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樂隊最好先從他們的經典歌曲開始,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下披頭四樂隊10首經典單曲。
《Hey Jude》1968《Hey Jude》是保羅為一個五歲的孩子寫下的一首歌。這個男孩叫朱利安,是約翰·列儂與前妻辛西婭的兒子。保羅·麥卡特尼通過這首歌鼓勵朱利安勇敢面對現實。
1968年夏天,約翰·列儂開始和小野洋子同居了,他與前妻辛西婭的的婚姻也到了崩潰的邊緣。保羅一直非常喜愛約翰·列儂的兒子朱利安,他擔心大人之間的婚姻變故會對一個小孩子帶來心理上的陰影。他曾說:「我總是為父母離異的孩子感到難過。大人們也許沒什麼,但是孩子……」
保羅在車裡為朱利安寫下了這首Hey Jude (Hey,Julian),可當時的朱利安並不知道。直到二十年後,朱利安才明白這首歌是寫給自己的。他一直很喜愛爸爸的這個朋友,像一個親切的叔叔。
約翰·列儂也非常喜愛這一首歌。自從第一次聽到,他就覺得,「噢,這首歌是寫給我的!」保羅說「Hey,John!去吧,離開我們和洋子在一起吧。」他似乎又在說:「Hey,John!不要離開!」
《Yesterday》1965《Yesterday》是披頭四發行的一首巴洛克流行風格歌曲,由保羅·麥卡特尼作詞、作曲、演唱,喬治·馬丁製作,收錄於披頭四於1965年8月6日發行的錄音室專輯《Help!》。同時也是全球被播放,被翻唱次數最多的一首歌。
更是《Yesterday》是搖滾樂史上的指標性單曲!歌中的弦樂四重奏,改變了搖滾樂的內涵。該曲旋律的靈感來自於保羅·麥卡特尼的夢。
歌詞也同樣動人。好像人類無意識的呻吟:「所有破碎的夢,帶走一切,都帶走吧,但他們無法帶走昨天。」但表達出來那種情感,一絲絲絕望,完全擊中人類情感。
這首歌是披頭四第一次使用四軌錄音設備錄製完成的,也是披頭四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其實這首歌還是蠻有趣的,當時的披頭四經紀人愛潑斯坦想讓Beatles能夠打開美國市場,而英美國兩國的音樂審美是有區別的。
正好保羅和Jane Asher相戀,保羅便和列儂以此為靈感創作了這首歌曲。聽起來活潑簡單,讓人心情愉快。
《Love Me Do》1963這首歌的歌詞,真的是再簡單不過了,全篇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就是「Love」了,整首歌詞都在說「Love Me Do」這件事。這首歌節奏輕快,讓人聽著輕鬆愉悅。但是這首歌的榜單表現卻非常地飄忽,一會兒跌出前30,一會兒又衝到前12。歌詞是描寫一個渴望愛情的少年,充滿溫暖和希望的寓意。
這首歌曲是John Lennon為悼念自己死去的好友Stuart Sutcliffe而作,描寫了很多過去的記憶,唱著對故人的懷念。旋律裡儘是思念,讓聽者也不自覺的去回憶起過往時光。
儘管歌曲有一些悲傷的基調,但在最後有一個轉折——過去的未必是最好的,不要絕望的舔舐著回憶,更應該珍惜現在的人,營造了一個更加積極的基調。
《Norwegian Wood》1965英國披頭四樂隊著名歌曲《Norwegian Wood-This Bird Has Flown(挪威的森林-這隻鳥兒飛走了》通常簡譯為《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由該樂隊靈魂人物約翰.列儂為主創作,發表於1965年。
作為搖滾歌曲,《挪威的森林》罕見地採用了古老的印度樂器錫塔琴(樂隊吉他手喬治.哈裡森彈奏)。
《Let it Be》1970《Let It Be》由英國搖滾樂隊The Beatles所演唱,在1970年3月以單曲形式發行,並作為同名專輯《Let It Be》的主打歌。由Paul McCartney創作和演唱,是他宣布離開樂隊的最後一首單曲。
昔日創下了榜史紀錄,也是Beatles解散時成員們的心態寫照。有時候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至於結果就Let It Be...
《Across the Universe》1969一聽就是列儂的曲風。這首相對前面的要小眾一點,其實披頭四很少有這種比較迷幻的歌曲,這首歌聽著確實有一點迷幻,加上列儂的嗓音,聯想到列儂這個人,讓人不自主地會覺得這是一首充滿詩意和想像力的歌曲。
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列儂前妻Cynthia一天晚上在睡前對列儂抱怨「going on and on about something」,列儂開始反反覆覆地回味這句話,他想到一個比喻:「Words are flowing out like endless rain into a paper cup」,列儂興致盎然,突然想寫一首宇宙之歌,然後馬上寫下了這首歌詞,然後上床睡覺,甚至都忘了這件事情。
之後這首歌引起了樂隊其他成員的興趣,然後他們又在這首歌中加入了一句印度梵文「Jai guru deva om」,以增添一種宗教唱詩班的神秘之感,Jai guru deva om有許多意思,字面上的意思是驅趕黑暗,也可以理解為「上帝的勝利」。多年後列儂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這首歌是在沒有曲子的情況下寫出的,它更像是一首詩歌,你甚至可以朗誦出來。這首歌,真的是代表了列儂的人文才情和哲思音樂氣質。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1968推一首喬治·哈裡森的歌曲。這首歌是出自喬治的,說起這首歌的靈感,確實還有點牛逼呢。當時哈裡森在閱讀《易經》(我想這樣的書現在中國的年輕人都不見得會閱讀),哈裡森非常好奇東方的萬物相生相剋的哲學思想,這和西方哲學強調的「巧合」是截然相反的。
哈裡森翻開這本書,看到了「Gently Weeps」兩個字,便開始了創作,沒想到這首歌卻成為了哈裡森最好的作品。節奏輕快明朗,走的是哈裡森繁複曲風路線。值得一提的是,這首的吉他Solo是由艾力克·克裡普頓(Eric Clapton)演奏的,非常值得一聽。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1970保羅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在蘇格蘭農場,他坐在鋼琴前試圖平靜自己,緩緩道來寫下了這首歌,這首歌更像是麥卡特尼的自我寬慰,對自己,對披頭四。1994年保羅回味這首歌的時候,他說這是一首非常悲傷的歌。
以上是我推薦的披頭四的一些知名單曲,每個人心中的Top 10單曲都是不一樣的。大家也許發現了,我推薦的保羅的歌曲比較多,這是因為列儂單飛後確實也有很多好的單曲,但是那已經不是披頭四而是約翰·列儂了,下次再為大家推薦列儂的私人歌單吧。
版權聲明:
文中文字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