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背著「叛徒」罵名的梁孟松,從三星加入中芯國際的前前後後

2021-03-06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關於梁孟松入職中芯國際(HK:00981)這件事,今天特拼湊一篇文字,給大家說說我對一事件的前後理解。


1、梁孟松跳槽三星事件回顧

2006年,臺積電負責研發副總蔣尚義退休,臺積電準備規劃兩個研發副總。

資料顯示,當時梁孟松原本以為自己有機會升職,卻沒想到時任臺積電CEO蔡力行挖來他的學長——英特爾前先進技術研發協理羅唯仁,負責先進工藝研發;另外一個位置則由與他多年激烈競爭的同事、現任臺積電技術長孫元成擔任。


這就有了半導體行業最有爭議的跳槽事件發生。

梁孟松背著「投奔敵營的叛將」罵名,帶領百位研發人員遠走韓國,出任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技術長,讓三星在14 納米製程技術實現大躍進,更因此搶下高通處理器訂單,讓臺積電的16納米FinFET首嘗敗績。

臺積電憤而提告,雙方為此打了長達4年的官司,梁孟松最終敗訴,被規定直到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後,梁孟松才重返三星。


這段我直接節選的新浪財經的,我覺得寫的很好,就沒有自己找材料寫了。

但有一點,蔡力行的結局也沒那麼好,後來張仲謀回歸後派他去搞太陽能卻趕上下坡期。

大公司的人才太多,這種鬥爭沒有影響太大的原因是張仲謀及時出山了;否則內部的政治鬥爭很有可能會危及臺機的競爭力,畢竟三星旁邊虎視眈眈,牛刀小試就拿下一員虎將和強大的研發團隊搞定了14nm。


2、中芯國際目前的困境

中芯目前的研發困境是陷在28nm HKMG這個大坑裡面還沒出來。

之前中芯宣布28nm量產的是PolySION的技術方案,電晶體漏電比較大,只適合一些低端的產品,稍微對速度要求比較高的產品都沒辦法用於量產。而像聯電之類的早就量產了28HKMG了。

問題出在哪裡?

一定不是網上所謂的機器禁運問題。

實際上,一直到14nm的光刻機,目前應該都不存在美國限制死的問題;至於說EUV光刻機,我就想問問你們想買來祭祖麼?

連14nm都沒搞定的前提下,非要買最先進的光刻機完全是緣木求魚,徒增笑餌,網絡上有些懂點半導體格局的人的思維我看不懂。

問題還是出在缺人才。

目前這波搞先進技術研發的,都不是玩過14nm和28nmhk(核心研發)的那些人。

他們本身的技術素養可能沒問題,可是在研發方向上面應該還是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思路。

要知道,有些技術細節你自己摸索一年,可能還不如別人說一句話。

這個就是傳說中那個跑到發動機底下畫條線說線圈減十札就要收10000美金的故事的真實世界,並沒有半分差別啊。

所以你可以看到臺機的退休元老蔣尚議來了,原來的離職的幾個之前並不被認可的研發副總也都回來了,中芯求賢若渴的心情是可以看得到的。

而梁孟松,恰恰是中芯董事會的特別期待。

而有些人,尤其現任則是比較糾結的。

我認為中芯董事會想引進梁孟松,差不多就是前CEO邱慈雲之前主動提出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據說TY一提離職之前,梁孟鬆手下幾個核心大將馬上接了中芯的邀約。


3、梁孟松無可選擇的選擇


其實對於三星這種內行大廠來說,14nm的技術是個窗戶紙,只要有人能指清方向,技術開發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所以梁孟松一旦加盟,14nm的開發進度是一日千裡,很快就彎道超車對臺機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甚至直接的後果是,高通這樣的巨大客戶投身三星了——當然我相信高通現在肯定還是後悔做了這個決定的(這個自行理解)。

這種前提下,在這兩年EUV的巨大進步和量產規劃下,而之前梁孟松團隊的價值(因為主要是來自於臺機電的經驗)是日益減少了,相信三星並不會把最先進的7nm交給中國人團隊來開發了。

這個時候,急流勇退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最優選擇。

而業界能給出一個接收梁孟松團隊的公司,舉目望去似乎除了中芯並沒有其他公司了——聯電有自己的研發團隊,GF現在基本上是三星的附庸——以梁孟松現在在業界的名號,沒有個CEO的名頭實在也是說不過去的。


4、中芯未來的架構猜想

雖然現在說的是聯席CEO,我相信趙海軍和梁孟松的分工應該是COO和CTO的角色分工。

對外還是以趙海軍為主;而14nm等高端技術研發,會完全依託梁孟松為核心進行,目前的研發格局很有可能會被完全打散。

同時我個人建議,中芯研發強度應該向臺機電學習,對TD團隊實行高壓的淘汰制度,提高研發效率。
  
最後,希望中芯在先進工藝的開發上前進一大步,明年能看到14nm的突破性進展,突破半導體製造業的第一島鏈!

