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誠品?臺灣這80家小而美的獨立書店更值得你停留

2021-02-19 窮遊網

去過臺灣的朋友大概都不會錯過一個地方——誠品書店。從臺北仁愛路的一家小店,發展為遍布臺灣、香港、蘇州等地的知名連鎖店,誠品書店幾乎成了臺灣讀書文化的象徵。

但,在誠品的光環背後,也有許多隱藏在街頭巷尾的獨立小書店。它們規模很小,卻各有各的特立獨行,各有各的執著與堅持。

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講的就是臺灣80家獨立小書店的故事。每集只有三分鐘,一口氣看完,也不過兩部電影的長度,但臺灣文化的多樣與包容卻躍然眼前。

就連導演侯季然也感嘆:「拍完才知,開書店是辛苦、一點也不浪漫的行業,也慶幸這些書店為連鎖店滿街的臺灣保留了文化多樣性。」

與回收廠賽跑的書店

店名:古今書廊

地址:臺北市汀州路三段

這集一開頭,古今書廊的老闆正蹲在廢品回收廠裡撿書,而她的背後,就是隆隆作響的碎紙機。這邊在撿書,那邊在碎書,所以導演給它取了個名,叫「與回收廠賽跑的書店」。

老闆陳麗夙說,她每次看到無數本書被囫圇吞棗地卷進機器裡,都會很心疼。

而她能做的,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撿走她眼中的好書,因為「我如果不快點,也會妨礙人家的工作」。

很多回收廠的員工認識了陳麗夙,都會提前叫她過來看看。而那些還不認識陳麗夙的回收站,她也有可能不請自來。每家回收廠,她至少要呆上兩個小時。

一次撿著撿著書,看她到一個回收廠員工把一本歷史書扔進碎紙機裡,她立刻著急地大喊:「你把你兒子以後要讀的歷史書都撕光啦!」後來那位員工每次看到陳麗夙都會想起來這件事。

回到店裡後,他們會把撿來的書重新擦拭、分類擺好。這些原本馬上就要粉身碎骨的書,轉眼竟重獲新生了。

在兩位老闆的眼中,書越老越有味道,而有些獨一無二的味道更是珍貴版本的象徵。「懂書的人自然會明白」,所謂書香,真的存在。

以分計費的書店

店名:Romm A

地址:臺南市南區西門路一段607號3樓

這一集,第一遍真的沒看懂。全片3分31秒沒有一句對白,只拍一隻巧手在畫畫,穿插幾幀店裡的空鏡。後來順著開頭導演的一句提示——「以分計費的書店」,又看了第二遍,才終於搞清點眉目。

原來,這裡說的「分」不是一分一毛的「分」,而是一分一秒的「分」。顧客進門即開始打卡:

之後你可以在店內看書、喝咖啡、畫畫,店裡準備了各種畫筆和工具,而這一切的一切,全都免費。

你唯一需要付費的,是你的時間。走出店門前,再打一次卡,第一個小時60臺幣(約人民幣13元),超過一小時後每分鐘1臺幣。

拍得很寫意的一集,考驗大家看圖說話的能力~ bgm也很好聽,推薦大家去體會一下時光流逝的感覺。

想念一隻貓的書店

店名:晃晃二手書店

地址:臺東市新生路503巷8號

這是讓我看到淚目的一集。店主羅素素從朋友那裡領養了一隻小貓,因為耳朵有殘疾聽不到,所以平衡感不好,走路一直晃啊晃的。素素的朋友說:「不如我就叫它晃晃吧!」

「晃晃」兩字豎著寫,正好拆成「日光日光」,很燦爛,很臺東。於是一拍即合,晃晃二手書店的名稱由此而來。

店內既是書店,也是民宿。來住宿不一定非要用錢的,拿幾本二手書來就能換一晚安眠。

素素還推出了「帶著書去旅行」的活動,鼓勵背包客從店裡帶走幾本書,一路邊走邊讀,很多人會被這個小小的善意感動,從四面八方各個國家寄來更多的書作為回報。

晃晃二手書店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外面的貓貓狗狗可以隨意出入,門邊就擺放著它們的食糧。這裡就像一個溫暖的旅行者港灣,有緣人都可以留下來,即使小動物們也不例外。

但,就在晃晃來到店裡8個月之後,一場車禍,把晃晃帶走了。素素一時難以接受,為了緩解思念,她試著聯繫以前來過店裡的背包客們,希望大家可以給她發來幾張拍過的晃晃照片。

