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8日, 我室接受一尿路疾病患者由小便排出的蟲體一條, 經鑑定為 一雌性鐵線蟲成蟲。鐵線蟲人體尿路感染在我國為首次發現, 現報告如下。
病例報告
龔姓患者, 女,26 歲, 湖北省析春縣人。主訴近兩年來, 經常感到下腹部隱痛,並有放射性腰痛, 症狀時隱時現, 近半年多來疼痛加劇、加頻, 最多時 3 ~ 8 天發作一次。 每次發作, 下腹部及腰部劇痛如絞, 以左側為甚; 並有尿痛、尿頻, 尿液呈 紅黃色(血尿 ?) 現 象。伴有冷感, 全 身酸軟無力, 不燒。 發作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後自行緩解, 轉為隱痛。 發作時間, 日夜不定。劇痛時需用手壓 住下腹部或以枕墊緊腰部以求解痛。發作後, 除微有頭昏外, 無其他不良感覺, 不 影響勞動。
1978年9 月21日開始,患者連服中藥 6 天, 停藥後次日忽感下腹部劇痛, 急欲小便, 遂解於白淨臉盆中, 發現小便中排出活蟲一條, 當即由其愛人送我室求檢。自蟲體排出後, 患者下腹部、腰部再未劇痛, 隱痛也逐漸緩解, 半月後, 隱痛完全消失。送檢時, 蟲體在尿液中活潑捲曲扭動。我們當即取尿液20毫升, 進行離心沉澱鏡檢, 查見大量紅細胞、上皮細胞及極少數白細胞, 但未發現任何蟲卵、幼蟲或結石顆粒。 蟲體繼續保存在尿液中。24 時後, 蟲體依然活潑捲曲扭動如前。為了長期保存( 因尿液酵解可能對蟲體不利 ), 故將 蟲體移置於生理鹽水中, 在室溫下 ( 20 ~25 ℃ )繼續培育, 以便觀察蟲體存活情況及是否產卵或產幼蟲。 培育至第 27 天, 蟲體仍存活如前, 生理鹽水培育液經離心沉澱鏡檢, 亦未發現蟲卵或幼蟲。
為了進一步鑑定蟲種, 則將蟲體浸入 70 ℃ 的70 % 酒精中固定保存 (見照片)。蟲體細長, 呈園線形, 如鐵絲, 暗褐色, 長146毫米, 橫徑 0.86 毫米, 兩端略細而鈍園。 據Cheng 、Hymen 、Ward等人分類記述, 初步鑑定為Parachordodessp. , 詳細形態描述及蟲種鑑定將另文發表。
由小便排出的鐵線蟲照片長146毫術 橫徑 0.86 毫米
病史: 患者於24歲前 (排蟲前 2 年),一直生活在湖北省析春縣八裡湖農場。該地為一沼澤荒原地帶, 當湖水泛濫時, 患者曾多次在水中搶收油菜、蠶豆、小麥; 有時在湖水中採野蓮子、撈野菱角和捕魚 ; 生飲湖水及有嗜食魚內臟史。患者自稱從 2 歲起,便感到下腹部隱痛, 偶有小便次數增多現象, 但未經任何檢查和治療。 近 2 年來遷至城鎮居住, 再未接觸湖沼水, 但下腹部隱痛繼續存在。 整個病史持續近 4 年。
討論
鐵線蟲 (Nematomorpha, Gordiacea,"Hairworms" ) 成蟲營自由生活, 蟲體細長, 棕褐色或黑褐色, 狀如鐵絲, 通常生活於沼澤、池塘、泉堰、溝渠、溪流等處。 雌蟲多在水邊溼地上生活; 雄蟲除在水邊溼地活動外, 尚在水中遊動。 雌雄交配後, 在水邊產卵, 卵呈繩索狀粘著在一起,為卵索。
