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蟲是許多昆蟲的「隱形殺手」,因為鐵線蟲的幼蟲用肉眼是無法發現的,只有在發育完全後,我們才能看到黑色的線狀的成蟲。許多農村的小夥伴肯定有過抓螳螂的經歷,有些小夥伴也一定見到從螳螂的體內有一條黑色的物體出來,小時候大多數人以為這是螳螂的糞便。其實不然,這正是已經成蟲的鐵線蟲。那麼,鐵線蟲是如何進入螳螂體內的呢?身體裡有鐵線蟲的螳螂會產卵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隱形殺手」鐵線蟲
鐵線蟲的外形就是一根粗的黑色頭髮一樣,因為又被稱為「發形蛇」。現存的鐵線蟲有約300種左右,它是一種卵生水生動物。成年的鐵線蟲體長平均在60公斤左右,最長者可達1米,成年後,雌性和雄性鐵線蟲會在水中交配,然後產卵。因此,鐵線蟲的分布很廣,幾乎在任何的野生水源中都有分布。鐵線蟲的卵非常的小,用肉眼很難發現,即使到幼蟲階段,它的體長也僅有幾毫米。
正是不容易被發現,它們才能夠成功地找到「宿主」。當鐵線蟲從卵到幼蟲之後,它們會隨著一些動物喝水進入動物體內,即使是小如甲蟲在喝水時也能吸入鐵線蟲的幼蟲,可見其體型之小。
鐵線蟲幼蟲在進入動物體內後,動物的身體就成為了天然的「營養池」,它們通過進食動物體內的器官來補充營養。
而螳螂就是喝了帶有鐵線蟲的水或者吃了帶有鐵線蟲幼蟲的昆蟲感染的。
被感染的螳螂能否產卵?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雌性螳螂已經進入了繁殖期被鐵線蟲感染。由於鐵線蟲從幼蟲發育到稚蟲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此期間,雌性螳螂如果交配了還是能夠產卵的。不過,產卵後,等到鐵線蟲從幼蟲發育到稚蟲後,螳螂還是難逃一死。
第二種情況就是,鐵線蟲幼蟲早已經在螳螂體內多日,由於鐵線蟲的營養來源就是螳螂的身體,所以,時間一長,螳螂肚子裡的器官就會被吃得差不多了。這種情況下,即使螳螂還能夠交配也無法產下後代了。
當鐵線蟲在宿主體內發育到稚蟲時,它能夠操控宿主來到水源上,此時的鐵線蟲會從宿主體內「破肚而出」,進入水中發育成為了成蟲,成蟲與其他的異性成蟲再次結合,產下後代,生生不息。而作為宿主的甲蟲、螳螂等昆蟲在鐵線蟲「出世」後也就「完成了使命」,生命就此定格。
總結
鐵線蟲並不是只有昆蟲能夠感染,人在喝了含有鐵線蟲的水後或者吃了攜帶鐵線蟲幼蟲的昆蟲後也可能會被感染。因此,野外的水儘量不要喝,昆蟲切不能生吃。
當螳螂被鐵線蟲「入侵」後,大概率是會被「掏空」的,只有那些已經快要排卵的螳螂能夠產下後代,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被鐵線蟲吃掉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