

「殿」,即「宮殿」,「殿下」本為宮殿的陛階之下,直觀之意為「殿階之下」,後來用於對皇族成員的尊稱,次於代表君主的陛下。《漢書》中有曰:「陛者,升堂之陛。王者必有執兵陳於階陛之側,群臣與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曰卑以達尊之意也。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可見,「殿下」之意近於「陛下」。

可以這樣理解,陛即臺階,特指宮殿的臺階,陛下,即臺階之下。通常,古代皇帝坐在宮殿之上,臺階以下的兩邊都有武士手執兵器護衛,那麼,武士即所謂「陛下之人」。大臣享奏事情或同皇帝對話,不敢直呼皇帝之名,而是由「陛下之人」負責傳達,後來陛下就成為對皇帝的尊稱。同理,殿,即最高的房屋,殿下,即宮殿之下,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演變為對皇子、諸侯、親王、皇后、皇太后等的尊稱。

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公式姓諱·殿下》中言:「漢以來,皇太子、諸王稱殿下,漢之前未聞。」

唐人段城式在《酉陽雜姐》卷一總結道:「秦漢以來,於天子言陛下,於皇太子言殿下,將軍言靡下,使節言節下、毅下,二千石長史言閣下,父母言膝下,同類相言足下。」

清代出版的《稱謂錄·天子》標註:「唐代以後,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稱殿下。」但明朝的史料也依然可以看到宗室親王被稱為殿下的記錄,例如靖難之變中建文帝的使者薛嘉見朱棣說「朝廷言殿下旦釋甲,暮即旋師」。

太平天國時對諸王及王子也用此尊稱。《太平天國戰記·李秀成自述》:「我自在天王殿下與主面辨一切國事之後,天王深為疑忌」,《太平禮制》:「第三子,臣下呼稱王三殿下千歲」。

三國魏時期最早將「皇太后」稱為「殿下」,《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辛卯,群公奏太后曰:『殿下聖德光隆,寧濟六合』。」唐以後對皇太后、皇后亦稱「殿下」。《舊五代史》卷四十一記載「丁丑,帝臨軒,命使冊淑妃曹氏為皇后。禮院上言,百官上疏於皇后曰『皇后殿下』,及六宮及率土婦人慶賀抵呼『殿下』,不言『皇后』。中書覆奏,若抵呼『殿下』,恐與皇太子無所分別,凡上中宮表章呼『皇后殿下』,若不形文字,尋常抵呼『皇后」』。《開元禮》卷三《序例下·雜制》:「……百官上疏於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稱『殿下』,自稱皆曰『臣』。百官及東宮官對皇太子皆曰『殿下』,百官自稱名,宮官自稱『臣」』。宋葉夢得所著《石林燕語》卷二:「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蓋自唐始也。」