據 Cheng T.C. 及 Hymen.L.H.記載, 幼蟲從卵中孵出, 營寄生生活,但寄主選擇性不嚴, 可侵入多種昆蟲血腔內寄生, 尤以鞘翅目 (Orthopetara) 昆蟲更為多見, 如蝗蟲、蟋蟀、甲蟲等。偶而也可寄生於娛蚣 、馬陸等節肢動物體內。幼蟲在昆蟲體內發育為稚 蟲 (juveniles), 稚蟲逸出昆蟲體外後, 在水邊溼地逐漸發育為成蟲。但有些脊索動物如魚類也可為稚蟲所寄生。據 Ward.H.B.記載, 蜘蛛、螺螄 、蚯蚓等也能寄生。
鐵線蟲的人體感染極為罕見。 據文獻報導, 全世界鐵線蟲的人體感染共37例 ( 包括本例 )。 其中大多數蟲體自糞便中排出, 但也有吐出或自眶下膿腫中切除或從外耳道取出的。 鐵線蟲的人體尿路感染,連同本例, 全世界僅報告 6 例 (見表 )。
綜合分析上述 6 例鐵線蟲的人體尿路感染, 其共同特點有: (1) 多見於女性 ( 1例 男性,5 例女性 ); (2)都有下半身接觸自然水體 ( 包括沼澤、池塘、溪流、溝渠等 ) 史; (3)多有泌尿道刺激受損傷症狀, 如尿頻、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等; (4)蟲體自尿路排出後, 症狀逐漸消失。
據以上分析, 我們認為在尿路感染的病例中, 鐵線蟲蟲體可能是寄生在膀胱內, 因而引起一系列膀胱刺激症狀。寄生於輸尿管或腎孟的可能性不大。
上述 6 例的病程記載不詳, 已知1例 4年, 1例 3 年。 似乎可以說明: 鐵線蟲蟲體在人膀胱內至少可存活 3 ~ 4 年。
鐵線蟲進入人體內的途徑, 推測可能有: (1)飲水時稚蟲侵入頰部移行至眶下 ; (2)飲生水時誤吞了鐵線蟲稚蟲; (3)蟲體直接進入腔道, 如尿道、外耳道、肛門、口腔;(4)誤食了含稚蟲的寄主生物或其碎體,如昆蟲、魚類、螺螄等。
鐵線蟲的人體尿路感染的途徑, 根據多為女性, 都有下半身接觸自然水體史等情況看來, 我們同意 Bugrer R的意見, 認為鐵線蟲稚蟲或較小的未成熟蟲體直接自尿道口上行鑽入膀朧內的可能性最 大。雖然全世界僅有 2 例報告鐵線蟲寄生在眼眶下腫塊內, 未見鐵線蟲在人體組織內寄生的其它報告, 推側鐵線蟲經血流或組織侵入膀膚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我國人體鐵線蟲的感染, 僅見山東省防疫站報告1例 , 本文為第 2 例。 但前者是從肛門中排出的, 患者無任何症狀。本例系人體尿路感染國內首次報告, 且症狀明顯, 應引起重視。 我國人民在湖沼、池塘等自然水體中進行生產活動者較多, 鑑於有些人體感染可毫無症狀, 因此, 估計實際感染人數應比已報告者為多。
(文章來源: 1979:3 武漢醫學院學報 魏德祥 楊文遠 參考文獻略)
這是我國關於鐵線蟲感染人體的較早報導之一,在至今近40多年時間裡,陸續都有相關鐵線蟲從人體排除的報導,但學界並沒有認定其人體寄生蟲的地位,從大量專業典籍裡未見其蹤影就能看出。另個人知之不多,從最近閱讀的多篇國內文獻看,感覺鐵線蟲與人體好似「共棲關係」,其對人造成的損害並不大,也許基於這樣的原因,學界對鐵線蟲的形態生態專業研究甚少,總之,無論它是不是人體寄生蟲,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