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逛書店

2021-02-15 換酒

二月底到臺灣,主要就是逛書店。

北部

臺北·古今書廊

臺灣大學門口的羅斯福路公館區,是臺北有名的舊書店聚集處。四年前我第一次到臺北,就在這一區流連,連續去逛好幾晚,當時還正好遇到一家倒閉清倉,撿了大漏。這次主要去另外一家,古今書廊。分成兩個門面,都是上下幾層,書多且精,價格合適,買了不少。買500臺幣就可以變身會員,直接再打85折。

臺北·茉莉二手書店

公館地區還有一家巨頭,就是茉莉二手書店。這次去的不是本店,而是分店:影音館,賣二手CD。剛好趕上做活動,6盤只要99臺幣(20多人民幣),買了一堆。這家其實也有書賣,而且是免費的,只要投幣捐款任意數額就可以拿走。我拿了一本馬克思作品選讀、一本英文小說,找錢找來的三十多塊錢都投進去了。

臺北·水牛書店

水牛書店也是這次到臺北的目的地之一,這家書店主打農業+書籍,把鄉村的農產品和書放在一起賣(賣不完的怎麼辦?他們又在隔壁開了一間餐廳),這是我很欣賞的模式,以後也有意來嘗試一下。這次來拜訪,一進門剛好看見店主,現任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和他合影一張。這是水牛書店的另一重身份,作為綠營的基地之一,多次在新聞裡看到在這裡開發布會。臨走時,羅文嘉叮囑我:拍照可以,不要發社交網絡,對你不好。

臺北·閱樂書店

隱藏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神仙書店,水邊樹下的日式小屋,前後通透,還有很大的室外平臺。研究了一圈發現原來是有政府補貼,要在文化園區開一家,他們就開了,好羨慕。在這裡買了兩份獨立出版的雜誌,出版自由,也是好羨慕。

臺北·誠品生活松煙店

閱樂書店不遠的地方,就是誠品的大廈,這家誠品分店書不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不少(還有春水堂的旗艦店)。發現一組「經典共讀計劃」,還以為是誠品自己的出版策劃項目,一看才發現只是選了一批書,包上他們的封皮,真是聰明。暢銷榜上,這三位大佬同時出書,依次排列。

臺北·Bookstore 1920s

妻的旅行計劃,她在《世界最美的書店》裡看到這家。書店在迪化街,打車去的路上司機老先生一直憶當年,說他小時候這裡多繁華多熱鬧。現在其實也還是熱鬧,不過變成了景區。這家書店就開在景區的中央位置,老屈臣氏的大樓。面積不大但布局精巧,主打懷舊風格。我買了一組明信片,妻看中一本漫畫版的臺灣地圖冊。

臺北·讀字書店

潮州街路口的獨立書店,完全的獨立書店風格做派,像廈門沙坡尾一帶的氣氛,讓人不敢踏進門去。在這家店看到同志平權的不少材料,最特別的,這裡發放一個小冊子,主題是如何關愛同志子女的父母,這是個很重要的議題。

臺北·水準書局

在一本舊書的末頁看到過水準書局的售書章,號稱是「全國最便宜的書店」。在師大夜市吃冰,離得很近就過來看看。老闆似乎很喜歡志玲姐,牆上貼海報,抬頭房梁上也是志玲的新年年曆。

臺北·舊物尋寶屋

民宿主人推薦我們來逛的店,其實是很高級的古董賣場,主打日本古物。裡面也有一些書,而且價格和其他古董相比,真是柔軟很多。買了三本日文譯本的莎士比亞作品,都是二十年代的,馬上一百年了。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上次到九份錯過了這家書店,現在已經成了九份山城的標誌性象徵。來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友人說開始閉店打折,全場折上折,買了三十多本。十塊錢一本的新潮文庫,你說能不買嗎?一百塊錢一套的《史記》三家注,你說能不買嗎?五十塊錢一套的《胡適文存》,你說能不買嗎?三十塊錢一套的《國史大綱》,你說能不買嗎?夭壽了。

桃園·望見書間

桃園車站不遠的地方,一家主打東南亞風格的書店。桃園的東南亞勞工很多,這裡就變成他們的聚會場地,主要不是賣書了。領了不少東南亞風格的海報和明信片。

中壢·木匠的家公益二手店

之前看民視新聞看到的一家公益二手店,什麼都有,書也不少,而且價格美麗。這本五十年的字典,現在只要20臺幣(四塊多人民幣),等於白送。

特別推薦·胡適紀念館

在臺北還專門去了中央研究院,看了史語所古物陳列館和胡適紀念館,紀念館賣品部販售胡適的書,居然是五六十年前的舊版,現在只要二三十臺幣一本,買了《嘗試集》《嘗試後集》《胡適詩選》《胡適演講集》,大滿足。

