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華為被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到今年美國政府的全面制裁,華為的每一步都十分的艱難。如今,不僅美國針對華為進行全面制裁,就連國內中國高新企業、研究所以及知名大學相繼被列入「實體清單」,不僅如此,美國甚至要求臺積電斷供華為的晶片代工。
如今的華為雖然擁有獨自研發的海思晶片,但是對於代工技術仍要依靠臺積電進行代工。距離全面禁令的實施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臺積電已經竭盡所能地幫助華為度過眼前的難關,然而即便臺積電再怎麼努力,不可避免的下半年的晶片有了著落,明年的晶片又將如何應對呢?華為到底能扛得過去嗎?
對於這樣的困境,華為已經與國內中芯國際代工廠達成了合作。但是,對於中芯國際來說,目前可以量產的只有14nm晶片,而且因為訂單的增加也正在努力趕貨。不過對於華為需要的7nm晶片,相信通過中芯國際的改進也可以達到量產。即便如此,仍與美國最先進的5nm工藝對於存在一定差距,這才是美國政府最得意的地方。因此,也就有美國人稱,華為背靠中芯國際一定撐不過去,也有人稱華為減少了麒麟晶片的量產勢必造成經濟的下降。
不過以我來看,如今中芯國際雖然製作工藝與美國仍有差距,但是只要給中芯國際時間,及再加上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支持,相信不久後中芯國際一定可以趕超美國。另外對於美國人也指出華為的經濟也將受到下滑,我認為即使下滑了,也影響不了結局。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市場,沒有外國人購買,單靠我們14億的國人足以支撐起華為,更不用提我們背後還有著強大的祖國。因此,對於華為和中芯國際而言,只要有中國在、有中國國人在,華為就不會倒,美國人可以放一萬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