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探索:香港書店攻略(二手書店篇)

2021-02-20 尚青文社

香港書店攻略整理參考——以交通地點,服務態度,貨品種類,價格及書店特色作評分,以五分為最高,一分為最低。

1.神州圖書文玩有限公司

地址:中環擺花街2-10號匯財中心3樓301室
交通地點:位處中環soho區,不過地點較隱蔽
評分:★★☆☆☆
服務態度:態度尚算友善。
評分:★★★☆☆
貨品種類:以文史哲舊書為多,而且更有不少古本,現在是很難找到的。
評分:★★★★☆
價格:以二手書店來說,神州的價格偏貴,以簡體字書為例,基本上書的二手價比原價高,書本身也不是新簇簇。
評分:★★☆☆☆
書店特色:以售賣文史哲二手書為主,更有時可以撞見小思或其他學者,文人氣息濃厚。而書店內更有文革,毛共時的證件,水蓋及其他物品,更有古董售賣,非常有特色。加上店內的書籍以書櫃排列整齊,找的時候也比較方便
評分:★★★★★
結語:神州基本上是很多二手書迷必到之地,唯書的價格比較高,也是令不少二手書迷只望而卻步之地。
總體評分:★★★☆☆(三星半)

2.流動風景(flow)

地址:中環擺花街40號2樓及3樓
交通地點:位於中環soho行人電梯旁側,入口較隱蔽
評分:★★☆☆☆
服務態度:服務態度良好,老闆較年輕,感覺上較為友善
評分:★★★★☆
貨品種類:以售賣外文書籍為主,兼在樓上一層有少量的中文書籍,基本上香港很少這類專賣英文書的二手書店
評分:★★★★☆
價格:在中環soho區來說,流動風景的書價算是同區之中最平宜的。
評分:★★★★★
書店特色:感覺和中環soho區的格調很match,而且區內甚至可以說在香港很少以專賣英文書的二手書店。
評分:★★★★☆
結語:流動風景的英文書雖然並不是學術性的書籍為主,而是以fiction為主,但英文書的種類卻頗多,加上有少量中文書籍,價格亦不貴,所以流動風景為中環必去的二手書店之一。
總體評分:★★★★☆(四星半)

3.藝術圖書

中環擺花街(地址待查)
交地地點:同樣位處soho區,離地鐵巴士站較遠
評分:★★☆☆☆
服務態度:與一般樓上書店差不多
課品種類:以考古類及藝術書最齊,兼及有不少文史哲類圖書,加上是市面比較難找的,是讀考古及人類學等學者或學子必到之地。
評分:★★★★☆
價格:同神州的價格一樣,標價普遍比較高。
評分:★★☆☆☆
書店特色:以考古及藝術類圖書為主,特色鮮明
評分:★★★★★
結語:可以說,考古,藝術,兼及文史哲書籍都有不少,但和神州一樣只望不買為多(皆因書價頗貴)
總體評分:評分:★★★☆☆(三星半)

4.南京圖書中心

地址:佐敦南京街18號
交通地點:雖然說地址寫的的是佐敦,但其實偏近油麻地,不過離地鐵站比較遠,但不至於難找。
評分:★★★☆☆
服務態度:與一般樓上書店差不多
評分:★★★☆☆
貨品種類:以中醫藥及武術強身書為主,兼及有不少文史哲
評分:★★★★☆
價格:價格同樣是不平宜
評分:★★☆☆☆
書店特色:以醫藥及武術書為主,感覺不錯
評分:★★★★★
結語:基本上這間我比較少去,但中醫及武術書均不錯,可以一往
總體評分:★★★☆☆(三星半)

5.新亞書店

地址:旺角洗衣街83號3樓
交通地點:於旺角中旅社斜對面,門口只有不大的一塊牌面,加上在三樓,較隱蔽
評分:★★☆☆☆
服務態度:態度較為友善,有問必答,更可留書
評分:★★★★☆
貨品種類:文史哲類型書籍非常齊全,更有不少線裝古本,及有一手的大陸書籍賣,價格為一比一。
評分:★★★★☆
價格:在同區或港九的二手書店來計,價格絕對稱得上便宜,兼且有不少文史哲類的一手簡體書籍售賣,絕對是必逛之書店。
評分:★★★★★
書店特色:以售賣文史哲書籍為主,兼且書店書籍排列比較混亂,甚至堆著成棟的書,入去買書如入尋寶之境
評分:★★★★☆
結語:新亞是香港二手書店中價格最公道,兼且文史哲書籍又不少,絕對是常去及必去之香港二手書店。
總體評分:★★★★☆(四星半)

