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高
上個星期,我給一家做小碗菜的餐飲老闆做活動策劃,在和他深度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位老闆的開店思維非常特別,甚至是我這些年來,交流過的上千位開店老闆中從未聽到過的一種開店思路!這是他目前開的第五家分店,而且之前的四家和這一家全部都是別人二手餐飲店整體轉讓過來的!
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從來不會去找新店,一年差不多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有意無意的留意那些二手轉讓的餐飲店」
並且他還給我分享了他找二手轉讓店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聽他講完,我倒覺得這個思路真的可行,很高級,果然生意沒有固定模式,他能成功開5家分店,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
我整理了一下他說的方法和技巧
一是考察市場往往比開店運營還重要,他的工作重心一大半都是花在考察新店鋪上,他可能留意了很多店,但是能確定下來的店只有一家
二是劃定區域和考察範圍,重點留意和記錄一個區域內目標客戶集中的地段,比方說寫字樓附近,大學城附近,火車站附近,美食城,並且會有地圖標記,一個區會有10個重點觀察地段,隔斷時間都會去轉一轉,其他地方基本不看!
三是重點記錄已經在轉讓,而且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二手餐飲店鋪,了解轉讓價格,時間,地段特點,店內環境及設備情況,比方說同時有5家有意向,就會沒事去守點看具體情況,查市政規劃等!
也就是說,他對一個區內的餐飲布局環境很熟(考察多少年的積累),只找目標客戶對的區域,再細化,從10個有潛力的店鋪中找到最好的一家,然後定下來!
我們知道,找門店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一是看眼光好不好,二還要看運氣,不是你努力就一定找得到的,但是他這幹得很專業,並且是從大數據中選擇最優,遠比那些對區域不熟悉,大街上隨機找店的人獲得「好機會」概率大得多!
因為對於他的小碗菜餐飲店來說,核心的技術含量其實並不高,而且運營模式相對簡單,做了這些年,早已經輕車熟路,最最核心的並不是運營部分,也不需要太多的營銷技巧,而是找到好的位置,好的門面,就是目標客戶集中,競爭不大,買的人就多!
看到這裡,我們自然就理解了這位老闆為什麼花那麼大的精力放在找門店上了!
很多人和我一樣,肯定也有同樣的問題,找對門面他也可以開新店,為什麼偏偏都是二手轉讓店呢?
理由是找二手店反而比開新店要好,具體好在這些方面:
1、整體轉讓更便宜
對於轉讓的店鋪,很多都是老闆經營得不太好的,很可能他內心是焦慮的,希望早點脫手,或者有些還是房租快到期了,再不轉讓要麼續租要麼被趕走
所以,往往意味著可以壓價,尤其是裡面的設備、裝修環境、廚房水電氣、操作臺,收銀臺,座椅板凳等等,你要去買新的,可是很貴的,你買二手的,也不一定淘到這麼合適的!
所以,二手店鋪轉讓過來,拋去簡單的修修補補,更換門頭,簡單裝修,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就可以開張了!
2、縮短開店周期,回本更快
既然設備採購調試,裝修裝飾,修修補補都比較簡單,很自然的從接手過來到從新開業要不了多長時間,這大大的縮短了開店周期,你要知道,每多浪費一個月,就會多花大幾千的房租,多開張一個月,就能多創造幾萬元的營業額,回本更快,這樣一增一減,區別很大!
3、市場風險被檢驗
開家新店的風險包括,周邊競爭環境不確定,目標客戶可能不集中,店鋪新裝修,設備採購大量的資金支出成本,客戶的積累從0開始,新店被客戶信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被時間檢驗才知道結果,這在我的專欄「開店人生意」中也講過!
然而,開二手店,你是經過長時間考察過,他是在明面上,以上說的很多問題,都是你之前排查和統計計算過的,如果不合適,你自然不會去接手!
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接手二手店要比開一家新店風險要小一些!
4、遺留資產是財富
接手二手店會有哪些資源可用,一是設備裝修環境等硬體,二是老客戶資源,三是市場培育及客戶的信任感,四是線上的外賣平臺,五是好的員工和店長
可能轉讓的店鋪留下的資源不是太好,否則他也不會去轉讓,但相比於新店,一切從0開始,有總比完全沒有要強很多吧!
5、繼續轉讓虧本不大
只要是投資,就一定存在失敗的風險,退一步講,如果這個二手店鋪開失敗了,當然你也可以去轉讓,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回收的轉讓費用和你之前接手的轉讓費不會少,甚至還有得賺!
這就好比,你想去跑滴滴,專門買輛新車跑,風險就大,不一定你能堅持下來,但是如果買的二手車,本身就要便宜很多,跑段時間不想幹了,把車轉讓,其實也虧不了多少,就是這個道理!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這是一套不一樣的開店思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覺得專門接受二手店鋪的開店思維怎麼樣呢?不妨我們一起探討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