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2021-02-26 讓腳步跟上靈魂

去臺灣是2015年1月份的事情,一個人去的,因為語言通暢,交通便利。港澳臺一個沒去過,選一個的話唯有寶島臺灣吸引我。本來以為只是到此一遊,看看夜市,吃吃喝喝而已。結果一去便愛上,濃鬱的文藝氣息至今仍抹不去。

想去親眼看看誠品書店,阿里山日月潭都沒在行程計劃之內,選了幾個城市,畢竟時間有限嘛。一個人出行,箱子很大,不想每天搬來搬去的,一城三四日,細逛四五城,十五日便沒有了。
進出寶島的站點選擇臺北桃園機場。去時飛機上鄰坐的janet姐姐,在順其自然地情況下偶遇,同時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實乃佛緣。從臺灣回成都後的不出三個月,我們在成都再次相會了,人生真的很奇妙,再會的感覺很是厚重。一同探酒店,一同吃火鍋,一同喝啤酒,一同暢談聊,相處時間不多,但可以斷定:是同類的一路人,是一輩子的朋友。
臺灣吸引我的,在出發前做攻略時差不多已經心理有譜了——二手書店。不管去哪個城市,臺北、臺南、花蓮,幾乎都能搜到二手書店。當然有一些小一點的地方就沒有,比如距離墾丁不遠的恆春鎮。
第一次踏入二手書店不是在第一站臺北,臺北只住了兩個晚上,就奔向了臺南。臺北去了誠品書店,一看那書價,就有一種果不其然的感覺。因為之前從朋友處已經得知,臺灣書價是大陸書價的翻倍。好吧,一本三毛的書好幾十塊,想想國內書價的折扣價,瞬間感嘆社會主義好。


臺南以前是省府,非常有底蘊的地方,在臺南住在國立成功大學附近的青旅,火車站南邊。國立成功大學附近有兩家二手書店,在臺南市西南面還有一家可能是臺灣最豪華的二手書店了——城南舊肆。

插兩句:國立成功大學附近的兩家二手書店規模很小,就是很簡陋的店面,有一家找到三毛的舊書,一看價格,從50臺幣到80臺幣不等,心動中選了一本三毛的書。從此踏上收購二手書的不歸路。臺灣二手書店的書有大陸的簡體字書,也有臺灣的繁體字書,豎著排版,從右向左翻閱。以至於回國後一段時間內,我都被同事招呼的是「又在看古書啊?」

城南舊肆是一幢二樓別墅,裝修簡約大氣,門口一棵大樹,樹下一張石凳子,大樹半遮擋著別墅落地的玻璃。還沒逛過其他書店,我就猜想這應該是最豪華的二手書店了。雖然後來的時光書店也很別致,但是一個現代一個古樸,都是我們這類文丐的心之所向。

看著如此簡約現代的書店,進去是一定要的,就怕超過心理預期的書價令我失望。一樓很多小說。三毛的書有幾本,書價太令人欣喜了。立馬選出幾本先放前臺結帳處,生怕從二樓下來時被他人搶走。旅遊、音樂在二樓,有LP寶典,還有一些法律類的書籍,同樣有簡體字的書。後悔來臺灣之前沒有做做閱讀書目,好知道來此該尋找些什麼。除了知道三毛這個作家,別的很多臺灣作家不是很熟絡。甚至我旅行這麼久,都沒讀過三毛的書。與流浪的三毛初識竟然從臺南開始,緣之所至吧。

城南舊肆,包括其他所有二手書店,都收購二手書籍,但我沒有詢問收購的相關事宜。因為我身上一本簡體書都沒有。當時內心非常衝動地冒出了下次帶簡體字書過來交換的可愛想法。離開城南舊肆,手裡多了一袋書,這才中午,下午要背著它們同行。幸福的是,落坐咖啡館的時候,可以翻看它們了。

臺南孔廟對面也有一家二手書店-草祭,但是要辦卡才能入內。這種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做法,我不苟同,於是不從。我以為,天下所有愛書人都有一顆無私的共享之心的,不在於一定要共享讀書的心得,而在於共享所坐擁的文字資源。所以,路過而已。

