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2020-12-24 人民網

臺北無人二手書店,門牌上寫著「BOOKS 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攝

2020跨年夜,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上的商鋪多已放假歇業,只有一間無人二手書店依舊沒有打烊。這裡沒有新年倒計時,也沒有徹夜的狂歡,只有不少愛書人士相約於此,三五成群地讀著書,很是悠閒。

這間開張不到一年的無人二手書店沒有名字,黃色的招牌上只寫著「BOOKS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店主叫吳雅慧,是「舊香居」的第二代經營者。她與父親吳輝康已經在臺北經營了近半個世紀舊書生意,父親創立的「舊香居」曾是華人世界最知名的舊書店之一。

「我想知道在沒有店主的書店,書和人是如何互動的。」吳雅慧一直希望在書店嘗試無人經營的模式,碰巧「舊香居」餘下的藏書需要一間新店來分銷,無人二手書店便應運而生。

與大多空間逼仄的二手書店不同,吳雅慧的店面寬敞明亮,書桌、長凳、檯燈、冷氣一應俱全;書架擺放錯落有致,好書之人在架前尋書不顯拘束;店內收藏的萬本書籍分門別類整齊碼放,讀者可隨意翻閱,遇到心儀的書籍就可以低於100元新臺幣的「銅板價」帶回家。

「這裡環境很好,書籍種類多樣,更新速度也很快。」林女士每周都會和朋友到這家「無人店」打卡,店裡新近推出的招牌產品「二手書福袋」很是讓她著迷。「每到周末便會打開福袋,看看抽到了什麼題材的書。」林女士說,福袋裡精心挑選的各類熱門書籍讓自己接觸到許多新事物,隨機的題材和內容時常帶給她新鮮、驚喜的閱讀體驗。

今年元旦,吳雅慧的無人二手書店首次嘗試周末全天不打烊,成為繼誠品書店後臺灣第二間24小時書店,也是臺灣第一間周末不打烊的二手書店。臺北眾多文人墨客聞訊相約趕到店內「書香跨年」,她的小店因而名噪一時。

家住附近的莊女士是無人二手書店的忠實擁躉,每周五下班後她都會在這裡讀書到很晚。「白天工作生活事務瑣碎,只有晚上才能真正靜心讀書。」莊女士說,夜讀是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家無人二手書店在喧囂的臺北鬧市中為她提供了一片靜心閱讀的空間,讓自己能夠隨時舒適自在地與書籍交流,「深夜時段還會有保全人員巡邏,完全不必擔心安全問題。」

除了慕名而來的讀者,無人二手書店的到訪者中還有大量往來過客。進店休息的遊客、自習的學生、閒逛的老者、約會的情侶……這些「意外來客」讓吳雅慧對無人書店的發展方向萌生了新的想法。她打算在店內增設更多服務性設施,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將自己的無人二手書店打造成城市中的人文交流公共服務空間。

「我們會在周末不打烊的基礎上儘快實現全年無休24小時經營。」吳雅慧表示,延長經營時間是計劃的第一步,如果經營成效好,未來還會考慮將無人二手書店的模式推廣到「活化」老建築領域,把散落在城市中的閒置老屋、空屋改造為無人書屋,在方便讀者的同時,也能讓更多人停下腳步,感受臺北濃濃的人文之風。

