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樂隊真的被披頭四擋住光芒了嗎?

2021-02-17 滑鐵盧黃昏

從左到右分別是:Dave Davies、Ray Davies、Mick Avory和Pete Quaife

既然我的網名滑鐵盧黃昏來源於奇想樂隊(The Kinks)的Waterloo Sunset,那麼我就選擇奇想為本公眾號開篇介紹的樂隊吧。


這就是我這篇文章的標題來源了:奇想樂隊真的被披頭四擋住光芒了嗎?在奇想樂隊的的百度百科有這麼一段話,也是許多中國聽眾對奇想的第一印象。(這段話出處我暫時查不到,百度百科的奇想百科的引用連結是出自李宏傑先生2002年出版的《搖滾聖經》,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在書上找到這句話。)The Kinks是英國流行搖滾的奠基人之一,活躍於6、70年代,曲風兼顧迷幻/流行/搖滾。他們和Beatles、The Who還有Rolling Stone樂隊並稱英國搖滾樂壇「Big Four」,一起掀起了所謂British Invasion,風靡世界樂壇。和許多流行搖滾樂隊一樣,The Kinks最大的悲哀就是和Beatles處於同一時代而且曲風相似,所以就算對搖滾再不了解的人也知道披頭四或甲殼蟲,卻不太有人知道還有The Kinks這號人物。不過他們的音樂確實是很優秀的,大概是英國的Big Four裡最有必要為大家再認識的樂隊。首先,英文世界裡面並沒有英倫入侵時的Big Four這一說法,在英倫入侵的時候在美國最火的四支英國樂隊也不是這四支,而應該是披頭四(The Beatles)、滾石(The Rolling Stones)、赫爾曼的隱士們(Herman's Hermits)和戴夫·克拉克五人組(The Dave Clark Five)。奇想與誰人樂隊(The Who)的美國銷量成績比不上後兩者。其次「奇想的悲哀是與披頭四同時代並且曲風相似」也是錯誤的。在1967年的Something Else By The Kinks之前也就是奇想剛打入市場並且躥紅的時候,與披頭四的曲風其實不大相似。而英倫入侵初期與披頭四曲風最相似的其實是冬青樹樂隊(The Hollies)。披頭四從Please Please Me開始是以唱為主,樂器為輔,站在Rock And Roll的根基上唱著巴迪霍利(Buddy Holly)和埃弗裡兄弟(The Everly Brothers)式的情歌。而奇想的定位是與滾石樂隊與動物樂隊(The Animals)一樣的,更偏重節奏布魯斯(Rhythm And Blues),奇想甚至有著比這兩支樂隊更重更髒的吉他音色,例如成名作You Really Got Me,並且這種吉他特色在第三張專輯The Kink Kontroversy發展到了頂峰。拿兩支樂隊的成名作一比就知道了,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更多是清脆的吉他聲和突出John Lennon爽朗的歌聲,而You Really Got Me是又重又髒的失真吉他,全曲不斷重複riff並且中間還有一段吉他solo。前者歌詞是「我想牽著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而後者是「你讓我整夜難以入眠(You got me so I can't sleep at night)」。最後還提到了「卻不太有人知道還有The Kinks這號人物」,這句話的反駁在下文會慢慢向讀者細細道來。

在1964年2月7日披頭四登上美國這片英國音樂界夢寐以求的新大陸後,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正式打響。緊接著滾石樂隊、動物樂隊等英國樂隊也開始加入這一片浪潮中。而本文主角奇想也是其中的主力軍。1964年初,來自英國倫敦的Ray Davies和Dave Davies兄弟倆、Pete Quaife和Mick Avory在面試數家唱片公司未果後,最終與Pye唱片公司籤約,很快他們將席捲大不列顛。

The Kinks,1964

奇想先是發行了翻唱Little Richard的名曲Long Tall Sally(披頭四也翻唱了這首歌),這首歌在UK單曲排行榜上位列第42名。隨後發行了Ray Davies創作的You Still Want Me。1964年8月4日,奇想發行了他們最有名的歌曲之一You Really Got Me,這首歌在9月爬上了英國排行榜第一,在美國單曲排行榜也有著第七的不俗成績。而這時候Dave Davies只有17歲,Ray Davies、Pete Quaife和Mick Avory都是20歲,樂隊平均年齡是19.25歲,比披頭四更加年輕。而創造出You Really Got Me獨一無二的吉他音色正是樂隊裡年齡最小年僅17歲的Dave Davies用剃鬚刀刮吉他音箱製造出來的,就這樣他製作出了失真(heavy distortion)吉他音色,這歌還有著車庫搖滾(garage rock)的風格。

