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風格搖滾樂隊演繹《young for you》曾感動著一批年輕人

2021-01-11 包包娛樂情報

《young for you》是北京的英倫風格搖滾樂隊GALA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為國語版本,發行英文專輯

《young for you》是北京的英倫風格搖滾樂隊GALA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為國語版本,發行英文專輯《Young For You》。《Young For You》,無論是聰明頑劣的旋律,還是毛手毛腳的鼓點,相信它都屬於值得期待和鼓勵的前者。開玩笑地想:甚至認為他們在擁有了技術全面的鼓手以後,也該時不時地嘗試一下現在這種毛手毛腳的風格不失技術含金量的毛手毛腳。GALA,亞洲男子樂隊,現任成員蘇朵、石亮、蘇依拉、於政 。發行英文專輯《Young for you》。底舉辦的中國搖滾迷笛獎把「年度單曲」頒給GALA樂隊。第12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GALA樂隊憑藉專輯《追夢赤子心》獲得5項提名,並最終斬獲「年度最佳搖滾樂隊」 「年度最佳搖滾專輯」 「年度最佳搖滾單曲」三項大獎,同年獲得華語金曲獎盛典「年度最佳新樂隊」的獎項。月籤約索尼,並發布全新單曲《新生》。

GALA樂隊由4個80年代出生對音樂充滿熱情的小夥子組成,單純、張揚、快樂是這支年輕樂隊的精神內核。他們的音樂創作裡加入了許多的情緒和手法,也在不斷嘗試著音樂的各種可能性。GALA是一支特立獨行的80後樂隊,雖然近十年的時間裡,他們只發過兩張專輯,可像《Young For You》這樣的作品,曾感染過也還在感動著一批年輕人。其實他們所述的故事裡也充斥著迷茫,失意,甚至落魄、悲情,甚至這才是他們大多故事的主題,但GALA卻總又以某種不以為意或冷幽默的方式將它們正面呈現,所以聽歌的人愛極他們正能量的慰藉,也就覺得這種攙著點桀驁不馴態度的嬉笑自嘲之曲就是他們的形態。

自出道以來受到喜愛,影響並感染著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他們時而狂傲內斂,時而悽美羞澀,不可一世也極端脆弱,仿佛所有的情感都交匯於此幻化成一首首絕美的歌謠,讓人狂舞,讓人歡笑,讓人哭泣,讓人思考。他們用音樂和真愛徵服了千百萬失落靈魂的同時,也被賦予了許多世俗化的標籤:亞洲地區最有激情的組合,中國大陸搖滾天團,新生代裡唱功前三名等等.GALA的音樂從來都是簡單直接的表達他們內心想要抒發的內容,也許在某一個時刻,這個音樂並不能被大眾所接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音樂變成了一股前進的動力。被契合的人們會突然從中感受到天啟。其實,那只是一份來自音樂的力量。用音樂傳遞愛,這是GALA樂隊的終極使命.歡迎網友點評

