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頭條##婚姻與家庭##情感PK臺#原生家庭
關注我,做你最好的傾聽者
養一個幼齒孩子,還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但是養一個幼稚成年人,那只有絕望。
對於《都挺好》的結局洗白,我對此抱有的態度其實是強烈不滿的。
大結局了,蘇大強被洗白成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而蘇明成遠走他國努力工作掙錢還債,蘇明哲則為了自己的小家回到美國,最終,蘇大強的贍養問題,則全權交由蘇明玉來接手。
對於這樣的結局,別說是我了,就連觀眾都很難接受。
結尾反轉性的洗白,是國產劇常用的手段,為的,還是那根不敢觸碰的【底線】。
但也有觀眾說,這已經夠好了,至少蘇大強與蘇明成的所作所為是洗不白的。
可作為資深原生家庭研究者的我,看到大結局的洗白,卻感到非常不滿,想對這背後的秘密一扒再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蘇家的第二討厭人物——蘇明成。
01.中國式家庭下的重男輕女
看過電視劇和原著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蘇明成所在的家庭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而他的母親趙美蘭女士則也是重男輕女的嚴重受害者。
但蘇明成是一個男孩子。
這也造就了他在這個家中較高的地位。
而因為蘇母在【以性別論成敗】這件事情上的"出色成就,"導致蘇明成【理所當然】的佔據了妹妹蘇明玉的資源,且在"大環境"的驅使下,開始了他的啃老工程。
且蘇母還在明知道蘇明成是一個什麼樣人的情況下,不斷地以"愛"的名義,過度寵溺這個孩子,導致蘇明成一個快要到三十幾歲的大男人了,還是如"孩子"般幼稚天真,不知進退,的罪上司,毆打妹妹,恐嚇父親,正如原著中朱麗對他最後失望的感慨一般:
養一個幼齒孩子,還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但是養一個幼稚成年人,那只有絕望。
蘇明成正如現代社會的【巨嬰】一樣,啃老啃得理所當然,而在大多數中國式家庭中,蘇明成這樣只需對著蘇母撒撒嬌,就能獲取一切的媽寶男不在少數。
傳統中國式家庭的電視劇,大多數是以"重男輕女"為主線,而《都挺好》這部劇也不例外。
無論是在劇中還是書中,蘇明成都是家庭導火索的助推者,更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在蘇媽媽去世之前,他享受著家庭帶給他的資源,甚至對妹妹的資源進行侵佔掠奪,嘴上要不就是說媽媽愛聽的話,要麼就是要"開個小會"進行責任上的逃避,從不肯承擔一點責任;
而在蘇媽媽去世之後,他所謂的承擔責任,給父親養老,也只不過是以他所認為的方式去盡孝罷了。
在蘇母去世後,蘇明成恍如斷了奶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就連與朱麗離婚之後,也只不過是跑到媽媽的墓前【找奶喝】尋求安慰罷了。
一旦失去了蘇媽媽的幫扶,蘇明成就如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無論如何都握不住——事實上,他連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都不清楚,過去的那些思想,甚至生活,只不過是在蘇母的構建下形成的,一旦失去"掌控者"的引領,就會脫離軌道,且長期處在一個"被包圍"的環境下,不知該如何自處。
借用《知否》中明蘭對孫秀才的一句評價來描述蘇明成的這種行為:
除非有滅頂之災,否則這傢伙是絕不會改的。
02.現實的打擊
蘇母去世後,蘇明成感到非常傷心。
不光是為了失去蘇母幫扶而傷心,更是還有為他所面對的現實而傷心。
在電視劇一開頭,蘇母的墓地錢是蘇明玉出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打擊了蘇明成自尊心的。
在他的潛意識裡,他是整個蘇家最愛媽媽的,他對母親有著近乎執著的信仰,但他更認為,蘇明玉姓蘇,是蘇家的一分子,這個錢是蘇明玉應當出的。
???
在看這一段的時候,我的心理是呈一萬個疑惑狀的。
這是什麼迷惑思想行為大賞?!
