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臺灣獨立書店的故事

2021-02-10 昔物所

沒 有 誰 是 一 座 孤 島 ,

每 本 書 都 是 一 個 世 界 。

-加布瑞埃拉澤文《島上書店》




導演侯季然以《書店裡的影像詩》記錄了全臺灣共40家獨立書店,每集3分鐘,共120分鐘。

40家獨立書店的故事,也是40個愛書人的故事。影像優美,從容真切,稱之為詩一點也不為過。其中有以書換菜換床鋪的,有開書店只是為了保護一棵老樹的,有為了一隻黑貓而開店的,有奔波在大街小巷和廢紙收購站撿書的,還有耄耋之年仍舊收書修書的。

感動於老闆們的講述,也感動於一個小島的人文情懷,竟至於如此。

所以,迫不及待的想推薦給你們。

侯季然說:「拍完才知開書店是辛苦、一點也不浪漫的行業,也慶幸這些書店為連鎖店滿街的臺灣保留了文化多樣性。」

希望在這個功利的時代裡,情懷不死,書店不死。

▼視頻: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40集全)




分集目錄

第一集:臺北‧全國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
第二集:臺北‧我住了十九年的書店——阿維的書店
第三集:遊牧在城市間的書店——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第四集:大手拉小手的書店——書酷二手英文書店
第五集:鳥語花香的書店——金萬字二手書店
第六集:與回收廠賽跑的書店——古今書廊
第七集:以分計費的書店——ROOM A
第八集:地下書店——唐山書店
第九集:生活的書店——新手書店
第十集:巷弄與時光中的書店——時光二手書店
第十一集:想念一隻貓的書店——晃晃二手書店
第十二集:等火車的書店——舊書櫃
第十三集:投注一生精神的書店——人文書舍
第十四集:拯救老樹的書店——伊聖詩私房書櫃
第十五集:每分鐘33.3轉的書店——古殿樂藏
第十六集:拿書換菜的書店——小間書菜
第十七集:小鎮主婦的書店——瓦當人文書屋
第十八集:與人相遇的書店——永樂座
第十九集:改變命運的書店——阿福的書店
第二十集:社區裡發光的書店——南崁1567小書店
第二十一集:詩人與畫家的書店——府城舊冊店
第二十二集:以光寫詩的書店——草祭二手書店
第二十三集:閱讀旅行的書店——Zeelandia Travel_Books(旅人書房)
第二十四集:串聯社會運動的書店——洪雅書房
第二十五集:傳唱民謠的書店——春成書店
第二十六集:時光倒流的書店——Bookstore 1920s
第二十七集:搜集回憶的書店——舊書鋪子
第二十八集:愛逛書店的書店——午後書房
第二十九集:沈積時間的書店——書店吃茶一二三亭
第三十集:屬於我們的書店——女書店
第三十一集:不斷長大的書店——茉莉二手書店
第三十二集:虎尾查某的書店——虎尾厝沙龍
第三十三集:收藏美的書店——好樣本事、好樣思維
第三十四集:與歷史共存的書店——三餘書店
第三十五集:獻給孩子的書店——戀風草青少年書房
第三十六集:戀物癖的書店——舊香居
第三十七集:森林裡的書店——蕃藝書屋
第三十八集:田中央的書店——晴耕雨讀小書院
第三十九集:市場邊的書店——荒野夢二
第四十集:雪中送炭的書店——魚麗人文主題書店

日 常 の 詩 學

{ 昔 物 所 }

✚ 掃 描 二 維 碼 識 別 關 注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願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相關焦點