相關焦點

  • 《young for you》洋溢著青春的旋律和不羈的情懷
    《young for you》是北京的英倫風格搖滾樂隊GALA演唱的一首歌曲,剛開始聽這首歌,感覺輕鬆、歡快。聽到那句young for you,在僅僅是旋律的階段就有點被觸動的感覺,然後竟跟著旋律打拍子,結合那口音似乎回到了青春年少,不覺熱淚盈眶。
  • 中國內地搖滾樂隊GALA歌曲《追夢赤子心》《Young For You 》簡譜
    GALA,中國內地搖滾樂隊,成立於2004年1月2日,由蘇朵、石亮、蘇依拉、於政組成 。2004年3月發行英文專輯《Young for you》。2011年底舉辦的中國搖滾迷笛獎把「年度單曲」頒給GALA樂隊 。2012年第12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GALA樂隊憑藉專輯《追夢赤子心》獲得5項提名,並最終斬獲「年度最佳搖滾樂隊」 「年度最佳搖滾專輯」 「年度最佳搖滾單曲」三項大獎 ,同年獲得華語金曲獎盛典「年度最佳新樂隊」的獎項。2017年1月籤約索尼,並發布全新單曲《新生》。
  • 英倫搖滾不需要一頂漁夫帽來拯救
    二戰之後,英國青年與美國年輕人一樣,開始奉行更為自由的生活方式來刺激疲軟的神經。但和美國人相比,英國人卻又顯得天然內斂,在這種既保留著孤傲又兼具內斂的民族性裡誕生出來的樂隊——諸如早期的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開始,逐漸演化出區別於美國搖滾樂大膽外放的獨特的英倫風格並風靡全球。
  • (偽)英倫搖滾入門指南
    英倫搖滾(Birtpop)的劃分其實沒有一個準確的界限,它一般是用來標記活躍在90年代的一批樂隊,如果硬要挑出幾隻代表性的樂隊那就應該是Oasis、Blur、Suede、Plup。它的劃分應該重於活躍的時間而不是音樂風格,因為你會發現,當你去聽Britpop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風格都不盡相同,但最後他們都會在旋律上殊途同歸。
  • 英倫搖滾--英格蘭最後的餘暉
    萌芽       在80年代有那麼幾支樂隊,他們沒有與電子合成器為伍(不表示不用),吉他在他們演奏才是絕對的推動,而他們因此也被視為另類搖滾,不符合主流趨向。       其中著名的是80年代前期的the Smiths樂隊,他們用自己的作品贏得了當時一小部分樂迷和主流媒體的喜愛,這讓後面想要繼續沿這條路走下去的樂隊充滿信心,也直接影響了一批英倫樂隊。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儘管我們都不提倡所謂的「鄙視鏈」,但總有幾支英國樂隊,毫無疑問地站在「頂端」。英國音樂, 深深地影響著世界。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熱播,許多國內樂隊進入了主流視野。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在這裡再說一句題外話:其實按照時間順序來講我們本來應該先介紹獨立搖滾/另類搖滾的,畢竟跟英倫搖滾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不過這個風格實在是個大筐,爭議也很多,所以我們打算先從發展線路更明確的風格開始講,然後再回頭去說說獨立,說不定能清楚一點。)
  • 假偶天成中scrubb樂隊成員都有誰 Ball和Muey英倫搖滾風格介紹
    近日,因為泰劇《假偶天成》,泰國這一支樂隊火了,他們就是scrubb樂隊。據了解到,scrubb樂隊成員分別是Ball和Muey,最近很喜歡聽他們歌的網友也紛紛好奇,scrubb樂隊成員的個人資料。據了解到,scrubb樂隊屬於英倫搖滾風格哦!
  • 除了腿細,英倫搖滾還有什麼特點?
    時下的年輕人,極度喜歡聽民謠,尤其偏愛那些愁苦抱怨類的曲子。在頹喪和佛系日濃的氛圍下,就連英倫搖滾都出現了復甦的跡象,一些樂隊類的綜藝節目裡,常能看到中國樂隊彈著吉他深情演唱英倫搖滾範兒的歌,臺下觀眾一片沸騰之聲。這再正常不過了,因為英倫搖滾就是一種很頹很喪的音樂風格。
  • 英倫入侵:我曾把美國搖滾按在地上摩擦
    其中美國搖滾音樂也是世界搖滾圈的執牛耳者。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曾經的美國搖滾卻受到了英國的「搖滾文化」入侵,一度毫無招架之力。那就是搖滾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倫入侵」。 甲殼蟲樂隊 「英倫入侵」是指幾次英國搖滾樂隊紛紛登陸美國的狂潮,並且徹底改變流行樂和搖滾樂的歷史的事件。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3:英倫搖滾(Britpop)1:潮流初探
