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2020-12-2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在閒置經濟流行的當下,二手交易平臺的出現讓大量閒置的物品重新流通,產生效益。其中,隨著圖書銷售逐年在擴大,二手書市場也獲得了更大的商業空間,但是制約它們發展的因素仍然還有很多,本文作者立足智能化轉型的視角,從3個方面對二手書市場展開了梳理分析,與大家分享。

緒論

5G技術將給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帶來深刻的變化,對於出版業來說, 5G的到來不僅意味著更快的通信速度, 更預示著出版業態的進一步改變和重組。在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購買習慣迅速變化的時代,圖書市場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二手書店的經營與生存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亟需進一步的轉型升級。

書店在城市文明進程和全民閱讀推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二手書店的發展儘管舉步維艱但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現存的二手書店的經營模式和運營模式,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和總結二手書店的轉型方向。

二手書店又稱舊書店,兩者有區別,但大多沒有嚴格的區分。傳統的二手書店一般被稱為舊書店,其經營範圍以古籍為主,這些古籍往往有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而二手書店的說法更側重於圖書的二次或多次流通,大多忽視圖書的新舊程度。為了表述方便,本文主要使用二手書店的說法,涉及古舊書店的習慣稱謂時,則使用舊書店。

由於二手書交易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歷朝歷代都有重金求書的佳話,有圖書存在就有二手書交易的市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技術的快速更新,二手書店的經營經歷了衰敗和復甦,其經營模式也在不斷轉型升級。

從二手書店的運營模式變化來看,二手書店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實體古舊書店,第二個階段是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出現的網絡二手書店,第三個階段是在移動網際網路逐漸成熟下出現的新興二手書店。與此同時,各階段的二手書店都有其特有的時代特點,不存在某種形態完全替代另一種形態。

一、傳統二手書店的現狀及問題

1. 傳統二手書店的現狀

(1)實體二手書店

傳統的二手書店一般是專門的古舊書店和舊書攤,古舊書店往往在店主幾十年的經營下,存著數量巨大的舊書,有著固定的消費者;舊書攤一般在古玩交易市場較為常見。

古舊書店的經營範圍一般是年代較為久遠、有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圖書,大多是文史類的經典著作。古舊圖書的讀者多為收藏愛好者和科研工作者,以高級知識分子為主。

除了古舊圖書,教材教輔是高校附近服務於師生的二手書店的主要經營範圍,由於高校教材改版次數較少且教師指定的教材變動較小,而教材在課程結束後使用價值較低,因此,教材也是二手書交易市場的重要部分。

(2)網絡二手書店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網絡二手書交易平臺出現,彌補了傳統二手書店存在的不足。網絡二手書店相比於傳統二手書店,一是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外地的讀者不必費勁周折奔波於各書店淘書;二是有比較發達的檢索系統,在網站上可以一鍵檢索查找圖書信息;三是聚合了大量商家和圖書信息,讀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貨比三家之後再購買圖書。

舊書網站發展初期,除了知名度最高的孔夫子舊書網之外,還有布衣書局、緣為書來、有路網、中國舊書網等網絡平臺出現。目前來看,許多網站已經停止更新,或是轉向移動端平臺運營。除了專門的舊書網,淘寶網、京東商城等也入駐了大量網絡舊書店。

孔夫子舊書網是中國領先的古舊書交易平臺,創建於2002年,是傳統舊書行業結合網際網路而搭建的C2C平臺,目前以古舊書為最大特色。截至2019年6月,孔夫子舊書網網上書店數量超過15000家,書攤超過90000家,圖書種類超過九千萬種。

孔夫子舊書網在舊書業中佔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它已是舊書市場的晴雨表,許多讀者購買二手書甚至是購買新書時,會先在孔夫子舊書網檢索,看該書在市場上的供需情況以及價格。

網絡二手書交易平臺的發展給二手書市場帶來了新面貌,加速了古舊書業格局從分散走向聚合,促使二手書業的轉型。[1]二手書市場具有不可再生性、貨源分散、購買群體分散的特性,網絡正好克服了這些障礙,使舊書信息更快捷、更全面,交易方式更迅捷,交易成本更低廉。

與此同時,網絡二手書店和傳統二手書店之間相互依存,很多二手書店在進入網絡之前,已經從事傳統二手書店相當長的時間,有著穩定的顧客和豐富的舊書庫存,店主同時經營著實體店鋪和網絡書店。