但再轉念一想,他所處環境與蘇母對他的影響,導致他的思考方式與這樣做的行為倒也不是不可能的。
或許,在他的心裡,早就刻骨的恨著蘇明玉了——只是可笑的是,他連自己恨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而除了這件事,還有的,是朱麗在得知【帳本事件】後所對他做出的態度。
事情是這樣的:
蘇明哲提出養老問題的時候,蘇大強順帶著拿出一本帳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記錄著蘇家三兄妹從小到大所花費的所有費用。
而朱麗是會計出身,只是匆匆翻看便得出了一個結論:
蘇明成這些年的花銷最大。
更遑論之後她細細計算所做出的巨大基數了。
接著,朱麗便開始與蘇明成商議還債事宜,而蘇明成也在這時候欣然同意,順帶提出另一個條件:
要把蘇大強接到家中養老。
這裡,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雖然蘇大強作妖,但是他說出的話卻也是事實,蘇明成確實沒有照顧好蘇大強的晚年生活。
在電視劇中,蘇大強經常給大兒子暗地裡通電話,控訴蘇明成"虐待"他的生活,當初看劇的時候,每每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都會氣到跳腳——蘇明成雖然辣雞吧,但是對他爸是真好。
可現在反過來再看,蘇明成的某些行為確實值得深思。
比如在蘇大強到他家後,給他安排的是住客廳,而不是次臥;在蘇大強吃飯的時候,除了早餐,實際上是很敷衍的(事實上早餐也都是朱麗做的);在投資的時候想要算計蘇大強的房款(雖然說出來了沒付諸行動吧,但證明他確實是有這個想法的)
……
種種跡象表明,蘇明成對蘇大強的養老,並非誠心。
更確切的來說,他做這些,某種程度上是有一種鬥氣成分的。
而讓他感到更加傷心憤恨的,則是他毆打蘇明玉報案進監獄事件。
在這件事情上,蘇明成覺得自己是吃虧的,是吃了蘇明玉惡氣的。
在他的的心中,蘇明玉就跟蘇母所形容的一樣,是一條吃人不吐骨頭的毒蛇,毒水母。
蘇明玉本來把他送進去,不過是想讓他長長記性,改改他這個壞毛病。
誰知他出來之後,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長了記性,可心裡的恨意卻更深了。
而讓蘇明成愈加不明白且感到傷心的是,朱麗對他的態度所發生的轉變。
在他出來後,朱麗對他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具體表現為:
朱麗對他看的更為客觀了,思考問題也更為全面,並不如之前一樣,看人看的單一,覺得蘇明成可愛甚至天真了;且經過他的打人事件,朱麗父母對他的態度也是一百個不放心。
在朱麗看來,這是她對蘇明成一次新的認知,之後或許他將會更加了解蘇明成;
而在蘇明成看來,朱麗對他的態度大不如前,全是蘇明玉害的。
在他看來,只有徹底與蘇明玉劃清界限,甚至是蘇明玉消失,才有可能修復他與朱麗的關係。
這足以證明了他的想法有多幼稚可笑——人在世上哪有不交際的,更遑論是有血親關係的妹妹?
很快,他的妻子朱麗就給他帶來了第三件【驚喜】。
這件事的誘因,是蘇大強買房事件。
在蘇家大哥誇下海口承包蘇大強買房的全款後,朱麗的心裡,其實是不安的。
畢竟,他們那兒還有欠著蘇大強的錢呢——更何況,那些錢也可能承擔了她的消費。
在責任與心理義務的雙重夾擊下,自尊心非常強的朱麗選擇了承擔。
是以,在大嫂打電話找上門後,朱麗才會如此主動地承擔了蘇大強的部分房款,但彼時的蘇明成,正抱著【說不定哪天就暴富】的美夢呢,他的所作所想,朱麗毫不知情。
但也就是這裡戳中了蘇明成的痛點:
在他的心中,蘇明玉是他的宿敵,找誰借錢都好,但唯獨不能是蘇明玉。
正是因為這個戳中了他搖搖欲墜的自尊心和之前一直在蘇母面前維持的【體面】,所以,他炸了。
他氣急敗壞之下,選擇了與朱麗離婚。
而朱麗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懇求與事實中,也開始發現了蘇明成無法斷奶的真相與現實,選擇了分開,而去獲取新的生活。
而上天並沒有因為隨著他生活的落敗而選擇停止打擊:
很快,蘇明成得罪了上司,果不其然地被穿了小鞋——最終,蘇明成經歷了人生的低谷——中年失業。
03.洗白與新生
在原著的最後,蘇明成並沒有出國選擇去工作努力還債,而是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開始醉生夢死,混日子;
而電視劇給出的,卻是份截然相反的答案:
在最後,蘇明成通過編劇的洗白,成功塑造了一個"好哥哥"的形象,最終,編劇把蘇明成寫去了非洲——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預示著什麼新的希望。
而縱觀全劇,造就蘇明成如此性格的,除了環境的趨勢與他心理上的不成熟,更與蘇媽媽的溺愛有關。
《都挺好》的播出不過只是以小見大,映射現實社會,揭開中國式家庭隱痛傷疤的劇之一罷了。
中國式原生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一些問題,而蘇明成這個人物,則是將重男輕女與溺愛過度這兩個詞發揮到了極致。
在此,我想勸諫各位重男輕女的家長們,過度寵溺孩子,不光會造就他性格上的缺陷,更有可能,將來毀掉的,是他的一生,甚至是整個家庭。
家庭有時候就是一個不等邊的畸形,其實本質上並不存在東風壓倒西風,或者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情況,說到底,不過是【不公】二字引出來的差距罷了。
今日話題:你們身邊有蘇明成這樣的巨嬰嗎?
歡迎大家討論。
作者:花語遲,非著名情感寫手,專注情感方面的寫作,一個歡脫愛吃的女漢子。作者原創,如有抄襲洗稿,違者必究!