    不過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先梳理一下英倫搖滾的起源和流派風格,以及它與其它流派之間的關係。同時,曼徹斯特的文化風潮(被稱作Madchester)也是英倫搖滾的另一個直接源頭,相對於美式Grunge比較陰暗的風格,它們更注重於美好時光和引人入勝的音樂基調。The La’s發行於1990年的單曲《There She Goes》也被稱作英倫搖滾的一塊基石。
  • iQOO Neo3與橘子海樂隊驚喜跨界!共同演奏「英倫搖滾」
    最近,iQOO傳來了跨界合作的新動態:旗下手機iQOO Neo3將會和橘子海樂隊進行合作,為各位朋友帶來一場暢快的夏日音樂之旅!與眾不同的合作對象雖然手機市場的跨界合作對象類型很多,有跟設計師合作的,有跟頂級IP合作的……但是如iQOO Neo3一樣,跟樂隊合作的著實少有。
  • 聊聊樂隊:Coldplay:英倫搖滾迷關於Coldplay最喜歡的一個時期
    第二時期:錄音室專輯(一專、二專)時期,延續出道時的曲風,後英倫,另類搖滾作為主要路線。一專:降落傘(Parachute)(發表年份:2000.8,錄製時間:1999年—2001年)1999年3月,在出道時發行三張EP的基礎上,酷玩打算製作一張全新的專輯。
  • 英倫搖滾入門,從經典搖滾樂隊開始
    英式搖滾,所有的pop的字眼其實是rock的一種,其實是英國樂壇對美國公認潮流的一種回應。由於90年代英倫優秀樂隊層出不窮,風潮延續至今。1.後來迷上了音樂玩了樂隊,從此走上英式搖滾這條路,我想上帝其實是偏愛某人的,縱觀某些天才的人生道路常常充滿荊棘和苦難,而往往是這種苦難讓他們擁有別樣的人生,和超越常人的感受,讓他們成為不同凡響的人。還記得當初聽電臺司令的歲月,一首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 讓我著迷。3.
  •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Forever Young。人們愛把鮑勃·迪倫的藝術生涯分為不同階段:從早期的抗議民謠到叛逆搖滾,從電子合成音樂到濃重的基督宗教氣息,大家試圖用這些風格的轉換來詮釋他的個人經歷與變化。本人認為,任何人生經歷,都不如擁有子女、成為父母這一過程更能改變人生觀念。為此,無數藝術家都按耐不住內心的感受,用音樂譜寫自己心底的情感。Forever Young 正是這樣的一首歌。
  •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在90年代,這些類型中又加入了油漬搖滾,英倫流行樂,獨立搖滾和新金屬。搖滾樂隊組成專門演奏搖滾樂的藝人團體被稱為搖滾樂隊或搖滾樂手。大部分搖滾樂團包括吉他手,主唱,貝斯手和鼓手,組成一個四人陣容。部分樂隊取消了這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角色或者讓主唱同時擔負起演奏樂器的任務,由此成為一個二人或三人組合。另外的樂團會增補一個或兩個節奏吉他手或者一個鍵盤手。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跟前作風格相似,不過更瘋也更爽。說唱、Funk和舞曲的融合讓音樂充滿了律動感,很好聽,不過基本已經脫離英倫搖滾的範疇了。1997年2月Blur發行第五張同名專輯《Blur》,這是一次重大的轉折。從《Blur》開始,Blur樂隊逐漸脫離Britpop的陣營,形成了自己的成熟的獨特風格,這個樂隊曾經歷過無數的波折和困境,如今終於再次尋找到突破口。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上一期我們已經談到過,英倫搖滾更傾向於一個由於Grunge衝擊而產生反饋的文化潮流,而不僅僅是音樂流派。這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提問,那麼一些風格與英倫搖滾類似甚至一脈相承,但是更早期一些的樂隊,算不算英倫搖滾呢?要我說,也算,也不算。
  • 英倫三島上的搖滾星球(二)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Stereophonics成立於1992年,儘管也曾和綠洲一起巡演,在國內的知名度卻遠沒有那麼響亮。但其實這也是個圈子裡好評如潮的樂隊,在音樂風格上一直推陳出新,從早期的復古朋克到後期轉向為沉穩內斂的抒情搖滾,幾乎每一張專輯都能收穫不同的驚喜。
  • 盤點歐美樂壇十大經典搖滾樂隊
    1952年,由美國著名電臺主持人艾倫•弗雷德發起的音樂會,被冠以搖滾的名義,搖滾樂就此誕生。「搖滾樂之父」比爾•哈利和「搖滾樂之王」艾爾維斯•普萊斯利,在搖滾樂早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60年代,英國著名的「披頭四」The Beatles帶著對於美國搖滾樂的理解殺回美國,開闢了搖滾樂蓬勃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