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歡迎加入我們,定期推送關於臺灣吃喝玩樂,本土文化,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想要了解臺灣!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這一站,1914華山文創園。
1914年, 日治時代,這裡是日本"芳釀社"酒廠,因為用獨特的技術生產清酒,成為當時臺灣最大的酒廠。國民政府接管後,這裡還是一座酒廠:"臺灣菸酒專賣局"。慢慢地,這片地區漸漸成為經濟中心,地價高昂,兼之工廠廢水易汙染環境,酒廠遷出,華山作為酒廠的產業故事劃下句點。之後原址還一度變成樟腦廠和磚廠,可都維持不久。於是政府與人們開始思考這片閒置的土地的新用途,最開始的提案是建新的立法院,可是因選址不當,這個計劃不了了之。後面有開發商租用其空地,把它變成了停車場,空間沒有充分利用之餘,收益還特別低。直到1999年,文化局代管之後,華山開始了他的文創故事:提供文藝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的創作場所。2000年後,政府,企業,民眾一起使這片閒置的土地重新活過來。
說活過來是因為現在的園區保留了原來的工廠,用閒置的工廠進行舊空間改造,使之活化再利用。當年的建築,略帶斑駁與滄桑,但都是時光的印記。
除了舊工廠得以保留,文創園管理財團還與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合作,新建了戶外的表演舞臺,規劃了新的城市公共綠地。文創園不僅是一個大型藝文空間更成為民眾觀光休憩的據點。
酒因時間的釀造愈發香醇,經歷百年變遷,而今成為文創園的華山,繼續用創意釀造故事。華山在經營商業產值與價值,更是在經營每個人的故事。
園內大大小小的工作室給每一位夢想家實現天馬行空的創意提供了場所。雕刻,打磨,繪畫,編織,吟詠,歌唱,起舞,他們在這裡創作。
之所以不說藝術家,是因為文創園給每一位只要有夢想並為之付出的人都提供機會與平臺,除了打造自己的創意,使其成形,還給他們的創意展現的場所,工作坊往往於是成品展示的平臺,也進而把文創的作產品導入市場。文創不僅有自己的產品,也有了自己的產值。
Emma A party 裡的兔子,貓咪,和鬥牛犬都是創作者的寵物,每一幅畫裡的作者都賦予小動物情感。例如兔子鬥雞眼,是因為它終於可以和主人出門了。鬥牛犬鬥雞眼是想吃到在鼻子上的骨頭。在FB、微信上po日常,會被人隨意評論,那麼就畫一幅畫,把生活中的小情緒都記錄下來。
木質的鴨子也有著自己故事。美國有獵鴨的活動,木質的仿真鴨子放在水上,真鴨以為其是同伴,戒心開始降低,也因而被捕獲。而且DUCK與LUCK發音相似,很多美國人的家庭都喜歡在家中擺設鴨子的裝飾。精美的純手鴨遠銷
感官的體驗除了視覺還有味覺,美食和愛一樣不能辜負。Cafe ,餐廳,酒吧,從食擺盤,從室內的座椅的擺設,牆面的顏色都體現經營者對美食空間儀式感的塑造,美食已經不僅僅是美食,但咀嚼起來更有味道。除此之外,餐飲場所點點細節都展現著經營者的生活哲學,例如就餐區不放書,因為經營者覺得等待的想像會讓食物更加美味。
除了好店說故事,365天幾乎從不停歇的舞蹈,劇場,演唱,會展,論壇,演講也在說故事。當然還有影視,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婚紗照,導演攝影師都愛在這裡取景,屏幕中杜撰的故事,人生真實的故事都在這裡發生。
走出廠區,文創園的背後是一大片城市鋼筋水泥中少見的綠地。民眾在草地上閱讀,休息,或者和寵物、小孩玩耍。仰望這片不可多的藍天,剛剛與文化創意碰撞而起的思緒可以再飛遠點,再遠一點。
我們總說我們回不去,總說我們的青春無處安放,城市飛速發展,我們失去了很老建築,也失去了很多停下思考與分享的時間,我們的故事感故事力慢慢消退。而大概華山就是那個可以讓我們懷想過去,呈現當下,展望未來的那個地方吧。因為在這裡我們可以好好地說自己的故事。
每一個創意都得到重視,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得到尊重。而這些都是華山經營的故事。
華山真的有酒,而你有故事嗎?
▲ 以上文章和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哦,投稿請至QQ240956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