圖為You Really Got Me登頂UK Chart首周的前十名,時間是1964年9月10日至9月16日。有趣的是在同一時間(9月13日至9月19日)的UK專輯榜,披頭四的A Hard Day's Night排行第一。

隨後奇想發行了和You Really Got Me十分相似的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這首歌到達了UK排行榜第二,在美國排行第七。

1964年10月2日,奇想在英國發行了第一張錄音室專輯Kinks,位列英國專輯排行榜第三名。

奇想第一張專輯封面

奇想參觀德國杜塞道夫的唱片店,手裡拿著的正是他們的第一張專輯

1965年至1966年,披頭四在英國火爆的這段時間,奇想有Tired of Waiting for You和Sunny Afternoon這兩首英國冠軍單曲,還有另外五首進入榜單前十的歌曲。這五首是Set Me FreeSee My FriendsTill the End of the DayDedicated Follower of FashionDead End Street。而所謂的「Big Four」中的誰人樂隊在這段時間甚至沒有冠軍單曲。

遭美國禁演四年

1965年,奇想在美國演出之後,美國音樂界聯合會(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Musicians)禁止奇想在美國演出,時效四年。這導致奇想在最巔峰的時候與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音樂市場失之交臂。聯合會至今沒說明為什麼將奇想禁止演出。許多人認為由於奇想演出時的危險行為,其中包括Dave Davies和鼓手Mick Avory的一次演出事故。Dave向Mick吐了口痰,隨後撞到了Mick的麥克風架,緊接著Mick將鼓槌扔向Dave,演出被迫中止。而Ray Davies在自傳《X射線》(X-Ray)將這個禁令歸咎於「我們被禁止的原因是糟糕的代理人,糟糕的管理,糟糕的運氣和糟糕的行為。」同時在這期間,奇想發行了Something Else By The Kinks,Waterloo Sunset就出自這張專輯,曾位列UK排行榜第二。1968年發行了The Kinks Are the Village Green Preservation Society,這張專輯在剛推出的時候是奇想銷量最差的專輯,但是這張專輯卻在後來越來越受到聽眾和評論家的認可,同時也在2018年推出了50周年紀念版本。1969年,奇想發行了Arthur (Or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這是我最喜歡的奇想專輯之一,VictoriaAustraliaShangri-LaArthur非常好聽。

回歸美國市場以及入選搖滾名人堂

1970年,奇想發行了專輯Lola Versus Powerman and the Moneygoround, Part One,專輯裡的歌曲Lola到達了US榜單第九。從此奇想的主要市場從英國轉向美國,除了Percy這張原聲帶以外,奇想後來直到解散的每一張都有進入Billboard專輯排行榜前兩百。1979年的Low Budget和1983年的State of Confusion分別到達了第十一和第十二的位置。

1990年,奇想入選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這證明了後披頭四時代的奇想依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同一年入選的還有誰人樂隊。披頭四,滾石,奇想和誰人成為了最早進入搖滾名人堂的四支英國樂隊,所以我猜測前文提到的「Big Four」可能來源於此。

奇想入選搖滾名人堂

說回標題:奇想樂隊真的被披頭四擋住光芒了嗎?

1988年,披頭四入選搖滾名人堂,而引薦他們的正是滾石主唱Mick Jagger,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然後他們(指披頭四)在美國市場的成功,為後來所有英國人打開了很多扇門。我非常感謝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

披頭四打開了英國音樂家在美國市場的第一扇門,他們是開拓者,而不是佔路者,他們為其他英國音樂家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從此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英倫入侵,促進了英美音樂的文化交流。披頭四沒有擋住奇想的光芒,反而使奇想等英倫入侵樂隊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奇想這束光也比許多人想的要更亮一些,2020年的現在,他們的收聽量也是不低的,對比下另外四支均入選搖滾名人堂的英倫入侵樂隊的Spotify播放量:

  數據截止2020年1月31日

從這五支樂隊的數據可以看出奇想的播放量是不低的,You Really Got Me的播放量甚至排到這五支樂隊裡的第三,其他歌曲也不低。

順便推薦下The Zombies的Odessey and Oracle,和The Beach Boys的Pet Sounds一樣是巴洛克流行(baroque pop)的扛鼎之作。還有The Hollies的Evolution,這張是真的樂海遺珠,我認為是1967年最好的專輯之一。

最後再來聆聽一下Waterloo Sunset吧。

As long as I gaze on Waterloo Sunset, I am in paradise.

