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的二手書店—典書

2020-12-28 書蟲Boey

近幾年來,社會發展飛速,各類物品更新換代太快,隨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但人們感受到的焦慮卻越來越多。

讀書,讓大部分人為了緩解焦慮其中一種方法。

買書如山倒,是當下大部分人的寫照,雖電子書市場得到快速的發展,但受閱讀習慣及閱讀體驗的影響,電子書市場尚無法撼動紙質書市場的地位。反而二手書因其性價比高,受到不少人的喜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1. 微信上的二手書店

這幾年,微信上湧現出大量的二手書店,這些二手書店的銷售模式大多是:平臺商從個人消費者手中回收二手書,對購回的書進行清潔、翻新、消毒、重新包裝後,進行二次交易,進而轉手賣給其他用戶。

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二手書市場流通交易的痛點:

1)買賣雙方不需要經歷繁瑣的議價過程

2)簡化買賣雙方用戶的交易流程,平臺複雜繁瑣的流程

3)制定了一定的回收和銷售制度,保證了賣買方用戶的需求

這種模式簡單高效,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用戶。但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回收少,需求量大、導致購書需求無法被滿足。

2. 不走尋常路的二手書平臺典書應運而生

典書,是眾多網絡二手書店中的一家。但卻以一種與其他平臺不同的交易模式,開闢自己的領土。

目前,典書的交易模式是:從固定的渠道收購二手書,進行嚴格的處理方式後,進行二次交易。平臺只供用戶購買二手書,不回收用戶的書。

採用這樣的交易模式,典書放棄了一部分用戶的粘性。但可避免書籍種類的單一化,從而更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

據悉,典書目前庫存數量已超300萬冊,書籍種類涵蓋了小說、管理、雜誌、生活、藝術、技術、文學、勵志、工具書等。市面上流通的一手書種類,典書也幾乎具備了。從滿足用戶的購書需求的層面來說,典書這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3. 建立互動社區