隨著電子閱讀的普及,以及網絡新書電商如噹噹、京東等的衝擊,許多實體新書店和二手書店面臨倒閉危機,部分傳統二手書店關閉了實體店鋪,只通過運營網絡書店賣二手書。

2. 二手書店面臨的問題

(1)回收二手書難,二手書來源不穩定

傳統二手書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種:民間私人收售,出版社、圖書館或其他企事業單位舊書,廢品站,私家藏書。相較於新書而言,二手書的來源不穩定,種類和數量也多有不確定性。

傳統二手書交易的供應鏈包括廢紙回收站、批發商、分銷商等,批發商是中間環節,上遊對接回收站取得貨源,下遊通過分銷商進行銷售。二手書店對上遊的回收端高度依賴,而回收站的圖書種類和質量不能保證,二手書回收的供應鏈較長,二手書來源往往不穩定。

(2)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

在傳統的二手圖書行業中,供應鏈中的回收商、批發商、分銷商之間信息往往不同步,部分批發商或分銷商還是基於傳統的 Excel表格來管理圖書,小型二手書店的庫存管理系統較差,交易效率低。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下,二手書店一般會在淘寶、京東等各平臺開設店鋪,但各個平臺的數據可能並不相通。而且二手圖書單品有限,同款補貨的成本較高,容易產生空單現象。

傳統的二手圖書交易中二手圖書的購買者和二手書店之間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網絡二手書店強大的檢索功能可以使購買者了解到圖書的售賣情況,但賣家往往無法及時獲取讀者的需求,無法根據供需進行精確定價。二手書的品類混雜、品相多樣、數量巨大,二手書市場往往在其內部形成長尾,通過長尾效應獲得收益,但由於購買者與賣家的信息不對稱,容易造成圖書庫存積壓,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3)交易的溝通成本大

傳統二手書店以實體舊書店為主,由於店鋪房租的成本,傳統二手書店的地址往往在不顯眼的小角落裡,對於不太熟悉的讀者來說,不容易找到書店。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傳統二手書店大多只服務於當地的讀者,受眾面相對較小,二手圖書流通效率低。

C2C模式的網絡二手書交易平臺可以實現成千上萬家店鋪的信息同步整合發布在網絡,讀者可以輕鬆一鍵式聚合檢索獲得信息,並且可以貨比三家再購買。但這樣的模式存在C端與C端售前溝通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低價低頻需求,信用難保障,售後維權難等問題。

二、新興網際網路二手書交易平臺

1. 新興二手書交易平臺出現的背景

(1)市場對閒置圖書有較高的接受度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物質富足碰撞經濟下行,消費觀念升級,促使人們閒置物品增加的同時也對閒置物品的有更高的接受度。近幾年循環、共享經濟快速發展,二手交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

易觀《2018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指出,新消費主力人群的形成,使二手閒置物品交易接受度逐步提升。[2]

二手圖書與其他二手商品的區別在於,圖書被再次閱讀時仍然具有完整的內容性,不影響下一個人的使用。每本書都擁有唯一的ISBN號,二手圖書是二手商品中最具標準性的商品,圖書的基本信息和價格都可以便捷地找到,有利於標準化定價。

圖書作為標準性商品,其鑑偽相對於奢侈品等較為容易。因此,二手書市場潛力巨大,二手書交易也紛紛被二手交易平臺看重。

(2)二手圖書的潛在市場較大

在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下,儘管紙質圖書受到了衝擊,但圖書市場仍然蓬勃發展。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全球背景下的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趨勢》指出,2018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達894億,規模較2017年進一步上升。2018年整個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上升11.3%,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新增的新書交易量帶來的是圖書閒置量的增加,根據第十五次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圖書的閒置率很高,讀者手中18個月沒有再翻看的書籍比例達到85%。與此同時,相伴的是圖書極低的流通率,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二手書不到個人擁有的5%。[3]

經過統計,近些年新書對整體市場的貢獻在不斷下降,新書碼洋貢獻和冊數貢獻在整體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小,2018年新書(當年出版的圖書)碼洋貢獻率佔17%。出版1-3年的圖書所佔碼洋比重為51.03%,出版3年以上的圖書所佔碼洋比重為31.97%,老書在市場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發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由調查可知,二手書有著很大的市場空間。[4]

(3)用戶體驗至上產品理念的流行

原來的C2C模式下,平臺的SKU(庫存量單位)豐富,買賣雙方直接在平臺上交易,平臺的運營成本較低。與此同時,由於買賣雙方缺乏信任機制,自由交易的模式也容易出現圖書盜版、圖書品相差、售後維權難等問題。