(作者微博:MaidouDEmaidou)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禍起蕭牆,聯合CEO梁孟松暴然辭職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這裡先科普一下: 梁孟松是全球頂尖的晶片製造工藝大拿,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先就任於赫赫有名的臺積電,成為TOP 3的技術研發核心;後因為臺積電內部權力紛爭,梁孟松沒能當上兩個研發副總的任何一個,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尋找更好的發展平臺,憤然離職; 離開臺積電後的梁孟松曾秘密加入三星
  • 迎來蔣尚義卻失去了梁孟松,中芯國際真「一山難容二虎」?
    蔣尚義於 2016 年 12 月首次加入中芯國際,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2019 年 6 月,中芯國際發表公告稱,蔣尚義因個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諾,將不再連任。不久,蔣尚義便加入武漢弘芯擔任 CEO。加入武漢弘芯前,蔣尚義曾表示將在弘芯開發獨特的物聯網領域的晶圓代工模式。
  • 被稱為「臺積電叛徒」,他有滿腹苦水,蔣尚義回鍋中芯國際築夢
    12月15日晚,半導體圈再傳震撼消息,昔日臺積電大將蔣尚義將回鍋中芯國際,出任副董事長。蔣尚義,有人稱之「蔣爸」,也有人指他是「臺積電叛徒」,這個說法是不公平的,他的心中有滿腹苦水。後來,與中芯國際有交集的臺積電前高層也不少,除了蔣尚義,現為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的梁孟松,是當年臺積電研發團隊先進模組的。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的楊光磊,曾任臺積電研發處長等多種職務。中芯國際的臺積電舊部,眾星雲集,蔣尚義若能回鍋,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良禽擇木」,自古以來,都是此理。
  • 行業人士稱中芯國際內訌有人在演戲,技術狠人梁孟松業績或不達標
    兩人曾在臺積電共事,蔣尚義當時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梁孟松在其手下擔任資深研發處長。在臺積電的表彰中,梁孟松的貢獻一度僅次於蔣尚義。2006年,蔣尚義退休,臺積電決定提拔兩位研發副總裁來接手蔣尚義的工作,梁孟松認為自己是合適人選,但最終落選。此後,梁孟松帶領百餘位研發人員遠走韓國三星,也由此背上了「叛將」罵名。
  • 中芯國際的至暗時刻
    科技新知 原創作者|張釗 編輯|漢卿2017年10月6日,在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三顧茅廬」下,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三年後,同樣是在周子學的促成下,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任職副董事長。中芯迎來蔣尚義,卻送走了梁孟松。
  • 中芯內訌:別讓梁孟松「跑」了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一個人攪動中芯的股價了,早在他2017年加入中芯時,業內媒體說「中國半導體行業進入梁孟松時代!」 當天中芯股價就高開4%,此後一年直接翻了一番。
  • 半導體狂人梁孟松的職業宿命
    始料未及的是,梁孟松不僅在當日對蔣尚義的入職無理由投下棄權票,更是在董事會上當場遞交辭呈。   自2017年進入中芯國際,梁孟松帶領中芯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他的加盟一度被稱為「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蔣尚義、梁孟松(附簡歷)一個回歸,一個退隱,中芯國際7nm技術還能...
    j4bednc蔣尚義也是晶片界的老將了,和中芯國際的淵源頗深,他此前曾在臺積電工作,並在共同COO職位上退休,退休後還曾擔任過臺積電董事長顧問,後加盟中芯國際,擔任獨董,任期屆滿,蔣尚義又曾擔任武漢弘芯的CEO,不過在武漢弘芯的爛尾事件後,他又通過律師信公開辭職。
  • 中芯國際「內訌」,會影響它的未來嗎?
    兩人曾在臺積電共事,蔣尚義當時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梁孟松在其手下擔任資深研發處長。在臺積電的表彰中,梁孟松的貢獻一度僅次於蔣尚義。2006年,蔣尚義退休,臺積電決定提拔兩位研發副總裁來接手蔣尚義的工作,梁孟松認為自己是合適人選,但最終落選。此後,梁孟松帶領百餘位研發人員遠走韓國三星,也由此背上了「叛將」罵名。
  • 新聞人物:梁孟松的中芯三年
    同時,一位由梁孟松執筆的離職信在坊間流傳,儘管該信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今日一位中芯國際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這很像梁孟松的口吻。外界把梁孟松離職傳聞解讀為一場「內訌」,而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期沒有發現公司出現大的人事變動,每周的高層會議都在進行中。而從外部看,離職傳聞引發了二級市場強烈反應。截至發稿,中芯國際港股停牌,A股盤中一度跌近10%。
  • 【新聞人物】梁孟松的中芯三年