眾所周知,「陛下」是皇帝專屬的稱謂詞,然而有時也有「殿下」這一用法,主要集中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稱謂錄·天子》記載「魏晉六朝稱殿下」。如《三國志·魏書》記載「殿下(魏文帝曹巫)即位初年,貞祥眾瑞,日月而至,有命自天,昭然著見」。再如「太祖問額,額對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願殿下深重察之!」《晉書》卷二三記載「邁是好山水人,本無道術,斯事豈所能判!但殿下(孝武帝)德厚慶深……」《宋書》卷六三載「此滷簿甚盛,必是殿下(宋武帝)出行」。在唐代文獻中,也可見到,《舊唐書》卷一記載「伏願殿下(唐肅宗)順其樂推,以安社櫻,王者之大孝也」,可見,稱皇帝為「殿下」雖然並不普遍,但是確實是其所指稱謂對象中不容忽視的一環。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稱呼皇帝太子,為什麼是,陛下和殿下而不是陛上,殿上?
    因此,「陛下」起初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轉告皇上。話又說回來,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臣子也不是絕對不能直接與皇上說話,但是禮節不能省略,所以,與皇上說話前叫一聲「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久而久之,就通過這個建築物來稱呼君主和皇帝。丹陛石「陛下」這個稱呼的盛行,應該始於秦朝。《史記·秦始皇本紀》「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 趣談唐朝語言:皇宮內外、官員之間互相如何稱呼?
    和現在區別還真不小今天,筆者再來簡單介紹一下皇宮內外及官員之間,互相稱呼的語言。第一、對皇帝、皇后的稱呼唐朝時,一般官員對皇帝的當面稱呼,較流行的是「聖上」、「主上」、「大家」(此為皇帝身邊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傳統的「陛下」也可以用。
  • 各個朝代稱呼皇上都是「陛下」?私下並不是
    然而,劇中的一個稱呼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因在劇中稱=稱呼宋仁宗為「官家」。無獨有偶!去年熱播的歷史大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對皇帝的稱呼也不同以往,李必、何監、林九郎等一票主演,全都稱呼皇帝為「聖人」,喵了個咪的,不都是皇帝嗎?為何每個朝代稱呼還不一樣?其他朝代稱呼皇帝都喊啥?
  • 甄嬛傳:甄嬛生下朧月公主後,有誰注意皇上對她的稱呼?太現實了
    其實皇上不僅是一個大豬蹄子,他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甄嬛生下朧月公主後,皇上對她的稱呼呢?許多網友看後都是直呼:這個大豬蹄子也太現實了吧,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現實的人。甄嬛知道自己是純元的替身後非常傷心,但礙於肚中的孩子她只有堅強起來。
  • 寵文:攝政王府唯一小公主,剛出生被皇上搶走,女兒奴王爺哭暈了
    有人喜歡高糖的甜寵文,但是有的人就喜歡看虐文,會覺得虐文更能讓感情深入發揮,本期整理了寵文:攝政王府唯一小公主,剛出生被皇上搶走,女兒奴王爺哭暈了,精彩不斷,趕快閱讀!《醫毒雙絕:王爺請深寵》作者:江染內容簡介:一場付出,一場陰謀,當尖刀刺入,她含恨而終,重活一世,她冷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宅鬥?宮鬥?朝堂鬥?
  • 寵文:王府誕下百年唯一粉團,百萬暗士繞府三圈,就怕皇上來搶娃
    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了這篇文章,我帶領書荒的寶寶們不迷路,點擊頭像還可以閱覽其他的文章,也有很多推薦的小說,還可以在下方區域評論提出你們的意見或分享你們喜歡的書單,我看到會及時參考並回復給大家的。今天給大家推薦寵文:王府誕下百年唯一粉團,百萬暗士繞府三圈,就怕皇上來搶娃!趕快閱讀吧!
  • 清宮劇中,皇子公主對皇上的稱呼,原來不是「皇阿瑪」?
    就這麼一個稱呼就完完全全能體現女兒向父親撒嬌的樣子。少了皇家的威嚴,多了父女間的親近。以至於小編一直都對「皇阿瑪」這個稱呼格外有好感,可小編萬萬沒想到,「皇阿瑪」這個稱呼居然是個誤傳。瓊瑤阿姨的劇,小編向來不曾抱有它會遵循歷史的期望。可是不僅是瓊瑤阿姨的劇,其他很多清宮劇中,格格阿哥們對皇帝的稱呼都是「皇阿瑪」難道他們都錯了嗎?
  • 宋代為什麼流行用「官家」來稱呼皇帝,而其他朝代卻不流行?
    而如若一直在追這部劇的,肯定對這麼一個畫面不陌生,就是在劇中,無論是宦官,還是百官,亦是百姓,稱呼仁宗皇帝,皆不是以「天子」或「皇上」來稱呼,而是一個讓人陌生的稱謂,這就是「官家」。  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臣子稱呼皇帝不應該是「皇上」、「天子」、亦或是「聖上」嗎?怎麼會稱「官家」呢?這難道是因編劇不懂歷史鬧出的一個烏龍?答案當然不是。在宋代,「官家」確是被用來稱呼宋帝的。
  • 故事:我假稱懷了王爺的孩子,一向不喜歡我的皇上說「封為夫人」
    沈箏與他對上一眼,眼底溫柔,帶出一絲甜蜜,「姐姐押我出去時,殿下往我身上放了把匕首,我想那時候殿下應是讓我留著防身用。」唐煜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沈箏接著說,「只是沒想到,它成了最後助攻的武器。」衛子申問道,「你不怕嗎?」
  • 寵文:攝政王府的小公主,剛出生就被皇上抱走,女兒奴王爺哭成球
