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看電影、開派對...看了中國人現在的生活,突然想起了鍾南山的那句話…

2021-02-09 光明網

今天上午10點,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我們每個人都激動地盯著直播。

看著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和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由國賓護衛隊護衛抵達人民大會堂。

要知道,這可是最高禮遇!

但每個人都會淚流滿面,在心裡吶喊一句:他們值得!


他是患了漸凍症

卻堅持站在「風暴之眼」的抗疫旗幟。

他跑在疾病前面

一手抓住病毒的命門

為無數中國人注入了信心。

她帶領團隊攻克無數科研難關

成果覆蓋核酸檢測和新型疫苗。

她逆流而上

將實驗室搬到「沒有硝煙的戰場」最前沿。

他們真正做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句響徹中華大地的話: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


這個表彰大會是對這些抗疫英雄們的肯定,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我們心中的一種標誌: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我們的生活終於可以真正回歸到正軌了.

剛剛到來的九月,大江南北的小中大學,終於都開學了,終於!
孩子在家,降壓藥吃了好多,多了頭疼的毛病。我失去了近半年的笑容,聽到開學的通知後又恢復了!回想那些在家帶娃的日子,縱使你如何在社會上叱吒風雲,碰到家裡的神獸你也要夜夜做噩夢。

孩子爸爸:「夢見老師在床前站了一圈,都跟我要作業,連體育老師都來了!」

為了保證孩子們安全開學,我們中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前在學校消殺,做好了一切準備。

圖片來源:太倉市時思小學

這秩序恢復的速度和生活的質量實在讓國外驚訝。

世界人心中一定有這樣的疑問,你們中國人憑什麼?憑什麼在這疫情依舊在世界橫行的時候,你們的孩子能正常開學?父母也不用擔驚受怕的怕孩子被感染。

「謝謝你,中國。很高興看到你們玩得很愉快,但我們仍然在受罪。」

其實在國外疫情開始之初,群體免疫從英國提出來之後,大家就都斷斷續續在討論這種極端的抗疫方法。

群體免疫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面對某種無法控制的傳染病,不採取措施去控制,任由其蔓延下去,患上疾病的人扛住了就繼續生存,抗不下去就去世。

這是一種較為消極的應對方法,可以稱之為適者生存

這種應對方法,張文宏教授在與歐洲專家連線的時候就告誡過他們,群體免疫行不通。

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傳染病,例如天花等都是靠疫苗控制的,還沒有一次傳染病是被群體免疫控制住的。

鍾南山院士也表示群體免疫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個時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現在可以研製疫苗、特效藥,而非走投無路。

也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們深知這一事實,所以從沒有放棄。

我國的陳薇院士帶領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三期國際臨床試驗階段,並於8月11日獲得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2020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陳薇帶領團隊到達武漢。

當時,武漢的核酸檢測能力不足,陳薇團隊第一時間搭建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

1月30日上午,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陳薇和她的同事們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實現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每天能夠完成一千多人份的檢測。這對當時武漢的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什麼叫做沒日沒夜?什麼叫做夜以繼日?真的不是誇張,也不是形容。我們要在最短時間內,把最好的科研成果拿出來。」

這也不是陳薇院士第一次與致命的病原體短兵相接了。

抗擊「非典」時期,因為每天都要和高濃度「非典」病毒近距離接觸,陳薇與團隊被單獨隔離起來。

100多天的時間裡,丈夫和4歲半的兒子只能從電視節目中看到她。

一次,陳薇接受電視採訪,兒子太久沒見到媽媽,在電視機前親吻電視裡的媽媽。

陳薇後來看到這張照片時,瞬間被擊中了淚點。


還好上天不會虧待勤懇偉大的中國人。

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上下線。

那一天正好是陳薇的生日,大家紛紛發來生日祝福,而她當時的回答只有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這樣的人,我們中國還有很多。

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剛一打響,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為了抗擊疫情,整個國家既「靜了下來」,又「動了起來」。在抗擊疫情期間,總有一些外國無良媒體攻擊我們中國抗疫不顧人權。其實鍾南山院士的話就足以回擊他們:什麼東西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

14億人民,以平凡的堅守,投身不平凡的戰鬥。這是一次由先鋒引領的衝鋒。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

群眾:我覺得我的城市並沒有停下來,只是它的腳步很慢而已。

他們是專門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班車司機。

湖北省公路客運集團司機 胡毅:我們儘量地讓他們就近上車下車, 少走路,他們也很辛苦。

他們是在居民身邊排憂解難的社區工作者。

武漢市洪山區洪珞社區臨時負責人 黃恆:這個國家現在肯定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我覺得我應該到前線來。

他們是一直在各執勤點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警務人員。

記者:從設點到現在中間過了大年三十,都沒回去?

