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世界裡一直有一個所謂的「英倫入侵四大樂隊」的說法,其中披頭四、滾石、誰人這三個鼎鼎大名的樂隊可謂人盡皆知,但第四支樂隊奇想(The Kinks)卻並不那麼為人熟知。
2019年是奇想的經典專輯《亞瑟(Arthur)》發行滿50周年的年份,我們今天就來通過這張傳奇的專輯,來一窺奇想的魔力吧。
VictoriaThe Kinks - Arthur (Or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奇想(The Kinks)
澳大利亞差點毀了奇想樂隊靈魂人物的家族。
在二戰結束以後,英國政府開始鼓勵英國公民移民澳大利亞,十英鎊的補貼讓許多人趨之若鶩,其中就包括了雷·戴維斯和戴夫·戴維斯(Ray and Dave Davies)的妹妹羅茜,她們一家人,包括妹夫亞瑟·安寧和外甥特裡以一種異想天開的方式決定在1964年舉家遷徙到地球的另一邊
雷·戴維斯和戴夫·戴維斯(Ray and Dave Davies)
戴維斯兄弟感覺到智息,戴夫·戴維斯告訴《布告牌》:「這可不是去度個假,過幾個星期就回來了。」
這個決定給戴維斯的家族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之後的一些年裡,戴維斯兩兄弟一直從這個家庭變故中吸取著戲劇元素,他們先是寫了故事,而後是劇本,最後是專輯,所有的所有都只是想回答一個問題:他們的妹妹和妹夫一家到底是要去澳大利亞幹嘛?
Dave Davies
最後的結果就是奇想樂隊1969年的傑作《亞瑟》(或者叫做《大英帝國的衰落與瓦解》),其中雷挖掘了家族破裂的原因,他們幽默而動人的歌曲觸及了英國人的身份認同感,比如《維多利亞(Victoria)》;階級鬥爭,比方《洗腦(Brainwashed)》和《香格裡拉(Shangri-La)》;以及戰爭的後果,比方《某些母親的兒子(Some Mother’s Son)》。
BrainwashedThe Kinks - Arthur (Or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2019年10月25日,奇想重新發行了《亞瑟》的四碟豪華版,其中包括重錄的原版專輯,未發行過的小樣及BBC錄音,還有戴夫的一張遺失的單飛專輯。
《亞瑟》的四碟豪華版
其實當時,奇想樂隊自身也遇到了旅行方面的問題。
1965年,樂隊前往美國巡演,但這次準備不周的巡演最後中止於一場舞臺鬥毆,戴夫·戴維斯和鼓手米克·阿沃裡用親身經歷驗證了什麼叫「贏了進監獄,輸了進醫院」,而奇想樂隊則被美國音樂人聯合會禁演四年。這也是為什麼所謂的「英倫入侵四大樂隊」最後奇想未能大紅大紫的原因之一。
於是,奇想把全部精力用在了製作越來越複雜的錄音室專輯上,幾乎沒有演出過。
阿沃裡說:「不能巡演讓我感到很沮喪,我想去演出,他們能給多少我們就願意演多少。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你真的很希望去演奏你的樂器。」
被禁錮在英國老家,奇想在1968年發行了專輯《奇想是格林村保護協會(The Kinks Are the Village Green Preservation Society)》,那是一張精緻的專輯,它在思考著英國正在衰落的鄉村。
雷後來在《亞瑟》的紀念盒裝版小冊子中說:「《格林村》所展示的是田園牧歌的夢幻場景,而《亞瑟》則正好相反」,「我想……帶著我的觀眾們走過一段從幻想到現實主義的旅程」。
《格林村》在商業上一敗塗地,但它吸引了電視製作人喬·杜登·史密斯的注意,後者跟雷取得了聯繫,希望雷可以來創作一部小熒幕上的流行歌劇。於是雷第一次把亞瑟的概念寫進了電視劇本裡,主角亞瑟·摩根的經歷就來源自他的妹夫亞瑟·安寧在陌生的澳大利亞掙扎求生的經歷。
The Kinks Are the Village Green Preservation Society
正如雷所說,他從安寧的故事中進行了「虛構創作」,安寧講述過一個故事,他說他的父親曾經在伊莉莎白女王加冕典禮上鋪設地毯。於是,在雷的故事裡,亞瑟·摩根是一個底層的地毯鋪設工。
他在小冊子中寫道:「那個男人從戰爭中回來,很多退伍士兵都沒能找到工作,」「因此,亞瑟不得不接受底層的工作」