臺南逗留四晚,仍然依依不捨,把高雄的計劃直接砍掉了,直奔了恆春,去墾丁看海。恆春鎮主街上有一家書店,除此再沒有關於書的其他信息了。直到下一站花蓮,找到時光二手書店和跳蚤店鋪,才又給了我一個驚喜。

時光二手書店在街角,是一座黑色瓦房的老宅子,有日式的味道。營業時間從正午12點開始,只有一層樓,也賣文創產品,找遍了也沒有一本三毛的書,無奈掃興而歸。自從手裡擁有了基本三毛的書之後,每天出門必帶,也從此愛上了喝咖啡紅茶的閒暇時光。點上一杯,翻到書籤卡位,開始與三毛文字交流的旅程。哪怕是在711,只要休息,就必須翻幾頁書才心安理得。

撫摸著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年齡相仿的書家兄弟姐妹,似乎共同經歷著歷史,可以進行無代溝的交流。

次日踩著單車,無意間經過花蓮的跳蚤店鋪,進去發現這裡還有二手書,全部仔細搜索了一遍,有的書貴,有的書便宜。看到兩本王尚義的書,不確定這名作家,決定回旅館查詢了解一下再作打算。第二天12點40的火車回臺北,書店12點才開門。只要有可能性,都要嘗試一下。提前十分鐘抵達書店門口,停好自行車,不時看著時間。12點了,門也沒開,也沒看到疑似工作人員來上班的跡象,有點傷心難過。告訴自己,如果12點10分仍不開門,只能說無緣拜拜了。

12點2分,捲簾門徐徐上升。衝進店裡,高興地對著店員說,「還以為不開門了呢」,就衝到書架邊,那兩本王尚義還在。呵呵,當然還在,昨晚22點關門我才離開的,今早一開門我第一個去的,誰與我搶呢?

花蓮的二手書店也比較匱乏,這裡遊人也不多,在地人氛圍很容易融入。我把二手書的最後希望留在了臺北,光從百度地圖上看,就有不少的二手書店,一定還有一些不在地圖之列的。從花蓮回臺北的當天晚上,就去了師大夜市,不僅為了夜宵,也為了師大夜市附近的二手書店。師大和臺大不遠,這裡二手書店密度大,是理所應當的。茉莉二手書店出名已久,走進負一樓,看看書價,和內心的頻率不一樣,草草退了出來。

回師大夜市的小街小巷尋覓,有兩家書店在居民樓上面,都在一個單元裡邊。老闆坐在電腦邊做自己的事情,任你在他的書海徜徉,但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老闆就很熱情,並且樂於分享。女漢子無論怎麼發嗲,臺灣人一聽就知道你是個大陸來的觀光客。我只能報以微笑,藉以拉近距離。

除了居民樓,街邊一樓有家竹軒,是我寶島行二手書的收官之作。店面就很深入人心,書店還有負一樓。一進去,就發現書很多,直奔主題,找到三毛的書,翻出大概五六本三毛的書,價格很便宜,老闆竟然還非常地道地在總價上給了我八折。折扣自然而然給我的,我滿心歡喜,如獲至寶謝過老闆出了店門。第一次去臺灣不敢買太多,怕大陸海關耍詐。箱子裡十一本三毛和兩本王尚義,祈禱千萬別出么蛾子,即使要出也別是我的十三本書。那些化妝品實在要丟就丟了吧,也罷也罷。