民警:沒回去,都沒回去,同事都是全勤。

他們是穿梭於城市為人們送去生活必需品的快遞小哥。

外賣員 李順:老婆剛懷孕,我萬一染上了怎麼辦?我有這個想法。後來我又一想,疫情期間,每一個人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各地醫療用品企業都在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

工人:只要能幫著渡過這次困難,比什麼都好,在哪過年都一樣。

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堅守,我們中國人才更加安心;也因為國家的努力,我們中國人更有底氣。

5 月 11 日晚,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印發《關於開展全市新冠病毒核酸篩查的緊急通知》,計劃將於 10 天內在武漢全市範圍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要知道,武漢常住人口總數已突破 1100 萬。要在 10 天之內完成如此龐大人群的檢測任務,幾乎放在全世界來看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做到了嗎,當然,不然憑什麼有人說武漢現在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場1100萬人VS10天的武漢全員普查行動也被許多網友稱做「十天大會戰」。這是一張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核酸檢測決策進展的「時間圖」:——6月13日,要求擴大核酸檢測範圍、擴大採樣範圍。核酸檢測要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6月15日,要求全市迅速對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飲場所、機關食堂進行防疫大檢查,全面開展環境消殺,對攤主和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核酸檢測。——6月17日,要求抓緊完成進出新發地市場及密切接觸人員、農貿市場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開展餐飲店、單位食堂、中高風險街鄉人員等的檢測。——6月22日,要求加快推進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要抓住重點,凡是曾去過新發地市場或與其相關人員有過接觸的必須全面檢測,各類農貿市場、餐飲、食堂、外賣、快遞、物流等人員必須全面檢測,中高風險街鄉、醫務人員、防疫一線人員和交通、商超、銀行等服務領域人員必須全面檢測……

  豐臺區宛平城地區辦事處核酸檢測醫務人員在採集咽拭子從涉疫市場相關人員到餐飲、食堂、物流、外賣等從業人員,再到中高風險街鄉鎮居民……伴隨疫情發展和對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規律認識程度的加深,北京市持續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做到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做到願檢盡檢。檢測能力大幅度提升的背後,是中國總動員,依靠科學、依靠人民、精準施策的結果,也彰顯了中國背水一戰的堅強決心。國家背水一戰、人民無私奉獻,這便是中國人領先於世界回到美好正常生活的原因和底氣。9月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疫情對我們中國來說不但沒有牽制住發展的腳步,反而是個讓我們中國民眾更加感受到彼此的心連心以及中國政府強大的號召力和愛護人民之心的機會。


還記得前幾天武漢人民的水上派對,已經讓還處於抗疫水深火熱階段,無聊在家隔離的西方媒體下巴驚掉過一次了。

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的法新社用「武漢風潮(Wuhan Wave)」報導了這一幕。英國《衛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西方主流媒體接連轉載。

「#Wuhan」甚至衝進推特美國區熱搜榜前10。

 法新社推特截圖

武漢人享受音樂與表演 截自法新社視頻

這歡樂場景,與西方人想像中的武漢可是大相逕庭。

在他們心中,那可是一座病毒肆虐的城市,一座所謂「被封鎖的恐怖城市」,怎麼就開起了水上派對呢?有的人無論如何也不相信。

關於武漢派對的視頻,外國網友眾說紛紜,有說是2019年的老視頻,有說是2018年的。

「這個視頻是真的?是最近的視頻(疫情之前還是之後的)?音樂和動作似乎不同步。是重新添加的音頻?這樣的派對太奇怪了,畢竟現在還沒有疫苗。」

當然,也有人願意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話。

「西方人寧願相信某些毫無根據的陰謀論,也不願意承認中國有些事情做對了。」

武漢曾承諾過,等雨過天晴後,要邀請全國的好朋友們來玩,費用全包。

現在我們的熱乾麵小朋友兌現了承諾!

武漢成為「包遊區」,「與愛同行,惠遊湖北」啟動,武漢23家A級付費景區對全國人民免門票。

9月2日凌晨,新疆也宣布全面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啦!


我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一切都成功邁回到了疫情以前的樣子。

剛剛過去的七夕,如果你們是一對熱戀中的小情侶,你的一天可以這樣過.

旅遊

如果你們不在自己的城市約會,你們可以隨便去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疫情的時候,各個國家不得不「閉關鎖國」,家家戶戶被迫宅家,各種流動嘎然而止,經濟下行。旅遊業無疑成為疫情之下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但是在後疫情時代,我們最還不敢奢望的旅遊回來了!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剛剛過去的暑期旅遊熱潮你參與了嗎?搶到飛機票火車票了嗎?