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以用戶體驗至上的產品理念,從2017年開始,出現了一批依託微信小程序的C2B2C經營模式的二手書電商平臺,如「多抓魚」「漫遊鯨」「熊貓格子」等。C2B2C模式是指商品由消費者出售給企業,再由企業售賣給消費者的交易模式,是近年來網際網路經濟的新型商業模式。[5]

電商企業上門收書、消毒殺菌、重新包裝、統一定價等一系列標準化操作可以優化二手交易流程,提高用戶體驗,在最大程度上解決二手交易中的信任問題和商品品質問題。

2. 新興二手書交易平臺的發展現狀

從2017年開始,一批新興二手書交易平臺出現,以「多抓魚」「漫遊鯨」「熊貓格子」「閱鄰」為代表,雖然這些平臺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並且頗得資本青睞。

目前,多抓魚已完成來自經緯中國等投資機構3 000萬人民幣的A輪和騰訊的B輪融資。漫遊鯨完成了聯想之星領投的 2000 萬元人民幣 Pre-A 輪融資,熊貓格子於2019年5月完成了金額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估值近億元。

目前的新興二手書交易平臺都是依託微信小程序,一方面,微信小程序的開發和維護較為容易,另一方面,在微信這樣強大的社交平臺下更容易進行獲取新用戶等相關活動的展開。

筆者以多抓魚、漫遊鯨、熊貓格子為例,分析其運營方式以及總結它們的特點。

(1)多抓魚

多抓魚在新興二手交易平臺中最具代表性,其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多抓魚於2017年5月上線,其採用C2B2C的模式,用戶可以通過多抓魚平臺進行買賣二手書,平臺從用戶手中收書,再統一處理、定價,售賣給用戶,平臺通過收書與賣書的差價賺取利潤。

用戶只要掃描書背面的條形碼,掃碼書籍達到收購數量後,可以提交賣書訂單,經過審核後,順豐快遞上門收書。多抓魚在圖書上架前會進行統一的清理、翻新、消毒和包裝。用戶使用多抓魚買書時,可以直接搜索需要的圖書,也可以像逛書店一樣看個性化的書目推薦,以及PGC和UGC的書單,比如「豆瓣 8.5分以上」「大人看的漫畫」「希望有人送我這本書」。

多抓魚在創辦之初,收書採取一刀切的模式,以一折收書,三折賣出。隨著大數據的積累和標準的調整,平臺目前使用算法+人工的方式決定圖書的收取標準,這決定了平臺能自動高效的運轉。在機器學習過程中,讓機器學習拒絕收取無益的書,比如迷信、宣傳男權等。

在平臺上除了可進行買賣圖書以外,用戶還可以共建書單推薦圖書、在圖書界面評論,轉發朋友圈等,可以看到誰買了自己的書,還可以訪問其他用戶的個人主頁,看到他買賣書的動態,這些一系列的社交功能,可以有助於增強用戶黏性以及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

在用戶進入到購書支付界面時,選擇使用 「多抓魚餘額支付方式」的用戶可享受8.8 折的優惠,餘額來源於買家的賣書收入。這種機制形成了買書和賣書的閉環,鼓勵用戶賣書之後用餘額在平臺買書,也鼓勵用戶在買書的同時將閒置的書賣出。買和賣形成閉環,交易才能順利,用戶既買書又賣書才能向核心用戶轉變。[6]

(2)漫遊鯨

相較多抓魚,漫遊鯨的產品設計有兩個特色:原價回收和虛擬積分。

漫遊鯨只回收品相九成新的圖書,回收通過率在90%左右,當圖書通過審核之後,平臺按圖書原價給相應的積分作為「書費」。用戶可以「現金+書費」的方式購買舊書,書價一般為原定價的4~5折,其中85%可以由書費抵扣,其餘的15%須以現金支付,書費無法抵扣運費。

漫遊鯨採用的原價回收、低價購買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且其虛擬貨幣運營模式本身就是一個閉環,讓其運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熊貓格子

熊貓格子2017年11月成立,熊貓格子賣書的流程與 「多抓魚」 類似,其後臺的資料庫綜合現有官方出版數據、豆瓣網評分數據等關鍵數據,通過算法將數據整合,綜合評定一本書的流轉價值,從而判斷該書的回收標準和條件。