6.精神書局

地址:香港西環屈地街28號地下B鋪
交通地點:位於西環創業廣場斜對面,交通尚可
評分:★★★☆☆
服務態度:老闆對待客人十分親切(對熟客尤甚)
評分:★★★★★
貨品種類:有二手漫畫,流行小說,英文書,心理學,文史哲,政治等都有,算是比較多元化。
評分:★★★☆☆
價格:一般來說都是書價的三折至四折,有時比較新或難找的書會是書價的四折至五折,價錢尚可
評分:★★★★☆
書店特色:感覺較似一間二樓書店
評分:★★★☆☆
結語:精神書店以書籍多元化為主打,加上服務態度好及價公公度,算是西環及北角中算是不錯的算擇
總體評分:★★★★☆ (四星半)

*Carol編輯整理,尚青文社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歡迎投稿:seekingclubwriter@gmail.com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店攻略(中環篇)
    註:香港書店攻略整理參考——以交通地點,服務態度,貨品種類,價格及書店特色作評分,以五分為最高,一分為最低。
  • 香港尋書的驚喜:我的書房(二手書店)| 香港書店巡禮之三
    而這已經是兩地近十年書店大量縮減、逐漸蕭條後的光景,可依然值得大陸書蟲羨慕。香港有很多書店只是聽說過,卻還沒有到過,畢竟大家常去的書店還是那些,而那些藏在街巷中不大知名的,也許在我們有機會前往之前,就已經歇業了。
  • 香港故事ing|尋訪香港最大的二手書店
    本文為第 19 篇推送我們第一站就是香港神州舊書店——香港最大的二手書店。在老師的安排下,該店的老闆歐陽先生還親自同我們分享了書店的故事。從柴灣地鐵站C口出來,穿越幾條馬路後就到了富成工業大廈樓下,進入大廈直接坐電梯至23層,電梯口一出來便可以看到香港神州舊書文玩有限公司的招牌。
  • 香港二手書店指南
    登爹去了香港,他問我是否需要代購。我說:「電子產品、包包、衣服、化妝品、保健品統統都不要,你幫我淘幾本港版的書回來就好。」於是,我在網上搜索資料,整理了一份香港二手書店指南,給登爹,當然,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書店情結,那麼先看一部紀錄片吧——《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40集,每集平均3分鐘,呈現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特色及故事。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這次去香港停留時間只得一天半,但還是要去二手書店看看。
  • 香港書店攻略(尖沙咀、油麻地篇)
    註:香港書店攻略整理參考——以交通地點,服務態度,貨品種類,價格及書店特色作評分,以五分為最高,一分為最低。
  • 【57】大城市裡的老靈魂:香港二手書店群像
    有人說,要看一個城市是否有文化,光看博物館、圖書館、書店或藝文活動的數量是不夠的,必須看這個城市有沒有精彩的二手書店。因為,二手書店要能維持,必須有厚實的閱讀與買書文化支撐。畢竟,如果一個城市不買書不讀書,自然不會有讀者需要賣掉舊書,二手書店的生存空間相對就小了。我不免在想,香港也有精彩的二手書店嗎?人家不是都說,香港人不讀書不買書,是文化沙漠嗎?
  • 香港印象 令人驚嘆的香港二手書店
    梅馨書舍的海拔不低,在一座舊唐樓的7樓,來這淘書的人得先搭乘一部咯吱咯吱的70年代老電梯才能到達這裡。一走近梅馨書舍,就能看見門前的聯上赫然寫著「三千道德空諸子」,書生氣魄十足。踏入這家書屋,放眼望去儘是書,除此之外,書店還提供了一排小沙發給客人們休憩,友善的空間總讓書蟲們在這不知不覺泡上一下午。
  • 馬家輝:二樓書店變身二手書店?
    經營二樓書店,再文藝再文化,終究是一盤生意,要能保持「可持續發展」是首要任務,假如這些群體這些客戶這些空間僅僅數量狹小如禿子頭上的那幾根剩餘毛髮,怎足維持生存?怎能不令你舉步維艱?這便是在香港從事文化工作的核心悲哀。
  • 香港的書店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我確信香港是處於一種「後物質主義時代」,簡單來說就是「衣食足則知榮辱」。當人的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便不再需要受物質基礎的束縛,或者不再必須服從既定的權威。人將享有更大的自主性,更想追尋自我,尋找更多不同的人生路徑。這一點完全可以從香港的獨立書店窺得一些蹤跡。