這些照片很快如雪片般飛來,越來越多,直到集成了厚厚一本相冊。素素很感動,用這些照片辦了一次晃晃的小型回憶展。

翻著翻著照片,素素看到了晃晃脖子上的鈴鐺,說:「這個鈴鐺,我還一直掛在窗邊,這樣雖然它已經走了,可是我會覺得,好像它還在.」 說到最後一句,素素的聲音越來越哽咽,當鏡頭切向她時,她已經邊擦淚邊默默地站起身走回了店裡,只留下一個憂傷的背影。

看到這裡,好想走過去拍一拍素素的肩膀,對她說:「其實,能夠被溫柔地對待、深沉地懷念,晃晃真的是一隻幸福的貓咪呢。」

搖滾與漫畫的書店

店名:Mangasick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

本集的背景樂,強烈推薦邊聽邊讀

紀錄片接近尾聲(第77集),正當你以為已經沒有更多書店會讓你驚豔的時候,Mangasick出現了。

Manga指日語中的「漫畫」,sick即「病入膏肓」,一語中的,Mangasick的老闆老B和尖尖,就是兩個為搖滾、為漫畫、為一切特立獨行卻被主流擠得無處立足的刊物著迷到病入膏肓的年輕人。

老B原本在一家主流書店上班,很多她覺得有趣的書,老闆並不認可,於是才有了想自己開店的念頭。

老B說,很多做獨立刊物的人會怕,會不敢,無非是因為不知道誰要看,不知道要拿到哪裡去賣。每當遇到這樣的作者,老B就會說:「你拿來,我幫你賣啊。」

老B邊說邊很興奮地展示了幾本她覺得很有意思的書。

比如因為受到巨大文化衝擊,而畫出搞怪又可愛漫畫的旅人,老B第一次看到就忍不住說「哇,這個超好玩的耶。」於是立馬寫信給作者,請求拿到店裡來賣:

還有名為「精裝少年壞報」的漫畫雜誌,舊舊的效果讓老B覺得很酷,還隨刊附贈了很用心的貼紙包:

還有超迷你size的手翻書:

一翻動書頁貓咪就會跳進浴缸裡:

還有一本叫做「我們的戒與失敗」的詩集,作者是一位水電工,先用手寫,再用影印的方式完成了整本詩集。對於一些影印上出現的版式錯誤,他索性做成了疊加的效果,出來的結果竟然很妙:

這本書老B愛到不行,很少女心地捧在胸口笑著說:「多棒!」

老B選書的原則很簡單:「我不會只挑好看的東西。」 因為她相信,當創作者走到一定地步時,都會觸及到一些深層,甚至是黑暗的東西。

而,「表達出這些人們平時需要抑制的東西,是創作者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她也為自己能為它們出一份力而感到欣慰和滿足。

當導演問老B,她店裡放的這首包子虎樂團的《Back Back Home》唱的是什麼時,老B很不好意思地笑了,接著又很正經地說:「歌詞就是在說,我會堅持站在我錯的位置,錯的地方,做錯的事情,直到我回到自己的老家,這樣。」

看到最後,這本來最熱血最搖滾的一集,竟也讓人覺得很窩心。說到搖滾樂,想起飛飛是大王說的一句話:「搖滾樂就是在這個混亂的塵世中,當所有人都心如死灰的時候,那些內心還有火焰的人發出的聲音。」

如此說來,Mangasick真是一家很搖滾的書店呢。

40家書店,以上只是我最喜歡的一小部分。強烈推薦大家在某個悠閒周末的午後,慢慢地把它們都看完。

開書店曾經是很多人兒時的夢想,可是,為什麼它後來沒有實現呢?因為很難,因為賺不到錢,因為它沒有想像中的浪漫。

但是,在這個世界的某些角落裡,仍然有人選擇去堅持實踐這個夢想。不是因為他們繞開了重重困難,而是因為在他們心裡,有一些更重要的理由,讓他們不得不去做。

專門收集黑膠唱片的書店——古殿樂藏的老闆說:

被稱為全臺灣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的老闆說:


也許陳詞濫調吧,可當聽到有人在你面前真誠地講出來時,那一刻還是會感動。

在這個快節奏的速食時代,能夠靜下心來看一本書、買一本書、藏一本書的人少之又少,可正是他們每個人微小但執著、用心的努力,才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豐富、立體和有趣。

@鳥鳥:B站有,兩季80集全。

@有東:看完這篇,想去臺灣來一次書店巡禮了。

@摳姨兒:喜歡以分計費的書店創意,讓更多舊書店存活下來。

@有西:只知道誠品的我,今晚會惡補這部紀錄片。

@魚蛋:不知道老B看不看得上我上課睡覺時的筆記.