熊貓格子注重打造圖書社交平臺,用戶在平臺可以追溯圖書流轉路徑,看到誰買了自己的書,自己買了誰賣的書;也可以對其他用戶進行關注,用戶關注越多,獲得熊貓幣越多,熊貓幣可兌換成買書的獎金。

通過掃描圖書ISBN 碼,將自己書櫃的書展示到線上,供其他讀者參考。目前其業務範圍也由舊書交易延展至文化生活類產品,通過拓展品類增加平臺的多元性。

三、二手書店智能化轉型的方向

1. 技術驅動二手書流通變革

傳統的二手書流通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流通的範圍較小,運營商的周轉效率較低。對於中小型書店來說,開發信息管理平臺成本較高,因此其庫存管理難以實現信息化。

而現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軟體的成熟,SaaS(軟體即服務)逐漸發展起來,用戶不再需要購買軟體,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應用軟體服務,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且無需對軟體進行維護。

對於許多小型企業來說,SaaS是採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7]通過SaaS應用軟體,可以即時掌握供應鏈中的信息流,連接商家庫存周轉,提升配貨效率。在庫存管理方面,機器逐漸代替人工,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裝貨、配貨。

2. 人工智慧技術提高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使得判斷真偽和質量、智能選書、智能定價成為可能。

人工智慧可以通過算法將國家圖書館館藏數據、新華書店數據、出版社數據、豆瓣網評分數據等關鍵數據進行整合,綜合評定一本書的流轉價值,根據歷史銷量與評價、市場預計存量,目前市場稀缺度、市場同類平臺的價格、平臺自身的利益等,讓機器學習算法判斷某本圖書是否可以回收,並給出二手圖書的定價和售價。

人工智慧技術能夠大大提高二手書回收和售賣的效率,以及管理和定價的準確度。

3. 大數據技術優化服務

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數據數量上的變化,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當當網、京東等新書電商,網絡文學平臺等在個性化推薦等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二手書交易平臺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上也在跟上步伐。

在平臺運營層面,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的歷史搜索記錄和瀏覽記錄,以及身份信息,基於算法模型為用戶畫像,根據用戶的興趣偏好,採用智能推薦算法,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興趣書單。平臺可以提取評論中關於圖書的信息和圖書的基本信息,平臺基於這些內容對圖書進行標籤化處理,幫助用戶更方便找到感興趣的圖書。

在基本搜索功能的基礎上,結合用戶個人特徵模型,按照個人的差異化需求進行搜索結果排序,將最貼合用戶特徵需求的結果集中在更靠前的位置,實現個性化搜索。隨著用戶歷史搜索記錄的不斷增加,個性化搜索的效果將會不斷得到完善。

4. C2B2C的經營模式

傳統二手書交易市場大多是B2C模式,讀者到二手書店或書攤買書。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下,C2C模式的網絡二手書店出現,二手書店和二手圖書的信息在電商平臺聚合,給商家和讀者都帶來了便捷。在共享經濟、二手交易經濟的推動下,新型二手書店出現,其以C2B2C經營模式突破原有的產業形態,注重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產品理念,進一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作為B端的商家,不僅僅是一個平臺的角色,還要實現交易流程中的「標準化」,如消毒殺菌、重新包裝、統一定價等一系列標準化操作,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服務體驗。

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撐下,企業應該使用「用戶邏輯」,即從用戶需求入手,開發和構建產品,生成媒體邏輯,並形成各環節相互交互, 從而不斷擴大延伸產品領域。[8]二手書交易平臺相對於其他新書交易平臺,有形成交易閉環的優勢,回收二手書的同時也售賣二手書,應從運營角度引導用戶既賣書也買書,一方面可以保證二手書的庫存種類和數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戶黏度和忠實度。

5. 經營範圍的拓展

傳統舊書業的興盛,是中國文化傳播和中國學術繁榮的一個標誌,中國老輩學者的學術研究,多有收藏和研究結合的特點,特別是中國傳統的學術,與收藏的關係是分不開的。舊書業的存在,總還是學術研究,特別是學術史料的一個重要來源。逛舊書店,是中國文人和中國學術活動中的一個主要方式。[9]

隨著二手商品交易模式成熟,共享經濟和循環經濟逐漸深入人心,二手圖書市場被電商重視,二手大眾類圖書也開始在二手圖書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新興的二手書店將經營範圍從學術類和教育類圖書拓展到大眾類圖書,例如「多抓魚」和「漫遊鯨」以大眾圖書為主,大眾類二手圖書的受眾值得進一步挖掘和培養。