    今天為大家分享寵文:攝政王府的小公主,剛出生就被皇上抱走,女兒奴王爺哭成球!趕快閱讀吧!她捂著嘴咯咯地笑了,一面還說到:「王妃給的自然都是好東西。」《公主,別來無恙》作者:悱惻內容簡介:穿越成謎,這是一個學渣穿越成公主的故事。伴隨著公主的奢侈生活開始,危險也在步步逼近,一邊是美男幽深不可度測的眼眸,一邊是可愛單純的正太小皇帝。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流湧動,有人試探有人刺殺,明槍易擋,暗箭難防,她將如何一次次逃脫困圍?
  • 皇上和皇后聊天時,誰注意他對淳兒的稱呼?甄嬛聽了都要吃醋
    相信大多數網友都知道皇上對甄嬛的稱呼是非常親密的嬛嬛,他對安陵容的稱呼也是比較親近的容兒,那麼小夥伴們知道皇上對淳常在是如何稱呼的嗎?皇上對淳常在的稱呼如果讓甄嬛知道,甄嬛也會吃醋吧。淳常在的年紀在後宮中是最小的一個,她剛進宮時才十四歲,皇上也不好對一個年紀如此小的女孩子下手,所以便將她養至17歲。等淳常在17歲一到,皇上就馬不停蹄的寵幸她,從這裡也能看得出皇上真的是一個好色之徒。
  • 甄嬛傳:皇上和皇后聊天時,誰注意他對淳兒的稱呼?甄嬛聽了都要吃醋
    相信大多數網友都知道皇上對甄嬛的稱呼是非常親密的嬛嬛,他對安陵容的稱呼也是比較親近的容兒,那麼小夥伴們知道皇上對淳常在是如何稱呼的嗎?皇上對淳常在的稱呼如果讓甄嬛知道,甄嬛也會吃醋吧。淳常在的年紀在後宮中是最小的一個,她剛進宮時才十四歲,皇上也不好對一個年紀如此小的女孩子下手,所以便將她養至17歲。等淳常在17歲一到,皇上就馬不停蹄的寵幸她,從這裡也能看得出皇上真的是一個好色之徒。
  • 穿越古言小說:一朝重生被王爺纏「我以江山為聘禮,娶你做王妃」
    穿越古言小說:一朝重生被王爺纏「我以江山為聘禮,娶你做王妃!」大家好!非常高興又和大家相遇了。這裡的小說內容精彩,類型豐富,情節生動,總有一本適合你。準備好了嗎?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穿越古言小說:一朝重生被王爺纏「我以江山為聘禮,娶你做王妃!」
  • 《狼殿下》三大女主結局,寶娜公主最幸運,而她卻愛而不得!
    劇中這三大女主結局不同,其中馬摘星和渤王的感情歸宿讓原著粉心碎不已,可愛的寶娜公主最幸運,攜手疾衝浪跡天涯,而皇上養女瑤姬卻始終愛而不得!一、馬摘星李沁飾演的馬摘星是一個內心善良溫柔的姑娘,她出身高貴,無憂無慮,還誤打誤撞跟疾衝結了婚。少年時的馬摘星,她不諳世事,用一顆善心救下狼仔,彼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 除了清平樂裡面的稱呼,歷史上宋代皇室還有哪些奇葩的稱謂
    初看《清平樂》,聽到「官家」這個稱呼眼前一亮,在很多影視劇裡向來對皇帝都是熟悉的「皇上」「陛下」,突然冒出「官家」這個不太熟悉的詞語,讓人特別想查查宋代到底還有哪些不一樣稱謂。記載中,除了「官家」之外,有時也會稱「大家」或「官裡」。
  • 高能王妃配自戀王爺,《惹不起的殿下大人》也太好笑了
    看過《惹上冷殿下》的觀眾一定對這部甜甜的馬卡龍劇念念不忘,所以當作為《惹上冷殿下》姊妹篇的《惹不起的殿下大人》未開播時,就引得老觀眾們的關注,而且還憑藉著預告片吸引了一票粉絲。播出後也受到了很多好評。在劇中,有一次,兩個人坐在山上一處,塗思熠問林真兒(林錚錚遊戲人物)問題「談戀愛」的問題時,林真兒的手機突然響起來,林真兒見勢說你想不想聽天籟之音,然後兩個人就戴起了耳機聽了起來,不一會兒音樂放完了,他又問「談戀愛」還有什麼事,林真兒就讓他閉上眼睛,直接吻了上去,而男主說,成何體統,這種行為不僅不衛生還猝不及防,還有觸電的感覺,然後又反親了林真兒,正是搞笑的時候,反手就給觀眾撒了狗糧,單身狗們才是真正的猝不及防啊
  • 「公主殿下,請饒恕臣又不辭而別」
    「公主殿下,請饒恕臣又不辭而別」 關注 新華社 2020-12-06 11:27:57 [摘要]生命定格在33歲 這是餘永流 請纓到泗渡鎮觀壩村駐村不久後 寫給他剛剛滿月的女兒的 在這封家書中 餘永流稱呼自己在襁褓中的女兒    2020年12月1日  貴州省遵義市  匯川區駐村幹部餘永流  身體突發不適  送醫後救治無效去世
  • 《如懿傳》:原著中金玉妍最愛的人不是皇上,而是送她進宮的王爺
    她是北國送給皇上的禮物,被北國寄予厚望,為母族奉獻一生。雖然她表面心直口快,不善心計,其實內心城府極深,野心勃勃,狠決老辣。為了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不惜殘害各個妃嬪。玫貴人有孕後,金玉妍十分嫉妒,於是就借純妃的口告訴玫貴人,多吃魚蝦,生下的孩子才聰明。其實養魚蝦的水,她早就做了手腳,在水裡放了硃砂。這樣也導致玫貴人生下的孩子是個畸形兒。
  • 說一說皇上那些有意思的稱呼,漲知識
    在唐朝有這種稱呼麼?皇帝二字應運而生,成了後世兩千多年最高統治者的特殊稱呼,衍生出一套複雜的皇帝文化(如穿什麼服飾)。實際上,之前對於稱號而言,夏商周已一朝又一朝革新過。嬴政更改稱號,也不無驚奇。夏稱「後」,商稱「帝」,周稱「王」,天之嫡子。當然,後來稱王的滿地走,含金量大大降低,諸侯為免除尷尬,一起將王升級成「天王」。秦始皇再次革新,徹底定下,稱「皇帝」。
  • 陛下、殿下、閣下、足下,一文分清怎麼稱呼?
    陛下其實,陛下最開始不是用來稱呼皇帝的,而是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這個臺階,就叫做「陛」,所以叫做陛下。後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意思就是:「我很尊重您,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和您直接說話,所以請求您的陛下侍者幫我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