雷把亞瑟的故事設置在了一戰期間,靈感來自於安寧父母的經歷,以及安寧在現實中的戰鬥英雄飛行員兄弟斯圖爾特遭受戰爭折磨的故事。
雷寫道:「亞瑟希望能成為斯圖爾特那樣的人,但是他眼睛不好,所以只能做地勤工作。」
悲劇的是,斯圖爾特在執勤回來的路上犧牲了,而虛構出來的亞瑟的另外一個兄弟艾迪則死於索姆河戰役——那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場戰役。
索姆河戰役,馬克沁機槍和毒氣的使用以及落後的軍事思想導致了雙方一共傷亡134萬人
在與編劇朱利安·米切爾共事的過程中,雷對於把他的家庭故事改編成爆米花娛樂產品的想法產生了動搖,他感到有些不自在,因為那些都是他家人的私事,所以最後,他退縮了。
儘管準備充分,但最終《亞瑟》的電視劇版還是中止了,「談判破裂了,最後事情沒有發生」,阿沃裡說,「於是雷把他轉換成了奇想的專輯,《亞瑟》以專輯的形式繼續進行。」
亞瑟的傳記沒能成為電視節目,最終的結果是有趣的,又讓人肝腸寸斷的奇想的歌曲。
雷一開始把亞瑟·摩根描述為一個底層的地毯鋪設工,後來他被《洗腦》,被階級制度踢到萬劫不復,成了為一塊火腿和一顆雞蛋而乞討的可憐人。「為你的位置心滿意足吧!」雷在副歌中大喊,「跪下來!」
而《某位母親的兒子》則講述了一個一戰的故事,一個年輕的男人死在了戰場上,「他的頭被某個士兵的槍轟爆了」,而痛失愛子的父母把他的照片用花框裱好,掛在牆上。
Some Mother's SonThe Kinks - Arthur (Or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我甚至不敢談論它,」戴夫說,「那可能是當時最強大的反戰歌曲。」
為了平衡《亞瑟》專輯中的黑暗氛圍,雷也收錄了不少輕快的歌曲,當然這些歌曲同樣深刻。《Drivin》的意思是得意洋洋的拱火「俄羅斯人、中國人和西班牙人互相交戰」;《澳大利亞》則是對該國特權階級的諷刺宣傳:「沒有階級特權,沒有毒品成癮!」
《香格裡拉》是整個秀的結尾,一首使人沉思的民謠,一開始並不激昂,但最後很快變得野性。戴夫談到這首歌說:「我們是工人階級,我對成為中產階級的想法感到不舒服。」
在副歌部分,《香格裡拉》爆炸的節拍和痛苦的和聲使得自滿聽起來比死亡更可怕。
《年輕而天真的日子(Young and Innocent Days)》讓人回憶起戴維斯兄弟的童年時代,戴夫在談到這首歌時說:「由於我和雷的關係時好時壞,這首歌聽起來尤為痛苦。」「這些年來,有很多次他覺得我瘋了,而我卻覺得是他瘋了。」
Young And Innocent DaysThe Kinks - Arthur (Or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2019年時,戴夫依然會在演出這首歌的時候大聲向雷表達自己的情緒。
雷·戴維斯和戴夫·戴維斯
最終,《亞瑟》在商業上的表現依然一般,但樂評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雖然在布告牌上最終只排到105位,但《滾石雜誌》盛讚這張專輯是「1969年英國最佳專輯」,並大膽地評論說「皮特·湯申德(The Who主唱)依然有需要徵服的世界,披頭四也依然需要迎頭趕上」——要知道那一年兩支樂隊分別發行了《Tommy》和《Abbey Road》。
雷也終於接受並且愛上了他妹夫的決定,他在小冊子中寫道:「做這張專輯像是一種康復的經歷……最後,我了解了亞瑟的感受,但很遺憾,我沒法像他那樣處理自己的挫折感。當時我們無能為力,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亞瑟就好像一位導師或者生活教練,他激勵著我們的孩子們努力爭取更好的東西。」
《亞瑟(Arthur)》
不過,可憐的亞瑟·安寧得知他自己的故事被寫進概念專輯裡會怎麼想呢?在專輯《亞瑟》發行的兩年後,奇想樂隊前往澳大利亞巡演,雷和戴夫前去拜訪了他們妹夫的一家人,他們依然住在澳大利亞。
「我知道你做了一張關於我的專輯,」安寧告訴雷,自1964年搬到澳大利亞以後,他變得更加有戒心了,「但那是我做過的最好的選擇,哥們。」
「他就那麼說的,」雷在小冊子裡回憶道,「但是,卻有一絲的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