滑鐵盧黃昏拍攝

點擊「閱讀原文」,是我在網易雲音樂做的奇想24張錄音室專輯索引歌單。

參考連結: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Kink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Kinks_discograph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ou_Really_Got_Me

The Official UK Charts:

https://www.officialcharts.com/charts/singles-chart/19640910/7501/

https://www.officialcharts.com/charts/albums-chart/19640913/7502/

The Kinks:

https://ontheaside.com/uncategorized/a-brief-history-of-guitar-distortion/

https://www.kindakinks.net/misc/articles/pressures.html

https://ultimateclassicrock.com/kinks-in-america/

Mick Jagger引薦披頭四原文:

https://americanrhetoric.com/speeches/mickjaggerbeatlesinduction.htm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樂隊你真的了解嗎?
    披頭四樂隊披頭四在搖滾樂史上的傳奇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搖滾樂最受歡迎的上個世紀60年代恰好就是披頭四的時代。中間二位為保羅和列儂在樂隊中,保羅和列儂算是靈魂人物,也是知名度和影響力最高的兩位。在1997年,55歲的保羅就被英女皇封為爵士。
  • 失落的英倫入侵四大樂隊:奇想樂隊傑作《亞瑟》50周年紀念
    在中文世界裡一直有一個所謂的「英倫入侵四大樂隊」的說法,其中披頭四、滾石、誰人這三個鼎鼎大名的樂隊可謂人盡皆知,但第四支樂隊奇想(The Kinks)卻並不那麼為人熟知。2019年是奇想的經典專輯《亞瑟(Arthur)》發行滿50周年的年份,我們今天就來通過這張傳奇的專輯,來一窺奇想的魔力吧。
  • Please please me: 披頭四樂隊誕生記
    對流行音樂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明白「披頭四是流行音樂史上最為偉大的藝術家」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個樂隊無論是在商業、藝術造詣乃至影響力上的都是整個流行樂界天花板的存在。很難想像,倘若沒有披頭四興起的英倫入侵,在50年代末期美國一眾搖滾大神紛紛隕落之後,搖滾樂將會何去何從。Buddy Holly    時間回到50年代中期,此時的披頭四樂隊成員們都還只是十來歲的小年輕們,樂隊核心成員約翰·列儂便受到了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貓王的音樂的觸動,迷上了搖滾樂。
  • 披頭四樂隊
    1958年,作為保羅·麥卡特尼的好友,15歲的喬治·哈裡森加入樂隊。披頭四樂隊基本成型。而在進入80年代以後,前披頭四樂隊成員的作品銷量雖然依舊非常受到歡迎,但是銷量卻呈現出了逐年下降的趨勢,歌迷們已經漸漸的習慣了披頭四已經不復存在的事實,披頭四樂隊和披頭四的前隊員們正在慢慢的成為了記憶中的偶像和傳說中的人物。
  • Beatles披頭四樂隊編年史(完結)
    在錄製這張專輯的時候,樂隊成員關係開始進一步惡化。樂隊錄製歌曲時不像原來一樣全員參加,而是只有一兩個人參加。列儂說:「每首歌都是個人歌曲;這上面沒有任何披頭四音樂。而是約翰和樂隊,保羅和樂隊,喬治和樂隊。」
  • 【音樂河】披頭四樂隊(上)
    如果要講出英國流行音樂的重要人物/樂隊的前十,或者列舉出世界流行音樂具有革命性、代表性的人物/樂隊前十,披頭四(The Beatles)
  • 音樂課歌單【披頭四樂隊】
    】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也譯作「披頭四」或「披頭四」)可以說是搖滾樂史上最成功和最重要的一支樂隊,其音樂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並開拓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曲風。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成員,搖滾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詩人,社會活動家,反戰者。
  •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樂隊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四樂隊 2018-10-22 17:26:15 來源: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約翰·列儂是誰?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早年生活
  • 搖滾必修課--偉大的披頭四樂隊
    在這裡有一個繞不過的樂隊,那就是披頭四樂隊。「甲殼蟲樂隊和「披頭四樂隊」是兩樂隊。同年6月,他們把名稱改為「 the Silver Beatles 」(銀色披頭四),並在8月中旬改為「 the Beatles 」(披頭四),就這樣一個偉大的樂隊正式誕生了。也太不容易了!