特別推薦·有書的民宿

這次到臺北,住在一家愛書人的書房裡,在AirBnb看房的時候一眼看中,到了地方發現比想像還要好,藏書水準非常高,主人夫婦都是很有品味的人,女主人還是個舞者。在這住了兩晚,每晚都看書到兩點半。房源地址:https://www.airbnb.com/rooms/31079321

中部

臺中·阿達古早店

從臺北到桃園,再一路南下,中部只在臺中停留了一天一夜。看了靜宜大學、國立美術館,然後到我一直想來的阿達古早店。最早是在奇摩拍賣的網站上看到這家,出售的都是好玩的老東西,這次按圖索驥,發現現場也很好逛。看到我喜歡兩蔣時代的郵票明信片,老闆把庫存的一堆都拿出來給我,我們三個人一起一張一張看,好玩的很。老闆就是阿達,我之前以為是年輕人,其實是阿伯了。樓下是甜品店,貓爪蛋撻好吃喲。

南部

臺南·府城舊冊店

到了號稱「小京都」的臺南,第一把要去的地方就是府城舊冊店。我以前拍賣得過一本《朱湘書信選》,就貼著他們的價籤。現在不開在府城中心了,剛剛搬到地下停車場(像先鋒書店學習orz),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他還不知道南京市現在不是直轄市了,直說「蛤?」)。

高雄·金石堂書店

南部港都高雄不像個書店很多的城市,到蓮池潭看完玄天上帝神像之後,我們步行回地鐵站,在站內商場偶遇了這家金石堂的連鎖分店,剛好在做活動,6本500臺幣,一算一本才20人民幣左右,好划算,書也都不錯,趕快買了1000臺幣的,其中包括我一直喜歡的魯米的作品,漂亮。

特別·艸祭Book Inn

在臺南,除了二手書店,我們住的民宿也是與書相關,是由一家二手書店改造而來的。這家民宿的前身草祭二手書店本來就是臺南舊書界的大哥大,倒閉之後老闆的友人接手,改成民宿,依然以書為主題,人是睡在書格裡的。像夢一樣的,值得一住。