為了提高用戶的粘性,典書建立了互動社區。以新式社區的形式帶動下,將相同興趣愛好的書友聚集在一起。

互動社區,除了是書友們的交流平臺,社區內會定期舉辦閱讀活動、書評活動,還設立獎勵機制。提高用戶參與感的同時,也增強用戶對品牌的印象與好感。

4. 總結

二手書的市場,目前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偌大的書籍庫存,真實的品相展示,有趣的社區互動,讓典書煥然新生。接下來典書將會如何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期待典書接下來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廣州二手書店地圖
    昨天,文津閣書店人氣明顯比往日要高漲。家住黃埔區的李先生就是看到南都報導後,匆匆請假趕來書店。「我從不上網買書,二手書一定要翻開看看,才知道買不買得過」。從8年前因為喜歡歷史而迷上淘二手書開始,李先生只要一有空就會遊走城內尋找二手書的蹤跡。對於文津閣的結業,他感到十分惋惜。昨天,他在文津閣裡收穫了三四本心頭好。
  • 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網絡二手書店相比於傳統二手書店,一是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外地的讀者不必費勁周折奔波於各書店淘書;二是有比較發達的檢索系統,在網站上可以一鍵檢索查找圖書信息;三是聚合了大量商家和圖書信息,讀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貨比三家之後再購買圖書。舊書網站發展初期,除了知名度最高的孔夫子舊書網之外,還有布衣書局、緣為書來、有路網、中國舊書網等網絡平臺出現。
  • 【書店】臺北茉莉二手書店:臺區首大,天道酬勤(上)
    晚餐結束後,傅先生送我回酒店,在路上他告訴我說,他已經在茉莉二手書店工作了幾年,就經營規模來論,此書店乃是臺灣地區最大的一家,並且這家書店有著獨特的經營理念。一家二手書店能有這麼多的想法,這當然令我很新奇,然而當時我的行程安排已滿,來不及參觀這家奇特的書店。四年過後,我又一次來到了臺北,這次當然要目睹一下茉莉二手書店是怎樣的情形。
  • 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臺北無人二手書店,門牌上寫著「BOOKS 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攝2020跨年夜,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上的商鋪多已放假歇業,只有一間無人二手書店依舊沒有打烊。這間開張不到一年的無人二手書店沒有名字,黃色的招牌上只寫著「BOOKS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店主叫吳雅慧,是「舊香居」的第二代經營者。她與父親吳輝康已經在臺北經營了近半個世紀舊書生意,父親創立的「舊香居」曾是華人世界最知名的舊書店之一。「我想知道在沒有店主的書店,書和人是如何互動的。」
  • 馬家輝:二樓書店變身二手書店?
    市場容量是重要的,critical mass(臨界質量)是重要的,在一個只有七百萬人的城市裡,在一個文化氛圍偏低偏淡的城市內,所謂「分眾化」的二樓書店註定慘澹經營。如果我是二樓書店的經營者,如果我決定苦撐下去,不肯關門拉閘,那麼,我必會認真地考慮把鋪頭轉型為二手書店。當有人把書店愈開愈大,等於同時替新書和二手書開拓了流通市場,新書舊書的供求市場其實息息相關,只不過大家不察。
  • 你想去哪 | 不止誠品書店,臺灣的二手書店也是家喻戶曉的!
    臺灣的二手書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遠離喧囂的臺中市區,坐落於臺中市藝術北街的午後書房,是專賣文史哲類書籍的二手書店。店外精緻的小庭院搭配上老闆最愛的英國搖滾樂,融入在這個藝文社區內。小間書菜是宜蘭第一間二手書店,書店裡農民忙著將新鮮蔬菜端放在用檜木改制的桌子和菜架,店裡十來種不灑農藥、化肥的作物,全來自宜蘭當地小農,用米、蔬菜交換來的二手書、 CD 則靜靜躺在手做木架上。
  • 【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臺灣吸引我的,在出發前做攻略時差不多已經心理有譜了——二手書店。不管去哪個城市,臺北、臺南、花蓮,幾乎都能搜到二手書店。當然有一些小一點的地方就沒有,比如距離墾丁不遠的恆春鎮。第一次踏入二手書店不是在第一站臺北,臺北只住了兩個晚上,就奔向了臺南。臺北去了誠品書店,一看那書價,就有一種果不其然的感覺。因為之前從朋友處已經得知,臺灣書價是大陸書價的翻倍。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
  • 杭州風雨書店: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因此,聽聞這樣的書店喜訊,我們自然覺得高興。這次,我們將給大家介紹的「風雨書店」是家二手書店。就書而言,新有新的朝氣,舊有舊的味道。與刻板印象裡陳舊雜亂的二手書店不一樣,她靠著精緻的設計感和二手書獨有的人情溫度,冷不丁地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是的,我們最初注意到她的存在,就是在年輕人集聚的社交平臺上。
  • 杭州風雨書店: 冷不丁 二手書店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
    因此,聽聞這樣的書店喜訊,我們自然覺得高興。 這次,我們將給大家介紹的「風雨書店」是家二手書店。就書而言,新有新的朝氣,舊有舊的味道。與刻板印象裡陳舊雜亂的二手書店不一樣,她靠著精緻的設計感和二手書獨有的人情溫度,冷不丁地把自己捯飭成了「網紅」——是的,我們最初注意到她的存在,就是在年輕人集聚的社交平臺上。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這裡所有書籍只有兩種售價,新臺幣50元和100元。
  • 巷子裡的二手書店
    充滿文化氣息的正興街,轉進熱鬧的國華街商圈,罕見的有間年輕二手書店,正悄悄的發芽茁壯。
  • 【57】大城市裡的老靈魂:香港二手書店群像
    「流動風景」的藏書大概是我逛過的香港二手書店中最多且最雜亂無章的,除了書柜上排列整齊的,還有看似隨意其實認真整理過、從地面堆棧而起的書堆聚落。人客穿梭其間,得非常小心,免得碰撞了書,弄垮了某座書山。唯一的缺點是,「流動風景」只賣外文書,沒有中文書,只買中文書的讀友們,只能來感染書香與二手書店的氣氛,很難挖到什麼寶貝回家。
  • 在大望路的文化園區內,隱藏著文青們最愛的二手書店
    多抓魚創始人貓助曾在朋友圈裡寫道:「今天書店裡來了一位顧客,完全不知道多抓魚,也不知道線上的事。我問他,那你怎麼找來的,他說是在微信裡搜索關鍵字『北京著名二手書店』看介紹的這裡。」這就是書店的正門,紅色的磚牆帶有一種工業美感。
  • 香港二手書店指南
    於是,我在網上搜索資料,整理了一份香港二手書店指南,給登爹,當然,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書店情結,那麼先看一部紀錄片吧——《書店裡的影像詩》,一共40集,每集平均3分鐘,呈現了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特色及故事。片子簡短清澈,像一首首白描的詩。
  • 尚青探索:香港書店攻略(二手書店篇)
    評分:★★★★☆ 價格:以二手書店來說,神州的價格偏貴,以簡體字書為例,基本上書的二手價比原價高,書本身也不是新簇簇。 評分:★★☆☆☆ 書店特色:以售賣文史哲二手書為主,更有時可以撞見小思或其他學者,文人氣息濃厚。而書店內更有文革,毛共時的證件,水蓋及其他物品,更有古董售賣,非常有特色。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新華社臺北5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上的一家書店沒有名字,黃色招牌上僅有英文「BOOKS SELF-SERVICE」,意為「書籍自助服務」。大開間的店堂三面都是書架,看上去像收銀臺的小桌上擺著投幣箱,絕大部分時間看不到店員。
  • 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十家二手書店
    茉莉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是臺灣第一家連鎖二手書店,創始於 1980 年代,當時還是臺北市光華商場的舊書攤之一,那時候它還不叫茉莉,而是叫「光華商場地下室 22 號」。店面空間只有三坪米大。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這次去香港停留時間只得一天半,但還是要去二手書店看看。
  • 【文藝腔】那些不能錯過的臺灣二手書店
    1、茉莉二手書店2002 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鑑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由於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遠離喧囂的臺中市區,坐落於臺中市藝術北街的午後書房,是專賣文史哲類書籍的二手書店。店外精緻的小庭院搭配上老闆最愛的英國搖滾樂,融入在這個藝文社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