    上述中芯國際員工對記者表示,日常工作中,梁孟松和基層工程師接觸並不多,他上任後對公司結構進行了一次大的梳理,同時還引入了部分中國臺灣的技術人員。這期間,梁孟松還曾召開7nm動員會。而讓中芯國際實現7nm量產,是中國減少晶片對外依賴為數不多的選擇。這也是推高公司估值的關鍵因素。  上任後,梁孟松曾召開7nm動員會。但在晶片行業,要想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幾乎不可能,加之需要技術、資金、人才的密集投入。中芯國際作為行業追趕者,短時間內作出7nm是有巨大挑戰的。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愛將蔣尚義,將加入中芯國際,或引人事動蕩?
    中芯國際與美國之間的事還未明朗之際,又發生了內訌?近日,半導體行業有消息稱,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得力幹將蔣尚義將加入中芯國際,在元旦後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中芯國際現任聯席CEO趙海軍和梁孟松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換在其他人看來,會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麼?蔣尚義在半導體領域的貢獻可圈可點,深受張忠謀信任,而且在技術領域的造詣也是非常之高,加盟中芯國際,可以讓公司的技術獲得更多突破。
  • 中芯國際的內憂外患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正式宣布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如果僅僅是這樣,一定有網友會說這瓜爆的還不夠大。 於是,更勁爆的來了,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對蔣尚義的回歸投下了棄權票,還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 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誰將主導7納米?
    之後,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長。 這是蔣尚義第二次加入中芯國際。 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蔣尚義曾加入中芯國際董事會,擔任獨立董事。2019年,蔣尚義曾短暫入職「爛尾」的武漢弘芯項目擔任總經理。然而不到一年,他便離開。
  • 中芯國際回歸A股創科創板記錄 揭秘中芯國際背後的三個臺灣人
    2000年,中芯國際開始動土,13個月後,正式投產。同時,中芯國際0.25微米以下生產線,也將大陸晶片,第一次推進至納米級。 到了2003年,中芯國際就擁有了4條8寸產線和1條12英寸生產線,並可以做到90納米集成電路線寬。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之後,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長。這是蔣尚義第二次加入中芯國際。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蔣尚義曾加入中芯國際董事會,擔任獨立董事。2019年,蔣尚義曾短暫入職「爛尾」的武漢弘芯項目擔任總經理。然而不到一年,他便離開。
  • 博士、功臣、叛將、技術國寶,梁孟松是誰?
    與梁孟松不同,蔣尚義一直是先進封裝(基礎架構)的擁護者之一。在進入中芯國際後,蔣尚義表示,其決定加入中芯國際的關鍵是,中芯國際有先進封裝的基礎,同時先進位程技術已經推進至14nm、N+1、N+2,能夠實現其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方面的夢想。他說:「我只是很單純的工程師,我有權利追求我的理想和事業的目標,尤其是技術上的理想。」
  • 中芯國際,操碎了所有人的心
    沒過多久,梁孟松加入了臺積電的競爭對手三星。梁孟松將臺積電的技術體系帶去三星後,三星在短短3年時間內,製程就突破45nm,突破40nm,突破35nm……一直到16nm。敗訴的梁孟松不得不離開三星,最終加入中芯國際的麾下。03派系之爭, 盤根錯節加入中芯國際的梁孟松,可以說是公司的得力幹將,甚至被稱為中國晶片研發的希望。在公司雙聯席CEO的架構中,整個公司明顯是偏向他的。
  • 剛剛,中芯國際回應……
    中芯國際公告還指出,自2013年底退休後,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弘芯」)執行長。一句話概括了蔣尚義從臺積電退休後的工作經歷。2016年12月,中芯國際宣布,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出任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
  • 中芯國際內訌引來監管函,「晶片師徒」為何不能繼續共事?
    中芯國際的高層人事變動引發資本市場巨震。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臺積電前COO蔣尚義重回中芯國際任職。與此同時,公司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在臨時董事會上提交辭呈的消息不脛而走。此前中芯國際新委任蔣尚義博士為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的決議上,梁孟松無理由投棄權票。野馬財經聯繫中芯國際求證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復。梁孟松和蔣尚義同為業界大牛,二人也曾共事,中芯國際「內鬥」還有頗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