  • 一首來自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影像詩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名字挺有詩意——《書店裡的影像詩》,片子記錄了臺灣獨立書店的生命樣貌,長120分鐘,每3分鐘表現一家書店,共40家。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比如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臺東晃晃書店的店名來自一隻因失聰而走路搖晃的貓;古今書廊老闆陳麗夙、賴進義的工作現場不只在書店,他們也穿梭於各地回收廠,搶救一箱箱舊書——那些奇妙的書店,奇妙的人,揣著的是我們自己曾經的信仰和夢境。
  • 書店裡的影像詩:40個書店,40個故事
    》,片子記錄了臺灣獨立書店的生命樣貌,長120分鐘,每3分鐘表現一家書店,共40家。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比如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臺東晃晃書店的店名來自一隻因失聰而走路搖晃的貓;古今書廊老闆陳麗夙、賴進義的工作現場不只在書店,他們也穿梭於各地回收廠,搶救一箱箱舊書——那些奇妙的書店,奇妙的人,揣著的是我們自己曾經的信仰和夢境。
  • 臺灣必訪五大獨立書店
    ◎位於臺北的誠品敦南店其實除了人人皆知的誠品大型連鎖書店以外,在臺灣的各個角落,還藏著很多很有特色的獨立書店。臺灣作家侯季然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裡就講述了40家獨立書店。其中包括南至東春成書店,北至九份的樂伯二手書店,東有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每個書店因為主人的不同,都被賦予了不同的「性格」。獨立書店和大型連鎖書店的格調是不一樣的,每一家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臺灣的特色獨立書店吧。
  • 書店裡的影像詩|臺灣獨立書店紀錄片
    《書店裡的影像詩》記錄臺灣40家獨立書店樣貌,每集三四分鐘,呈現一家書店的故事和氣質。
  • 在臺灣 | 獨立書店初印象
    臺灣的書店真的很多臺灣島面積不到3.6萬平方公裡,人口2300萬出頭,但這裡分布著各式各樣自成一體的書店。有像誠品,茉莉,諾貝爾這樣開遍全臺的連鎖書店,還有如珍珠般灑落在角落裡的一百多家獨立書店。摘自《2015福爾摩沙書店地圖冊》這裡的獨立書店不僅數量多,形式也很多樣。
  • 這9本書帶你走進臺灣獨立書店堅守的世界
    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在這本書出來之前還有一本地圖冊,是臺灣2012獨立書店推薦地圖。2013年3月,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成立,會長是唐山書店的主人陳隆昊先生,副會長是東海書苑的主人廖英良先生。當年協會第一次參加臺北國際書展,第一次以協會的名義出版了這樣一本讓大家了解臺灣獨立書店的書。內容幾乎都是書店老闆自己寫的,如果不是,就是接受的訪問,圖文並茂。
  • 怪不得它擁有全球最美書店之一,臺灣的小眾獨立書店格調滿分!
    其實,除了誠品外,臺灣還有很多小眾的獨立書店,格調滿分,值得前去打卡,具體有哪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閱樂書店:隱匿在綠色森林裡的文藝書店閱樂書店坐落於松山文創園區內,當初是為了拍攝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所搭建的,拍攝結束後,整個書店也原貌保存了下來。
  • 走心推薦:臺灣人喜歡的10大獨立書店
    那些默默守護著最珍貴事物的獨立小書店總是藏在秘巷或窄道間,等著有緣人去發現。今天介紹十間人氣「獨立書店」,帶大家一起尋找那些微光傾瀉的角落。臺北圓環附近的偵探書屋是臺灣第一間的推理專門店,一屋子分類嚴謹、專業且包羅萬象的推理小說可是偵探推理迷們的寶貝。
  • 追著書店去旅行|臺灣獨立書店第二篇
    - 序 -之前出了第一篇臺灣臺北市比較推薦的獨立書店為什麼會想要做一個臺灣書店合集給大家,也是因為臺灣的閱讀底蘊非常深厚,當地許多街上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書店,閱讀已經像飲水喝茶一樣深入臺灣人的生活。但縱觀大陸這邊,很多以前的舊書店都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裡,作為一個對紙質書籍有著執拗的三碗來講,書店的消失真的是讓人十分遺憾的事,所以對臺灣這樣全民讀書的氛圍更是特別嚮往。
