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智能機還不發達時,大家茶餘飯後的最大樂趣就是看電視,而各種電視廣告也加入了洗腦大軍中,很多治療泌尿系統疾病的藥物都提到了三個異常反應:尿頻、尿急、尿痛!除了男性高發的前列腺疾病外,尿路感熱也會有這類症狀出現。
數據統計表明,女性出現尿路感染的機率明顯高於男性。而且,在我國成年女性中,有將近90%都曾有過尿路感染的經歷,很多女性還不止一次的患過這類疾病!特別是育齡期和絕經後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尿路感染。成年男性除非存在易感因素,否則極少出現這類疾病!
既然如此,尿路感染到底從何而來呢?
實際上尿路感染只是泌尿系統疾病的統稱,它包括了多個種類,比如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等。從科學角度來看,尿路感染有95%以上都屬於上行後感染,用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病原菌逆流而上,從尿道口進入,並沿著尿道一直向上行走,到達膀胱內開始發展。
有部分較為強大的病原菌,除了會誘發膀胱炎之外,甚至還可能隨著輸尿管繼續向上發展。特別是長期有憋尿習慣的人,病原菌就會逆行進入腎盂和腎臟內,最終引發腎盂腎炎!
那麼,尿路感染為何偏偏重女輕男呢?
其實這個原因十分複雜,卻又比較好理解。因為男女性的生殖構造本就不同,而之所以尿路感染在女性中高發,就是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統的解剖結構有直接關係。
從解剖結構分析來看,女性存在先天性的結構設計「漏洞」,生殖系統緊緊和尿道、肛門相鄰,出口相對集中。而無論是陰道口、肛門附近,都存在大量的細菌,特別是不注意私處衛生的女性,更容易有細菌滋生。而且,陰道分泌物也是細菌的培養基地,在私處潮溼環境、陰道分泌物的刺激之下,細菌本來就容易繁殖。
再加上女性尿道對比男性而言,存在短、寬、直等三個問題,女性尿道的長度僅僅是3~5釐米左右,而且其尿道括約肌作用較差,所以細菌極容易逆行向上,並誘發感染。
另外,女性私處受乳酸菌叢的影響,本處於弱酸性的環境之下,不利於細菌生長和繁殖。但是,在女性進入經期、出現婦科疾病、妊娠期等階段時,就可導致陰道和尿道黏膜發生改變,細菌更容易繁殖和入侵,這又再一次增加了尿道感染的機率!
既然女性在生理結構上並不佔優勢了,那就只能在生活中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1、注意私處衛生:女性應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工作,每次排便之後,手紙應由前向後進行擦拭,以免汙染尿道口。同時,每天應更換乾淨的內褲,內褲材質需選擇寬鬆、透氣性良好、吸汗的種類。
2、別憋尿:長期憋尿是誘發尿路感染的一大因素,因為尿液中不僅有水分,同時還有各種身體代謝廢物,這些廢物又會在體內滋生大量的細菌。一旦發生尿液回流,細菌就可能向上發展,並侵入腎臟內,引發腎盂腎炎、膀胱炎等問題。
3、多喝水:從科學角度來看,多飲水、多排尿,是最簡單有效預防尿路感染的方式。科學建議,成年女性每日飲水量應維持1500ml~3000ml之間,每天少量多次飲水,在感覺有尿意時,要及時排洩,避免細菌滋生!
如果突然出現了尿路感染,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害羞而避諱就醫,越早治療和控制,尿路感染帶來的危害也就會越小。而且,尿路感染治療也並不複雜,通常在醫生建議下,服用抗菌藥物,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無症狀的老年菌尿患者,一般也不需要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