與孔夫子舊書網依託古珍本古籍所建立起的核心用戶群相比,新興二手書店的產品服務進一步把買賣舊書的群體擴大化,擴展到社會中普通網民,其更具有推廣普及和社會價值觀念引領的作用,客觀上也助推了全民閱讀文化在社會的逐步成型。 [10]

6. 注重社交屬性

圖書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而二手圖書的交易特有的特性是其具有雙向性,讀者可以在二手書店買書,也可以將自己的舊書賣給二手書店,因此二手圖書交易平臺在社交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下,提高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是平臺運營的重要內容,依靠圖書的內容優勢打造平臺的社交功能,形成獨特的社區文化是關鍵一步。

平臺可以通過二手書流通信息的追蹤連接買賣雙方;鼓勵用戶發布UGC內容,如創建書單、推薦圖書、發表評論;製造與圖書相關的熱門話題引發讀者討論等。

結語

傳統舊書店的演變更偏向於古籍收藏功能,新興二手書店更注重二手圖書的流通。在共享經濟的發展下,消費者對二手圖書的接受度高;在技術的支持下,二手圖書的處理、流通和交易更加便捷,二手圖書有著較大的市場。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會,二手書店應該積極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創新二手書的經營模式,轉換運營思維,以實現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

#參考文獻#

[1]沈志富,汪健.論網絡舊書業的發展特點及現實意義[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1(4):85-89.

[2] 易觀.2018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EB/OL].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analysis/detail/1001254.2018-03-30/2019-06-12.

[3]毛躍臻.以「閱鄰」為例,看二手書的市場邏輯與模式創新[EB/OL].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713895.html.2018-12-08/2019-06-12.

[4]北京開卷:全球背景下的中國圖書零售市場趨勢[EB/OL].https://mp.weixin.qq.com/s/p4pTsHlvkM7A0mEGdraYhA.

[5]張阿源.基於國內網絡舊書業商業模式的比較研究[J].編輯之友,2019(03):12-16.

[6]ScullySong.萬字解析:二手圖書電商多抓魚的產品迭代和運營策略.[EB/OL].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686305.html.2018-12-08/2019-06-12.

[7]曲飛宇編著.新風口到來 產業網際網路模式創新[M].2016.

[8]蔣傳洋.邁向5G時代的「出版3.0」模式探索——兼論「出版3.0」模式在博庫數字出版傳媒集團的實踐[J].科技與出版,2019(05):29-33.

[9]謝泳.史料收集與舊書業的存在價值[J].圖書與情報,2008(04):140-142.

[10]張阿源.網絡舊書業C2B2C商業模式的特徵、困境及探索——以「多抓魚」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9(03):48-53.

(完成於2019年6月)