7月1日至8月31日,為期62天的鐵路暑運圓滿結束。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56億人次,其中8月份發送旅客2.49億人次,較7月份增加4250.2萬人次,客流不斷回暖。8月29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967.6萬人次,創今年春節後單日客流新高。


隨便翻翻新聞,各個航空公司的航班量也都恢復到90%以上了。


有了交通的支持,看來這旅遊業的恢復是再也沒有阻礙了~

對於馬上到來的8天長假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的準備出發了?

購物

那如果不出去旅遊呢,過節也該有點儀式感。

去逛個商場買禮物,商場的景象也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甦在加速。」波士頓諮詢集團日前發布的《時尚與奢侈品行業:疫情後中國市場展望》預計,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間,而中國不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損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勢增長10%。

雖然不少情侶早就達成了共識:我不要禮物,哎呀,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不要搞這麼花裡胡哨的禮興。

但是你走上街頭,才發現女人的嘴,真是騙人的鬼。

上午十一點,排隊買LV的人,已經拉滿店門一圈。甚至在隊伍中間,也有人拿手機在記錄當下人從眾的盛況。

△LV排隊人群

隔壁的GUCCI、Dior也沒在示弱,人群一波散去一波又來,不知道那些拿著手機猛戳的男士們是在臨時抱佛腳做功課,還是在查看自己的銀行卡餘額。

社交網站上,網友們分享的奢侈品門店排隊場景。截圖

無論什麼時候,包治百病這話都不錯,但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老公/男友也銘記在心。

珠寶店像被人潮衝破了隔斷欄一樣,櫃檯前每張椅子,都至少坐了一對夫妻。奔著示愛的絕妙時機和七夕的好意頭來的,明白。

在反覆查看,確認是工作日·上午之後,走進一樓的美妝天堂,還是讓人驚訝於眼前的流量。

挑口紅的,選護膚的,買孕期適用的,專櫃前的櫃姐們個個兒春風拂面,應該已經感受到了KPI一定會超標完成。

又或者你們已經是不再想「破釜沉舟血拼」的「老夫老妻」?

你家「神獸」回籠了。

news

今年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實行分批、錯峰開學。29日首批開學的學生涉及小學、初中、高中共六個年級,共約59萬人。

把悶壞了/學呆了/憋久了的小孩帶出來遛遛,讓他們享受最後的快樂,是爸媽們「最後的」愛。

我們對孩子開學可是一點不用感覺可惜,除了他們在家待了8個月實在要磨光我們的耐心以外,我們大人可是恢復上班太久了。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部分雲平臺大數據監測結果顯示,到5月18日,中國中小企業復工率就已經達到了91%。

作為已經正常上班幾個月的大人來說,尋求個公平——我上班你上學,不過分吧。

圖片來源:光明圖片

節日無非一個噱頭,餐廳,街頭,除了手牽手的情侶,更多的其實是一起出門散心的家庭。

一家三人,或者老少五口,忘掉在家磕磕絆絆的嫌隙,哪怕用吃飯這種最簡單的儀式感,都能獲得高出平時幾倍的幸福指數。

當然了這也得建立在飯店、影院、KTV等公共場所正常開放的情況下,你說對吧?

電影

娛樂活動一樣接一樣地都回來了,七夕情人節的晚餐之後,也該安排點好玩的。

逛街購物之餘,k歌,桌遊,都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在中午就開始出現第一批「告罄」的,那還得是電影院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闊別影院那麼久,我們終於得以重逢大熒幕。

 

一個字:爽!

 

掰手指頭數數,我們的電影院也重啟一個月了。與電影院相伴的這一個月你是怎麼度過的?是不是已經自帶床鋪搶好票,住進了電影院。

 

雖然中間有著隔離座,害得「我坐520,你坐1314」的段子差點發生在我們身邊,但也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場場滿座沒商量!

 

電影市場回暖,影院票房持續走高。近一個月來,全國電影累計票房突破11億元。影院復工已有月餘,貓眼數據顯示,7月20日至8月20日,全國電影累計票房達11.04億元,放映場次474.47萬場,觀影人次3571.08萬。

據燈塔專業版,七夕節的當天票房達到5.23億元,創下影院重啟以來的新高!

2019年的七夕節票房為5.69億,2018年的七夕節票房僅為4.07億。這麼看來,疫情過後我們的票房不只沒受什麼影響,甚至幾乎比之前還要好?我們中國觀眾的觀影熱情和對影院的信心這是已經完全恢復了啊!