  • 臺灣10大獨立書店 微光傾瀉的角落
    茉莉二手書店臺大店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電話:02 2369 2780NO 2. 三餘書店雲林縣虎尾鎮-乍聽陌生,或你依稀有個糖廠的模糊印象;記憶力好一點的,還可能想起2013年誠品、星巴克進駐虎尾鎮三級古蹟,搞得全臺灣觀光客一窩蜂跑去雲林逛書店喝咖啡的故事…其實,早在連鎖書店與咖啡店大駕光臨之前,
  • 《書店裡的影像詩》&《最後的書店》|獨立書店紀錄片觀影會
    否則我們會像其他書店一樣停業摘自《最後的書店》《書店裡的影像詩》這部短小的片子用心記錄了臺灣獨立書店的生命樣貌長120分鐘,每3分鐘表現一家書店,共計40家導演侯季然通過這40家書店給我們講了40個故事水平書局老闆曾大福邊按計算器算折扣邊跟客人聊天推銷書新手書店老闆鄭宇庭只陳列100本書,每周淘汰更換,書目都是他想推薦給新手讀者的作品
  • 除了誠品,臺灣還有哪些有腔調的獨立書店?
    臺灣除了「誠品」這樣的大型連鎖書店,存在於街巷中的獨立書店也比比皆是,它們大多以關注臺灣文化,推動臺灣本土意識為己任,也為臺灣的文化地提供另類想像
  • 十家臺灣二手書店,告訴你臺灣最文藝的樣子
    今天分享一期臺灣書店清單,這些書店大多曾出現在《書店裡的影像詩》,這個記錄全臺灣 40 家獨立書店樣貌的記錄片中。
  • 臺灣這80家小而美的獨立書店更值得你停留
    從臺北仁愛路的一家小店,發展為遍布臺灣、香港、蘇州等地的知名連鎖店,誠品書店幾乎成了臺灣讀書文化的象徵。但,在誠品的光環背後,也有許多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獨立小書店。它們規模很小,卻各有各的特立獨行,各有各的執著與堅持。
  • 臺灣舊書店漫旅:七家藏書極佳的獨立書店
    9月底十月初,在臺灣逛遊,正值颱風季,大多數時間都泡在了舊書店和古物店裡。半個月的時間,橫跨臺北臺南,拜訪了超過二十家舊書店,沉迷於舊書的汪洋之間,不亦樂乎!整理沿途所訪所得,推薦七家藏書極佳的獨立書店給Hostelst的好朋友們。歡迎大家在文章後留言,分享與舊書店、舊書的邂逅經歷,我們會與留言精彩者聯繫,送上此行買到的好書一本!一、舊香居
  • 廣州5家獨立書店紀實報告
    我喜歡獨立書店,因為它獨立,自信和安靜,就在那,可愛得等待著你的漫步探索。時常下班後,去附近的書店轉悠,看到某些文字欣欣然,看到某位姑娘怦怦然,幾個小時就悄悄然過去了,也正好躲過了下班高峰擁擠的地鐵人群。獨立書店和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靈魂所在。如果沒有,或者過少,則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貧瘠和歷史單薄。
  • 書店影像詩 | 臺灣書店暴走日記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誠品以外,大大小小的獨立書店還有幾百家。3.臺大周邊臺大附近的「溫羅汀」地區還有新生南路一帶,是二手書店和獨立書店的聚集地。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去過的臺灣獨立書店,都會給客人提供免費的閱讀場所,而在這一方面,大陸的很多書店做得比較苛刻。如今,實體書店已經開始式微,「開書店這件事情,其實有一點像是要抓住最後這一個有書店存在的一個時代的感覺。」在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中,ZEELANDIA的主人張瑟倫是這樣說的。但還是始終需要那麼一個地方,供養那麼一群人看書。
  • 在臺灣生活的方式有100種,我選擇泡這8家獨立書店
    只是在無意間,買了一本書《獨立書店,你好!》。它以臺北的獨立書店開篇,我並沒有很喜歡這本書,只是把它當作資訊看,誰知道,後來竟然真的有機會來臺北。我把書店的地址一一抄下,想著,有時間,就去走走。那個時候,我對獨立書店的了解很狹隘,心心念念的只有誠品書店。
  • 漂洋過海來看你——臺北獨立書店之旅
    對於讀者而言,獨立書店的魅力在於經營者將個人懷抱、生命體悟、社會關懷等融入。在臺北期間,我陸續拜訪了十幾家獨立書店,這些店經營著舊書或相對冷門、主題獨特的書籍,但無論逼仄或寬敞,簡陋或雅致,每家店主都有自己的風格和關懷,他們猶如現代社會裡的「釘子戶」,獨自捍衛著屬於自己的領地。獨立書店已成為臺灣社會中活力的象徵,也是商業社會中溫暖的多元存在,總會讓人覺得道不孤也。
  • 臺灣十家二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