  • 亞洲二手書店「復興潮」之港臺篇
    在諸多文化人眼裡,高速發展的香港漸漸帶上了「文化沙漠」的標籤。那些被冠以「獨立書屋」的店面看似美好文藝,但仔細打量卻是門可羅雀的風景。然而正如加布瑞埃拉在《島上書店》裡寫道: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或許正是這樣的理念支撐著生活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的書迷們,用心築造屬於自己的一方烏託邦。
  • 廣州二手書店地圖
    據南都記者了解,由於租金的壓力,網絡售書的衝擊,廣州不少二手書店的經營規模和生存空間確實在逐步縮小縮窄,不得不搬離鬧市區,依傍大學校園。但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廣州目前仍有十多家二手書店存在城市的角落中。老闆們在堅守,書友們在尋找。承載著滿滿的知識,滿滿的閱歷,二手書店從來是小眾的,只是城市的發展,讓它們越發邊緣化。其實在那裡,每一天都上演著書與人的相遇。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
  • 【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臺灣吸引我的,在出發前做攻略時差不多已經心理有譜了——二手書店。不管去哪個城市,臺北、臺南、花蓮,幾乎都能搜到二手書店。當然有一些小一點的地方就沒有,比如距離墾丁不遠的恆春鎮。第一次踏入二手書店不是在第一站臺北,臺北只住了兩個晚上,就奔向了臺南。臺北去了誠品書店,一看那書價,就有一種果不其然的感覺。因為之前從朋友處已經得知,臺灣書價是大陸書價的翻倍。
  • 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二手書店又稱舊書店,兩者有區別,但大多沒有嚴格的區分。傳統的二手書店一般被稱為舊書店,其經營範圍以古籍為主,這些古籍往往有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而二手書店的說法更側重於圖書的二次或多次流通,大多忽視圖書的新舊程度。為了表述方便,本文主要使用二手書店的說法,涉及古舊書店的習慣稱謂時,則使用舊書店。
  • 微信上的二手書店—典書
    買書如山倒,是當下大部分人的寫照,雖電子書市場得到快速的發展,但受閱讀習慣及閱讀體驗的影響,電子書市場尚無法撼動紙質書市場的地位。反而二手書因其性價比高,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微信上的二手書店這幾年,微信上湧現出大量的二手書店,這些二手書店的銷售模式大多是:平臺商從個人消費者手中回收二手書,對購回的書進行清潔、翻新、消毒、重新包裝後,進行二次交易,進而轉手賣給其他用戶。
  • 香港書店全攻略
    自從誠品書店在香港開門店後,就一直想去那裡逛逛。平常去香港都是提著拉杆箱急衝衝的穿梭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這次也不例外。
  • 你想去哪 | 不止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也是家喻戶曉的!
    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小間書菜是宜蘭第一間二手書店,書店裡農民忙著將新鮮蔬菜端放在用檜木改制的桌子和菜架,店裡十來種不灑農藥、化肥的作物,全來自宜蘭當地小農,用米、蔬菜交換來的二手書、 CD 則靜靜躺在手做木架上。
  • 臺灣繪本書店地圖丨繪本發燒友的剁手攻略(臺北篇)
    「我們不將自己定位成二手書店,因為大多數二手書店是以近三十年的出版品為主,而我們除人文、藝術類的舊書外,還有古籍文獻、名人信札字畫、地圖檔案等文獻收藏品,這些品項是以研究、收藏為主的領域,古書店或舊書店比較接近我們的性質。」臺灣的二手書店顛覆了我對傳統二手書店的認識,不是堆滿破舊書籍的書房,更像精選二手書籍的收藏庫。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這裡所有書籍只有兩種售價,新臺幣50元和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