哎說這麼多,就是生活步入正軌以後,外面人太多電影票都搶不著唄,趕緊回家洗洗睡吧。

這是普通人的七夕一天,其實也是後疫情時代我們中國人的充實每一天

《人類簡史》的作者最近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比起被動的接受,我們現代社會中的疫情和人類社會的組織能力激烈的對抗了起來。

中國政府在疫情中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中國人民在疫情中表現出的大愛與克制,就是對抗疫情的最佳武器。

齊澤克很早就提到過:一旦災難變成了常態,它就不是災難了。

這大概是世界上後疫情時代的概念和真諦。

但卻說得不盡然,事實是,災難之所以不再是災難,只因為它是在中國!

回憶武漢戰疫最艱難的時刻,鍾南山說,自己在武漢的學生曾發來信息,小區居民們唱著國歌,高喊「武漢加油」。說著說著,鍾南山紅了眼眶。「這就是中華民族,這就是中國人,什麼都壓不倒!」

我們中國的後疫情時代,是外靠強大祖國,內繃緊健康弦的零疫情時代

不然你換個地方試試?

北京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全民抗疫,正在路上……》,發布於公眾號「新華網」《令出如山》,發布於公眾號「央視新聞」

文章來源:光明網  作者:曹夢陽、趙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不能開學?看了這個視頻就知道了!
    雖說給家長孩子和老師帶來了很多不便但如果你看了下面這個用數據模型製作的小視頻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對開學這件事如此謹慎了!從前有一座學校同學們學習、生活在教室、食堂、還有宿舍...他們非常快樂突然有一天....
  • 一位2020高考生:看完鍾南山和武漢醫生們抗擊疫情,決定學醫
    這個春節,很多人都是在提心弔膽中度過的,一邊看著手機和電視有關湖北武漢疫情疫區的報導,一邊窩在家中思索著如何開啟新一年的生活。可是,受到疫情影響,高中紛紛推遲開學,一些高中生更是焦躁不安地在等待學校開學的消息。在這些焦急等待高三開學的學子中,有一位河北的小夥子小林異常激動,他說每當看到白衣天使們奮戰在抗擊疫情、救死扶傷的第一線,總希望自己能夠做點什麼,可眼下自己什麼也幫不上忙,只能老老實實待在家中,按照學校老師的要求,做到勤洗手、勤通風、不出門。
  • 開學第一課,鍾南山和中國「抗疫天團」這麼說!
    張定宇在《開學第一課》現場。節目方供圖在這個特殊的「課堂」裡,《開學第一課》請到了特殊的「老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原院長張定宇。從武漢疫情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起,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就日夜奮戰在一線。
  • 鍾南山這句話振聾發聵!未免太好哭了
    今天是9月1號,開學的第一天,按照往年的慣例,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已經和孩子們坐在了電視機前,看起了《開學第一課》。但是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有點特別,電視屏幕上出現的,都是這半年多以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專家和醫護工作者。
  • CCTV12020開學第一課直播在線觀看 中央一套開學第一課視頻完整回看
    每年九月新學年,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大家相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百年前梁啓超先生已經說明少年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再次重溫。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讚揚,「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 穿漢服入學……特殊時期的廣州開學第一課 鍾南山院士分享抗疫故事
    共和國勳章 " 獲得者,1955 屆校友鍾南山院士驚喜現身開學典禮,給全體同學帶來了精彩的演講,內容豐富,從 " 非典 " 到 " 新冠 ",從疫情防控到疫苗研發,從國家到個人,感人至深。演講剛開始,鍾南山就留意到臺下的師生都沒有戴口罩。他深有感觸地說道:"900 多人坐在禮堂裡開會不戴口罩,這是我們大家努力得來的,很不容易。"
  • 鍾南山、張文宏等開講啦!2020這堂「開學第一課」不一般
    鍾南山、張文宏等開講啦!2020這堂「開學第一課」不一般開學啦經過一個長長的假期久別重逢時我們有欣喜,也有緊張你準備好回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校園迎接新的挑戰了嗎?鍾南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鍾南山講述了自己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
  • 鍾南山、張文宏等開講啦!2020這堂「開學第一課」不一般→
    鍾南山、張文宏等開講啦!>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鍾南山講述了自己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節目中,鍾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我想起了李誕那句話,看開點朋友人間不值得
    套用李誕時常調侃的一句話:「朋友看開點,人間不值得」。乍一看「人間不值得」可能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但是我們看爆出這個金句的李誕,他活得卻比誰都努力,結合前半句,「人間不值得」的意思就完整了,「看開點朋友,人間不值得」倡導的其實是一種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是看開、看淡世間的一切,往事不過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更不值得為之有過激的舉動,這才是「人間不值得」的真正含義。