淡江附近也有很多二手書店,地圖上不一定有,這就要靠個人敏銳的嗅覺了。

好人好報,成都出機場海關沒讓開箱子。我的書本完璧歸家,下一次再去寶島收書的志向更加遠大了。



相關焦點

  • 從臺灣買醫書有感,聊聊臺灣二手書店文化
    2015年再次來臺灣幫艾友捎灸法書《灸繩》,(臺灣版叫《灸療實踐》)大陸已經絕版的艾灸著作,在臺灣卻可以找到。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
  • 【文藝腔】那些不能錯過的臺灣二手書店
    今天分享一期臺灣書店清單,這些書店大多曾出現在《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記錄全臺灣 40 家獨立書店樣貌的記錄片中。
  • 你想去哪 | 不止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也是家喻戶曉的!
    」💓與你相約,陪你回味臺灣/除了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書店是一座城市的縮影,而舊香居亦投射出一 代又一代的文學剪影。舊香居舊書收藏的深與廣,更勝不少圖書館,讓這裡同時成了一座獨特的資料庫,紀錄了臺灣,甚至不同地方的文學發展。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 那些隱蔽在臺灣各角落的二手復古書店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感到快樂——二手書店的秘密  都說「人醜」就要多讀書,那像我這樣美上天的小仙女就更不用說啦~除了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香港二手書店指南
    於是,我在網上搜索資料,整理了一份香港二手書店指南,給登爹,當然,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書店情結,那麼先看一部紀錄片吧——《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40集,每集平均3分鐘,呈現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特色及故事。片子簡短清澈,像一首首白描的詩。
  • 十家臺灣二手書店,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今天分享一期臺灣書店清單,這些書店大多曾出現在《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記錄全臺灣 40 家獨立書店樣貌的記錄片中。
  •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十家二手書店
    很多人對臺灣書店的印象僅僅停留在誠品,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走停停,逛逛臺灣的二手書店,每間書店都因它的主人的經營哲學和處世姿態,而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 10家臺灣二手書店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買好書 十家臺灣二手書店,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今天分享一期臺灣書店清單,這些書店大多曾出現在《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記錄全臺灣 40 家獨立書店樣貌的記錄片中。
  • 漫行 十家臺灣二手書店,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今天分享一期臺灣書店清單,這些書店大多曾出現在《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記錄全臺灣 40 家獨立書店樣貌的記錄片中。
  • 10家二手書店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一樓(臺大店)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222號B1(師大店)二、好樣本事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這次去香港停留時間只得一天半,但還是要去二手書店看看。
  • 在臺灣逛書店
    二月底到臺灣,主要就是逛書店。公館地區還有一家巨頭,就是茉莉二手書店。這次去的不是本店,而是分店:影音館,賣二手CD。剛好趕上做活動,6盤只要99臺幣(20多人民幣),買了一堆。這家其實也有書賣,而且是免費的,只要投幣捐款任意數額就可以拿走。
  • 尚青探索:香港書店攻略(二手書店篇)
    評分:★★★★☆ 價格:以二手書店來說,神州的價格偏貴,以簡體字書為例,基本上書的二手價比原價高,書本身也不是新簇簇。 評分:★★☆☆☆ 書店特色:以售賣文史哲二手書為主,更有時可以撞見小思或其他學者,文人氣息濃厚。而書店內更有文革,毛共時的證件,水蓋及其他物品,更有古董售賣,非常有特色。
  • 香港尋書的驚喜:我的書房(二手書店)| 香港書店巡禮之三
    其實臺灣的很多地區也是這樣,雖然自己還沒有機會實地走訪,但在書友的照片和文章裡多有發現。而這已經是兩地近十年書店大量縮減、逐漸蕭條後的光景,可依然值得大陸書蟲羨慕。香港有很多書店只是聽說過,卻還沒有到過,畢竟大家常去的書店還是那些,而那些藏在街巷中不大知名的,也許在我們有機會前往之前,就已經歇業了。
  • 馬家輝:二樓書店變身二手書店?
    臺灣書業巨無霸「入侵」香港,強敵壓境,最容易「陣亡」的肯定是二樓書店。
  • 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臺北無人二手書店,門牌上寫著「BOOKS 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攝2020跨年夜,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上的商鋪多已放假歇業,只有一間無人二手書店依舊沒有打烊。吳雅慧一直希望在書店嘗試無人經營的模式,碰巧「舊香居」餘下的藏書需要一間新店來分銷,無人二手書店便應運而生。與大多空間逼仄的二手書店不同,吳雅慧的店面寬敞明亮,書桌、長凳、檯燈、冷氣一應俱全;書架擺放錯落有致,好書之人在架前尋書不顯拘束;店內收藏的萬本書籍分門別類整齊碼放,讀者可隨意翻閱,遇到心儀的書籍就可以低於100元新臺幣的「銅板價」帶回家。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這裡所有書籍只有兩種售價,新臺幣50元和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