本文由 @朵兒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馬家輝:二樓書店變身二手書店?
    唯有暗暗祈願:像我這類如此容易見異思遷的「人渣」千萬別有太多,且讓二樓書店好好生存,並且愈活愈好。是的,如某些樂觀者所指,二樓書店當然可以轉型,走往「性格化」、「精緻化」、「分眾化」之類方向,深耕細作,專賣某些特殊書籍,例如,女性主義書、哲學思潮書、社會運動書等等;你愈專精,愈能在誠品的陰影下找到喘息空間,找到屬於自己的消費群,尋得自己的粉絲客戶。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
  • 廣州二手書店地圖
    據南都記者了解,由於租金的壓力,網絡售書的衝擊,廣州不少二手書店的經營規模和生存空間確實在逐步縮小縮窄,不得不搬離鬧市區,依傍大學校園。但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廣州目前仍有十多家二手書店存在城市的角落中。老闆們在堅守,書友們在尋找。承載著滿滿的知識,滿滿的閱歷,二手書店從來是小眾的,只是城市的發展,讓它們越發邊緣化。其實在那裡,每一天都上演著書與人的相遇。
  • 韓國最後的二手書店街
    而這裡,也保留了韓國最後的二手書店街——寶水洞書房街。走在釜山的街上,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老一輩韓國人身上仍然保留有苦難歲月的印記,經歷過日據時代,經歷過戰爭動亂,經歷過貧窮的歐巴桑們都紋著細細的眉毛,擦著白白的粉底,但眉眼裡鬱結著某種舒展不開的東西。
  • 【文藝腔】那些不能錯過的臺灣二手書店
    1、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杭州風雨書店: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因此,聽聞這樣的書店喜訊,我們自然覺得高興。這次,我們將給大家介紹的「風雨書店」是家二手書店。就書而言,新有新的朝氣,舊有舊的味道。與刻板印象裡陳舊雜亂的二手書店不一樣,她靠著精緻的設計感和二手書獨有的人情溫度,冷不丁地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是的,我們最初注意到她的存在,就是在年輕人集聚的社交平臺上。
  • 杭州風雨書店: 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因此,聽聞這樣的書店喜訊,我們自然覺得高興。 這次,我們將給大家介紹的「風雨書店」是家二手書店。就書而言,新有新的朝氣,舊有舊的味道。與刻板印象裡陳舊雜亂的二手書店不一樣,她靠著精緻的設計感和二手書獨有的人情溫度,冷不丁地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是的,我們最初注意到她的存在,就是在年輕人集聚的社交平臺上。
  • 二手書店,臺灣的一種養分
    書店的冬天,能找到販賣舊時光的二手書店實屬不易,但在臺灣,情況大不相同——光臺北就有49家實體的二手書店!臺北並不大,何以養活49個二手書店?首先是因為人們對知識的足夠尊重,嚴控盜版。這樣正版書才能在商業社會以價格體現自己的尊嚴,書的二次流通才有生存空間。> 花蓮時光二手書店
  • 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臺北無人二手書店,門牌上寫著「BOOKS 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攝2020跨年夜,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上的商鋪多已放假歇業,只有一間無人二手書店依舊沒有打烊。吳雅慧一直希望在書店嘗試無人經營的模式,碰巧「舊香居」餘下的藏書需要一間新店來分銷,無人二手書店便應運而生。與大多空間逼仄的二手書店不同,吳雅慧的店面寬敞明亮,書桌、長凳、檯燈、冷氣一應俱全;書架擺放錯落有致,好書之人在架前尋書不顯拘束;店內收藏的萬本書籍分門別類整齊碼放,讀者可隨意翻閱,遇到心儀的書籍就可以低於100元新臺幣的「銅板價」帶回家。
  •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十家二手書店
    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臺灣吸引我的,在出發前做攻略時差不多已經心理有譜了——二手書店。不管去哪個城市,臺北、臺南、花蓮,幾乎都能搜到二手書店。當然有一些小一點的地方就沒有,比如距離墾丁不遠的恆春鎮。第一次踏入二手書店不是在第一站臺北,臺北只住了兩個晚上,就奔向了臺南。臺北去了誠品書店,一看那書價,就有一種果不其然的感覺。因為之前從朋友處已經得知,臺灣書價是大陸書價的翻倍。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這裡所有書籍只有兩種售價,新臺幣50元和100元。
  • 香港旺角的二手教材書店
    本著節約能源和環保的理念,可以考慮買二手教材,旺角有幾家二手教材書店,比較出名。有銀髮阿姨的二手書店這是我到的旺角的第一家二手教材書店,在臨街的二樓,裡面的書擺放的整整齊齊,看起來就是管理有方,書店裡面做著位銀髮阿姨,我看到書店裡寫著,中三的書五折
  • 巷子裡的二手書店
    充滿文化氣息的正興街,轉進熱鬧的國華街商圈,罕見的有間年輕二手書店,正悄悄的發芽茁壯。
  • 尚青探索:香港書店攻略(二手書店篇)
    評分:★★★★☆ 價格:以二手書店來說,神州的價格偏貴,以簡體字書為例,基本上書的二手價比原價高,書本身也不是新簇簇。 評分:★★☆☆☆ 書店特色:以售賣文史哲二手書為主,更有時可以撞見小思或其他學者,文人氣息濃厚。而書店內更有文革,毛共時的證件,水蓋及其他物品,更有古董售賣,非常有特色。
  • 10家二手書店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一樓(臺大店)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222號B1(師大店)二、好樣本事
  • 香港二手書店指南
    於是,我在網上搜索資料,整理了一份香港二手書店指南,給登爹,當然,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書店情結,那麼先看一部紀錄片吧——《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40集,每集平均3分鐘,呈現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特色及故事。片子簡短清澈,像一首首白描的詩。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 十家臺灣二手書店,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微信上的二手書店—典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1.微信上的二手書店這幾年,微信上湧現出大量的二手書店,這些二手書店的銷售模式大多是:平臺商從個人消費者手中回收二手書,對購回的書進行清潔、翻新、消毒、重新包裝後,進行二次交易,進而轉手賣給其他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