相關焦點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這裡所有書籍只有兩種售價,新臺幣50元和100元。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 【書店】臺北茉莉二手書店:臺區首大,天道酬勤(上)
    晚餐結束後,傅先生送我回酒店,在路上他告訴我說,他已經在茉莉二手書店工作了幾年,就經營規模來論,此書店乃是臺灣地區最大的一家,並且這家書店有著獨特的經營理念。一家二手書店能有這麼多的想法,這當然令我很新奇,然而當時我的行程安排已滿,來不及參觀這家奇特的書店。四年過後,我又一次來到了臺北,這次當然要目睹一下茉莉二手書店是怎樣的情形。
  • 書店,臺北的文化鄉愁
    如果說,誠品書店讓臺北有了不打烊的溫暖,那麼,臺北的二手書店才是城市最好的心靈治癒。有人情味的臺北,在羅斯福路、新生南路或中山北路的長巷裡,隱匿了大多門臉低調又別有洞天的二手書店。有名的,無名的,洋氣的,樸素的,星羅棋布、個性十足的獨立二手書店儼然臺北的一處風景,讓舊書的舊,有道不盡的棄用之美。
  • 【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臺灣吸引我的,在出發前做攻略時差不多已經心理有譜了——二手書店。不管去哪個城市,臺北、臺南、花蓮,幾乎都能搜到二手書店。當然有一些小一點的地方就沒有,比如距離墾丁不遠的恆春鎮。第一次踏入二手書店不是在第一站臺北,臺北只住了兩個晚上,就奔向了臺南。臺北去了誠品書店,一看那書價,就有一種果不其然的感覺。因為之前從朋友處已經得知,臺灣書價是大陸書價的翻倍。
  • 馬家輝:二樓書店變身二手書店?
    市場容量是重要的,critical mass(臨界質量)是重要的,在一個只有七百萬人的城市裡,在一個文化氛圍偏低偏淡的城市內,所謂「分眾化」的二樓書店註定慘澹經營。如果我是二樓書店的經營者,如果我決定苦撐下去,不肯關門拉閘,那麼,我必會認真地考慮把鋪頭轉型為二手書店。當有人把書店愈開愈大,等於同時替新書和二手書開拓了流通市場,新書舊書的供求市場其實息息相關,只不過大家不察。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
  • 漫步 書店,臺北的文化鄉愁
    ▲有書的堆砌,胡思二手書店的窗框美麗得像一幅油畫框如果說,誠品書店讓臺北有了不打烊的溫暖,那麼,臺北的二手書店才是城市最好的心靈治癒。有人情味的臺北,在羅斯福路、新生南路或中山北路的長巷裡,隱匿了大多門臉低調又別有洞天的二手書店。有名的,無名的,洋氣的,樸素的,星羅棋布、個性十足的獨立二手書店儼然臺北的一處風景,讓舊書的舊,有道不盡的棄用之美。
  • 臺北書店:漂洋過海來看你
    冬天的臺北籠罩在煙雨空濛中,傳統與現代水乳交融,分外迷人。當然,冬季到臺北不只是來看雨,而是想親近它的靈魂。龍應臺說,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去感受她靈魂,莫過於流連在當地的書店。對於外來遊客而言,往往會把誠品書店作為臺北文化的地標。
  • 臺北的書店
    遊學在臺北,最喜愛這個城市的書店。在大街小巷踱步,不經意就能邂逅書店,更有老牌的重慶南路、充滿活力的師大公館等大規模書市(只論書店數量,後者已經超過了前者,有古今、胡思、雅舍、公館、茉莉等二手書店,也有聯經、誠品、青春、政大、唐山、五南、金石堂、結構群、雜誌瘋等知名品牌),或是敦南誠品這樣受年輕人熱捧的24小時閱讀館。
  • 不止誠品,臺北小眾書店巡禮
    作為16年歷史的書店「誠品」,它已毋庸置疑地成為一處臺北文化地標。如果你初來臺北,一定要去看看敦化南路的誠品總店,24小時不打烊,是每一個讀書人鍾情的理想之谷。如果你不喜歡大眾的書店又想多多感受臺北的書香,下面的這些書店,說不定合你胃口。
  • 從臺灣買醫書有感,聊聊臺灣二手書店文化
    分享下購買信息: 大方書局(中醫)00886(02)2311-0770 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44號這裡還有臺灣版《周楣聲醫學全集》,圖文資料請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是我2013年來買醫書了解臺灣艾灸文化的文章。逛了幾家二手書店,被臺灣保護傳統文化的能力感動。在大陸別說二手書店,連新書店在網購的衝擊下都難以生存。
  • 【文藝腔】那些不能錯過的臺灣二手書店
    1、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漂洋過海來看你——臺北獨立書店之旅
    先是協助父親打理書店,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和弟弟蔡秉和從父親蔡木林手裡接過「產業」,各自開了松林和易林兩家舊書店。2012年,弟弟過世,易林書局無人接手而關閉,如今他還在堅持。蔡老先生是非常有個性的老頭,如果未徵得他同意就「擅自」拍照,肯定會被「教誨」一番。數年前,梁文道、竇文濤探訪松林書局,也曾見識到先生的脾氣。
  • 你想去哪 | 不止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也是家喻戶曉的!
    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茉莉是我最推薦的一家,除了書籍還有很多二手的額CD。雖說是二手但這裡的CD起碼都有九成新,價錢可以說是白菜價。我是搖滾發燒友,一進店裡就已經買買買地不能自拔了。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一樓(臺大店)
  • 那些隱蔽在臺灣各角落的二手復古書店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感到快樂——二手書店的秘密  都說「人醜」就要多讀書,那像我這樣美上天的小仙女就更不用說啦~除了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臺北:你愛的那家獨立書店關門了 | 書店新裂變
    這不是臺北第一條「過氣」的書街了。牯嶺街、重慶南路一帶都曾是繁榮的書市。「這裡的書都是打折賣的。」那位臺北人誇道。原來是價格優勢佔了上風。而論書的品類和數目,這裡能滿足他的要求,甚至可以說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閱讀需求。但即使如此,書店街的生意還是一天比一天慘澹。
  •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十家二手書店
    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臺北九大必去的特色書店盤點
    臺北市龍泉街81號1樓00886-02-23680576每日15:00~21:00 蠹行.文化聚合▌二手書店 臺北市青田街2巷25號(02)3322-1163每日12:00~21:00茉莉▌二手書店 茉莉書店是筆者比較早接觸到的二手書店,店裡沒有如山一般高的書堆,上架前就擦拭整理乾淨的書籍也不會讓客人翻閱後兩手發黑。整齊、清潔、明亮的二手書店在光華商場,確實很難不被認為是焦點。
  • 做一日臺北愛書人,書店悠然漫步之旅
    如果說101大樓是臺北的建築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臺灣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真正實現了讓讀書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