  • 【約嗎】明日披頭四—紀念披頭四樂隊成立55周年主題特展
    John Lennon,相信無人不知。而而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樂團之一,他們也影響不少音樂人,例如The Rolling Stones、Radiohead等,都將披頭四的音樂視為啟蒙,即便過了半個世紀,披頭四的地位仍無可取代。
  • 記憶中的披頭四樂隊
    記憶中第一次對音樂產生美好的幻想是來自於披頭四。當時我僅僅知道披頭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在初中的某天晚上,我點開紅專,聽到了黃色潛水艇。於是,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把自己洋溢的心情傾注於音樂的意境中,隨著作者一起煩惱、一起歌唱、一起沉湎於音樂的興奮中。
  • 「英倫入侵」經典樂隊重組 | The Kinks奇想樂隊前世今生
    據報導,奇想樂隊將重組,甚至發布新專輯,樂隊核心人物 Ray Davies 已確認該傳言,聲稱:「還會一起在小酒館演出」在「入侵美國」失敗後(曾被美國禁止入境),奇想樂隊一度陷入低潮,樂隊的成員也更迭。但這都沒有影響樂隊繼續錄製優秀的歌曲。
  • 德國漢堡慶祝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這是他們首次以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稱甲殼蟲樂隊)的身份進行公開演出。這些年輕音樂家們在漢薩城漢堡度過的兩年時光為他們日後成功徵服全球粉絲奠定了基礎。 △1960年披頭四樂隊在Indra音樂俱樂部 正如約翰·列儂所說:「我雖然出生在利物浦,卻是在漢堡長大。」
  • 關於披頭四樂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1988年,喬治哈裡森以披頭四樂隊成員的身份入選搖滾名人堂,2004年又以個人名義再次入選搖滾名人堂。喬治哈裡森在《滾石》雜誌評選的百大吉他手中位列第11位。「 If we'd know we were going to be the Beatles, we'd have tried harder.」——George.
  • 柳拜樂隊:俄羅斯國寶級樂隊,是俄國的「披頭四」和「中島美雪」
    經常有人把柳拜樂隊比作俄羅斯的「披頭四」,從樂隊地位和對其國內流行音樂的影響看,確實有可比性;但如果從柳拜樂隊創作的歌曲內容看,並不是。柳拜和披頭四相同的地方在於,兩支樂隊的成員的出身都不是太高披頭四早期的演唱愉快而熱烈,樂隊解散時最後一場天台演唱會,更是體現了把「音樂做到普通人生活中去」的特點;柳拜樂隊則在演唱會間隙,任由歌迷上去送花、合影甚至點歌,完全「打成一片」。
  • 柳拜樂隊:俄羅斯的「披頭四」?俄羅斯的「中島美雪」
    經常有人把柳拜樂隊比作俄羅斯的「披頭四」,從樂隊地位和對其國內流行音樂的影響看,確實有可比性;但如果從柳拜樂隊創作的歌曲內容看,並不是。柳拜和披頭四相同的地方在於,兩支樂隊的成員的出身都不是太高披頭四早期的演唱愉快而熱烈,樂隊解散時最後一場天台演唱會,更是體現了把「音樂做到普通人生活中去」的特點;柳拜樂隊則在演唱會間隙,任由歌迷上去送花、合影甚至點歌,完全「打成一片」。
  • 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逝世,享年81歲
    英國傳奇樂隊披頭四的攝影師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Astrid Kirchherr)去世,享年81歲。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是德國人,她早期給披頭四樂隊拍攝的照片幫助這支樂隊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樂團符號。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與約翰·列儂1960年,阿斯特裡德·基希赫爾在德國漢堡給披頭四樂隊拍攝了第一張照片,並因其拍攝風格幫助樂隊形成獨特的視覺風格而備受讚譽。
  • ...保羅·麥卡特尼|約翰·列儂|馬哈士|abbey road|披頭四樂隊
    披頭四的四位成員,從樂隊的靈魂約翰·列儂(John Lennon),到樂隊的中堅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林格·斯塔爾(Ringo Star),他們的外表看起來都溫文爾雅,稚氣未脫,但內心裡卻蘊藏著西方早期「嬉皮士」運動中反主流的理想主義,以及改變世界的強烈念頭
  • 許巍英國行第九日:披頭四樂隊的利物浦
    原標題:許巍英國行第九日:披頭四樂隊的利物浦 與音樂家聊天  新浪娛樂訊 許巍英國行進入第九天,停留在利物浦與英國音樂家們交流。  「今天依舊停留在利物浦,馬修街。在這個英倫城市,不用刻意去找尋,便可以發現世界上偉大的樂隊披頭四的點點滴滴。英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就是倫敦、大本鐘,但是對於音樂朋友們來說,利物浦在他們心中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城市。如今,披頭四樂隊對於大家而言,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樂隊,而是英國的文化之一,這讓利物浦變得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今天,唱歌聊天和英國音樂家們愉快交流,開心!英國的音樂之旅,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