特別·臺南全美戲院

相關焦點

  • 我在臺灣逛的兩家女性書店
    臺灣幾乎所有獨立書店門口都有隨意取用的宣傳冊展示臺。即使不逛店,從這些宣傳品中就能一窺店家的風格、品味、觀念和交友圈。由於「自己的房間」內部不能拍攝,所以只在門口拍了幾張。周邊環境的簡陋一點都不影響店本身的嚴肅。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在荔枝角尋找「救世軍二手店」時就發現了「我的書房」,它是香港少有的地下(一樓)書店,並且還有三間店之多。我去過香港這麼多次,去年才聽香港的朋友介紹這一間,以前怎麼沒有查到呢?裡面擺放的書很多,過道狹窄。
  • 在香港逛書店
    前幾天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多年來我早就是心嚮往之,這次擇日不如撞日,夫婦二人就去看了一圈,順便逛一逛以前去過、沒去過的香港書店。在書展逛了一大圈,領了很多新書目錄和紀念品,卻下手不多,只在港中大的展臺買了幾冊小詩集,都是香港詩歌節時候的作品。書展整體而言和上海的差不大多,更精緻一些、豐富一些,主要是見個世面。
  • 【逛書店】來臺灣的書店一起聊聊天吧!
    就像莎士比亞書店之於巴黎,查令十字路之於倫敦,書店也成為臺灣文化景觀中的地標,「到臺北,一定要去誠品轉轉」的攛掇之聲,在旅遊指南上屢屢可見。讀者在墨香和咖啡中穿行,仿佛置身臺灣小品電影中,消費的早已不僅是書籍,而是感官與精神上的滿足。對於愛書之人,他們絕不會錯過到二手書店搜尋珍寶的旅程,狹窄的空間都變成了廣闊的藏寶之地。書店是臺灣特有的風景。在臺灣的巷弄裡,藏身著一家家不尋常的書店。
  • 臺灣印象(一)臺北的書店
    三民,金石堂,誠品,聯經,南天,世界,黎明文化,遠東,天下……每一個店名在臺灣都有許多家分店。重慶南路全是書店,墊腳石,柏可,建宏……都不知道有多少家。臺灣的書店真多,有超過服裝店的樣子。臺灣師範大學附近也有很多家書店,大安浦城街1號水準書局很有特色,老闆也很有個性,臺灣各個出版社的書在這裡都可以找到,7.9折,號稱全國最便宜的書店,我花了兩個晚上在這裡逛。可惜,10點就關門了,老闆是一個男人,善於推銷。
  • 書店地圖:帶你逛99家特色書店!
    臺大店位於臺灣大學正對面,整面採光玻璃是展望臺大校園的最佳視野。鄰近臺灣第一學府旁的地理因素,公館一帶就有近四十家各式主題書店的高密度群聚,如果有時間,可以逛完誠品再在附近隨走隨停,遇見書店就進去淘淘書。
  • 書店地圖:逛了51家書店,還有48家列入了待探清單
    去年寫了廣州和北京的書店合集,下半年去了臺灣,去逛了更多的書店,於是有了這篇臺灣書店合集。臺灣被稱為「寶島」,因為資源豐富,就像《海賊王》裡的onepiece,在那塊土地上蘊藏著無限的寶藏。臺灣的山如南投,臺灣的海如墾丁,如今都成了我深深牽掛的地方。但更令我思念的,是生活了半年的臺北,我熟悉每一條捷運,和每一輛到達學校的公車。
  • 在臺灣 | 獨立書店初印象
    點擊上方「讀書己見」 訂閱,和我們一起逛書店吧!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臺灣】二手書店尋寶記
    想去親眼看看誠品書店,阿里山日月潭都沒在行程計劃之內,選了幾個城市,畢竟時間有限嘛。一個人出行,箱子很大,不想每天搬來搬去的,一城三四日,細逛四五城,十五日便沒有了。進出寶島的站點選擇臺北桃園機場。去時飛機上鄰坐的janet姐姐,在順其自然地情況下偶遇,同時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實乃佛緣。
  • 逛書店 田園城市:獨立出版的美好可能
    微信君saying:今天由我帶大家逛書店啦!
  • 書店與城市風格:在成都逛書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所以上上周四,《東京本屋》的責編藤原琉璃君自然也去了成都,並陪兩位作者逛了一下成都這幾年雨後春筍般開出來的書店。 因為《東京本屋》的緣故,不僅出了繁體版,吉井更被邀請去臺灣、新加坡等地參加了不少有關書店的活動。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責編藤原琉璃君一起「逛逛書店」。
  • 「不專心」是臺灣書店的核心競爭力
    自品牌-碰碰會(第8期)小記撰文=彭浪攝影=米茶、曉陽、張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8.23,米茶老師在楊梅竹斜街「書的設計店」做了一次關於臺灣小書店的碰碰會,主題叫作:「不專心」賣書的臺灣書店。據說,這是從前同事丟棄的資料中看到的,是當年誠品來大陸做書店業培訓時的講義。米茶老師拿到手裡即驚為天人,珍藏十多年至今。感嘆於一家書店何以能對閱讀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對書店的可能性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同時還有高度的執行力,由此,他開啟了對誠品書店、對臺灣書店和文創業的搜集、觀察和研究,並最終孕育出屬於自己的「自品牌小學堂」。
  • 冬季逛澳門書店別有風味,葡文書局和井井三一繪本書屋風格各異
    我買的這一本是夏季刊,背面右上角直接印著澳門的好幾家書店店名以及地址。後來再去澳門,這本刊物的封面信息就成了我逛書店的攻略了。前不久,我再次到井井三一繪本書屋,見到了店主(創始人之一)。他告訴我,井井三一繪本書屋開店五年了。我說我想找一些澳門的書籍和文創產品,他很耐心地跟我慢慢分享了一些本圖插畫師和攝影師的作品。這些書以及文創產品,都靠近書店門口的那一排。
  • 免費車送你到香港誠品,逛完書店逛店慶
    迫不及待想感受誠品特有讀書氛圍的朋友們,可以跟著【一步跨境車】最新一期的免費活動一起去香港的誠品書店提前體驗了
  • 探店 | 臺北除了誠品,還有這些書店非逛不可
    在臺北生活的這一年半裡,除了吃以外,我最喜歡的就是逛各種書店。
  • 從雜誌望出去,看到的臺灣書店風景丨雜誌*書店 1
    《小日子》和《Shopping Design》,一本是「文青雜誌」,一本是「商業購物雜誌」,都很喜歡用書店作為選題。原因除了同樣擁有黃威融這位「幕後操手」之外,大概還有臺灣雜誌都或多或少帶有一股文藝風氣,選題也就容易偏向書店了。我收集的臺灣書店相關的雜誌,基本上都是2010年後發行的,剛好在大陸書店倒閉潮之後,在臺灣書店開店潮之前。
  • 40家臺灣獨立書店的故事
    沒 有 誰 是 一 座 孤 島 ,每 本 書 都 是 一 個 世 界 。其中有以書換菜換床鋪的,有開書店只是為了保護一棵老樹的,有為了一隻黑貓而開店的,有奔波在大街小巷和廢紙收購站撿書的,還有耄耋之年仍舊收書修書的。感動於老闆們的講述,也感動於一個小島的人文情懷,竟至於如此。所以,迫不及待的想推薦給你們。侯季然說:「拍完才知開書店是辛苦、一點也不浪漫的行業,也慶幸這些書店為連鎖店滿街的臺灣保留了文化多樣性。」
  • 我在內地首家【誠品書店】逛了10小時,終於給人生願望清單打個鉤!
    「以後去臺灣,一定要去【誠品書店】」相信這句話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去臺灣旅行的一個動力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