相關焦點

  • 臺灣遊第1集 23家好店,踏遍臺灣小而美.
    這個新年,我們倆去補上了中部蜜月(如果說去年剛領完證去日本的那次算上半部蜜月的話)——於是接下來要給大家整理臺灣行程特輯系列啦~~總有人問我:臺灣到底好玩嗎?值得去嗎此時,平時愛裝一點逼的追追需要認真回答:非常值得且好玩!!?如果你還擔心——我還想說,哪怕見過那麼多繁華大都市,美麗小農村,也依然能找到怦然心動的感覺。
  • 為了『誠品書店』,你值得再去一次臺灣
    誠品書店自1989年在臺北成立以來,到目前為止,在全球已開設60家分店,其中最大的信義旗艦店擁有45000平方米的龐大面積,每年吸引超過1200萬人次到訪,成為了臺北的文化地標。或許你會問,為什麼一家書店可以做到如此?
  • 臺灣不只有誠品,這8家特立獨行的文創書店一樣值得去!
    今日心情 Diary基本上大家到臺灣都會逛逛誠品書店,但除了誠品,還有這些書店也很值得去看看...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在臺灣生活的方式有100種,我選擇泡這8家獨立書店
    只是在無意間,買了一本書《獨立書店,你好!》。它以臺北的獨立書店開篇,我並沒有很喜歡這本書,只是把它當作資訊看,誰知道,後來竟然真的有機會來臺北。我把書店的地址一一抄下,想著,有時間,就去走走。那個時候,我對獨立書店的了解很狹隘,心心念念的只有誠品書店。
  • 在臺北七天一個景點都沒去,只為選出這11家最有特色的書店
    其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就是尋訪書店的過程。提到臺灣的書店,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誠品。但如果你看過一部叫做《書店裡的影像詩》的紀錄片,就會知道,其實臺灣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獨立書店。這次我們在臺北去了11家書店,其中既有誠品這樣聲名顯赫的書店標杆,也有被選為世界最美的20家之一的書店,而更多的是不那麼有名卻默默堅守著閱讀情懷的獨立書店。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也有不同的精神和底蘊。今天就來分享這11家不同風格的書店,希望能讓你在書香裡感受一頁臺北的模樣。
  • 除了誠品,臺灣還有哪些有腔調的獨立書店?
    臺灣除了「誠品」這樣的大型連鎖書店,存在於街巷中的獨立書店也比比皆是,它們大多以關注臺灣文化,推動臺灣本土意識為己任,也為臺灣的文化地提供另類想像
  • 書店地圖:帶你逛99家特色書店!
    那天正在舉辦一本書的籤售會,我卻無暇停留,因為被另一個角落裡的文具大庫吸引。一整個房間的本子,再有一整個房間的彩墨,誰說誠品不是文具愛好者的天堂呢?這就是第一家誠品書店。1989年,誠品由臺北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誠品書店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專業書店。1995年,敦南店搬遷至現址。
  • 13 件有關誠品書店你不知道的事
    誠品書店的英文名叫 Eslite,不過在英文字典裡查不到,因為它是個古法語詞,精英(Elite)的意思。2. 去年 CNN 評出的 17 家全球最酷書店裡就有誠品(敦南店),另外兩家國內的書店是南京先鋒書店和廣州的 1200 Bookshop。
  • 親身體驗:臺灣誠品書店到底好在哪?
    這次臺灣之行,我去了3家分店,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臺灣文化品牌的話,我想是「立體」兩個字。如果你在網路上搜索「誠品書店」,會看到大大小小的幾十家分店,由於時間有限,我只去了敦南店(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站前店(臺北車站K區地下街)以及最高大上的信義旗艦店(信義區松高路11號)。
  • 高顏值書店推薦:蘇州文青必打卡,臺灣在大陸的第一家誠品書店
    高顏值書店推薦:蘇州文青必打卡,臺灣在大陸的第一家誠品書店蘇州是一個讓人非常驚喜的城市,除了各色美食、濃鬱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古色古香的城鎮和園林,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現代化生活氣息。位於新城區文藝的金雞湖邊上的誠品書店,是臺灣的連鎖書店誠品在大陸開的守家分店,據說是臺灣老闆送給其小女兒的生日禮物。由於臺灣的文藝感是出了名的,所以誠品書店的每個元素幾乎都流露著臺灣的影子。書店無論是建築本身十足的創意設計、時尚潮流的經營內容還是滿是文藝風的裝修風格都與蘇州園區的時尚現代融合得毫無違和感。
  • 臺北:你愛的那家獨立書店關門了 | 書店新裂變