  • 福清人,初三開學時間確定了!事關開學!鍾南山強調了這兩點!
    近日福州市發布開學消息初三年級原則上於2020年4月20日同步開學具體如下截止目前,我省>廈門、寧德、龍巖、三明、莆田都已經宣布初三要在4月20日開學。其他各設區市初三也基本安排在近期開學。不過,都未涉及中小學除高三和初三以外其它年級開學時間。關於中小學開學鍾南山強調了這兩點鐘南山在今日(星期日)下午3時半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複課核心是學生的聚集,意味著近距離接觸。
  • 鍾南山張文宏現身《開學第一課》,聽抗疫英雄講故事!
    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之際,《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鍾南山張文宏現身《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創新開啟「雲課堂」模式,通過實時連線方式讓全國多地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同步互動交流。
  • 開學季丨鍾南山攜手「抗疫英雄」開講《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
    開學在即,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對學生們來說都是驚喜,今年也不例外。前不久剛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爺爺,將要通過《開學第一課》和小朋友們見面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 專訪鍾南山院士:「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鍾南山:在我從醫以來,我覺得最大的壓力在於病人最後是救活了還是去世了。把病人救活了、康復了,什麼都好說;如果病人沒有救過來,那我的壓力是最大的。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避免更多的感染,減少死亡,對於醫生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呢?  問:疫情期間您多次與救治團隊連線會診,這種特殊方式發揮了什麼作用?
  • 今年《開學第一課》註定難忘 鍾南山攜手「抗疫英雄」九月一日開講...
    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授予84歲的鐘南山院士「共和國勳章」,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做出的傑出貢獻。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鍾南山將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於擔當。
  •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新型冠狀病毒」突然一夜之間成為最熱議的最恐懼又談及色變的詞語。它憑藉著超強傳播力受到世界每一個人的關注。在新聞各界媒體上看到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美國等多個國家,也包括我們中國,特別是武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爆發式增加,政府積極採取防禦措施,但都由於各種因素,效果均不理想。起初,別國政府借鑑我國應對疫情的教訓和複製成功應對疫情的案例,將疫情扼殺在萌芽之中,然而,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意料。
  • 生吃人肉、淫亂派對, 看這部重口味電影,你可能需要一個嘔吐袋!
    今天這部電影重口味程度超乎想像!一度被美國電影協會定為 NC-17級 ,最後才勉強降為R級。                                              不過還好,賈斯汀在這裡找到了姐姐埃裡克西亞,姐姐帶她潛入檔案室看他們父母那一屆的畢業照片。
  • 84歲鍾南山院士談不老秘密,談健康吃法,看了讓人受益匪淺
    近期,小編忍不住看了很多關於鍾南山院士談自己不老秘密的文章和視頻,也看了很多關於他談養生,談吃,談健康的不少文章和視頻,看後感到真是受益匪淺!對自己以往一些生活做法和觀念,也可以說是起到了顛覆性的「扶正」,而這些「扶正」,也可以說是會使自己受益終生!
  • 開學第一天,這些走心的校長金句,哪句話戳中了你的心?
    ▲雅禮融城學校校長向芳在開學典禮上致辭。站在新學年的起點上,我想給大家分享三個「一」。一部電影最近上映的《八佰》感人肺腑。奔向夢想的過程,往往不會一蹴而就,它有酸苦辛辣,有雨雪風雷,需要你禁受寂寞,抵住誘惑,吃得苦,耐得勞,永遠不放棄對未來的追求,用辛勤的汗水去澆開幸福之花。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熱愛須及早。生命漫長而又短暫,青春又是那樣的稀罕,當你發現自己的未來要變得更好,站得更高,那麼,不要遲疑,現在就去做,去追求,去拼搏,現在就要選擇向上奔流,直至抵達。古詩云,「三春花勢好,為學須及早。
  • 《開學第一課》陣容強大 鍾南山張伯禮等講抗疫故事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據悉,2020年《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播出。鍾南山在《開學第一課》講述抗疫經歷 節目組供圖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 「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開什麼車?看了之後才知道明星與偶像的區別
    「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開什麼車?看了之後才知道明星與偶像的區別「今天必須到武漢!」2020年1月18日,會議剛結束,鍾南山院士就把手裡的工作交接好,之後立刻出發去了廣州南站。不是軟臥也不是VIP,只是一張硬座,於是這一幕的「逆行者」就深深地被我們印刻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