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二
15、有效溝通的八個綱要問題:一、我想要什麼?
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都是人的意願所造成的。只要聽從自己內心真誠的意向,就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雙方都為了快樂與歸宿感而在盡力做的最好。
每個問題的本身,都包含著自行解決的機制,只要問題所喚醒的感覺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問題就會神奇的轉化為一份禮物和經驗。
二、有沒有什麼誤會要先澄清的?
誤會澄清,會指控對方往往是由於太多的假設,一旦事實公開也就化解啦。
三、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
表達絕對真實的事實,不爭的事實,對自己的情緒100%負責。
親密關係的衝突,其實都代表我自己內心的衝突。
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反映。對自己的感覺負全責,快樂和不快樂的源泉都在自己。
憤怒是最先出現的情緒,恐懼,悲傷或衍生出其他感覺也是經常出現的情緒,只要能說出「我現在覺得…,就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了。
四、我或我伴侶的情緒,是不是似曾相識?
所有的事情事實上都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當你感到悲哀時,你就會用悲傷的心去詮釋所遇到的事。
凡事都是先出現的是你的感覺與情緒,再有事情的發生,才引起了你的情緒,察覺對方現在的感覺,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情緒。
五、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
家庭是你最早開始建構信念的地方,信念是指有想法、圖像和感覺所構成的東西。
你心中無意識的部分在體驗到某事時會產生反應,這種反應叫情緒。找出情緒的由來很重要,分享情緒,這樣你才有機會把不好的、自我局限的信念轉變為喜歡自己的信念。
六、我該怎麼回應這種情緒?
不再對負面的情緒做出直覺的反應,而去發掘能讓你得到平靜、喜悅與愛的處理方式。只單純的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你的情緒上,不做任何評判,不保留,不抗拒,那麼情緒就會轉變成更高形式的能量。
七、情緒背後有哪些感覺?
用有益的方式來響應自己的情緒,充分的感受「空虛感」的憤怒、悲傷或承認恐懼,把它當做你的一部分,然後你就會覺得舒服多了,你已經往更充滿愛、更親密的感情邁進一步。
八、我能不能用愛來回應這種感覺?
一旦選擇面對自己最深層的感覺,就開始將恐懼轉化為愛意,集中心力來面對無力感,接受這種感覺,你就選擇了愛。
你能承受美好的事物到什麼程度,決定與你每時每刻的選擇,選擇的力量,努力的用愛、接受、了解和平靜的態度來響應它。
溝通的關鍵就是臣服。一旦你向真理臣服,就能得到靈魂的引導。
16、痛苦雖不能避免,要不要受苦卻可以選擇。對自己的痛苦負責,不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