    從牯嶺街這頭的舊書店,走到另一頭的牯嶺街小劇場,步行時間大約只需要15分鐘。但如果你停下來,走到道路兩旁的書店、集郵店裡看看,或許也能耗去一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時間。牯嶺街從日據時期就有「精神高地」之稱,因為是臺灣「總督府」的宿舍區,日本人撤退前將帶不走或遺棄的書和古玩擺攤出售,市集文化就這樣被沿襲下來。鼎盛時期,人們說起「舊書攤」便知道是指牯嶺街,100多家攤販,熙熙攘攘,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可見一斑。
  • 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這是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與其說是書店,不如說是以書店為主體的綜合性大樓。整座大樓建造得相當有設計感,從東門進就能看到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非常宏偉。
  • 誠品地下書街開幕,全臺十大人氣書店你去過幾家?
    「我認為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有時候先要忘掉賣書這件事,與其談賣書、買書或是談閱讀,更希望可以利用這個大平臺,展現臺灣的人文關懷。」在吳清友留下的最後文字裡,他給出了這樣的期許。形形色色的民眾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即使再匆忙,總要花5分鐘走完這條地下街,所以我們非常珍惜有緣路過中山地下書街的人們,在他們經過生命的當下,誠品能提供什麼,是否可讓5分鐘變成半小時、一小時,甚至專程來訪……我認為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有時候先要忘掉賣書這件事,相信有很多方式,可以在誠品這個大平臺,展現臺灣的人文關懷。
  • 臺灣必訪五大獨立書店
    臺灣的誠品書店已然成為知識分子與普羅大眾的見面根據地,也成為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必到朝聖之地。◎位於臺北的誠品敦南店其實除了人人皆知的誠品大型連鎖書店以外,在臺灣的各個角落,還藏著很多很有特色的獨立書店。臺灣作家侯季然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裡就講述了40家獨立書店。
  • 行走|所見 慢臺灣——在誠品書店,遇見自己
    在誠品書店,遇見自己文/若狂在沒有去臺灣之前,我心目中的誠品,是一家24小時不打烊,文藝青年半夜寄託寂寞心靈,或者藝術家們聚集尋找靈感的特色書店。但在到達臺北的第一天,走進誠品的信義旗艦店後,我深深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感到慚愧。就像走進了一家商品琳琅的時尚百貨店,原來誠品書店不只是賣書。
  • 斯人離去 誠品永在: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因病猝逝
    誠品有很多同仁,大學畢業、碩士畢業,願意站在結帳櫃檯用恭敬的態度、兩手遞一本書給讀者,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什麼?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每一個從業人員希望明天的我比今天更精彩。能不能把所有陌生人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顧客只不過是在分享我精進過程當中某一個當下。這是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完美的目標,但至少表達了我們對服務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態度。
  • 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第一次到誠品生活(勤美綠園道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區,有《誠品時光》繁體版,旁邊還放了一盆植物。後來我每到臺中必來這裡,有兩個需求,一個是二層的誠品文具,買我的剛需,比如書寫的筆、常用的紙膠帶。另一個剛需是負一層的春水堂,除了喝奶茶,還會解決一個人泡書店的正餐。逛完誠品,就會散步到附近的新手書店。從新手書店的選書上能看出它的獨特性,以人文與藝術類的居多。
  • 5萬人送別第一家誠品書店後,深圳誠品也快離開了?
    5月31日,第一家誠品書店,臺灣敦南誠品關門。
  • 漂洋過海來看你——臺北獨立書店之旅
    學人君深知實體書店生存之不易,尤其是獨立書店,除了彰顯理想主義情懷外,更要有靈活求生和積極主動的智慧。在交流過程中,學人君儼然成為一名「訓誡人」,頻繁「拷問」友人做書店的意願和思路。「希望你冷靜下來好好想想,並鄭重告誡你:如果你『固執己見』,繼續進行書店開立活動,你將會遇到許多挑戰,你明白了嗎?」顯然這位友人已經做好了面對的準備,希望他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